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河北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6年河北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选取10个经济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压缩为2个公因子,以综合加权因子得分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各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平衡性,由此提出促进河北省城市经济水平均衡发展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4.
山东省区域经济的统计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各地区经济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起点不完全一致,再加上资源、环境、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市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本文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7个市、地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统计分类,描述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分类结构。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27个指标,对湖北省12个地级市2013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利用因子分析法将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压缩为4个公因子,以综合加权因子得分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并由此指出各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特点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2004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除港澳台地区外)的26个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先后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对其根本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我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排序,为合理划分地区经济类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时序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政策制定和管理决策的基础。不同于通常的静态评价方法,本文采用了一种时序多指标的系统工程评价方法,首先对时序多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接着求出评价指标和评价年份各自的加权系数,然后确定出各年度的和综合的经济效益评价值,据此进行了聚类分析,将江苏省13个地区分成五类,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其教育发展问题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区域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程度.不仅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也体现着一个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中也将北京市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建设列为重要内容.为考察北京市区域教育发展状况并对今后教育发展趋势给出合理化建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市16个区县基础教育资源分配进行研究.首先使用脸谱图直观展示多维数据指标,其次利用因子分析综合评价各地区基础教育资源分配,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将北京市区县按基础教育资源状况分成三大类,并绘制教育发展状况地图,直观展示地理分布特点.总体来看北京市教育资源在人均数量上并没有偏重教育发展程度高的市区,反映了北京市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方针.并针对北京市区县教育发展状况因地制宜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新疆14个地州市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提取出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工业发展因子和农业发展因子3个主因子,并基于主因子得分矩阵对14个地州市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将新疆各地州市分为三类,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臧忠卿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37(5):25-30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因子模型,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贵州省87个区、县、县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情况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排位和分类,提出政策建议,为促进贵州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缩小地区间差距,制定经济平衡发展战略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数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信息化与经济指标资料为基础,运用加权回归、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讨论了全国31个省(市、区)信息化水平及其与经济发展关系,给出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排行榜。并提出若干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选取能够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15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当前中原经济区32个市(县)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类比较、排名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关建议为中原经济区的决策者和建设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21)
通过选取15项具体指标,采取基于因子分析的聚类实证研究分析法,对伊犁州直县(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针对各县(市)的优势和特点,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方碧琪,汪永新.北京市各区县经济分析的聚类方法.数理统计与管理.1999,18(1),25~30本文讨论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大城市城郊区经济发展的问题。以北京市经济94—95两年统计数据为基础,按照多种经济意义进行多次分类,提供了一种分析多层次大城市区域经济特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区域经济发展策略的数学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的发展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结合江苏省如皋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选取总产值指标、农业指标、工业指标、固定资产指标和科技交通指标为经济指标,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如皋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简要优势分析,并通过MATLAB程序设计进行仿真计算,构建地方经济发展的投资决策系统,研究如皋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以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升政府的理性投资决策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发展的属性模式识别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将属性模式识别系统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优先级别的评价中。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各指标的权重,提出确定区域经济发展中心的属性测度模型。并以黄河流域的12个大城市为样本,给出了一种比较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区域经济发展优先级别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构建的区域经济发展三维评价指标体系,作为GIS(地理信息系统)相应粒度多边形的主要属性,建立空间时态数据库.通过定义的相对发展度函数进行指标规范化后,经标准化并虚拟优、劣样品,利用因子分析将之变换为因子得分。在此基础,提出加权闵可夫斯基距离法三维评价模型,引入方差、聚集度等测度不平衡程度,通过序列快照模型等表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格局的动态,根据公因子方差、序相关分析等进行因素诊断与调控。方法应用于福建南平市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中,实证表明方法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