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遗传算法进行加速器自动调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于加速器调束过程中的设计要点,给出基于遗传算法进行加速器自动调束的设计方法,并编写遗传算法程序针对HIRFL中的一段束流输运线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证明了基于遗传算法进行自动调束的可行性,指出了自动调束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加速器自动调束系统的设计方法,介绍了加速器调束工作的现状和实现自动调束的意义,阐述了基于遗传算法进行加速器自动调束的原理和加速器自动调束系统的设计方法,给出了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并指出了自动调束研究的发展方向. The principle of automatic beam tuning of accelerator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s(GA) is expounded. Designing method of the automatic beam tuning system is introduced.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resented, an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automatic beam tuning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传统的光学设计方法,介绍了阻尼最小二乘法和适应法自动校正程序的原理和特点。着重说明用这两种程序进行光学设计的正确方法;说明自动校正程序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设计人员应做的工作;分析了目前在使用象差自动校正程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采用样条插值法,利用Matlab软件实现了调Q锁模脉冲包络宽度自动测量.使用该程序对GaAs被动调Q锁模激光器输出的脉冲数据进行处理,可以直接获得脉冲包络宽度,简化了峰值功率计算的步骤.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分时供束系统中Chopper模式解析子系统的体系结构及硬件组成,分析了软件需求,并采用多线程技术设计了Chopper模式解析程序。首先使用NI-DAQmx函数实时读取PXI6133数据采集卡上采集的Chopper模式脉冲,然后对其作进一步分析,最后使用TCP/IP协议将相应的工作模式控制指令发送给控制器。设计的程序达到了系统要求,实现了Chopper模式自动转换的功能,并通过了现场测试。  相似文献   

6.
单维锋  陈福明  李军 《应用声学》2017,25(5):140-142
为方便科研人员使用Baytap-G潮汐分析软件,基于C#.NET程序设计语言设计了一套潮汐分析辅助软件,实现了Baytap-G软件的封装,完成了输入数据格式的自动转换、输出数据的自动提取,以及水位、振幅、相位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在介绍C#.NET语言中任务(TASK)并行编程模型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绘制振幅、相位图任务分解、并行化程序设计考虑及其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合理设计并行程序可以充分利用多核计算机的计算资源,提升程序运行效率,但是过多的任务数、不均匀的工作负载通常会影响并行程序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我们以日本CANON公司的BX—1微机为模型机,移植和设计了一条阻尼最小二乘法自动校正象差程序,从而为在微机上设计其它光学自动设计程序找到了一些可行的方法.本文对程序和具体实现方法作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8.
考虑冷气掺混的涡轮分层次气动优化设计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将优化理论引申到涡轮气动设计体系中,建立具有自动优化设计能力的燃气涡轮分层次优化设计体系,给出优化设计体系框图和计算系统的基本架构,分析了各层次优化设计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实现三维多级优化,介绍了基于流场分析的局部优化策略和参数组群组合优化.为适应燃气轮机涡轮的气动设计,在这一体系中每一个程序都要考虑冷气掺混.实例表明,该设计体系下的设计过程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一个裂变产物 Ge(Li)γ能谱自动分析程序——GSAP,并简要地介绍该程序的计算方法。GSAP使用带适当自变量约束的改进 Levenberg 算法来解峰的最小二乘拟合问题,最多能分析8重峰。GSAP选取不对称高斯分布加上二次本底作为拟合函数,一般给出较好的拟合优度。本文介绍了用来证明程序可靠性和精度的各种实验检定。GSAP在裂变产额测定工作中得到了满意的结果。GSAP实际上是一个通用程序,它可以用来分析其它方面实验的Ge(Li)γ能谱。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新一代申威众核架构上稀疏通用矩阵-矩阵乘法(SpGEMM)的并行算法swSpGEMM。设计轻量级并行任务划分有效地应对了矩阵非零元分布引起的负载不均衡问题;针对累加过程中的不规则访存和指令流水低效问题,设计了分层稀疏累加器,在不同输入特征下高效利用申威从核层次化内存,且减少了整数查找中的指令间依赖,更有效地发挥硬件的计算能力。SuiteSparse稀疏矩阵测试集中较大规模输入矩阵上,swSpGEMM的性能相比Intel Skylake双CPU上的MKL和NVIDIA A100上的cuSPARSE分别加速了21.1%和95.3%。  相似文献   

11.
发动机气门尺寸计算机视觉检测软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Visual C#的发动机气门尺寸计算机视觉检测软件系统。根据发动机气门尺寸计算机视觉检测的功能需求,采用Visual C#开发平台,设计开发了检测软件整体结构。通过调用运动控制卡中的运动函数库,在闭环控制状态下实现对伺服电机的控制。设计了控制线阵CCD进行图像采集程序和检测结果输出控制程序。实现了对各软件功能模块的调用与管理,并已实际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气门尺寸自动光电检测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图像压缩传感理论,在手动式光学单点成像系统的基础上研究了自动式光学单点成像系统。主要介绍了系统中自动编码转盘的设计以及编码块的获取,采用一系列优化的编码块图案作为测量矩阵,并利用最小均方差线性估计(MMSE)重构算法进行实验。实验研究表明,通过7.8% 低采样率即可实现对字符样本的重构。该自动编码转盘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误差较小,而且可随意改变测量次数。  相似文献   

13.
设计一种简单易行的便携式小型圆度仪的自动调心控制系统方案,使圆度仪的调心功能能够自动实现,不需要繁琐的人工找心定心步骤,提高圆度仪的测量效率,节省测量时间。此设计适合测量小型工件。传感器采用差动电感传感器(LVDT);使用集成电感传感器处理芯片;采用MC9S12DG128型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偏心量采用DFT算法计算,转台的回转及调心都使用微步进电机实现。  相似文献   

14.
含非球面光学系统多功能光学设计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仲 《光学学报》1989,9(3):41-245
本FORTRAN程序普适于球面和含有非球面的光学系统.用它可在微机上完成包括自动设计和OTF计算在内的全部设计过程.自动设计子程序贯穿了复合优化思想;提出了新的病态处理方法;实现了自动设计与OTF评价的方便结合,与传统设计手段的方便结合.  相似文献   

15.
韩福森  范海福 《物理学报》1981,30(2):224-233
本文提供一个用电子计算机自动分析Patterson图的方案,介绍了据此设计的程序,并通过几个典型的例子说明它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基于DDE接口技术的计算机辅助装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祥  马冬梅  田园  卞江 《应用光学》2009,30(3):486-490
根据波前拟合和计算机辅助装调的算法原理,基于动态数据交换(DDE)接口技术和泽尼克多项式拟合技术,采用阻尼最小二乘法,运用MATLAB和ZEMAX联合计算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装调。利用DDE接口在ZEMAX和MATLAB之间进行通讯,并用MATLAB编写了能够生成各阶泽尼克圆多项式和环多项式的基底矩阵函数的可视化的计算机辅助装调程序,实现了程序的通用性及易用性。使用该程序对大遮拦比光学系统进行模拟装调,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为了确认泽尼克圆多项式在环域上的相关性对计算机辅助装调结果的影响,分别采用泽尼克圆多项式和环多项式进行模拟装调。模拟结果表明:计算机辅助装调使用这两种泽尼克多项式均可行。  相似文献   

17.
激光光靶图像识别和测量方法的DSP实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火炮光电窥膛系统中对激光靶图像自动识别和测量中的高效、准确、实时性的要求,设计了一套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快速运算方法的硬件实施方案.介绍了基于高性能DSP实时处理的硬件原理框图,重点分析了硬件系统中的大量数据交换瓶颈问题,存储器访问的软件优化和分配机制以及快速定标量化的压缩存储机制.实践证明该方案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在实时测量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将高级象差公式用于光学自动设计,编制了一个具有自动选取变量,平衡象差质量高、速度快的自动设计程序。此程序特别适用于设计大孔径、小视场的光学系统。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市场中的煤气报警器生产成本高和检测到煤气泄漏没有相应自动处理功能的问题,提出了多点自动检测、自动报警和自动排气的方案。本文设计了多检测点的无线传输电路,自动报警及自动排气电路。为了实现无线传输的目的,本文对无线传输的发送与接收程序进行了设计。通过软件仿真工具对煤气泄漏自动报警与自动排气装置的电路进行仿真与分析。实验结果,基于相同的一氧化碳检测指标要求,煤气泄漏自动报警与自动排气装置的硬件电路选用性能相对较差的一氧化碳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一氧化碳的泄漏信号。实验结论,采用多点自动检测报警的措施降低了对传感器性能的要求,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自动排气功能增强了报警器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0.
开发了一种遗传算法和中心寻优算法相结合的阵列自动对接方法,试制了调芯系统,实现了光纤-光波导1×8分支耦合器-光纤阵列系统的自动对接.实验中8个通道的插入损耗平均值为-10.5 dB,均匀性小于0.5 dB,自动调芯时间小于10 min.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及其系统具有实现自动高效、低损耗对接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