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并实施了对碰撞束极化负离子源中Cs°束源的数值模拟。分析了该中性铯(Cs°)束源的物理机制及工作原理,结合现有实验研究结果,借助束流传输理论,提出了一套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其中关于非层流模型、初始相图的计算、中和器内散射因素的处理以及束的相密度分布的计算等内容,具有普遍意义。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相符。通过对模拟结果的诊断分析,找出了目前限制Cs°束引出流强的症结。  相似文献   

2.
金属原子二维平面蒸发动力学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属蒸发产生原子束技术在材料科学、超导及光学器件,特别是原子激光同位素分离中得到充分应用。为分析激光分离同位素中电子枪加热金属高温蒸发过程中原子束的密度、速度及温度分布特性,采用由Boltzm m an 方程而来的BGK 方程,对长槽型坩埚的二维平面蒸发动力学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着重研究了原子蒸气束空间自由蒸发的特性以及Knudsen 数(Kn 数)变化时,蒸气原子物理参数的变化。关于空间自由蒸发的研究结果与采用Monte Carlo 方法模拟的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3.
东亚沙尘暴的数值模拟:(Ⅰ)模式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有限区域模式MM4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沙尘暴传输扩散模式,对模式中源汇的处理作了精细考虑。用1991年4月30日的实况资料检验模式的性能,结果表明,模式能够模拟沙尘暴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4.
随着环境中铯(Cs)污染日益恶化,铯对生物毒害作用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探讨铯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在石英砂和Hoagland营养液培养体系下,从三叶期开始用浓度为0、0.5、1、5、10、20 mmol·L-1的133Cs+[CsCl]处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苗.在处理后的第0、7、14、21、28 d时,检测小麦光合特性的改变.结果表明:用0.5 mmol·L-1和1 mmol·L-1低浓度133Cs+处理7 d后,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圆片放氧活性、类囊体膜电子传递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但随133Cs+浓度的增加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这些参数的数值均显著下降.此外,光合系统II(PSII)活性的下降速率高于光合系统I(PSI)下降速率,说明PSII相对于PSI更容易受到133Cs+的胁迫伤害.这些结果表明133Cs+对小麦的毒害效应受时间和浓度的双重制约.低浓度133Cs+可以促进小麦光合作用,而高浓度133Cs+则显著抑制小麦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火药燃速预估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硝胺炸药热分解机理,提出了硝胺燃烧初期热分解反应的假设,对燃烧表面气相组成进行了分类,推导了硝胺发射药燃速公式和压力指数公式。将硝胺发射药燃速表达为燃烧室压力和发射药组成的函数。对硝胺含量、种类不同的发射药的燃烧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值与实测数据十分吻合,最后讨论了硝胺发现药燃还压力指数全程特征和压力指数的可能性。认为燃烧表面附近N2O气体氧化性活化和硝胺化学结  相似文献   

6.
通过电离表面的痕量分析和Cs^+离子产额的测量,研究了功函数、表面温度及铯通量等因素对铯溅型负离子源表面电离效率的影响。结合Langmuir-Saha表面电离理论,提示Cs^+离子产额饱和的原因。提出一项改进措施--透射型表面电离源,就其性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新型提铯离子筛的研制、结构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焦磷钼酸锆为基体,通过特殊的化学制筛手段,制成了对铯离子有高效选择性、抗强酸的新型分离材料提铯离子筛.在3mol·L-1HNO3的介质中,对铯离子的交换容量为1.83mmol·g-1,分配系数为4.09×104mL·g-1.在与酸度为3mol·L-1的模拟高放废液的交换中,此提铯离子筛能从众多金属离子中有选择地提取96.53%左右的铯离子,同其他金属离子的分离因数也在958以上,具有从高放废液中去除铯137Cs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用年平均风应力,海表热,盐通量作强迫积分44年,结果得到和海流,温,盐分布。再现了全球海洋上气候平均的温盐分及主要海流的大尺度特征,如西边界强化流,赤道地区狭长冷水带和强上翻区,赤道流和赤道潜流。又做了二个试验,第一用各季平均风应力强迫得到洋流对信风季节变化的响应。第二是给定 赤道西太平洋一个风应力异常区,积分一年,结果,结果在赤道太平洋产生了正温度距平,因Kelvin波作用东传,到东海岸后,以R  相似文献   

9.
以纯铝材料为实验样品,建立了实验过程中的二维温度场数学物理模型,并用有限中心差分法来实现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得到了温度场的相关分布。根据模拟结果给出材料的最先熔化时刻、熔化层厚度等实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0.
文章建立了煤尘爆炸的数学物理模型和反应模型,通过采用CE/SE方法求解煤尘爆炸的两相流模型方程,数值模拟分析了初始粒径、环境压力和温度对煤尘爆炸的影响。根据压力、温度场的演化和波系图,得到了爆炸的传播规律,给出了爆炸阈值随煤尘粒径、初始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趋势。另外,考虑到煤尘浓度在空间上的变化,按照一定浓度梯度设置了煤尘的分布,模拟得到了局部点火爆炸后,空间流场中冲击波传播和压力、温度衰减规律。本文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为相关工程分析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液态金属锂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核反应堆冷却剂,但对其传热特性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建立了描述液态锂在直管内传热过程的稳态二维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液态锂的入口速度、入口温度以及壁面热流密度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的入口温度下(>1000 K),液态锂相较于液态钠和铅铋合金在传热性能改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出口径向热流模型的机理分析表明,湍流扩散系数与分子扩散系数之比的数值大小沿管道半径方向呈抛物线型分布。提高液态锂进口速度,降低进口温度和降低壁面热流密度可以有效地削弱低普朗特数液态锂径向传热中分子扩散传热的主导作用。该工作对液态锂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以期其成为一种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核反应堆冷却剂。  相似文献   

12.
铷铯金属卟啉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铜(Ⅱ)催化过氧化氢还原中性红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方法研究了在氨水-氯化氨介质中铜(Ⅱ)催化过氧化氢还原中性红反应的动力学及机理.实验获得速率方程的通式为:r=k[Cu2+]1.0[NR]0[H2O2]1.0,实验活化能Ea=48.98kJ.mol-1 .动力学处理导出的方经验速率方程获得满意的吻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人工合成NaA型沸石及天然沸石矿物对锶铯的吸附作用。研究表明人工合成NaA型沸石对锶铯的吸附性能优于天然沸石、且迁移率低,是吸附中低放核素90Sr及137 Cs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5.
利用PSU/NCAR的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取1981年6月27日梅雨锋暴雨过程作为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的降水结果同华东中尺度天气试验实测取得的该暴雨过程的稠密降水资料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直到中β尺度程度上,两者的分布结构和演变过程等基本特征都是近于一致的,不论在观测分析中还是模拟结果中,几乎与梅雨锋都平行,均出现了α尺度(南,北)双雨带,它们均由整个中β尺度雨团组织和近乎东移所成,双雨带之间  相似文献   

16.
应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Tokamak装置中的中性粒子的输运过程,模型考虑了中性粒子在等离子体中的电荷交换、电子碰撞电离、离子碰撞电离等离化过程,以HT-7 Tokamak为例,计算了在注入超声速中性氢粒子时所产生的氢原子密度空间分布.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注入中性粒子束初始能量的增加,中性粒子束在等离子体中的渗透距离相应增大;而中性粒子在Tokamak中的密度随着注入通量的增加也相应增加.模拟计算所得的氢原子密度空间分布与经典估计方法的结果在Tokamak中等离子体的边界处较一致。  相似文献   

17.
胺与中性磷萃取剂协同萃取金(Ⅲ)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伯勇  王清 《山东科学》1997,10(2):10-14
考察了某些胺和中性磷萃取剂的氯仿溶液从盐酸介质中对金(Ⅲ)的协同萃取效应,发现伯胺和中性磷萃取剂混合后对金(Ⅲ)有正的协同萃取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协萃系数可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具有紧支撑的Daubechines函数构造了有限区间(0,1)上的正交小波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一阶微分算子进行数值处理的方法,导出了小波基及其在微分算子作用下L^2(0,1)中的函数的逼近算法,数值计算表明中提出了的算法是稳定县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连铸热工过程的数值模拟与热/力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连铸坯成形过程的温度场,将数值模拟与热/力 模拟方法相结合,分析力学性能随不同热工过程变化的动态演变过程。得到 无表面裂纹的铸坯表面温度模型为:表面温度为缓慢下降过程,并在低塑性 温区的上限温度900℃进行矫直。  相似文献   

20.
从不稳定到近中性大气边界层的大涡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涡模拟方法对不稳定到近中性层结的大气边界层情况进行模拟。模拟条件为:地面运动学热通量0.0001~0.2 K·m·s-1、地转驱动风速0~15 m·s-1,对应的无因次稳定度参数 - z/L 为0.0062~368。模拟结果显示,大气边界层直到 - z/L=0.668的近中性情况,其热通量和动量通量等仍保留着典型对流边界层的基本特征,可由模式较好地求解,且在近地面与观测结果相符较好。对更接近中性的情况,模式分辨率限制了对边界层湍流特性的求解。在大风、弱不稳定边界层条件下模拟发现有滚动涡现象出现,其稳定度范围大致对应- z/L 的取值0.668~2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