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全光纤波长可调谐环路反射镜。在试验温度改变140℃时,反射波长调谐了36nm,覆盖了光纤通信的C波段。对全光纤波长可调谐反射镜的反射波长的测试及调谐原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搭建的水体细菌微生物多波长透射光谱快速测量实验系统,实验获取了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在不同浓度下220~900 nm范围内的多波长透射光谱,研究建立了三种细菌基于不同波长点及全光谱波段的浓度校准曲线,计算了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检测限,并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实验系统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光谱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 8以上,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且30次光谱信号采集时间仅需15 s;基于实验系统分析得到三种细菌在220,258,300,350,400,450,500和550 nm不同波长点以及全光谱波段的检测限结果均优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且利用多波长透射光谱全光谱波段计算得到的细菌检测限均最低,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检测限分别为1.60×104,1.06×104和1.16×104 cells·mL-1。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发展水体细菌微生物的多波长透射光谱快速定量检测技术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花生中蛋白质含量与分布能够显著影响花生制品品质。利用高光谱图像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可视化花生中蛋白质含量分布的可行性。从校正后的花生图像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 ROI)中提取光谱信息,通过传统化学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比对了不同光谱预处理和回归算法,以二阶导数(the second derivative, 2nd-der)为最佳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为最佳的回归算法。基于预处理后的光谱和花生蛋白质的化学值,建立全波长PLS模型,全波长模型具有良好的性能(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91,校正集标准偏差0.86;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86,预测集标准偏差为0.69)。利用回归系数法(regression coefficient, RC)从全波长模型中选择14个特征波长,建立2nd-der-RC-PLS特征波长模型,模型性能(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86,校正集标准偏差1.03;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80,预测集标准偏差为0.77)与全波长模型相当。采用2nd-der-RC-PLS算法将花生高光谱图像转变成蛋白质含量分布图。成对t检验判断凯氏定氮法与高光谱法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结合化学计量学的高光谱成像技术为测定花生中蛋白质含量分布提供了一种高效非破坏性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近红外光谱数据分析中,全光谱数据具有波长点多、冗余量大、共线性关系严重的特点,导致了部分波长点对建立校正模型没有积极作用,甚至还会降低模型的预测能力.波长选择被证明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重要方法.针对近红外光谱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正交信号校正(DOSC)与蒙特卡罗方法(Monte Carlo,MC)结合的波长选择...  相似文献   

5.
平菇液体培养液全波长光谱特性与漆酶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漆酶是一种广泛分布在真菌中的酶,其底物有非专一性,在木质素的降解和环境保护方面有重要作用.为测定和估计平菇菌丝液体发酵期间的漆酶产生量,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菌液进行了全波长扫描,结合常规化学测定方法和平板固体培养基培养时的漆酶圈直径来进行研究,探明粗酶液全波长光谱特性与漆酶产生量的关系.结果发现,发酵粗酶液全波长扫描图谱在300 nm处的波峰数目与漆酶的产量呈现相关关系;300 nm处吸光值大于1.5的波长范围逐渐增大,11天的培养期间其波长范围从5 nm变化到80 nm与漆酶的产量呈正相关关系;在320~400 nm出现有规律的光吸收,且在349,365,388 nm处各出现光吸收峰,其中在365 nm处出现最大吸收,且吸光值均与漆酶的产量呈正相关关系.据此可以应用于粗酶液中漆酶含量的估计或测定.与常规化学分析相比,全波长扫描方法有测定速度快、简单、节省溶剂、无化学污染等优点,为实际工业生产中的漆酶产量估计和测定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功率全光纤激光器特性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采用国产光纤光栅研制的全光纤激光器,单端泵浦获得468 W的连续激光输出。从理论上分析了光纤光栅的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计算了输出谱宽值,与实验测得的数据相符。全光纤激光器的光-光转换效率达到70%,且随着功率的增加,光纤光栅的中心波长有向长波方向漂移的趋势。在最高输出功率下180 s之内输出功率波动在0.04%以内。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种新型、全光纤、宽带可调谐环形腔掺饵光纤激光器.该激光器利用由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组成的滤波器实现波长可调谐及激光器的全光纤结构.该滤波器将多模光纤缠绕在偏振控制器上,两端分别与一段单模光纤相连,通过调整偏振控制器的状态,实现了中心波长1542~1560 nm的不同激光输出.单波长连续可调谐激光器的波长可调范围...  相似文献   

8.
基于紫外-可见光谱法的水质测量中,光谱信号易受到系统噪声干扰、悬浮物散射干扰,且存在信息冗余、多重共线性等特征,导致水质COD测量中特征波长的选取产生较大偏差。因此,提出了基于嵌入式粒子群-遗传(EPSO_GA)算法的水质COD检测特征波长优化算法,以提高波长选择精度。为验证检测特征波长优化算法的可行性,采集了某高校池塘水样、生活污水和排水沟水样的光谱数据,利用EPSO_GA算法对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选取特征波长。EPSO_GA算法采用实数编码方法实现了粒子群(PSO)优化算法和遗传(GA)优化算法的统一编码,在PSO算法中更新粒子时嵌入GA算法的选择、交叉、变异等操作,改善了这两种算法各自在光谱波长特征选取问题上的局限性。将EPSO_GA算法选取的特征波长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构建了EPSO_GA_PLS的水质COD预测模型,并且与传统的PSO算法、GA算法选取特征波长建立的PSO_PLS、GA_PLS和全光谱构建的PLS水质COD预测模型做了对比。结果表明:与PSO_PLS,GA_PLS和全光谱构建的PLS水质COD预测模型相比,EPSO_GA改善了PSO算法和GA算法在光谱特征波长选择中早熟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降低了全光谱构建PLS水质COD预测模型的复杂度,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基于EPSO_GA算法建立的EPSO_GA_PLS水质COD预测模型,均方根误差降到了0.212 3,预测精度增加到0.999 3,可以快速定量检测水质COD,为紫外-可见光谱法测COD提供了更好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基于Sagnac环形镜的哑铃型结构全光纤掺镱激光器,使用976 nm多模激光二极管泵浦,通过调节偏振控制器获得了稳定的多波长线偏振激光输出。泵浦功率为20.4 W时,最高输出功率达到5.13 W,功率波动不大于0.02 W,激光器输出多波长激光线偏振度约为14.19 dB,多波长输出功率平坦度优于3 dB。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模光纤滤波器的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型、全光纤、宽带可调谐环形腔掺铒光纤激光器。该激光器利用由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组成的滤波器实现波长可调谐及激光器的全光纤结构。该滤波器将多模光纤缠绕在偏振控制器上,两端分别与一段单模光纤相连,通过调整偏振控制器的状态,实现了中心波长1542~1560nm的不同激光输出。单波长连续可调谐激光器的波长可调范围为18nm,边模抑制比大于40dB,3dB线宽为0.096nm;进一步调整偏振控制器的状态和抽运功率,实验同时得到了连续可调谐的双波长、三波长等多波长激光输出。对于可调谐的多波长激光器,通过调整偏振控制器的状态,可实现波长间隔及输出中心波长两者可调。  相似文献   

11.
曹玉珍  马金英  刘琨  黄翔东  江俊峰  王涛  薛萌  刘铁根 《物理学报》2017,66(7):74202-074202
基于生物样品检测对折射率传感的迫切需求,构建一种全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系统,并针对其设计了基于全相位滤波技术的SPR特征波长传感解调算法.基于系统仿真,理论计算了光纤SPR传感器的折射率传感灵敏度.采用全相位滤波技术提取光纤SPR传感器透射光谱的特征波长,理论推导了全相位滤波器的解析表达式.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算法的光纤SPR传感器折射率传感灵敏度为1640.4 nm/RIU,折射率检测的分辨率是7.36×10~(-4)RIU,与传统方法相比,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检测精度和抗光源扰动性能,降低了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12.
一种利用啁啾光栅反射滤波的光纤光栅传感解调方法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利用啁啾光纤光栅结合长周期光纤光栅边沿线性滤波技术,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光纤光栅传感解调方法,并实现了在传感波长变化5 nm范围内的波长解调.采用了全光纤结构,无需机械部件调谐,可大大提高光纤传感系统的解调速度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本工作采用向光潜伏期方法,在波长从347nm到742nm范围内观察了在阈下光控制下野生型Phycomyces向光性的暗适应效应,测量了16个波长的功率密度-响应曲线,从而得到了阈下光控制暗适应的全波段作用谱。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北方潮土土壤参数实时分析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22  
选取中国北方潮土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土壤参数的可行性和可能性。从一块试验麦田共采集了150个土样,土样在采集回试验室后,在保持其原始状态的条件下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迅速测定了其近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变量为原始吸收光谱和一阶微分光谱,分析的土壤参数有土壤水分、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对于土壤水分,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元线性模型,所采用的波长为1 920 nm,模型的相关系数达到0.937,模型可以直接用于土壤水分的实时预测。对于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有机质预测模型所采用的波长是1 870和1 378 nm,全氮预测模型所采用的波长则是2 262和1 888 nm。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可以利用田间土样的近红外光谱特性进行分析和检测,建立的线性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灯泵钛宝石激光器调Q运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发  刘莉  邓瑞平 《光学技术》2002,28(2):130-131
论述了色散棱镜谐振腔调Q运转方法。其中棱镜既起到波长调谐色散元件的作用 ,又起到Q开关起偏器的作用 ,省掉了制作难度大的宽带起偏器。为了使晶体高压随波长调谐同步运转 ,采用了单片机控制全反射镜驱动电源 ,同时也控制调Q电压 ,使全反射镜的转动与施加在晶体上的高压同步运行 ,达到了宽带调谐与调Q电压同步运转的目的 ,获得了波长调谐巨脉冲激光。实验中应用精确数字退压延迟技术和晶压与波长调谐同步运转方法 ,获得了激光脉宽 31ns、能量 2 70mJ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设计并制作了全光纤非平衡马赫-曾德干涉仪,并分析了几种典型的波长解调技术.采取了一种新的正交信号获取方法,并通过相位补偿实现了对波长偏移量的测量.波长变化引起的相位信息可以通过数字反正切函数和相位展开来提取.与传统的正交采样方法相比,其采样数据量大幅度增加,对快速变化的波长信息可以实现精确测量,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解调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对波长实现很好的解调.  相似文献   

17.
偏振片在诸多光学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亚波长介质光栅可用作正入射偏振片,在高能激光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探究波长为1 064 nm的纳秒脉冲激光对于亚波长全介质光栅的诱导损伤特性,使用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严格耦合波分析设计了光栅的几何参数,计算表明亚波长光栅偏振片在入射光波长1 064 nm附近带宽0.5 nm内,平均消光比为1 500。使用了紫外曝光配合离子束刻蚀的工艺制备了HfO2光栅,并对其纳秒脉冲激光损伤阈值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S光损伤阈值约为P光损伤阈值的5倍,且都大于5 J/cm2。结果表明亚波长全介质光栅偏振片可广泛用于正入射激光系统中。  相似文献   

18.
利用冷却法得到多波长输出的光纤环形激光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一种新型的掺铒光纤环形激光器,利用全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选频,并将掺铒光纤浸在液氮中冷却,得到了稳定的7个波长的激光输出,波长间隔为0.65nm。  相似文献   

19.
全光纤波长可调谐调Q激光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了全光纤波长可调谐主动调Q和自调Q激光脉冲输出。波长可调谐范围为5.7nm。主动调Q激光脉冲的最高峰值功率可达2.6W,平均功率1mW。观察到了自调Q现象,且对自调Q现象给予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采用Vis-NIR技术对水稻穗颈瘟染病程度分级方法进行了研究。分别基于原始光谱,变量标准化(SNV)预处理后和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后的光谱,应用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结合连续投影算法(SPA)对Vis-NIR光谱区进行有效波长的选择。选择后的波长作为输入变量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结果表明SNV-UVE-SPA建立的LS-SVM模型预测效果最好。通过SNV-UVE-SPA从全波段600个波长中选择了6个最能够反应光谱信息的波长(459, 546, 569, 590, 775和981 nm)。SNV-UVE-SPA-LS-SVM组合模型对预测集样本预测得到的确定系数(R2p),预测集的预测标准差(RMSEP)和剩余预测偏差(RPD)分别达到了0.979,0.507和6.580。结果表明,采用Vis-NIR光谱技术对水稻穗颈瘟染病程度进行分级是可行的。通过UVE-SPA得到的有效波长能够很好地代替全波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