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周南  周亢  丁圭吉 《分析试验室》2011,30(6):123-124
传感器与传感整合系统组的报告有:(1)Ashvarev,应用脉冲电极作离子选择电极的无偏压选择性测定;(2)R de Marco,离子选择性原子X显微术--一种新的材料鉴定技术;(3)S P Kounares,应用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火星表面;(4)M DPietrazak,以Rh(Ⅲ)络合物为基础的选择性测定NO2-的电化与学光传感器;(5)E Baker,聚合物膜离子传感器的电化激发;(6)A Raclu,应用电化阻抗谱探测离子选择膜的功能性质与程度;(7)MGratzl,在活体民试管中进行以光极为基础的银传感器试验,应用于型小实验室中的动物代谢监测.  相似文献   

2.
氰根离子对于哺乳动物来说具有很强的毒性,因为它会影响人体许多正常的功能,比如血管、视觉、中枢神经、心脏、内分泌和代谢系统.此外,含氰的盐类化合物仍然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特别是在电镀和塑料制造业、黄金和白银开采、制革工业、冶金等方面,从而导致了环境的污染.因此,人工合成的氰根选择性受体或荧光传感器在阴离子识别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于化学传感器具有合成方法简单、廉价、响应速度快,以及与氰根反应前后比色和/或荧光变化等优点,因此在过去的数十年中,被广大科研工作者深入研究.根据在不同介质中的氰根离子响应,本文从四个方面总结了2010年以来氰根离子传感器的研究进展:(1)纯有机相中的氰根离子识别,(2)含水介质中的氰根离子识别,(3)纯水相中的氰根离子识别,(4)固相中的氰根离子识别.这些传感器针对在溶液中和固体材料中氰根离子的检测,以及对氰根离子裸眼检测的研究,从而实现了在环境以及食物样品中方便、快捷地实时检测氰根离子.  相似文献   

3.
氰离子选择电极的制备和应用虽有不少报导,但一般灵敏度较低,仅适用于氰离子含量较高的废水或其它样品分析,尚难满足氰离子含量较低的天然水分析的要求。我们制作的碘化银敏感膜氰离子选择电极,检测下限达到1×10~(-7)MCN-,线性范围1×10~(-1)—5×10~(-7)MCN-,性能稳定,可用于水和废水中氰离子浓度的测定。 (一)试剂和仪器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不同温度下Au(Ⅰ)、Ag(Ⅰ)、Ni(Ⅱ)、Cu(Ⅰ)、Fe(Ⅲ)氰合离子在Cl、NO3、OH型BPR树脂中的内扩散系数和扩散活化能,BPR树脂提取Au(Ⅰ)、Ag(Ⅰ)等氰合离子的机理为离子交换过程,并求得了几种氰合离子的活化熵差值(△S-△S)。  相似文献   

5.
黄显虹  张关心  张德清 《化学学报》2012,70(20):2133-2136
利用铜离子与荧光素标记的寡核苷酸链、氰根离子结合能力的差异,发展了一种水相中氰根离子检测的新方法.研究表明,该检测方法可以较灵敏地检测水相中的氰根离子,其检测下限达到0.02μmol/L,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Herzdorf初步对比了电解Ag/AgI电极与AgI/Ag_2S固态膜电极,认为两者具有相似的分析性能。以后出现了用Ag/AgI电极测定氰离子的报告。我们测定了Ag/AgI电极的各项性能,确认该类电极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并作了初步应用,说明该电极性能良好,制作简单,容易再生,而且电极内阻极低,是一种廉价的离子选择性电极。 (一) 试剂与仪器  相似文献   

7.
对水(饮用水、工业用水及工业排放水等)及土壤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目前多用双吡唑酮和吡啶-联苯胺比色法、以试银灵为指示剂的硝酸银容量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等。在这些方法中常用蒸馏-吸收法分离干扰元素,当试样中含铁氰化物或亚铁氰化物时会造成分析结果偏高。由于目前生产的氰离子电极尚不稳定,离子选择电极法灵敏度不高。采用EC-1型测氰仪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水中所含的S~(2-)、Hg~+、Cu~(2+)、Fe~(2+)等干扰离子可用去干扰离子试剂去除。仪器测量范围为0—1.25微克氰。主要试剂氢化钾标准溶液:称取0.2560克分析纯氰化钾,用0.01M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并稀释于100毫升容量瓶中。此溶液1毫升约含1毫克氰离子,其准确浓度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标定;去干扰试剂:0.5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不同温度下Au(Ⅰ)、Ag(Ⅰ)、Cu(Ⅰ)氰合离子分别在大孔强碱性苯乙烯系CN、Cl、OH型离子交换树脂中的内扩散系数和扩散活化能。从结果得出,氰合离子在树脂相中扩散传质异常缓慢并非由于过高的活化能,而可能是由于过低的活化熵所致。  相似文献   

9.
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种电化学分析工具,使用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各种实际分析问题。但是,对很多被分析对象来说,并不是将样品稍作处理,然后加离子强度缓冲液即能进行测定。例如,用氰离子选择电极测定黄铜镀液中的CN,由于Cu~(2+)和Zn~(2+)与CN~-的络合能力很强,以致不易找到合适的掩蔽Cu~(2+)和Zn~(2+)的试剂,因此,只能用离子交换分离的办法使Cu~(2+)和Zn~(2+)与CN分离,然后再用氰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又如,为测定海水中SO_4~(2-),若不分离Cl~-,HCO_3~-以及Ca~(2+)等干扰离子,那么以铅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以Pb~(2+)为滴定剂进行电位滴定是不能得到正确  相似文献   

10.
离子色谱法分析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泓  王宇昕 《色谱》2007,25(3):303-309
综述了离子色谱法(IC)分析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对目前应用于分析金属离子的阳离子交换IC、阴离子交换IC和螯合离子色谱进行了评述。阳离子交换IC是IC分析金属离子的主要形式,固定相为强酸(磺酸)型阳离子交换剂和弱酸(羧酸)型阳离子交换剂,结合适当的检测方法,阳离子交换IC可以测定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稀土离子、铵离子及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胺类分子等。阴离子交换IC可以分析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稀土离子等,对金属离子的分析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并可以实现金属离子和无机阴离子的同时测定。螯合离子色谱可以对复杂基体中的痕量金属离子进行测定。引用文献125篇。  相似文献   

11.
利用间接光度法测定微量氰化物的工作曾有报导,我们也曾发表了Cu-CAS-CPC体系间接光度法测定微量氰化物的方法。本文根据在pH10时银(Ⅰ)与4-[(5-氯-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5-Cl-PADAB)在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平平加(Peregal O)存在下,可形成水溶性的红色络合物的特性;又当氰离子存在时则与银离子生成稳定的、具有一定组成的银氰络离子,从而阻止了Ag(Ⅰ)-5-Cl-PADAB-SDS红色络合物的生成的原理,提出了间接光度法测定微量氰化物的新方法。其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2.5×10~4(在72型分光光度计上测得),颜色可稳定6小时。用该法对电镀排放废水中微量氰离子进行了测定及标准加料回收实验,获得了良好的结果。一、试剂及仪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用全固态Ag_2S做指示电极,全固态L_aF_3做参比电极的HCN气敏电极的结构、性能及其在测定工厂含氰废水、电镀液中氰化物含量和HCN酸效应系数、寓解常数等方面的应用。电极的灵敏度比现有电极高,重现性、选择性较好。实际线性范围5×10~(-7)—1×10~(-3)MCN~-。除较高浓度的CNS~-、Ag~+、Hg~(2+)有干扰、S~(2-)严重干扰外,其他常见离子无明显干扰。用双标准比较法测定工厂含氰废水和电镀液中氰化物的含量简便、快速,其结果与容量法基木相符、HCN酸效应系数和离解常数的测定不仅方法简便,且结果亦与现公布的数据接近。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氰根离子(CN-)是最具有毒性的阴离子之一,它能够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因此,研究氰根离子的检测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水中以及食物中进行检测.然而,由于游离态的氰根离子半衰期短,但很多氰根离子检测方法所需分析时间较长并且容易受到其他阴离子的干扰,这些都成为精确检测氰根离子的挑战.利用氰根离子特殊的亲核性,合成了一个基于萘并呋喃酰氯和2-氨基苯并咪唑的新型传感器分子Q1-2,其设计原理在于通过调节分子内的氢键来影响分子的π-共轭效应.当加入氰根离子之后,传感器Q1-2的紫外光谱出现红移现象,并且荧光也立刻猝灭.计算得到该传感器通过紫外和荧光检测氰根离子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8.0769×10~(-7)和1.0510×10~(-9) mol/L.其他共存的阴离子几乎不能干扰该识别过程.不仅如此,Q1-2可成功地应用于可见光和365 nm紫外灯照射下,肉眼识别食物样品中和硅胶板上的氰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三芳基硼烷在氟离子和氰根离子检测方面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由于具有空的pπ轨道,三芳基硼烷可作为路易斯酸通过路易斯酸-碱相互作用实现对氟离子和氰根离子(路易斯碱)的高选择性检测.硼原子与氟离子或氰根离子的结合破坏了硼中心与芳香取代基的pπ-π共轭,引起三芳基硼烷光物理性质的变化.另外,三芳基硼烷具有优异的发光和载流子传输性质,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领域,成为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光电材料.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报道的三芳基硼烷的结构特点、构效关系以及在阴离子传感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芳基硼烷在研究和应用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展望了这类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用BPR树脂从氰化液中提取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烷基吡啶基聚苯乙烯树脂(BPR)从氰化液中吸附各种金属氰离子。加入抑止剂可以改善BPR树脂吸附金的选择性。探讨了pH值、氰离子浓度和金氰络离子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前测定食品中糖精钠 ,一般沿用薄层层析法和纳氏比色法 ,测定操作较繁琐费时 ,所用试剂多。而选用糖精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则具有快速、简便、选择性好等优点。本法测定了糖精电极对常用食品添加剂的选择性系数 ,对干扰较大的防腐剂水杨酸和食用色素 ,探讨了用乙醚萃取消除其干扰的方法。1 试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糖精离子选择性电极 (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2 17型双套管饱和甘汞电极 ,外套管内装入含30 g·L- 1琼脂的 3mol·L- 1氯化钾溶液。pHS 2型酸度计磷酸盐总离子强度缓冲剂 :pH 6干扰物质溶液 :NaCl、蔗糖、葡萄糖、酒石酸、…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铜试剂(DDTC—Na)和铜离子络合物与氰离子在水相中的显色现象,该方法所用的物质价格低廉,可直接购买,用间接滴定的方法即可检测低浓度的氰离子,现象肉眼可见,选择性高.实验中将铜离子加入铜试剂(DDTC-Na)的水溶液中,形成了棕色配合物,溶液颜色立即由无色变为棕黄色,然后加入微量氰离子在溶液中,棕黄色的溶液重新变为了无色,但加入其他阴离子时(Cl^-,I^-,IO3^-,SO4^2-,NO2^-,Br^-,H2PO4^-,F^-,SCN^-,HSO4^-,ClO4^-),溶液颜色没有变化,甚至阴离子浓度为氰离子的5倍时,结果还是一样.此方法简单,快速,选择性高,用于检测水溶液体系中的微量氰离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水杨醛缩氨基硫脲的合成及其与镉荧光熄灭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芳  江崇球 《分析化学》2003,31(9):1147-1147
1 引  言合成了水杨醛缩氨基硫脲并研究了其与镉离子荧光熄灭反应的最佳条件 ,利用萃取分离技术提高了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测定镉离子的线性范围为 0 .0~ 3 0 .0 μg L,检出限为 1 .4μg L ,是目前荧光法测定镉离子最灵敏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小麦样品中痕量镉的测定。2 实验部分2 .1 仪器及试剂 RF 5 4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公司 ) ;PHS 3C型酸度计 (上海雷磁仪器厂 )。 0 .1 0 0g L的镉离子标准溶液 ,用时逐级稀释至 0 .2 5mg L ;2 .5× 1 0 - 4mol L的水杨醛缩氨基硫脲 (自合成 )乙醇溶液 ;pH =7.9的 0 .…  相似文献   

19.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研究阴离子对铀(V)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测定速度常数和探讨反应机理。硫氰根离子没有加速铀(V)歧化反应的能力,证明了铀(Ⅳ)-硫氰络合物是以双聚络合物形式在电极上还原;在这体系中加入过氧化氢得到催化波,可作为测定铀的一种灵敏方法.  相似文献   

20.
早在六十年代末就有人利用铅离子选择性电极做指示电极电位滴定法测定SO_4~(2-)离子。国内也有人用同样的方法测定污水及含稀土化合物中的SO_4~(2-),利用离子交换法分离稀土等干扰元素。在稀土亚砜化合物的研究中硫含量的测定是其组份分析中不可缺少的分析项目。我们采用氧瓶燃烧法处理样品,使大部分稀土生成不溶于亚硝酸钠吸收液中的氧化物,其残留量(残留在吸收液中)可加入NaF除去,过量的氟离子及样品燃烧生成的CO_2通过酸化以后蒸除。最后以铅离子选择性电极为指示电极,Pb(NO_3)_2溶液作滴定液进行电位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