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问:气相色谱的机理是什么,是物理过程还是化学过程? 答:气相色谱是个物理分离过程,它是基于组分在相对运动的两相(移动相即载气,固定相即吸附剂或涂在担体上的固定液)之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过程(当固定相为吸附剂时表现为吸附脱附过程,当固定相为固定液时表现为吸收解吸过程),使组分间微小的分配系数之差(表现为组分在柱内移动速度的差别)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加大了彼此间的移动距离,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即分配系数大的组分被固定相保留的时间长,移动速度就慢),最后表现在流出色谱柱的先后次序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在化学通报1953年8月号第321页上,曾有过关于强硷弱酸所成酸式盐水解後溶夜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的介绍,那篇介绍写得很详细,可是在计算的方法上仍觉太繁,而且其中出现了一个[OH~-]~2/[H~+]~2的数量,在意义上比较模糊,使学者不易看懂。这里再介绍另一种计算方法,可以得到与上述方法完全一致的结果,而省去好几个步骤,意义也容易弄清楚些。仍然以亚硫酸氢钠为例子,亚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有下面两种反应:  相似文献   

3.
李国材 《化学通报》1989,(6):63-64,F003
1984年第9期《化学通报》登载我写的《关于含氧酸氧化力与酸分子的内在联系》,文中提出“含氧酸氧化力的双重因素理论”,一个因素是含氧酸的酸分子,另一因素是酸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氧化数。本文进一步把“酸根离子”以及“键长”和“键能”对氧化作用的影响皆归结于“中心原子的氧化态”因素。我认为酸根离  相似文献   

4.
聚氯乙烯(PVC)塑料,不但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并且也大量用来制各种生活用品(如食品容器及包装)、医疗器具等。它们和人体接触的机会很多,因此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增塑的 PVC 对人体有无毒害作用,成为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我们经常接到来信及来访,要求解答这方面的问题。由于我们在这方面尚未进行研究,为此,现就国内外一些资料作一简要的综合答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化學”12卷三期我曾發表過,「改進高中化學實驗教学的商榷」一文,其中第三个意見“化學實驗總結報告”一段還不够明確,現在我再用具體例子——師大附中一部高二、四班里選了一篇比較典型的实驗報告,略加改正,寫在下邊,或者可以看出這樣作化學實驗的基本精神来。以下就是那篇化學實驗報  相似文献   

6.
化学通报今年第二期登载的“作样制海波”是我车间在海波试制期间草草写成的,设备、操作过程写得都不够详尽,自刊出后不断接到各地来信询问详细生产情况。对其生产我们亦缺乏足够的知识,仅就我厂目前生产所据经验草做如下答复。设备由于不断跃进,短短几个月我车间较之生产初期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产量由日产二、三百斤骤增至1吨左右,设备业已基本实现半机械化。燃硫炉,求其简便我们改用缸代替炉身,即将直径70厘米水缸倒置,在下端20厘米高处凿一燃硫炉门;炉门高11厘米,宽20厘米,缸的下面再浮放一与缸内  相似文献   

7.
酸碱滴定是基础分析化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酸碱滴定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而且为比较严谨地处理分析化学中各种化学平衡问题打下牢固的基础。因此,新编分析化学教材对酸碱滴定一章有所加强,与过去的教材相比,内容的改变也较大,而变化最大的是用酸碱质子理论来定量处理酸碱平衡问题。其他如溶液中各种酸碱组分的分布、溶液pH值的精确计算、缓冲容量、终点误差和非水滴定等内容,也有所加强。本文拟对用质子理论处理酸碱平衡和终点误差  相似文献   

8.
关于阿累尼乌斯公式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福 《大学化学》1991,6(5):44-45
关于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随反应温度的增加活化能高的化学反应速度常数增加的倍数比活化能低的为大,但增量是否也大呢?为了对此有清楚的了解,讨论如下: 假设所讨论的化学反应符合阿累尼乌斯公式,活化能大于零,且不随温度而变。为简化讨论,忽略化学反应指前因子A的差异,即有A_1=A_2=A。由阿累尼乌斯公式  相似文献   

9.
第八世纪我国“茅华”(Mao Hhба)发现氧气这件事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史迹。国内外许多书中提到它,普通化学教学中会遇到它,但对这件事本身却还存在着许多争论。比较深入地探讨这个饶有兴趣而又富于价值的问题是有很大意义的。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克拉普罗特(H.J.Klaproth)的一篇题为“论八世纪时中国人的化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化学会的《无机化学命名原则》(以下简称《原则》)一书发行以后,笔者曾建议把有关配位化学的名词尽量地统一到《原则》的规范中来。《原则》把由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命名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最近,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订委员会办公室召开的无机化学命名座谈会讨论了这个命名,报道是:“对  相似文献   

11.
物理有机化学在当今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介绍这一学科的内容、现状和展望,我们将蒋锡夔同志在全国第一届物理有机化学讨论会上的专题报告整理刊出。  相似文献   

12.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材料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以聚合反应机理及反应动力学为主线,以连锁聚合和逐步聚合为两大主要板块。在逐步聚合部分主要以缩聚反应为例讲授逐步聚合特征及一般规律。笔者在缩聚反应部分内容教授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如缩聚反应中平均聚合度与反应程度定义式中的N与N0、线形缩聚反应与体型缩聚反应体系中的反应程度、缩聚反应公式Xn=k′[A]0t+1中的浓度问题。本文针对教学中的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介绍了笔者的理解和相关的教学体会,希望利于学生的自学和其他教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仪器分析方法都是相对测量方法,需建立分析信号与分析物量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此,正确建立和应用校正曲线是仪器分析中获得准确测定结果的基础。详细讨论了校正曲线的建立和标定方法,校正曲线的属性包括中心实验点的特性、校正曲线的精密度和置信区间、动态范围和线性范围的确定方法等。对校正曲线的应用中常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如测定结果精密度的计算、标准偏差有效数字的确定、测定结果的表示方式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再谈化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刘知新 《化学教育》2001,22(6):10-12
本文结合实践体验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化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点和重点及修订培养方案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5.
周公度 《大学化学》2006,21(6):12-19
大学化学编辑部约我写篇文章,讨论一些晶体学的基本概念和表述方法。我想藉此机会写一些学习体会,和读者交流,就教于读者。1晶体的周期结构和点阵晶体是由原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周期性在空间排列形成的固体。在晶体内部三维空间中,原子的排列按周期规律隔一定距离重复出现,每个重复的单位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相同的化学结构、相同的空间取向和相同的周围环境。这种重复的基本结构内容叫结构基元。为了研究晶体中结构基元排列的周期性,将每个结构基元抽象成一个几何上的点表示,而不考虑结构基元的内容和结构,这些点形成点阵。点阵是在空间任…  相似文献   

16.
由碘的升华谈起在高中一年级化学课中讲到碘一节时,教师通常都要做碘的升华实验。当盛着少量碘的晶体的试管缓慢地加热时,试管里升起了美丽的紫色的碘蒸气,同时在试管的上部生成了碘的晶体。这时学生们一定会惊奇地看着这种他们过去所没有见过的现象,这种现象往往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会提出一些问题。有些教师自己在备课或钻研教材时,也会产生一些有关升华现象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有些物质容易升华,有些物质不容易升华?为什么加热碘或樟脑等容易升华的物质时,也会产生液态的  相似文献   

17.
实际情况说明,中学毕业学生对溶液电离问题,常存在模糊的概念。我们以为,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叙述这些问题的教学方案不足。我们拟制了与实验配合的教学方案来说明电离一章中的问题。经过多年实践,效果很好。下述实验可用简单而易于获得的药剂进行,以说明较复杂的问题。电离学说的基本理论,可归纳为由一系列实验所证实的下列原则。  相似文献   

18.
高执棣 《大学化学》1987,2(2):48-52
本刊在1986年第2期刊登了《对化学反应中△H~0和△G~0单位的探讨》一文。该文对目前在国内外常见的物理化学及普通化学教材中△H~0和△G~0两个物理量单位的不同进行了讨论,并认为沿用[焦耳]比较合理。这一结论是不妥当的。最近本刊陆续收到几篇讨论这一问题的文章,我们现选登高执棣同志的文章,该文从一些基本概念开始推导出该两个物理量的单位应为[焦耳·摩尔~(-1)],较为令人信服。晚些时候又收到有相似看法的东北林业大学林工系史国瑞和山西大学化学系严成华等人的文章,本刊不再一一刊登。本刊编辑部在此向史国瑞、严成华以及其他来稿或指出这一问题的同志表示衷心的谢意。  相似文献   

19.
尹承烈 《化学教育》1984,5(2):28-32
近年来,在国外的有机化学教材中,已广泛介绍“有机不对称合成”的内容。国内新出的一些教材上也开始增加这方面的材料。本文就有关这方面的某些问题,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供讨论。(一)定义:有机不对称合成又称有机手征性合成。凡含有潜手征件中心的分子,在手征性试剂、催化剂或反应环境,以及一些不对称物理因素如园偏振光的作用下,发生具有对映体区别反应,产生一对对映体中的一个占优势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关於化学课学生写笔记的问题,在教学法的著者们都认为学生在课堂应常写笔记,但对於记载的内容方面则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著者(В.Н.威尔霍夫斯基和С.Г.沙波瓦伦科)认为,学生写笔记的方法应该很简短,并不应重复课本的内容,但是奚尤什金认为:“笔记是课程纲要,就应该写上最主要的和最本质的材料,不管课本里有或没有。”关於在堂上学生写笔记的问题,化学教师也没有一致的意见。有的教师认为学生有固定的课本,上课没有写笔记的必要,因为写笔记反倒分散他们听讲的注意力,并消耗较多的上课时间。有的教师就相反,要求学生在堂上详细地记录讲授的材料,要求以后根据这笔记而不根据课本作回答。除此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