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单晶硅是太阳能电池的基础材料, 在直拉法单晶硅生产工艺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等静压石墨材料制作热 场, 随着单晶硅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所用热场日渐大型化, 应用新型的碳/碳复合材料制作单晶炉热场成为必然趋 势. 碳/碳复合材料适合于制作大尺寸耐高温热场, 并且使用寿命长、 稳定性高、 节能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红外碳硫测定仪分析等外金属硅中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继杰 《光谱实验室》2002,19(4):536-539
利用红外碳硫测定仪,探索了等外金属硅中碳金属含量的测定方法,对助溶剂的种类,用量及样品的用量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测定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3.
张忱 《光的世界》1994,12(2):30-31
  相似文献   

4.
碳、碳氮和硼碳氮纳米管场发射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强  梁二军 《物理学报》2005,54(12):5931-5936
采用高温热解法在860℃分别制备出了碳、碳氮和硼碳氮纳米管,提纯后利用丝网印刷工艺分别将它们制备成薄膜,并测试了它们的场发射性能.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碳氮纳米管和硼碳氮纳米管薄膜的开启电场分别为2.22,1.1和4.4V/μm,当电场增加到5.7V/μm时,它们的电流密度分别达到1400,3000μA/cm2和小于50μA/cm2.碳和碳氮纳米管薄膜的场增强因子分别为10062和11521.可见,碳氮纳米管的场发射性能优于碳纳米管,而硼碳氮纳米管的场发射性能比前两者要差.解释了这三种纳米管场发射性能差别的原因.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碳氮纳米管 硼碳氮纳米管 场发射  相似文献   

5.
仇斌 《应用光学》1999,20(3):40-41
为了控制长长度碳涂覆光纤和对光纤碳膜厚度进行了在线监控,开发了一种碳涂覆光纤碳膜厚度在线监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技术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碳弧法中形成的碳包铁及其化合物纳米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直流碳弧法在阳极石墨棒中加入αFe或αFe2O3产生碳包铁及其化合物纳米晶,研究碳包铁及其化合物纳米晶的形貌,结构特性及穆斯堡尔谱,探讨碳包Fe纳米晶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在碳弧法中用掺αFe阳极棒时,可产生碳包αFe,渗碳体和奥氏体纳米晶;而用掺αFe2O3阳极棒可产生碳包αFe,渗碳体、奥氏体和γFe2O3纳米晶.石墨的包裹使纳米晶特性有所不同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解思深  李荫远 《物理》1993,22(10):583-589
简要地评述了C60和相关的全碳分子固体的实验研究现状和进展,介绍了它们的结构、相变、能带结构和物理性质,同时还叙述了它们的衍生及掺杂全碳分子固体的能带结构和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8.
碳涂覆光纤表面碳膜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祎民 《应用光学》1997,18(1):16-19
通过分析碳涂覆光纤的测试结果,研究碳涂覆光纤碳膜的形成机理,并应用该机理解释涂覆光纤的高可靠性问题和影响光纤初始强度大小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研制了一种碳纤维分布具有高取向性的碳碳复合材料,并采用该材料制作的阴极开展了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碳碳复合阴极爆炸发射的点火机制以尖端场增强为主,运行1000发后碳纤维结构稳定,重复频率25Hz运行时输出微波功率大于1GW,脉冲宽度大于100ns,阴极发射电流密度约3.82kA/cm2。碳碳复合阴极在启动速度、电流延迟时间及阻抗特性等方面性能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红外碳硫分析仪分析生铁、矿石和焦炭中碳和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朝斗  庞秋林 《光谱实验室》2004,21(6):1183-1184
建立了红外碳硫仪分析生铁、矿石、焦炭中的碳和硫的测定方法 ,该法可用于样品中碳和硫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12.
β-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是典型的线性多稀分子,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由于β-胡萝卜素是碳碳单、双键(C-C,C=C)交替的短链共轭多稀分子,含有大量离域的π电子,具有重要的光电特性。根据Andreas等对拉曼散射强度的研究,当激发光波长落在分子的电子吸收带时,会产生共振拉曼效应,能使拉曼光谱强度提高106倍。利用共振拉曼光谱技术,测量了β胡萝卜素分子及胡萝卜、青萝卜、白萝卜肉质直根不同部位其拉曼光谱,发现含β-胡萝卜素较高的胡萝卜的拉曼光谱与β-胡萝卜素的吻合很好。Gellerman等研究表明,样品浓度与拉曼峰强成正比关系,从拉曼光谱中容易发现三种萝卜的光谱强度纵向根头到主根及横向表皮到根芯逐渐降低,且青萝卜和白萝卜拉曼光谱强度都很低,并在碳碳单键的振动峰处发生峰劈裂。分别计算了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与碳氢键拉曼强度比,三种萝卜的ICC/IC-H随着测量部位(横向和纵向)的不同变化幅度接近:胡萝卜的表皮和根芯纵向的变化率分别为A1=0.213 3和A2=0.215 9,青萝卜表皮外和里的变化率分别为B1=0.219 1和B2=0.211 4,白萝卜表皮外和里分别为D1=0.223 9和D2=0.224 1;而对于IC-C/IC-H随着测量部位不同其变化率相差很大:胡萝卜的变化率a1=0.212 1和a2=0.232 4,青萝卜的变化率b1=0.263 5和b2=0.268 7,白萝卜的变化率d1=0.369 0和d2=0.304 9。对比发现三种萝卜的碳碳单键与碳氢键振动强度比随着测量部位的不同变化幅度相差很大,而从碳碳双键与碳氢键振动强度比发现三种萝卜中不同部位的β胡萝卜含量有相似的分布。这是由于青萝卜和白萝卜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少, 随着测量部位的不同C-C伸缩振动峰发生峰劈裂, 即在1 130和1 156 cm-1处出现两个振动峰, 经过计算和分析这两个峰都属于碳碳单键的伸缩振动峰, 且随着β-胡萝卜素含量的减少C-C整体的强度降低, 劈裂的新峰峰强度却有增加的趋势, 这使得原峰位的峰强度大幅度降低, 这与计算IC-C/IC-H的结果一致,不同品种的萝卜中β-胡萝卜素含量随测量部位的不同变化幅度截然不同。因此, 当样品中β-胡萝卜含量较少时,利用C=C振动峰峰强度同时分析样品不同部位的β-胡萝卜素含量分布变化会更准确。同时,研究和了解萝卜中不同部位β-胡萝卜素的含量为日常消费和膳食营养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密度泛函计算,证明了空间群为PMMA的正交晶系的碳同素异形体o-C8是稳定的超硬相. 声子谱计算表明,o-C8碳相是动力学稳定的;体积压缩计算表明,它是体模量为298.6 GPa的高度不可压缩材料. o-C8相是一种新型的密度为2.993 g/cm3、维氏硬度为67.0 GPa的低密度超硬材料.  相似文献   

14.
《物理通报》2001,(11):48-48
  相似文献   

15.
16.
17.
高温对富勒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富勒碳的高温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在高于870 K时,富勒碳分子结构被破坏,变成了碳原子的无定形态。讨论了富勒碳所处空间性质对其热性质的影响,认为富勒碳分子的碰撞产生的极化是富勒碳分子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低能碳离子束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9.
为了测试碳/碳复合材料的热扩散系数,本文提出了非线性拟合用于透射式脉冲红外检测的数据处理方法.非线性拟合通过循环迭代的方法持续调整拟合参数,让理论值不断逼近实验值,直至获得最佳结果.传统的透射式脉冲红外成像技术利用半高时间法测试材料的热扩散系数,但通常会受到采集时间不足和信噪比差的限制.本文提出的非线性拟合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或减弱这两种影响.在使用该方法之前,首先选用常见的304不锈钢评估了该方法的测量精度及拟合长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304不锈钢的测量精度达到0.3%,且当拟合长度不小于半高时间法采集时间的1/5时,拟合长度对非线性拟合结果影响很小.随后使用该拟合方法测试了不同厚度的碳/碳复合材料试件,并通过热扩散系数测量结果分析了试件之间的热参数差异性和材料自身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20.
《发光学报》2021,42(8)
碳点是一类新兴的碳材料,由于其超小的尺寸、丰富的可控表面官能团、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和光致发光等特点,自发现以来得到了广泛研究,逐渐被应用于各种领域。近年来,碳点在新一代电池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碳点在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方面的应用优势和存在的挑战,本文以碳点衍生碳材料、碳点对电极材料的表面修饰和形貌调控为脉络,系统总结了碳点在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方面的应用,探讨了碳点在电极材料构筑方面起到的关键作用,分析了碳点在钠离子电池应用中存在的挑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本综述旨在为碳点在新一代储能电池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