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刘永勤 《河南科学》2010,28(5):592-595
在高速互连设计电路中,耦合微带线间的串扰是影响电路性能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了降低线间串扰,添加有接地过孔的防护线对减小串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维持3条线(防护线和两条微带线)中两两之间的中心距不变的情况下,加大防护线的宽度,可有效减小线间的远端和近端串扰.利用FDTD方法对该结构进行模拟,给出了接地孔的有效放置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婷 《科技信息》2010,(29):I0098-I0098,I0117
串扰,是有害信号从一个网络传输到相邻网络。任何一对相邻比较近的网网络之间都存在串扰。本文介绍了利用防护线在互连线上抑制串扰所形成的耦合噪声,并举例论证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高速数字设计领域里,信号完整性已经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给设计工程师带来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信号完整性问题主要为反射、串扰、延迟、振铃和同步开关噪声等。本文基于高速电路设计的信号完整性基本理论,通过近端和远端串扰这种方法来研究多线间串扰问题。利用Hyperlyynx,主要分析串扰对高速信号传输模型的侵害作用并根据仿真结果,获得了最佳的解决办法,优化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单端传输线之间的串扰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计算单端传输线与差分传输线之间串扰的简化公式,计算结果和利用商业软件Hspice仿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公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非理想返回路径对耦合/串扰等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影响,主要基于实验测试,并结合理论分析就不完整地参考面对高速互连线间耦合及具有共同返回路径的高速互连线间串扰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完整地参考面的槽缝对微带线间耦合的影响至少增加了15dB;而在槽缝中设置旁路电容之后,线间耦合至少改善了15 dB以上;不完整地参考面的槽缝使微带线间的串扰最多时增加了30 dB.因此高速互连线要获得良好的信号品质,保持传输线特性阻抗的连续性(保持互连线下方的参考面连续),尽量缩短地参考面电流返回路径,避免共同的信号返回路径是关键.由此总结出降低不完整地参考面高速互连线间耦合及串扰的设计规则.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快速朝着大规模、小体积、高速度的方向发展的电子设计领域中,体积减小导致电路的布局布线密度变大,同时信号的频率还在提高,使得串扰成为高速、高密度PCB设计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就串扰的机理,分析了影响串扰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原野 《佳木斯大学学报》2011,(5):729-732,735
为解决飞机上导线间的电磁干扰问题,本文采用集总参数电路和分布参数两种模型对三导体传输线的串扰电压进行分析.并借助于MATLAB软件进行了频域的仿真,分析耦合长度、导线间距、对地距离等参数对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短传输线的串扰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短传输线间的厦扰响应,介绍了约束串扰大小的条件和耦 纱数,计算结果表明,短传输线间的串扰响应与干扰源的频率无关,这对于电磁兼容性总理2的工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集成电路进入了超深亚微米领域,金属层增加,线宽减小,使电路的性能和密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引入了愈来愈严重的互连线效应,并最终引发了信号完整性问题.在这其中,串扰噪声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论述了TD-SCDMA芯片设计中串扰噪声的成因及影响,介绍了串扰预防、分析和修复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0.
集成电路进入了超深亚微米领域,金属层增加,线宽减小,使电路的性能和密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引入了愈来愈严重的互连线效应,并最终引发了信号完整性问题。在这其中,串扰噪声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论述了TD-SCDMA芯片设计中串扰噪声的成因及影响,介绍了串扰预防、分析和修复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based on a sample-decision (SD) circuit to suppress crosstalk and noise for a high-speed and high-density bus system. A method to count the number of times of SD for different length of transmission lines is presented and a bit error rates (BERs) formula is giv- en by the SD circuit. It is shown that for long transmission line systems, multiple SD circuits can improve the BERs significantly. Circuits simulation for single SD method is also done,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amplitude peak values of the superposed crosstalk and noise are less than half of the corresponding signal ones, they will be eliminated completely for the cases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仿真互连线串扰耦合噪声的算法大多只适应于特定类型的问题,运用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理论,得到一种基于Lax格式的全新差分计算格式,根据不同的电路模型,利用传输线集中参数的等效模型确定相应的边界条件,可以准确地分析串扰耦合噪声。通过将仿真结果与ABCD矩阵模型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准确性。同时该算法原理简单,计算量小,更接近于实际。  相似文献   

13.
针对岩土工程地震勘察资料存在的信噪比低的问题 ,对地震资料处理方法进行详细探讨 ,研制了时间域预测滤波、时间域倾角扫描迭加去噪、K -L变换去噪和频域约束下最小熵反褶积去噪高分辨率特殊处理模块 ,对理论地震模型和实际地震记录进行去噪处理 ,通过处理前后地震记录的品质分析和信噪比估计 ,详细分析各模块的去噪处理效果 ,并总结出岩土工程地震资料进行去噪处理的最佳模块和最佳流程 .  相似文献   

14.
实验测量和理论结果均表明,随着MOS器件尺寸缩小到纳米尺度,其过剩噪声的主要成分将从以热噪声为主转变为以散粒噪声为主,且散粒噪声受费米抑制作用和库仑抑制作用.而目前对纳米MOSFET散粒噪声抑制的研究时,采取了完全不考虑其抑制,或者只是强调抑制的存在而并未给出具体的抑制分析.本文将采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方法对实际纳米MOSFET电流噪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考虑费米作用和库仑作用对散粒噪声的抑制影响,分别得到费米抑制因子和费米与库仑共同作用时的抑制因子.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栅极电压、源漏电压、温度和掺杂浓度对散粒噪声抑制的影响及其关系的理论分析,得到的模拟结果与文献给出的实验结果和介观理论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A magnetoelectric(ME) laminated composite made of one pair of piezoelectric Pb(Zr,Ti)O3(PZT) fiber layers with multiple push–pull polarization units laminated between high-permeability metglas ribbon layers with a differential configuration was proposed for vibration noise suppression. Unlike conventional metglas/PZT fiber/metglas three-layer ME laminated structures, the differential configuration has the capability to reject vibration-induced noise from the magnetic signal.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tial ME laminated composite was with up to 30 times enhancement in signal-to-noise ratio.  相似文献   

16.
传统噪声理论提取背散射系数时,引入的参量较多并依赖量子力学计算,或是采取大量的假设而使得到的结论存在偏差.本文将基于Navid模型推导MOSFET噪声的背散射系数,进一步得到了短沟道器件在线性区和饱和区的背散射系数,并给出测量背散射系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背散射系数随沟道长度、偏置电压和温度的变化特性进行分析,除此之外,用实验和Monte Carlo模拟验证了背散射系数与偏置电压特性,该方法得到的背散射系数与各参量的变化特性与文献给出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针对线束的不均匀性及线束中导线间距的随机性,提出了一种采用统计学理论来预测不均匀线束串扰的方法。在弱耦合和电小尺寸的假设条件下,基于集总电路近似模型运用统计方法推导出了串扰电压比的期望值和方差,预测了最坏情况下的串扰。与273RDSI模拟仿真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分析了不同的导线数目和线束距地面高度的情况,结果表明:串扰的期望值和方差都会随导线数目的增加而降低;增大线束距地高度,期望值变大,而方差的变化不是很明显,说明方差对线束距地高度不是很敏感;随着导线数目的增加,期望对高度的变化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8.
It is an open problem that underwater acoustic sys-tems suffer from possible discrete near-field and far-field noise interferences[1].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if the hy-drophone array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data acquisition is mounted on a marine vehicle, no matter whether it is asurface ship, a submarine, an acoustic homing weapon, or an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 This is be-cause the propeller of the vehicle radiates noise and the noise can transmit to the sensor array through …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电磁干扰(EMI)噪声分离网络在预估与抑制电力线通讯中系统辐射电磁干扰噪声方面的应用.首先,利用电磁干扰噪声分离网络对电力线通讯系统中的电磁干扰总噪声进行模态提取,获得该噪声中的共模分量和差模分量,并根据相应的数学模型将测量得到的噪声电压信号转化为噪声电流信号.然后,利用共模噪声电流与辐射场的关系模型对系统的电磁干扰辐射噪声进行预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提取引起辐射噪声的共模噪声电流,可较为准确地预估此辐射噪声;通过设计相应的EM I滤波器或采用铁氧体磁环,可实现对共模噪声电流的抑制,从而达到抑制系统中辐射电磁干扰噪声的目的;与滤波器相比,铁氧体磁环抑制辐射噪声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