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 chinensis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就其引种至燕山地区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调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中华虎凤蝶在燕山自然条件下1年仅发生1代,以蛹越冬;2月中旬开始结束越冬,历经成虫、卵和幼虫,5月上旬化蛹后进入休眠期;成虫羽化主要发生在上午8~11时,9~10时达到最高峰;在晴好条件下,成虫羽化当天即可交尾,交尾主要发生在12~14时,交尾时长18.93min;卵期为21~27d,孵化主要集中在4~6时和11~16时这两个时段内;不同龄期幼虫蜕皮发生的时段略有不同,大部分为凌晨和中午前后,少量发生在正午;五龄幼虫化蛹主要发生在9~11时、15~18时和20~23时这3个时段。此外,以引种的杜衡、细辛和本地杜衡3种寄主植物饲喂中华虎凤蝶幼虫均能正常发育,化蛹率无显著差异,但幼虫各龄发育历期间略有不同。综上所述,引种中华虎凤蝶至燕山地区后其生物学与原产地基本一致,表明其能适应燕山地区并建立种群,这为该蝶种在江西建立种群提供基础资料和实践指导,对于中华虎凤蝶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光滑鳖甲(Anatolica polita boreali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滑鳖甲(Anatolica polita borealis)以成虫和不同龄期幼虫越冬,一般在4月上旬至8月中旬产卵,卵期为13~15 d.根据室内饲养观察结果:光滑鳖甲幼虫龄期在8龄期仍然没有化蛹.其中1龄历期为3~4 d,2龄历期为4~5 d, 3龄历期为7~8 d,4龄历期为11~15 d,5龄历期为12~14 d,6龄历期为18~21 d,7龄历期为20~26 d,8龄历期为24~28 d.本研究在建立光滑鳖甲室内人工饲养体系的基础上,对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光滑鳖甲的生物学特性和昆虫抗冻蛋白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白杨天社蛾(Melalopha anachoreta Fab)俗称杨毛虫。属鳞翅目,天社蛾科。是杨柳科树种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国内外分布极广。初令幼虫常数十头到数百头群聚在嫩梢上,结簿丝幕,缀联叶片,取食叶肉。幼虫长大后,分散为害,白天潜伏,夜间卷叶,继续为害,严重时叶片食尽,树成光杆。这种害虫在我省一年发生4-5代,对我省铁路、公路、  相似文献   

4.
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是一种在醇类代谢途径中起重要作用的脱氢还原酶.为了深入了解ADH对棉铃虫CYP6B6的调控,基于酵母单杂交的实验结果,采用RT-PCR的方法从六龄幼虫的中肠cDNA中扩增得到棉铃虫乙醇脱氢酶5(HaADH5),构建重组菌株BL21-p ET32a-HaADH5,IPTG诱导表达后通过镍柱纯化获得目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结果,实时定量PCR检测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和组织中HaADH5的表达规律,最后检测2-十三烷酮处理下六龄幼虫中肠组织内HaADH5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HaADH5大小为1 002 bp,编码334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质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是36.5k D和6.55.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HaADH5蛋白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HaADH5在大肠杆菌BL21中主要以可溶蛋白形式存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融合蛋白His-HaADH5的大小与预期一致且纯度较高.HaADH5在棉铃虫的所有组织中都表达且中肠内表达量最高,在幼虫的所有龄期都表达且预蛹期的表达量最高.2-十三烷酮处理后HaADH5的表达量降低,且10 mg/g处理组中HaADH5和CYP6B6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规律相一致.本文将为后续利用HaADH5作为分子标记来研究棉铃虫蜕皮和变态发育过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2002~2003年通过对精河甘家湖荒漠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沙鼠的实地调查,共进行野外作业9次,设置100m×100m样方40个,采用样方面积夹子法,按5×20进行布夹,共布夹3964次,捕获大沙鼠(Rhomboms opimus)173只,其中雄94只,雌79只.通过对大沙鼠体重、体长、胴体重、胚胎及产仔情况、性腺发育状况的分析与比较,我们利用差异显著的胴体重为标准,将其划分为5个年龄组.其中雌鼠:1龄组幼体30~67g,2龄组亚成体62-85g,3龄组成体1组85~113g,4龄组成体2组113~147g,5龄组老体139~173g.雄鼠:1龄组幼体33~84g,2龄组亚成体61~102g,3龄组成体1组102~158g,4龄组成体2组113~153g,5龄组老体131~193g.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褐菖鲉仔鱼在饥饿条件下的存活与生长,对其仔鱼初次摄食率和饥饿不可逆点以及延迟投喂下仔鱼的存活及生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6~18℃下,仔鱼产出当日开口摄食,4日龄仔鱼初次摄食率最高,达(93.33±9.43)%,饥饿不可逆点为7.2日龄;投喂组仔鱼卵黄囊消耗较饥饿组快,前者卵黄囊于5日龄基本耗尽,后者维持到8日龄;延迟投喂1~5d各组,其10日龄仔鱼存活率在70%以上,显著高于延迟投喂6~9d各组(P0.05);初产仔鱼平均全长为(4.15±0.10)mm,饥饿3d内,全长平均日增长量为8.3×10-2 mm·d-1,第4天后出现负增长;延迟投喂0~3 d各组的20日龄仔鱼全长及特殊增长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延迟4 d后各投喂组,各指标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因此认为,褐菖鲉仔鱼最佳投喂时间为4日龄,对其以后的生长、存活最有利.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褐菖仔鱼在饥饿条件下的存活与生长, 对其仔鱼初次摄食率和饥饿不可逆点以及延迟投喂下仔鱼的存活及生长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16~18℃下, 仔鱼产出当日开口摄食, 4日龄仔鱼初次摄食率最高, 达(93.33±9.43)%, 饥饿不可逆点为7.2日龄; 投喂组仔鱼卵黄囊消耗较饥饿组快, 前者卵黄囊于5日龄基本耗尽, 后者维持到8日龄; 延迟投喂1~5d各组, 其10日龄仔鱼存活率在70%以上, 显著高于延迟投喂6~9d各组(P<0.05); 初产仔鱼平均全长为(4.15±0.10) mm, 饥饿3d内, 全长平均日增长量为8.3×10-2 mm?d-1, 第4天后出现负增长; 延迟投喂0~3d各组的20日龄仔鱼全长及特殊增长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但延迟4d后各投喂组, 各指标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 因此认为, 褐菖仔鱼最佳投喂时间为4日龄, 对其以后的生长、存活最有利.  相似文献   

8.
雌雄木蜂对活血丹盗蜜的行为差异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三年的野外观察和实验揭示了活血丹的盗蜜者为中华木蜂.但其雌雄个体具有不同的访花特性和影响.雄蜂的体形稍小,访花频率是雌蜂的4倍,单花访问时间较雌蜂短(2.18s/7.48s),但在一个居群的单次访花数印是雌蜂的5倍(42.48/8.81),对被盗蜜花的损伤也较雌蜂低;在开放条件下,被雌雄小蜂访问过的花的座果率有明显差异(34.72%/73.59%).结果表明,体形大小的差异可能是活血丹的花冠管长度、硬度及单花产蜜量仪能适成雄蜂的盗蜜,小适心雌蜂盗蜜的主要原因,对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可能导致了中华木蜂雌雄个体在对活血丹的取食行为上发生了分化,并对其花部进化施加了不同的选择压力.  相似文献   

9.
背瘤丽蚌繁殖特征及钩介幼虫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7年间,对鄱阳湖背瘤丽蚌(Lamprotula leai)种群组成、繁殖特性和钩介幼虫形态进行了研究。从背瘤丽蚌种群壳长组成看,优势壳长组为41~70mm,占总个体数的74.93%,年龄范围3~6龄。和历史资料比较,鄱阳湖背瘤丽蚌种群趋于小型化,低龄化。背瘤丽蚌主要繁殖特征为:雌雄异体,自然种群性比为11;最小性成熟个体雄性38mm,雌性34mm。繁殖周期为1年1次,繁殖期为2月中旬至5月,3~4月初为妊娠高峰期。繁殖力为115~504千粒/个(均值(328.09±145.73)千粒/个)。背瘤丽蚌育儿囊为四鳃型,钩介幼虫侧面观为半椭圆形,无壳钩,具4对感觉毛。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喷墨对其行为、生长、存活及酶活的影响, 采用单因子试验法, 进行了喷墨虎斑乌贼(喷墨组)和未喷墨虎斑乌贼(对照组)的养殖比较试验, 试验时间30d. 研究结果表明, 虎斑乌贼喷墨后会导致其体色泛白、活力下降, 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养殖30d后,对照组虎斑乌贼的存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喷墨组(P<0.05); 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在试验时间≤10d时对照组显著高于喷墨组(P<0.05), 随着养殖时间延长, 2组无显著差异(P> 0.05); 喷墨组的抗氧化能力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但过氧化氢酶(CAT)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喷墨组的代谢酶包括谷丙转氨酶(GP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但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试验表明, 虎斑乌贼喷墨不仅会导致其生长缓慢、存活率下降, 并且会影响其体内相关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在室内水泥池育苗条件下研究了褐菖(Sebastiscus marmoratus)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特性和人工育苗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育苗水温12~17℃,5日龄卵黄囊消失进入仔鱼后期,36日龄各鳍鳍条形成进入稚鱼期,经57~62 d鳞被完整发育为幼鱼;仔鱼期、稚鱼期和幼鱼期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17.42%、66.01%和89.21%;水温对30日龄前的仔鱼生长影响不显著,平均体长增长率为(0.12±0.01) mm·d-1,30日龄后温度效应不断增大,平均日增长率(0.75±0.05) mm·d-1,其生长拟合方程为 Lt=0.0001D3+0.001D2+0.0123D+4.3919, R2=0.98;蛋黄可以部分代替轮虫,且存活率及生长速度与轮虫组无显著差异;育苗中发现第14~15天、第28~30天、第41~50天分别为褐菖育苗的3个危险期,死亡率以第1个危险期最高,达67.20%;针对3个危险期提出了加强早期营养供应,缩短卤虫投喂时间,增设底部和各水层隐蔽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对以岱衢洋野生大黄鱼为亲本、通过群体选育方法获得的"东海1号"大黄鱼选育系F4代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6对AFLP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在选育F4代的20尾个体中共扩增出736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92个,多态率为39.67%;各引物对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090 4~0.203 7,平均值为0.139 9;Shannon多样性范围为0.132 0~0.304 7,平均值为0.209 9;其遗传多样性水平与原始亲本群体相当.表明若群体选育方法得当,多代选育后仍能维持较好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自密实轻集料混凝土(Self-compacting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SCLC)离子侵蚀性能及微观机理,采用溶液浸泡法、RCM法分别测试了SCLC35和SCLC50的离子侵蚀性能和氯离子扩散系数,采用ESEM和显微硬度来测试SCLC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SCLC浸泡在5% Na_2SO_4和5%NaCl混合溶液中强度为先增大后减小,120d左右达到最大值,和浸泡在清水中相比,浸泡龄期120d时强度低3%,浸泡龄期360d时强度低10%左右;SCLC氯离子扩撒系数随龄期增大逐渐减小,SCLC35为9.387×10~(-13) m~2·s~(-1)~4.254×10~(-13) m~2·s~(-1),SCLC50为8.136×10~(-13) m~2·s~(-1)~2.959×10~(-13) m~2·s~(-1),均能达到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中的很好等级,SCLC35和SCLC50具有良好的抗离子侵蚀性能。SCLC的水化产物更加均匀致密,界面过渡区得到显著改善;SCLC50比SCLC35显微硬度值大10kgf·mm~2以上并且从集料区经过过渡区到浆体区显微硬度值逐渐增大:浆体区过渡区集料区,界面薄弱区显微硬度增加,抗离子侵蚀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温度和pH对不同日龄蓝点马鲛鱼仔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化方法研究温度和p H对蓝点马鲛鱼仔鱼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 H值的升高,蓝点马鲛鱼仔鱼的蛋白酶先升高后下降,淀粉酶先升高后下降.其中,1日龄仔鱼蛋白酶最适p H值为8,7日龄和15日龄的蛋白酶最适p H值为2;1日龄的淀粉酶最适p H值为7,7日龄的淀粉酶最适p H值为7~7.5,15日龄的淀粉酶最适p H值为7.5.随着温度升高,蓝点马鲛鱼仔鱼的蛋白酶先升高后下降,淀粉酶随温度先升高后下降.其中,1日龄和7日龄仔鱼的蛋白酶最适温度为37℃,15日龄的蛋白酶最适温度为42℃;1日龄的淀粉酶最适温度为42℃,7日龄的淀粉酶最适温度为37~42℃,15日龄的淀粉酶最适温度为42℃.  相似文献   

15.
水泥池养殖条件下虎斑乌贼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体重、胴长、墨囊重和壳重4个指标变化情况,研究了水泥池养殖条件下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体重呈指数增长,日均增重量(0.09~2.78 g)不断增加,瞬时增重率(11.86%~1.03%)呈下降趋势;胴长呈直线增长,日均增长量(0.03~0.13cm)不断波动,瞬时增长率(4.99%~0.35%)呈下降趋势;墨囊重呈指数增长,日均增重量(0.01~0.09g)呈上升趋势,瞬时增重率(11.95%~1.68%)呈下降趋势,墨囊指数3.06%~4.25%;壳重呈指数增长,日均增重量(0.01~0.13 g)呈上升趋势,瞬时增重率(10.73%~1.02%)呈下降趋势,壳指数为5.06%~7.65%.成活率在日龄0~45d(90.69%~95.25%)和60~150d(95.73%~98.89%)时平稳上升,而在日龄45~60d(饵料转变过程中)下降至最低(50.01%).体重和胴长、墨囊重、壳重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于2013~2014年冬季枯水季节,先后在鄱阳湖重点水域进行了33天岸上定点观察、10天水上流动考察和9天岸上流动考察,调查了5个水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分布情况及其行为特征。结果表明:2013~2014年枯水季节,星子水域长江江豚种群估计值分别为29和37头,龙口水域分别为47和0头;2014年枯水季节,康山水域长江江豚种群估计值为80头,湖口至渚溪河口水域为206头,三山至瓢山南水域为80头。长江江豚主要集中分布在鄱阳湖的鞋山、屏峰、马鞍山、火焰山、老爷庙、梅溪嘴、康山新洲、三山、棠荫及其附近水域;江豚个体行为特征分析表明,摄食行为占75.97%,抚幼行为占7.56%、玩耍行为占8.91%、逃避行为占6.01%,休息行为占1.55%。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大海马昼夜活动节律与缠绕物偏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海马的昼夜活动规律及缠绕物偏好等行为进行了观察.大海马白天活动,晚上休息(Q≥3.59,P〈0.05).成熟类群以游泳(S)或身体快速运动(Af)摄食,光弱时,游动少,仅头部运动(Ah)、身体缓慢摆动(As)或休息(R);未成熟类群白天活动强烈,表现为2次摄食活动.大海马对细竹丝、聚乙烯绳、聚乙烯充气管等缠绕物类型偏好无差异(P〉0.05),与规格无关(P〉0.05);较喜好垂直或倾斜的缠绕物,喜好程度相似(P〉0.05),而不喜水平放置缠绕物,也与规格无关(P〉0.05);成熟个体喜欢在容器底部活动,未成熟个体以中上层活动为主(P〈0.01).  相似文献   

18.
探索大鼠青春期同伴关系对青年期焦虑样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将25只出生20d的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 单笼组(n=8), 成双组(n=8), 群体组(n=9), 饲养40d后, 进行糖水偏好、高架迷宫和强迫游泳实验. 结果显示: 糖水偏好实验中, 3组大鼠的糖水消耗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 高架迷宫实验中, 成双组和群养组大鼠进入开放臂时间较单笼组明显减少(P< 0.01); 强迫游泳实验中, 单笼组大鼠不动时间较成双组和群养组明显延长(P<0.01). 表明青春期孤独环境大鼠容易产生抑郁样行为, 而同伴和群体饲养环境由于竞争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样行为.  相似文献   

19.
以镉污染土种植水稻秸秆为原料, 通过500℃不同时间(10~720min)处理制备秸秆热解产物(生物炭和秸秆灰), 测定产物中镉的含量及其溶出性. 结果表明, 水稻秸秆经热解处理后挥发镉总量的29.6%~48.4%; 样品产率随热解时间的增加而下降; 单位质量生物炭和秸秆灰中镉含量为2.35~7.05mg·kg-1和15.0~16.4mg·kg-1, 分别是水稻秸秆中镉含量(0.948mg·kg-1)的2.5~7.4倍和15.8~17.3倍; 通过不同提取剂得到镉溶出率由低到高依次为0%~43.2%(采用0.01mol·L-1 CaCl2提取)、0%~44.3%(采用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提取)、28.8%~58.8%(采用1mol·L-1 pH5.0乙酸-乙酸钠单次提取)、35.1%~98.4%(采用1mol·L-1 pH5.0乙酸-乙酸钠连续4次提取); 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 样品中镉溶出率逐渐降低; 由于热解过程中镉的挥发和形态转变, 水稻秸秆转变为生物炭和秸秆灰后镉的可溶出总量(采用1mol·L-1 pH5.0乙酸-乙酸钠连续4次提取)由0.933mg·kg-1降至0.223~0.384mg·kg-1, 表明受镉污染的水稻秸秆热解转化为生物炭和秸秆灰可以有效缓解镉潜在的溶出风险.  相似文献   

20.
2000~2002年每年的1月,在浙江省衢州市铜山源水库放养了前一年5月培育的美国大口胭脂鱼冬片鱼种,累计达1.6×105尾,于2004年11月,对用单层刺网捕获的渔获物进行了测量分析,并对所获渔获物中的美国大口胭脂鱼的年龄结构、可捕群体资源量、回捕率进行了分析估算.结果表明,铜山源水库渔获物中以白鲢为主,占总尾数的64.04%,总重量的78.2%;美国大口胭脂鱼次之,分别为29.55%和22.07%,而鲫鱼、鲤鱼等其他鱼类仅占7%左右.铜山源水库美国大口胭脂鱼由I~Ⅳ龄4个年龄组组成,其年龄结构中以Ⅱ、Ⅲ、Ⅳ龄为主,其可捕资源量达6.1×104尾、4.29×104kg,回捕率达36.8%;I~Ⅱ龄组为水库自然繁殖的子代群体,占所获美国大口胭脂鱼总尾数的40%,表明美国大口胭脂鱼在铜山源水库已自然繁殖并形成了一定的可捕捞资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