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是求证物理的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对物理实验课如何掌控和指导每一节实验课,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验证方法,并利用实验手段,创新探究某种物理现象,揭示其真正内涵和本质,就要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学生实验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改进实验教学,我们研制了F-H实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该系统以计算机动画技术模拟了F-H实验的各种仪器。学生脱离现实的实验仪器,通过键盘操作完成实验操作。实验中教师专家系统随时进行指导和评估,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该系统把教材、教师指导、实验操作和学生的独立思考熔为一体,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和可重复性,激发了学生做实验的热情,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杨留方 《物理实验》1993,13(3):138-138,F004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已经适应不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过去的物理实验课,参照传统的教法,学生按时到实验室中,二至三人,甚至是四人一套仪器进行实验。在学生做实验前指导教师认真讲解如何调整仪器,如何测量读数及怎样进行数据处理,形成了教师一手包揽的局面。久而久之,学生对实验失去兴趣,失去学习的积极性,离开教师的帮助就很少能独立完成实验,更谈不上自行设计实验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极为不利的。作为师范专科学  相似文献   

4.
实践性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完善实践教学,传授就业技能,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实践教学含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校内外实习等.如何上好实验课,确保教学质量应做到四忌.1忌不认真备课 有教师认为理论教学必须认真备课,而实验教学不需认真备课.实验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是重要的一环,必须根据实验教学大纲认真备课.备课包括:教师先预做、写教案(含目的内容、步骤及时间、分析研究学生实验中发生的异常现象以及如何解决等)、指导学生预习实验等.只有认真备课才能对实验各个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灵活应对和解决.  相似文献   

5.
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中,观察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内容.在实验教学中,如何正确地观察和解释实验现象,如何分析与检查实验数据,如何分析与研究实验过程对结果的影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探索与创新精神,都需要教师认真研究.下面,就我们在实验教学中的做法谈一些体会和看法.1注意异常实验现象的观实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预想不到实验现象.学生们往往只是按照教材要求安排调整实验装置,急于得到实验结果,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则观察、分析不够,甚至完全不予注意.作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提高他…  相似文献   

6.
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基本要求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学生实验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何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实验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实验教学中,如何正确地观察和解释实验现象,如何分析与检查实验数据,如何分析与研究实验过程对结果的影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探索和创新精神,都需要教师认真研究.下面,就我们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做法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7.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这一自然科学的特点,应积极把实验活动引进课堂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各种实验手段进行实验操作探索,并对所探索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加强实验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这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重要.做好课堂演示实验,重视学生的参与;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指导好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尽量采用探索式的实验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中如何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张靖仁(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引导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引导学生预习实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中专物理实验的两本统编教材都写的比较详细。从目的、...  相似文献   

9.
李骏 《物理通报》2021,(4):83-85
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内容之一历来受到教师重视.深入挖掘中考实验试题内涵,用以指导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以2020年浙江省中考物理试题为例,从培养质疑精神、注重证据收集、体验探究未知等三方面阐述如何在教学中通过对实验能力的培养来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谈谈实验教学模式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稷 《物理实验》1996,16(5):221-221,220
谈谈实验教学模式的改进郑稷(重庆师范专科学校632168)目前,国内高校中普遍流行的实验教学模式仍然是:课前预习,写出预习报告,上课时,先由指导教师对实验目的、原理、装置、步骤等进行讲解,然后,学生按照实验教材或教师的讲授,逐步进行实验.在这种教学模...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通过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造精神.但是,笔者发现目前的物理实验教学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仍沿袭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跟着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小结等几个步骤.这种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最初满怀的浓厚实验兴趣逐渐平淡下来,实验的探索功能和培养思维能力也最终被淹没.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加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当务之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2.
物理实验教学与中学生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如何在辩证逻辑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指导下,通过挖掘物理实验中蕴涵的辩证逻辑思维素材,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郝乃澜  王双维 《物理实验》2005,25(8):26-28,32
利用粗糙集理论,分析了医科院校学生物理实验学习兴趣与教师因素感受的关系,通过对学生感受教师各因素部分的重要性分析,为今后医科院校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探索了如何将微课和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实现深层次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微视频进行基本内容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提供由易到难一系列问题,学生通过这些问题,在完成基本实验目标的基础上,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物理原因,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提供不同的指导,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5.
卢东胜  周文杰 《物理实验》1996,16(3):122-123
小型质谱实验的教与学卢东胜,周文杰,朱永强,戴道宣(复旦大学物理系上海200433)小型质谱是近代物理实验课的实验之一.过去学生反映实验难做好而且教师也感到不易指导.教学改革以前,为获得一张可供分析的质谱,学生要做两次同样的实验.实验中同学只拆装一只...  相似文献   

16.
一、初步尝试近两学期,为了解决实验室教师人力紧张以及为了解脱教师一些精力,以搞好实验室建设工作,我们进行了学生定点带实验的试点。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系领导在物理系高年级学生中进行动员,聘请他们担任普物实验的教学工作,给予一定的报酬。学生自愿报名,由领导审定。我们选择了十余名学生任教,在教师的指导下,每周带一次实验课(三学时,另外再批改实验报告),每个学生一个学期仅指导两个实验内容。  相似文献   

17.
王啸 《物理实验》1997,17(5):224-225
师范专科学校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就初中物理教师而言,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有一定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室管理能力,所以如何提高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室管理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做了一些改革的尝试,收到了一定效果,现概括如下.一、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关键问题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实验环境,这包括足够的实验装置和更多的动手机会.但由于许多学校实验经费有限,很多实验装置在数量上不能…  相似文献   

18.
电子技术实验是电子技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开展电子技术实验以及在实验教学中怎样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从事该学科教学的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学生自主实验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教师需要同时指导许多同学,这就决定了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形式.而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实验教学超前于理论教学,由于学生对实验的原理不甚了解,教师也只能以传统的讲授形式让学生尽快地了解实验原理.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由于面对学生较多,往往立即给予实际的操作示范,帮助学生解决实验难题.因此,学生大都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学生学好静电场描绘实验课对此实验在讲义和操作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实验讲义的阐述思路不清晰、实验器材存在实际问题、实验操作缺少指导方法等,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合课堂教学和学生各种实际情况,提出了调整实验讲义的阐述思路、实验器材的选择要简洁可靠、教师要善于总结应对方法等改进办法。期望能对仪器厂商、教学同仁、在读学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