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解热传导     
在热传导过程中,高温物体放热,低温物体吸热,在不计热损失时,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高温物体放热降温,低温物体吸热升温,当高温物体的温度和低温物体的温度相等时热传导停止.  相似文献   

2.
1 知识要点1.1 力的初步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有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没有物体也不会存在力。两个物体存在力的作用时,必然有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而另一个是受力物体,例如马拉车,马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通常说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该物体  相似文献   

3.
将物体悬挂于电流表指针上,通电力矩平衡时物体质量与电流成线性关系,通过对悬挂于电流表指针上标准物体与待测物体平衡时产生的电流对比,求出待测物体质量.  相似文献   

4.
王中元 《物理通报》2011,40(10):86-87
在赤道上空,随地球自转的高空物体和绕地球运转的卫星到达高空的同一位置时,由于物体所在的参考系并不相同,物体尽管处于同一高度,但物体受到的重力并不相等,这是由于物体的重力除了与高度有关外,还与物体是否随地球自转有关.  相似文献   

5.
刘国文  闫达远 《光学技术》2005,31(4):554-556
为了建立物体的整体三维模型,在一般线结构光三维视觉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三维视觉扫描方式———被动模式。这种模式是基于摄像机不动,使物体旋转,实现对物体的全方位扫描,解决了物体三维模型周视扫描的问题。给出了物体旋转轴心坐标的标定方法和物体的三维重建过程。  相似文献   

6.
电子散斑干涉载频调制形貌测量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子散斑干涉载频调制测量物体形貌的基本原理,物体表面的微小偏转可引入包含物体高度信息的载波干涉条纹。将物体的偏转视为变形,对物体变形与载波干涉条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得出了离面位移引入载波和面内位移引入含有物体高度信息相位的结论。发现利用典型电子散斑干涉系统测量物体形貌效果最好,并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在物理学中,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往往把一些用来约束、连接运动物体的轻杆、轻绳、轻绸带、轻质弹簧等实际物体的质量忽略不计,即看作理想化物理模型——轻质物体.由于轻质物体的质量相对于运动物体要小得多,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其动力学效应也就很小,即轻质物体在任何情景下所受的合力都为零.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没有领会轻质物体的本质,认为加速度也为零,从而导致解  相似文献   

8.
马龙  陈玉林 《物理实验》2011,31(3):41-46
介绍了利用超声波对多个物体进行定位的装置及方法,利用2个超声波收发传感器接收每个物体的反射波,并通过一定的算法计算出每个物体的位置.该装置可对二维空间内多个物体进行定位,并可对其测速、跟踪,甚至测出物体轮廓.  相似文献   

9.
要确定一个物体在空间的位置,一定要以与另外一个物体相固结的坐标系为计算系统,物体对于计算系统的相对位置之变化称为运动。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处于运动状态,我们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一个处于绝对静止状态的物体,因此也就没有与绝对静止物体相固结在一起的坐标系存在,从而可以断定,物体的绝对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偏振解析的三维表面重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用解析反射光偏振图像来重建透明物体表面形状的原理及实现方法。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具有一定的偏振特性,偏振特性的不同反映了物体的形状和反射特性的不同,这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通过分析物体表面反射光的偏振分布,可以得到物体的表面形状。依据菲涅耳反射公式,推导出偏振度与物体表面法线间的函数关系,据此构建相应算法,对由CCD照相机拍得的被测物体的偏振灰度图像进行处理,重建出被测物体的表面形状。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方法是实用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在关联成像方案中,通过强度关联可在参考臂上获得目标物体振幅信息,却不能恢复出目体物体的相位信息,而相位常常包含了目标物体的一些特殊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关联成像方案,能够恢复出复值透射物体的振幅和相位信息.该方案通过分束器及π/2变相板在接收端分离出复值物体的实部和虚部信息,再利用二阶关联成像过程分别获得目标物体的实部和虚部信息,从而恢复出复值物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压缩感知重建算法,获得了基于相位调制的复值物体的压缩关联成像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可适用于一般化的复值物体恢复,也可克服测量次数多、重构时间长等目标物体重建问题.对于一般具有高斯分布的复值物体可用约奈奎斯特采样率的36%的测量次数获得振幅和相位恢复均方误差值约为10-2的高质量重建复值物体.  相似文献   

12.
基于迈克尔逊干涉的傅里叶变换散斑形貌测量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志芳  高秀梅  孙平 《应用光学》2008,29(6):874-877
提出了电子散斑干涉载频调制测量物体形貌的方法。采用典型的迈克尔逊干涉光路,将物体偏转一微小角度(等效为物面与参考面间形成空气楔)产生等厚干涉,可在物体的表面引入包含物体高度信息的载波干涉条纹。用CCD采集该载波条纹图,利用傅里叶变换法可解调出物体高度的位相信息,从而实现物体的形貌测量。介绍了电子散斑干涉载频调制测量物体形貌的原理,并进行了实物测量,给出了实验结果。由于该方法采用散斑干涉方法测量物体形貌,所以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两物体间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1)两物体间要有压力(接触、形变),(2)两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物体受到与它接触的另一物体对它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μN,方向与该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其中μ为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f/N,与两个物体材料有关,与接触面的情况(如粗糙程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结构电子的提出目前物体的带电理论是:当物体失去电子时该物体带有正电;当物体得到电子时该物体带有负电。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对一个物体是否带电的判断,主要是检测该物体相对环境或参照物的相对电位或相对的带电状态,而不是真地去检测该物体内部质子和电子的数量。这意味着和大地电位相同而被定义为“不带电状态”的物体,其内部的质子和电子数量并不一定相等。以PN结中的P型半导体为例,在和大地的电位相同时,P型半导体内部的电子数量多于质子数图1量,这是由于掺杂技术改变了本征半导体原有的物质结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耳沙蜥在沙子中的运动行为,以球形物体为研究对象,利用3维离散元数值模拟程序LIGGGHTS模拟了旋转运动模式对颗粒物质中球形物体平动和上升/下降行为的影响,定量分析了旋转速度以及颗粒间摩擦系数等因素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球形物体与颗粒物质基底颗粒间的摩擦系数以及球形物体的自转角速度对球形物体的运动有明显影响,摩擦系数越大物体运动越明显,自转角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明显.该结果比较好地解释了沙漠生物外表具有鳞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一个由n个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我们把此系统叫做物体系(此物体系可视作由若干质点组成,亦称为质点组),物体系或质点组以外的其他物体称为外界,外界物体对物体系内物体的作用力称作外力,物体系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  相似文献   

17.
激光加热物体的三维模型计算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刘顺发  陈洪斌 《光子学报》2000,29(3):267-270
将物体的热传导系数、比热容、密度、物体对激光的吸收系数考虑成温度的函数,并考虑到物体向周围空间有热辐射和对流换热交换能量等情况下,用控制容积法对激光加热物体作三维真实边界的计算分析.这一结果在激光加热物体温度场的计算上有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赵瑞冬  孙平 《光子学报》2014,39(11):2045-2048
为了获得准确的面形测量,提出了一种相移电子散斑干涉技术测量物体面形的测量方法.利用电子散斑干涉产生载波条纹,该载波条纹受到物体表面高度的调制变得弯曲,引起载波条纹相位的变化,可运用相移技术提取物体的相位信息,最后根据高度和相位之间的关系得到物体的面形.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利用该方法对球冠物体进行了面形测量,证明该方法测量物体面形是可行性的.由于是采用散斑干涉的方法产生干涉条纹,因此该方法测量物体面形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非朗伯体红外测温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红外辐射理论和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建立了红外热像仪测温的通用数学模型;基于物体表面法向发射率的特点,简化了热像仪测温的数学模型,得到了红外热像仪测温的计算公式。通过相关实验,验证了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物体的发射率和反射率之和基本保持不变这一结论。物体的发射率与反射率之和a与物体种类、表面状况及物体温度有关。物体与朗伯体越接近,a越大,其值越接近于1;物体表面状况偏离朗伯体越远,表面越光滑,越小。实验表明,若物体接近朗伯体,则可将其视为朗伯体,无需进行实际物体修正;对于非朗伯体(特别是表面光滑且发射率较低的物体),需要对其红外测温进行修正,否则将增大测温误差,甚至偏离其真实温度很远。该研究表明,通过修正,可以对非朗伯体进行红外测温。  相似文献   

20.
初步认识、理解力的概念十分重要,这是学好初二物理课程力学部分重要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起点.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理学中力这个概念,来源于实际生活中,例如:人推车,人施了力,车受到了力.不但人能够对物体施力,其他物体也能够对别的物体施力,例如:马拉犁,马对犁施加了力;磁铁吸引铁块,磁铁对铁块施加了力.由此可见,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力是不能离开施力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穿着旱冰鞋的甲、乙两个小孩,当甲用力推乙时,会感到乙也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