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L-半胱氨酸自组装膜电极对米吐尔的电催化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升富  杜丹  蔡火操  张必成 《分析化学》2001,29(11):1288-1291
研究了米吐尔在L 半胱氨酸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米吐尔在该修饰电极上的CV曲线仅出现一对峰 ,其峰形对称 ,ΔEp =42mV ,氧化还原峰电流之比约等于 1,为可逆反应 ;扩散系数D =2 .2 4× 10 - 6 cm2 ·s- 1 。初步探讨了电催化机理。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其氧化峰电流与米吐尔浓度在 5 .0× 10 - 7~ 2 .0× 10 - 5mol/L和 5 .0× 10 - 5~ 1.0× 10 - 3 mol/L范围内分段呈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87和 0 .9972 ;检测限 1.0× 10 - 8mol/L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牛磺酸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多巴胺在聚牛磺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痕量多巴胺的新方法.在pH 7.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多巴胺在修饰电极上产生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其氧化峰电流与多巴胺浓度在8.0×10-8~1.0×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8 mol/L.  相似文献   

3.
核黄素的微分脉冲溶出伏安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对核黄素在裸金电极和巯基化合物分子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pH4.8的B-R缓冲溶液中,核黄素在裸金电极和分子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上均于-0.35V左右产生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核黄素在裸金电极和谷胱甘肽、三巯基丙酸、二巯基苯丙咪唑分子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上,其浓度分别在3.0×10-7~2.3×10-4mol/L、1.05×10-6~2.0×10-4mol/L、2.1×10-6~2.08×10-4mol/L、1.05×10-6~2.0×10-4mol/L范围内与微分脉冲伏安峰峰电流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2、0.9909、0.9857、0.9832,核黄素的检出限为2.1×10-7mol/L、5.2×10-7mol/L、8.6×10-7mol/L、5.2×10-7mol/L。对浓度为1.0×10-5mol/L的核黄素进行10次平行测定,所得峰电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将该方法用于核黄素片剂和复合维生素B片剂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聚谷氨酸修饰玻碳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槲皮素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 5.00的B-R缓冲液中,槲皮素在修饰电极上于0.28 V(vs Ag/AgCl)电位处产生一个灵敏的DPV阳极氧化峰,氧化峰电流与槲皮素的浓度在1.0×10-8~5×10-5 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4.0×10-9 mol/L。实验表明,聚谷氨酸修饰电极可提高槲皮素的检测灵敏度,该电极用于芦丁水解产物中槲皮素的检测,回收率为103.4%~104.5%。  相似文献   

5.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L-白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多巴胺在聚L-白氨酸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循环伏安法测定痕量多巴胺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pH 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多巴胺在聚L-白氨酸修饰玻碳电极上产生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0.281V,Epc=0.170 V(相对Ag/AgCl电极)。峰电流与多巴胺的浓度在5.0×10-8~5.0×10-4mol/L的范围内有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9mol/L。对1.0×10-5mol/L多巴胺溶液平行测定9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4.0%。已用于针剂中多巴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咖啡酸(CFA)修饰电极的性质,测定了电极反应的动力学常数.结果表明在pH 7.0的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肾上腺素(Ep)在该修饰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峰电流与Ep浓度在5.0×10-6~1.0×10-4 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7.0×10-7 mol/L.修饰电极制备简单,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表面电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对氨基苯磺酸/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电极(PABSA/CNT/GC),采用扫描电镜对电极形貌进行了表征。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尿酸(UA)和抗坏血酸(A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7.0的PBS中,UA和AA分别在0.312、-0.025 V处产生灵敏氧化峰,与其在聚氨基苯磺酸和碳纳米管单层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相比,两者的氧化峰电流显著增加,峰电位差(ΔEpa)达到337 mV,表明碳纳米管和聚合物产生协同增效作用,探讨了其作用机理。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建立了差分脉冲伏安法同时测定UA和AA的方法,UA、A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10-7~5.0×10-4、8.0×10-6~4.0×10-3mol/L,检出限分别为7.5×10-8、5.0×10-6mol/L。该方法用于尿样中UA和AA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大黄酸微分脉冲伏安法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方波伏安法(SWV)和微分脉冲伏安法(DPV)等现代电化学技术,对大黄酸在玻碳电极(GCE)上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行为以及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建立一种灵敏的测定大黄酸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 pH 4.6的B R缓冲液中,大黄酸在 0.492 V(vs.SCE)电位处产生灵敏的微分脉冲阴极还原峰, 该还原峰的峰电流值与大黄酸的浓度在 4.0×10-7 mol/L~1.0×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D = 3σ/K)为3.9×10-8 mol/L.该法已成功地用于大黄碳酸氢钠片剂和兔血清中大黄酸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其回收率介于90.0%~100.1% 之间.并进一步对大黄酸在玻碳电极(GCE)上的电化学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利用循环伏安(CV)法制备L-半胱氨酸和Ni分层修饰电极,用扫描电镜和交流阻抗方法对分层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修饰电极上黄岑苷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差分脉冲伏安(DPV)法测定黄岑苷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用DPV法测定时,峰电流与黄岑苷浓度在5.0×10-7~1.0×10-5 mol/L和1.0×10-5~1.0×10-4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 mol/L。该方法可用于药品中黄岑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电极, 研究了尿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结果表明, 该电极对尿酸有较强的电催化作用, 并对抗坏血酸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在pH 5.6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 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在该电极上测定了尿酸, 其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5~2.0×10-4 mol/L和4.0×10-7~1.0×10-5 mol/L, 检出限分别为6.0×10-6 mol/L和1.0×10-7 mol/L. 已用于尿液中尿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聚合方法在石墨烯纳米片(GN)的表面聚合一层聚对氨基苯磺酸(PABSA),制备了聚对氨基苯磺酸/石墨烯复合修饰玻碳电极(PABSA/GN/GCE)。研究了尿酸(UA)和抗坏血酸(A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与聚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电极(PABSA/GCE)及石墨烯单层膜修饰电极(GN/GCE)相比,复合修饰电极PABSA/GN/GCE显著提高了对UA和AA的检测灵敏度和分离度。在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0)中,UA和AA的峰电位差达344 mV,表明PABSA/GN/GCE能实现对UA的选择性测定。UA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0×10-7~8.0×10-4mol/L,检出限为4.5×10-8mol/L。该复合修饰电极用于尿样中尿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番红花红(SFR)在玻碳电极表面聚合过程及聚合条件。SFR聚合膜对于肾上腺素(EP)的氧化能够起到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分别利用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法(DPV)、计时电流法研究了EP在pH7.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的线性关系,发现其浓度分别在2.0×10-6~9.0×10-6mol/L、1.0×10-5~1.0×10-3mol/L(CV),2.0×10-5~4.0×10-4mol/L(DPV),2.0×10-6~5.0×10-6mol/L(计时电流法)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电极已用于实际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人发中铜的桑色素修饰碳糊电极吸附溶出伏安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作了用桑色素作修饰剂的化学修饰碳糊电极,利用该电极为工作电极,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在甲酸钠-盐酸缓冲溶液(pH4.6)中,在0.20V(vsSCE)下搅拌富集,铜(Ⅱ)与碳糊修饰电极表面的桑色素形成电活性络合物而吸附富集于电极表面,经-0.45V静置还原后,阳极化线性扫描,在-0.05V获得一灵敏的二次导数溶出峰。在不同富集时间下,其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铜(Ⅱ)浓度分别在1.0×10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维生素B6在维生素B12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痕量维生素B6的新方法.在pH 8.6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维生素B6在修饰电极上产生一个灵敏的氧化峰,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其氧化峰电流与维生素B6的浓度在8.0×10-7~2.0×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7 mol/L.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灵敏度及稳定性,用于片剂中维生素B6的定量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色氨酸/镍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抗坏血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痕量抗坏血酸的新方法。在pH6.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抗坏血酸在修饰电极上产生一个灵敏的氧化峰,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其氧化峰电流与抗坏血酸浓度在2.0×10^-6 -1.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7mol/L。对1.0×10^-4mol/L抗坏血酸溶液平行测定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该法用于片剂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7.8%~101.2%。  相似文献   

16.
采用滴涂法和电沉积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铁氰化铈(CeFe(CN)6)纳米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用扫描电镜对氧化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CeFe(CN)6纳米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分别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扑热息痛和咖啡因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0.1 mol/L醋酸盐缓冲溶液(pH5.0)中,扑热息痛和咖啡因在此修饰电极上具有良好的电化学行为,扑热息痛和咖啡因分别在1.0×10-7~6.0×10-5mol/L和1.0×10-6~1.3×10-4mol/L浓度范围内与电化学响应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和0.992;信噪比为3时,扑热息痛和咖啡因检出限分别为5.0×10-8mol/L和5.2×10-7mol/L。将本方法用于人尿样品分析,回收率为96.1%~105.4%。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聚合方法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聚亚甲基蓝/石墨烯修饰电极(PMB/GH/GCE)。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多巴胺(DA)和抗坏血酸(A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 6.9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DA和AA分别在0.208 V和-0.108 V处产生灵敏的氧化峰,与其在聚亚甲基蓝和石墨烯单层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相比,两者的峰电流明显增加,峰电位差达316 mV。研究表明,电聚合方法使亚甲基蓝牢固地非共价修饰到石墨烯上,并产生协同增效作用,较好地提高了电极的灵敏度和分子识别性能,有利于在大量AA存在下实现对DA的选择性测定。在1.00×10-3mol/L AA的存在下,DA的差分脉冲伏安法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0×10-7~5.0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1.00×10-8mol/L。将该方法用于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Zou L  Xu Y  Luo P  Zhang S  Ye B 《The Analyst》2012,137(2):414-419
A novel voltammetric sensor, based on DNA immobilized on the surface of an ethylenediamine/polyglutamic (En/PGA)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GCE), was constructed and used for determination of dihydromyricetin (DMY).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ur of DMY at this sensor was investigated in pH 3.6 NaAc-HAc buffer solutions by cyclic voltammetry (CV) and differential pulse anodic voltammetry (DPV). The oxidation of DMY is an adsorption-controlled irreversible process. The oxidat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 and discuss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modified electrode exhibited a linear voltammetric response for DMY in the range of 4.0 × 10(-8) mol L(-1) to 2 × 10(-6) mol L(-1),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2 × 10(-8) mol L(-1). The method was also applied successfully to detect DMY in an ampelopsis sample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循环伏安法(CV)制备了聚钙羧酸(PCCA)膜修饰的碳糊电极(CPE)。考察了电极对多巴胺(DA)、尿酸(UA)的电氧化催化性能。结果显示,聚钙羧酸膜修饰碳糊电极(PCCA/CPE)对DA有良好的电催化效果,DA呈现出一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氧化峰电流与DA浓度在3.0×10-7~1.0×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0-7mol/L(S/N=3)。使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DA和UA在PCCA/CPE上的氧化峰能完全分离(ΔEp=192 mV),且峰电流与浓度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可实现对DA和UA的同时测定。实验还进行了实际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