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详细讨论热成像过程中视场选取与跟踪概率,空间分辨率的关系,认为在测量动态目标时,固定视场选取不能保证空间分辨率满足采样定理。通过数学建模和计算机仿真,实现视场选取的自动控制,获得最佳的热图空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2.
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已采用先进的红外温度记录技术分析空间元件的热性能。他们所采用的系统是 Agema 红外系统有限公司的热电型880LWB。最近,国家空间研究中心研究了空间环境对太阳电池的影响。产生2~3kW 的中等尺寸卫星的太阳发电机大约需要40000个这种太阳电池,这就需要将这些电池在空间的热性能用  相似文献   

3.
传感系统     
传感系统直升机电视系统是一种与微波无线电通信线路组合的机载电视系统,用于直升机。它由一个有20:且变焦镜头的彩色摄像机组成,可提供皿”的窄视场,该系统安装在陀螺稳定平台上。操作员能够控制摄像机的瞄准角度和调节视场的大小,以显示所选择的地面区域。视频数...  相似文献   

4.
李湘宁  陈家璧  邹林儿 《大学物理》2003,22(6):29-30,F003
介绍了一种光学组合系统,通过构造光学系统虚拟的视场光阑实现人眼屈光度测量,它是光学系统光阑应用的生动实例.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已知粗略方位角和地理位置时实现三视场天文定位定向设备的快速测量,给出了一种三视场定位定向设备的快速局部星图识别方法。分析了三视场定位定向设备使用全天球识别数据库执行三角形识别时识别效率低的原因;指出了应先进行视场内识别,后进行视场间识别以提高效率,并给出星图识别时角距误差门限的选取范围;给出了一种基于粗略位置和方位快速生成局部识别数据库的方法,它可以减少识别信息的冗余,实现高效的星图识别。仿真实验和野外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此局部识别方法正确识别率可达99.19%,识别速度为24.3 ms,基本满足三视场天文定位定向设备快速高效测量的要求。验证了局部星图识别方法的效率,以及采用先视场内识别后进行视场间识别方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有一些结构型式简单的光学镜头,它们的孔径较大,有着优良的轴上象质,但由于结构型式上无法较正轴外象差,因此视场很小,使用受到限制。本文提出一种改善轴外象质的设想,即在光路中任意加进称之为“视场校正器”的一片或两片单透镜,它对原来镜头的光学性能和轴上象质毫无影响,但是却能使轴外象质得到明显改善。文章对这种视场校正器的光学参数、象差特点进行了讨论,并以f′=100毫米,D/f′=1/4和f′=72毫米,D/f′=1/2两个镜头为例,具体说明视场校正器的应用,当加进视场校正器后,镜头视场可以扩大到原来的1.5—2倍。  相似文献   

7.
针对紫外指纹识别照相系统是目前从事公安刑侦工作者进行指纹识别和提取犯罪鉴定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其视场中心亮斑严重影响着指纹图片的质量,分析了该系统视场中心亮斑产生的原因,指出其中心亮斑主要是由系统轴外杂散光引起,通过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采用消光性能良好视场的物镜系统或者合适的视场光阑尺寸及位置;或者给阴极输入面有效直径之外区域涂敷紫外吸收膜的方法,消除了视场中心亮斑,用以满足公安刑侦指纹识别、存储及其他领域对指纹、脚印等的识别与提取。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光学车间普遍使用的光学比较测角仪视场大,测量精度低,而常用的测微自准直仪则测量精度高、视场小。这两种仪器均是通过目镜瞄准、读数,长时间工作,操作者容易疲劳。OEA-1电视自准直仪是在比较测角仪和测微自准直仪的基础上,采用CCD光电转换和视频信号技术研制成功的新一代自准直仪。它不仅视场大,而且测量精度高。同时,还能够根据对被测对象的要求在电视屏幕上任意地设定和显示公差带,实现对被测对象快速、准确的检测或判断。由于采用电视显示代替目镜观察,极大地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戴薇  肖光文 《物理实验》1994,14(6):275-276
全视场彩虹全息图戴薇,肖光文,蒋光和(吉首大学物理系湖南416000)一、引言全视场彩虹全息图可以用白光分别再现被援物体的彩虹一反射正反两面的像,其再现像两个面分别在全息图的两侧.通常是用二步法拍摄,操作麻烦,周期长.为了使拍出来的全视场彩虹全息图在...  相似文献   

10.
多视场定焦距CCD摄像系统结构设计及调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多视场定焦距CCD摄像系统按照传统光机结构设计方法造起各光轴平行性容易偏移和系统占用空间较大等问题,提出多视场定焦距CCD摄像系统的光机结构可以以一个精密铸件为基体,铸造出每个视场的内腔毛坯形状,通过数控机械加工和可靠的装调方法保证各视场光轴的平行性和稳定性。装调完成后进行冲击和振动试验,结果表明:该多视场定焦距CCD摄像系统各视场光轴的平行性误差不大于0.2 mrad;各视场光轴的稳定性误差不大于0.1 mrad。因此,该结构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它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各光轴平行性和稳定性容易保证,可靠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Sophie热像仪最热销的Sophie手持式热像仪于1996年开始研制,1998年开始大规模生产,至今已给35个国家交付了5000套热像仪。它重2.4kg,8°×6°/4°×3°双视场,2倍电子变焦能力(2°×1.5°),热灵敏度小于0.07K。Sophie内部采用液晶(LCD)视频显示器,外部采用CCIR(或RS170)视频输出,对人的宽视场探测距离为2.5km,对坦克为5km,对直升机为6km,对飞机为8.5km。在窄视场中,这一探测距离分别扩展为4.5km、9km、11.5km和16km。同时,识别距离(2倍电子变焦)为2.5km、5.5km、7km和10km。除手持式应用外,基本型Sophie热像仪还用于反坦克、目标瞄准…  相似文献   

12.
现有极高速成像系统存在元件复杂、系统庞大以及视场受限的问题。基于螳螂虾小眼和复眼结构提出一种结构紧凑的极高速成像方法,可应用于多种视场和时间范围。仿生极高速成像仿生微绒毛阵列结构,以条纹结构光照明和空间角分复用为基础,实现图像的压缩和瞬态事件时序图像的重现。仿生螳螂虾小眼结构,可以实现视场极高速成像;而复眼系统结构上有小眼系统拼接组成,可以突破限制现大视场极高速成像。时间延迟结构与照明成像光路分离,可以实现飞秒至皮秒时间尺度的瞬态事件记录。因此,仿生多视场极高速成像理论上可以应用于各种视场的成像,仿真实验的摄影频率可以达到1.2×1013帧/s,还原图像分辨率可以达到80.6 lp/mm。仿生极高速成像为大范围、群体性瞬态事件的探测提供了可能,例如光在散射介质中的传播、随机运动等,并且其结构紧凑,为极高速成像仪器的小型化、轻量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激光气象雷达多次后向散射信号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春晖  张建  李明卓  王骐 《光子学报》2007,36(10):1881-1883
利用小角近似方法,分别给出了单次和多次后向散射激光雷达方程.通过引入的多次散射评价参量,分析了接收视场角和光学厚度等因素对多次后向散射信号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多次后向散射主要与接收视场角和光学厚度密切相关,当接收视场角比发射视场角大10倍,光学厚度超过3时, 多次后向散射信号逐渐增大并占主要优势,当接收视场角比发射视场角大100倍时,光学厚度超过1时,多次后向散射信号开始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孟庆宇  董吉洪  曲洪丰  王维  曹智睿 《光子学报》2015,44(1):122001-0122001
设计了一种宽谱段、大视场、轻小型成像光学系统.系统焦距为35mm,相对孔径为1∶7.5,工作谱段为0.4~0.9μm,全视场为2ω=60°,采用复杂化双高斯结构,透镜面形均采用球面设计,实现系统总长115mm,在70lp/mm处,最低光学传递函数大于0.45.利用负畸变法、像差渐晕法改善广角系统像面照度均匀性,使像面边缘视场照度达到中心视场的80%.像面照度不均匀性为8%,系统热光学性能良好,在0~40℃范围内均有较好的像质,满足深空探测需求.  相似文献   

15.
水下成像是海洋探测的重要手段,为满足海底微光以及大视场成像需求,利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设计了一款总长70mm,相对孔径为1/1.5,视场角为90°的水下成像光学系统。系统采用反远距结构,优化后仅由7片球面透镜和1片平板水密窗口组成,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大视场和大相对孔径等优点。设计结果表明,在各视场内,弥散斑的均方根半径均被控制在7μm范围内,且调制传递函数曲线在奈奎斯特频率为56lp/mm处的值均高于0.45,系统具有优异的成像质量。在单个探测像元内,系统的衍射能量大于90%,能量集中度高。此外,公差分析结果显示,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健性,且加工工艺易于实现。设计满足水下成像系统对大孔径和大视场的需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TDICCD的视场拼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桦  郭悦  伏瑞敏 《光学技术》2003,29(2):226-228
CCD拼接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满足CCD相机视场覆盖宽度要求的专用技术。CCD的视场拼接可用于反射式光学系统,不会引入附加的色差。TDICCD是一种新型的、可在低照度环境下成像的器件,其结构与普通的线阵CCD完全不同。介绍了TDICCD的视场拼接技术,并根据TDICCD的结构和成像特性,对TDICCD的视场拼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吸收和借鉴光学拼接工艺和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对TDICCD的视场拼接工作,使视场拼接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星载紫外全景探测仪已成为空间大气遥感领域的迫切需求,根据天底和临边同时探测的研究目标,提出了一种天底视场和临边视场共像面的全新紫外全景探测仪光学系统结构,设计了一个中心波长360nm、带宽20nm、中心视场10°、环形视场360°×(70.31°~72.71°)、焦距5mm、相对孔径1/3.3的全景探测仪光学系统.利用光学系统的畸变增加边缘视场的能量,同时利用光阑像差产生的有效像差渐晕来提高边缘视场的像面照度,边缘视场的相对照度达到98%以上.将天底视场光路和临边视场光路建立多重结构,利用ZEMXA-EE软件的多重结构优化功能同时优化设计天底视场光路和临边视场光路,设计结果表明,天底和临边视场的光学传递函数均大于0.6@38.5lp/mm,满足设计指标要求,且体积和质量小,适合空间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陈亮  徐捷  李文杰  刘汉威  王新  穆宝忠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0,32(6):062001-1-062001-6
围绕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内爆压缩阶段高空间分辨、高能谱分辨的诊断需求,提出了一种将KB显微镜和衍射晶体组合的大视场、单色化成像系统。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Fe靶X射线光管,采用KB显微镜结合高定向热解石墨(HOPG)对网格进行背光成像,晶体选能后的成像结果表明,系统的视场能达到800μm,其中高分辨区域成像的分辨率为37μm。采用能谱探测器测试成像能谱,结果表明,系统的能量分辨率为28,验证了系统的单色性能。该系统兼顾了大视场、空间分辨和能量分辨,对内爆压缩阶段实验中热斑结构及混合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9.
郭丽霞  李长乐 《光子学报》1996,25(10):924-927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电视跟踪系统的全视场捕获模块,在背景较为单调的情况下,它可以在一个电视场的时间内,在全视场范围内自动捕获目标,该模块还具有波门跟踪功能。文中给出了模块的具体实现及外场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一种猫眼列阵赝相位共轭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一种由一块透镜网格板和一块平面反射镜组成的后向式猫眼列阵赝相位共轭镜(PPCM),并研究了它的视场大小、分辨率及信息自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