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亮 《力学与实践》1990,12(3):46-47
<正> 笔者在本刊1984年第4期、1985年第4期、1987年第1期和1958年第1期先后介绍过一些有关我国古代材料力学史方面的资料.今以杂录的形式陆续介绍这方面的史料,以便读者参考.一拙作[1]介绍了我国东汉郑玄在胡克之前1500年有关线弹性定律的记述:测量弓力时,“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这里有必要谈一下当时测量弓力和郑玄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早就有了关于力和变形成正比关系的记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亮 《力学与实践》1987,9(1):61-62
1678年,胡克以公布字谜谜底的形式发表了力和变形成正比的关系。其实,在胡克定律发表之前约一千五百年,我国早就有了有关的记载。东汉经学家郑玄(公元127-200年)就《考工记·弓人》中"量其力,有三均"注云:"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弛其弦,以绳缓擐之,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唐初贾公彦对此郑注又疏曰:"郑又云假令 ...  相似文献   

3.
正武际可教授的新书《伟大的实验与观察——力学发展的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图1),讲述了在力学中最基础的、并对力学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15个实验故事:阿基米德的杠杆,斯蒂文的尖劈,第谷的观测与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伽利略的斜面上下落实验,碰撞问题,玻义耳的抽气筒,惠更斯的摆钟,郑玄的弓和胡克的弹簧,丹尼尔伯努利的流体动力学,焦耳的热动当量实验,卡文迪什的万有引力实验,雷诺的湍流实验,傅科摆,金属疲劳实验,沃尔夫定律。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胡克的生平及其对英国皇家科学院的贡献,总结了其对呼吸生理学、光学、建筑学、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学科的贡献.梳理了胡克与牛顿几次争议事件的起因和经过,剖析了他被抹杀的原因,为后世了解这一伟大的科学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谁先发现平方反比引力,是牛顿还是胡克?这是科学史上一场关于优先权的有名的争论.本刊这里刊登了苏联学者的一些研究结果,供力学教学和科学史研究参考.有关牛顿为自己的辩解,请参见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的《科学史译丛》1987年第2期,那里刊登了牛顿和哈雷关于《原理》的通信14封(汉译文约1.4万字).在1686年5月27日给哈雷的信中,牛顿说,他是在说明落体偏东时,“未经心地描述了”、“螺旋线径迹落到地球的中心”.另外,这些信也包括牛顿因生气而想删去《原理》第三卷的打算.1955年,爱因斯坦在谈到这场争论时的的态度,可参见《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版,1976年).  相似文献   

6.
?????? 《力学与实践》1991,13(2):78-79
谁先发现平方反比引力,是牛顿还是胡克?这是科学史上一场关于优先权的有名的争论.本刊这里刊登了苏联学者的一些研究结果,供力学教学和科学史研究参考.有关牛顿为自己的辩解,请参见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的《科学史译丛》1987年第2期,那里刊登了牛顿和哈雷关于《原理》的通信14封(汉译文约1.4万字).在1686年5月27日给哈雷的信中,牛顿说,他是在说明落体偏东时,“未经心地描述了”、“螺旋线径迹落到地球的中心”.另外,这些信也包括牛顿因生气而想删去《原理》第三卷的打算.1955年,爱因斯坦在谈到这场争论时的的态度,可参见《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版,1976年).  相似文献   

7.
伟人的阴暗面——————力学史杂谈之十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力学家牛顿与胡克、弗拉姆斯蒂德、莱布尼兹 之间的关系,揭示牛顿为人的阴暗面.  相似文献   

8.
教学中常参考《力学与实践》的"教育研究"一栏中的文章,并介绍给学生.学生反应很好.希望编辑部可以把1989年之前的文章也上载,让会员可以下载这些"老"文章,这些"老"文章中很多讨论(如"功"的定义及很多老师对此的热烈讨论),即使在今天的教学中也很有参考价值.(澳门,罗健豪)2008-1-27  相似文献   

9.
武际可 《力学与实践》2008,30(6):106-109
本文简略介绍了梁的理论从提出到发展成熟的过程。简要叙述了伽利略、马略特、胡克、伯努利、帕朗、纳维以及铁摩辛科等学者的工作。并且提出一些近代关于梁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计量弓力的方法及相关经验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现存传统弓箭制作工艺的调查,在对弓匠认识和解决具体的实践力学知识方法的 考察基础之上,从对物理知识历史认识论的视角,对中国传统弓箭制作及使用中的实践力学 知识进行了系统研究. 总结了中国古代计量弓力的单位和测试弓力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古代 对弓体力学性能的认识. 并对前人争论的``郑玄发现弹性定律'的观点,从解读郑玄注文的 含义、测试和解析弓体的力学性能、调查弓匠们的经验认识等多方面进行讨论,指出以前的 研究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Science和Nature被誉为世界两大顶级杂志,主要报道当今自然科学研究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他们面向一般读者,属于综合性科学杂志,影响因子稳定在30左右.Science杂志1880年由爱迪生创办,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的出版物.全年共51期,为周刊,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英国的Nature杂志创办于1869年,曾发表达尔文、赫胥黎等大师的文章闻名于世.从2009年开始,《力学与实践》在《力学纵横》栏目发表朱克勤教授的系列科普文章,其特点是每篇文章的主题围绕Science和Nature的一篇论文展开,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与力学研究相关的一些前沿问题,本期刊出"神奇的超流体".  相似文献   

12.
介绍《船舶结构力学》教科书的过去和现在. 从阅读一本《船舶结构力学》教科书稿, 引起 对``结构'、``结构力学'、``船舶结构力学'等问题的思考. 提出改革《船舶结构力学》 教科书的建议, 并提出《船舶结构力学》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及编写主线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两本优秀的美国中级动力学教材:Ginsberg教授著《工程动力学》和Moon教授著《应用动力学》的2008年版.比较两书的修订前后的内容,并分析两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陈立群 《力学与实践》2017,39(5):489-491
介绍了德国教材《振动:振动问题理论方法引论》及其作者马格努斯教授.简述该书版本变化,概览该书内容,分析该书特点,并介绍作者的职业生涯和科学贡献.  相似文献   

15.
白以龙  朱如曾 《力学进展》2011,41(5):479-479
《力学进展》自1971年9月创刊以来至今已经历40年.在20世纪十年文革动乱期间, 虽然条件困难,但一些有识之士凭着他们对社会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和民族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依然为中国科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 认真的谋划和准备.当时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情报室的董务民等人, 决心要干点实事来迎接未来力学的发展,于是他们于1971年9月在力学所创办了内部刊物《科技情报》(后于1972年下半年改名为《力学情报》),向我国力学界介绍国内外 力学发展的状况. 在当时的情况下,信息来源、组稿、出版都非常困难, 最早的几期甚至是油印本. 但是,这些油印的科学信息,向读者传递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那种不可阻挡的充满朝气的巨大力量, 鼓舞和帮助了一批人, 有老年人也有年轻人, 潜心投入科学研究. 当1978年科学的 春天到来时, 《力学情报》的社会需求大增, 于是及时改名为《力学进展》, 并于1982年被批准为公开发行的刊物, 由著名力学家谈镐生任第一任主编, 并明确其内容集中于力学的综述评论性文章. 1992年《力学进展》入选中文 核心期刊.近年来, 《力学进展》在文章的权威性、影响面、 导向性和及时性方面提高甚大. 影响因子近五年来连续居中国力学学科第1名;总被引频次和网络传播趋势近五年逐年增加;网络下载量近五年来提高了九倍. 基于这些成功, 自2006年中国科协设立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以来, 《力学进展》每年都获得该项目的资助, 并且每年都经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还多次入选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回顾这40年历程《力学进展》可谓是中国力学发展的推波助澜器. 研究生们反映, 《力学进展》是他们论文选题的重要指南和参考;专家们反映, 从《力学进展》上他们看到了深具启发性的学术观点和点评;本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胡海岩院士在该届第一次理事会上, 赞扬《力学进展》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热点问题上做出了表率.上述成绩的获得, 应该感谢广大作者、读者、审者、历届编委会和编辑部的努力,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力学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力学处和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力学进展》才得以提高了稿源质量和审稿质量, 并组织了针对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的专刊专辑, 由季刊改为了双月刊、改进了封面、保证了稿件内容和出版的及时性, 从而才获得了上述广泛影响和诸多荣誉.希望《力学进展》的广大作者、读者、审者以及编委会和编辑部继续同心协力, 努力提高《力学进展》的学术质量, 继续发挥中国力学发展的推波助澜器的作用, 并推动造就出更多的新力学潮流的弄潮儿.我们相信《力学进展》一定能够越办越好, 为力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介绍Arnold的名著《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的主要内容、主要特 色以及它的学术影响, 并给出几点评论.  相似文献   

17.
正《诗情画意谈力学》2008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以来,笔者在《力学与实践》、《自然杂志》等期刊上又发表了一些力学科普文章(主要涉及流体力学),现结集为《趣话流体力学》,以飨读者.与《诗情画意谈力学》一样,内容仍大致可分为"力学诗话"和"力学趣谈"两部分,"力学诗话"的文章,力图从唐宋诗词中对力学现象观察和描述的佳句入手,将诗情画意与近代力学的发展交融在一起阐述;"力  相似文献   

18.
陈立群 《力学与实践》2010,32(5):113-115
介绍分析力学学科的3部经典著作. Whittaker的《分析动力学》、Hamel 的《理论力学》和Lurie的《分析力学》. 概述这些经典著作的主要内容, 考察这些著作对学科发 展的影响, 分析这些著作的特点, 最后介绍各书作者的学术简历、主要贡献和其他著作.  相似文献   

19.
列奥纳多·达·芬奇波动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爱德华·马克库蒂(EdwardMacCurdy)整理出版的《列奥纳多·达·芬奇笔记》,分析讨论了列奥那多关于波动现象的认识成果.文章认为,在近代科学的波动理论建立之前列奥纳多已经形成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机械波理论,他是波动理论的先祖.文章对其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力学进展》2021,51(3):427-427
今年是《力学进展》创刊50周年. 1971年9月, 中科院力学所情报室创办了内部刊物《科技情报》, 1972年下半年改名为《力学情报》. 当时除情报室供给稿件外, 主要由全所有关同志供稿, 刊物主要分发力学所各室. 当时信息来源、组稿、出版都非常困难, 最早的几期甚至是油印本. 1972年12月, 力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座谈会预备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认为, 我国的力学研究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还跟不上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必须明确主攻方向及重点课题, 订出具体措施, 组织好科研队伍. 为落实会议精神, 1973年《力学情报》改为铅印内部刊物出版, 向国内各有关单位发行. 由于《力学情报》的社会需求大增, 1979年第9卷第3期改刊名为《力学进展》. 1982年正式成立编辑委员会, 著名力学家谈镐生任第一任主编, 副主编由钱伟长、陆士嘉担任; 吴承康、郭仲衡、陆明万、董务民任执行编委, 并明确其内容集中于力学的综述评论性文章.首任主编谈镐生先生对期刊的定位是:当研究生开题时, 参阅《力学进展》; 当要开拓视野时, 参阅《力学进展》; 当制定力学学科规划时, 参阅《力学进展》. 50年来, 《力学进展》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在文章科学性、导向性等方面提高甚大, 成为了我国力学领域最权威的综述评论性学术刊物. 很多追踪阅读《力学进展》的读者现在已经成长为学科带头人, 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来稿也被格外关注, 并在文章修改完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快速成长.在历任主编、编委、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和广大作者的支持下, 《力学进展》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 2000年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二等奖, 之后连续数年获得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奖”, 入选“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 “领跑者5000——精品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和“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等.从2021年开始, 《力学进展》以季刊发行, 在继续保持综述期刊特色的同时, 增加了新的期刊栏目. 接受优秀的自由投稿, 评论所述专题的国内外发展情况、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展望及存在的挑战问题, 并对该专题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引导新方向的探索研究.回首过去, 展望未来, 《力学进展》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遵照办刊宗旨, 聚焦力学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 打造高水平的综述性力学中文期刊, 为推动力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