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肝龙胶囊和美洲大蠊脱脂膏对正常大鼠胆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取80只大鼠随机分组,各组均按20 m L/kg进行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7 d。采用大鼠胆汁流量实验、胆汁成分分析观察受试药的利胆作用。结果:肝龙胶囊无利胆作用,对胆汁成分无影响;而美洲大蠊脱脂膏具有利胆作用,其胆汁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胆汁中TBL、DBL、IBL的含量降低(P<0.05)。结论:肝龙胶囊对正常大鼠无利胆作用;美洲大蠊脱脂膏则有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2.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肝星状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样品Ⅰ、Ⅱ、Ⅲ对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样品在不同培养时间作用下HSC-T6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样品Ⅰ抑制了HSC-T6的增殖,且随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加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性,培养72 h时作用最强。样品Ⅱ与样品Ⅰ作用效果相似,但抑制作用略小于样品Ⅰ。样品Ⅲ在作用24 h时,有一定抑制作用,而在其他时间段基本没有抑制作用。结论:样品Ⅰ、Ⅱ、Ⅲ均能抑制HSC-T6的增殖,有可能成为防治肝纤维化的理想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肝龙胶囊对正常小鼠血糖及肾上腺素致高血糖模型小鼠的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正常小鼠的血糖浓度及肾上腺素诱导小鼠高血糖不同处理后的血糖浓度变化。结果:肝龙胶囊对正常小鼠血糖浓度无影响,而对肾上腺素高血糖模型小鼠有显著的降糖作用(P<0.01,P<0.05)。结论:肝龙胶囊能降低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浓度,对正常小鼠血糖浓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澳洲大蠊与美洲大蠊中总糖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结果:澳洲大蠊中总糖平均含量为139.6 mg/g,美洲大蠊的为127.6 mg/g,两种蜚蠊的总糖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蜚蠊中总糖含量丰富,且二者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ISO所致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ISO诱发大鼠心肌缺血。观察心肌缺血大鼠ECG的S-T段、Q-T间期的变化,血清中LDH、SOD、CK和MDA含量及心肌病理损伤情况。结果:3个剂量组的CⅡ-3都能降低S-T段的偏移和缩短Q-T间期(P0.05),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MDA的含量(P0.01)和提高SOD的活性(P0.05),高剂量组能降低CK的活性(P0.05),但3个剂量组对LDH活性影响较小(P0.05)。病理检测显示3个剂量组的CⅡ-3能不同程度的减轻大鼠心肌病理组织的损伤程度。结论:CⅡ-3对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氯氰菊酯与辛硫磷以1:10比例混用对美洲大蠊中枢神经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一(EPSPS)的影响,混用对EPSPS的兴奋程度均高于辛硫磷单用,特别是顺式氯氰菊酯加辛硫磷,EPSPS开始兴奋的时间大为缩短,仅需1.3min,振幅幅值增加110%,认为,两类杀虫剂混用增效的原因之一是提高了对靶标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56°红星二锅头制备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通过检测大鼠血清中ALT、AST、TG水平和肝组织中GSH、SOD和MDA的水平,以及肝脏病理学检查来观察CⅡ-3的效果。结果:CⅡ-3能降低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LT、AST、TG的水平(P<0.01),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提高SOD和GSH的活性(P<0.01);肝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CⅡ-3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坏死均有所减轻,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显著。结论:CⅡ-3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D-101,HPD-400,AB-8等6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的吸附率及解吸率,确定分离纯化美洲大蠊多糖的树脂类型。方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树脂吸附及解吸前后的吸光度,并以美洲大蠊多糖的吸附量和解吸量为指标,对树脂进行筛选。结果:在6种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中,HPD-400型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及解吸效果较好,对美洲大蠊多糖的动态吸附率约为41.5%,动态解吸率达97%。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HPD-400型大孔树脂是分离纯化美洲大蠊多糖较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荧光分析法是一种经济快速的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鉴于美洲大蠊多肽(DPSFNSWG-NH2)自身具有荧光的特性,通过实验建立一种美洲大蠊多肽(DPSFNSWG-NH2)的荧光检测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美洲大蠊多肽(DPSFNSWG-NH2)在0.12 ~ 31.25 μg/mL浓度内与荧光强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 = 10.698x + 14.625,R2= 0.994 2,检测限为0.09 μg/mL,将所建立的新方法用于美洲大蠊药材中其多肽(DPSFNSWG-NH2)的测定,回收率为85.50% ~ 89.47%。本研究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分析应用前景,可用于美洲大蠊中DPSFNSWG-NH2多肽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定美洲大蠊药材的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色谱条件为正丁醇∶乙酸∶水(4∶1∶1),0.5%茚三酮显色.分光光度法进行总氨基酸的含量测定,茚三酮显色后检测波长为570nm.采用水分测定法检查水分的最低控制限为12%.采用热浸法检查乙醇浸出物的最低控制限为10%.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易于识别,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氨基酸含量,回归方程:A=0.067943C 0.009143,r=0.9999,酪氨酸含量在1.0~1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美洲大蠊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尾 为蜚蠊腹部末端的一对刺形附属构造,在肉眼下腹面降起,背面光滑;在解剖镜下可见腹面有“毛刺”、背面平滑,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闰洲大景尾须背面也有许多特殊构造,有节间突起,刺形感器A,此外尚以观察凹窝状构造和丝状物。  相似文献   

13.
本工作依次测量了蜚蠊尾须细毛感受器单根毛杆偏转与气流方向的关系以及七列细毛在自然状态下的空间几何位置,并依据测量结果从机械敏感性的角度考虑了细毛偏转最适平面取向的最优分布模式。理论计算与实际测得的分布模式相符。  相似文献   

14.
美洲大蠊下颚须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颚须为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触角以外头部最长的附属构造,生于下颚,靠近口部,应是与蜚蠊取食活动有重要关系的器官。至今未见关于下颚须细微形态的报道,而关于触角超微结构的研究却很多。作者首次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下颚须的细微构造,以期为将来蜚蠊饮食行为的研究提供形态学方面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生药学及分子生药学方法,对美洲大蠊的中药材特征进行鉴别。采用高效体视显微镜和生物数码显微镜对美洲大蠊的性状特征及其粉末显微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并利用分子鉴定方法对美洲大蠊DNA做PCR扩增、测序。将测序结果与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同源性比对,检测结果与形态学方法鉴定结果相比较,验证生药学鉴别的准确性。结果显示美洲大蠊粉末体壁碎片多鳞片状纹理,内外壁分层明显;刚毛分粗细两种,颜色分明,二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复眼碎片特征明显。分子生药学鉴定结果为蜚蠊科大蠊属昆虫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L.,同源性100%。该研究可以确认美洲大蠊的中药材鉴别特征,为保障美洲大蠊药材的安全使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美洲大蠊药材中总氨基酸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采用均匀实验设计,对美洲大蠊药材中总氨基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美洲大蠊药材中质量控制指标总氨基酸的含量,选用均匀设计安排实验,对考察提取方法、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优化。结果:美洲大蠊药材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70min。结论:本工艺方法简单、稳定可行,适合药厂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