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成了9种3-(2-羟基萘基-1-偶氮)-1,2,4-三氮唑(HL1),3-(2,4-二羟苯基-1-偶氮)-1,2,4-三氮唑(HL2),3-(2-羟基-3-羧基萘基-1-偶氮)-1,2,4-三氮唑(HL3),3-(2-羟基-5-溴苯基-1-偶氮)-1,2,4-三氮唑(HL4)和3-(2-羟基-5-甲基苯基-1-偶氮)-1,2,4-1,2,4-三氮唑(HL5)的Zr(Ⅱ)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磁矩,IR,UV-Vis,1H-NMR以及热分析(TGA和DTA)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L1-HL5以二齿一元配体方式通过偶氮的氮原子和羟基基团的氧原子与Zr(Ⅱ)离子配位生成单核配合物。用4种革兰氏阴性菌,即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和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以及2种真菌,即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和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对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生物学活性进行了研究。最小抑菌浓度(MICs)用纸上杯碟琼脂扩散法测定,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金属化的配合物的抗微生物活性与自由配体相比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2.
分别以3-(2-吡啶基)-4-苯基-5-(2-噻吩基)-1,2,4-三氮唑(L1)和3-(2-吡啶基)-4-(4-氯苯基)-5-(2-噻吩基)-1,2,4-三氮唑(L2)作为配体,合成了2个新的单核铜配合物:trans-[Cu(L1)2(MeOH)2](ClO4)2(1)和trans-[Cu(L2)2(ClO4)2]·...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3-(2-吡啶基)-4-(4-甲基苯基)-5-(2-喹啉基)-1,2,4-三氮唑(L~1)和3-(2-吡啶基)-4-(4-氟苯基)-5-(2-喹啉基)-1,2,4-三氮唑(L~2)作为配体,合成了2个新的单核铜配合物:trans-[Cu(L~1)_2(NO_3)(H_2O)]NO_3·H_2O(1)和trans-[Cu(L~2)_2(NO_3)(H_2O)]NO_3·H_2O(2),对其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和单晶结构表征。2个配合物都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单晶结构表明,配合物1和2中的铜离子均处于一个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环境[Cu N_4O_2],轴向上各有一个水分子和一个硝酸根配位。配体的吡啶氮原子和三氮唑的一个氮原子参与配位,而喹啉的氮原子不配位。配合物晶体中存在O-H…O、C-H…O、C-H…N氢键和C-H…π相互作用,从而连接单核配合物形成三维网络。  相似文献   

4.
以3-对甲氧基苯基-4-对溴苯基-5-(2-吡啶基)-1,2,4-三氮唑(L)作为配体,合成了1个钴配合物[CoL2(H2O)2](ClO4)2.2C2H5OH,对其进行了红外、电喷雾质谱、热重分析和单晶结构表征,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0.876 3(5)nm,b=3.384 4(18)nm,c=0.920 3(5)nm,β=102.961(8)°,V=2.660(2)nm3,Z=2,R1=0.064 4。单晶结构表明,钴离子处于1个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2个水分子呈反式配位,每个配体L通过三氮唑上的1个氮原子和吡啶氮原子参与配位。配体配位后三氮唑-吡啶间二面角反而变大。热重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在345℃开始发生分解。  相似文献   

5.
以3-对溴苯基-4-对甲苯基-5-(2-吡啶基)-1,2,4-三氮唑(L)作为配体,合成了1个铜配合物trans-[CuL2(ClO4)2],对其进行了红外、电喷雾质谱、热重分析和单晶结构表征,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829 29(15)nm,b=0.854 48(16)nm,c=1.502 7(3)nm,α=83.517(2)°,β=89.200(2)°,γ=73.064(2)°,V=1.011 9(3)nm3,Z=1,R1=0.041 2。单晶结构表明,铜离子处于1个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2个高氯酸根离子呈反式配位,每个配体L通过三氮唑上的1个氮原子和吡啶氮原子参与配位。热重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在310℃开始发生分解。  相似文献   

6.
用一个具有双官能基团的半刚性多齿配体5-(4-((1H-1,2,4-三唑-1-基)甲基)苯基)-1H-四唑(HL)与锌(Ⅱ)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2个具有同质多晶结构的锌(Ⅱ)配位聚合物,即[Zn(μ_2-L)_2]_n(1)和[Zn(μ_2-L)_2]_n(2)。配合物1和2代表了温度诱导形成的同质多晶结构的一维(1)和二维(2)锌(Ⅱ)-L配位框架。在1中,一维左手和右手螺旋链相互连接,最终形成了一维锌(Ⅱ)-L链配合物。在2中,这些一维左手和右手螺旋链也通过中心锌(Ⅱ)离子相互连接,形成二维的配位框架。研究了HL和配合物1、2的光致发光性质,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强的荧光发射峰。此外,光致发光实验还表明,配合物2在水溶液中对苦味酸表现出高灵敏度的发光检测,具有高猝灭效率(K_(sv)=3.65×10~3L·mol~(-1))和低检测限(3.004μmol·L~(-1),S/N=3),这使其可用来检测苦味酸。  相似文献   

7.
以3-甲基-4-对溴苯基-5-(2-吡啶基)-1,2,4-三氮唑作为配体(L),合成了1个新的锰配合物[MnL2(NCS)2],对其进行了红外、电喷雾质谱和单晶结构表征,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1.6480(2)nm,b=0.90707(13)nm,c=2.1919(3)nm,β=97.454(2)°,V=3.248 8(8)nm3,Z=4,R1=0.043 9。单晶结构表明,锰离子处于1个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2个硫氰根离子呈顺式配位,每个配体L通过三氮唑上1个氮原子和吡啶上1个氮原子参与配位。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3-(2-吡啶基)-4-苯基-5-(2-呋喃基)-1,2,4-三氮唑(L~1)和3-(2-吡啶基)-4-(对氟苯基)-5-(2-呋喃基)-1,2,4-三氮唑(L~2)作为配体,合成了2个新的单核铜配合物:trans-[Cu(L~1)_2(NO_3)_2]_(0.5)[Cu(L~1)_2(H_2O)_2]_(0.5)(NO_3)(1)和trans-[Cu(L~2)_2(NO_3)_2]_(0.5)[Cu(L~2)_2(H_2O)_2]_(0.5)(NO_3)·2CH_3OH (2)。对它们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单晶结构和粉末X射线衍射表征。2个配合物都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单晶结构表明,配合物1和2中均有2个不同的铜离子,且都处于一个扭曲的八面体[CuN_4O_2]配位环境,但在轴向上一个铜离子与2个水分子配位,另一个铜离子则与2个硝酸根配位。配体的吡啶氮原子和三氮唑的一个氮原子参与配位,而呋喃的氧原子不配位。配合物晶体中存在C—H…N、C—H…O、O—H…O氢键和C—H…π相互作用,从而连接单核配合物形成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9.
以3-对甲氧苯基-4-对氯苯基-5-(2-吡啶基)-1,2,4-三氮唑(L)为配体,合成了1个单核锰配合物trans-[MnL2(NCS)2],对其进行了红外、电喷雾质谱、热重和单晶结构表征,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a=1.458 5(3)nm,b=0.915 00(18)nm,c=1.616 3(3)nm,β=101.70(3)°,V=2.112 2(7)nm3,Z=2,R1=0.058 5。单晶结构表明,锰离子处于1个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2个硫氰根离子呈反式配位,每个配体L通过三氮唑上1个氮原子和吡啶上1个氮原子参与配位。热重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在260℃开始发生分解。变温磁化率显示该配合物为顺磁性(1.8~300 K)。  相似文献   

10.
以吡啶-2-甲酸锰(Ⅱ)配合物为催化剂,质量分数30%双氧水为氧源,催化氧化(Z)-3-(1H-1,2,4-三氮唑)-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合成了氟环唑,其环氧化收率高达80%以上。该体系具有潜在的工业前景。  相似文献   

11.
孟志  褚岩凤  姜鹏 《应用化学》2014,31(1):120-122
以吡啶-2-甲酸锰(Ⅱ)配合物为催化剂,质量分数30%的双氧水为氧源,催化氧化(Z)-3-(1H-1,2,4-三氮唑)-2-(4-氟苯基)-1-(2-氯苯基)丙烯合成了氟环唑,其环氧化收率高达80%以上。 该体系具有潜在的工业前景。  相似文献   

12.
合成配合物[NiL_2]·CH_3OH·0.5H_2O(1)和[Cd(HL)Cl_2](2)(HL=3-甲基2-乙酰吡嗪缩4-苯基氨基脲)并通过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中,Ni(Ⅱ)离子与2个拥有N_2O电子供体的阴离子配体L-配位,配位构型为扭曲的八面体。而配合物2中,Cd(Ⅱ)离子与1个中性三齿配体HL和2个氯离子配位,拥有扭曲的四方锥配位构型。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13.
本文合成了一个二价钴配合物[CoL25(NCS)2],(配体L5=4-对溴苯基-3,5-二(2-吡啶基)-1,2,4-三氮唑)。其结构由单晶X衍射结构分析,红外和电喷雾离子质谱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钴原子和2个三芳基三氮唑配体的4个氮原子(平面)和2个硫氰根的氮原子(轴向)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构型。磁性测定表明在1.8~300 K的温度范围内该配合物处于高自旋态。  相似文献   

14.
以2,2′∶6′,2″-三联吡啶(L1)为基础,通过引入不同的空穴传输基团合成了4′-咔唑基-2,2′∶6′,2″-三联吡啶(L2),4′-二苯基胺基-2,2′∶6′,2″-三联吡啶(L3),4′-二(4-叔丁基苯基)胺基-2,2′∶6′,2″-三联吡啶(L4),4′-(N-苯基-1-萘基)胺基-2,2′∶6′,2″-三联吡啶(L5),4′-(N-苯基-2-萘基)胺基-2,2′∶6′,2″-三联吡啶(L6)5个N,N,N-三齿中性配体,然后以三氟乙酰噻吩丙酮(HTTA)作为第一配体合成了6种铕配合物。在369~373 nm激发条件下,配合物都表现出铕离子5D0-7FJ(J=0,1,2,3,4)的特征发射。引入不同的空穴传输基团后,在铕离子的周围形成了"光吸收天线"(light-harvesting antenna),不仅扩大了配合物吸收光能的范围、增强了配合物的吸收强度,而且提高了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能。其中含有咔唑基团的配合物具有最强的发光强度和最长的激发态寿命。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Cu(Ⅱ),Ni(Ⅱ),Co(Ⅱ),Mn(Ⅱ),Zn(Ⅱ)和Cd(Ⅱ)的乙基3-(2-氨硫化亚肼基)-2-(羟胺基)丁烯酸酯配合物(H2L)并用元素分析,DTA热分析,IR,UV-Vis,1H-NMR,质谱,顺磁共振以及磁矩,电导率测量等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表征。摩尔电导率测量结果证明合成的配合物为非电解质。光谱数据表明配体分别表现为一元的三齿配体,一元的二齿配体,中性的二齿配体,中性的三齿配体,一元的四齿配体或二元的四齿配体通过席夫碱的氮原子,氨基硫脲中的氮原子,肟中的氮原子和硫酮中的硫原子与金属离子键合生成围绕金属离子的四面体或平面正方形构型。固态Cu(Ⅱ)(2),(3),(4)和(5)的配合物顺磁共振谱表明其为轴向对称,但(10~15)的配合物却为各向异性。配体和配合物(2),(3),(10),(13),(16)和(19)由于它们对乳腺癌(MCF-7细胞系)和肝癌(HePG-2细胞系)的抑制作用而表现出潜在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以3-苯氧基甲基-4-(4-甲基苯基)-5-(2-吡啶基)-1,2,4-三唑(L)为配体分别合成了2个金属配合物即[Cu2L2Cl4]·2H2O(1)和[Cd3L2(μ2-Cl)6]n·2n CH3CN(2),对其进行了红外、紫外、热重、粉末衍射、元素分析和晶体结构等表征。配合物1和2都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都为P1,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在配合物1中,中心铜( Ⅱ)原子具有畸变三角双锥构型[Cu N3Cl2];配合物2是配位聚合物,每个重复单元有3个Cd( Ⅱ)原子和2个不同的Cd( Ⅱ)配位中心,Cd1( Ⅱ)原子具有中心对称的畸变八面体构型Cd Cl4N2,Cd2( Ⅱ)原子具有畸变的八面体构型Cd Cl4N2。  相似文献   

17.
以3-苯氧基甲基-4-(4-甲基苯基)-5-(2-吡啶基)-1,2,4-三唑(L)为配体分别合成了2个金属配合物即[Cu2L2Cl4]·2H2O(1)和[Cd3L2(μ2-Cl)6]n·2n CH3CN(2),对其进行了红外、紫外、热重、粉末衍射、元素分析和晶体结构等表征。配合物1和2都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都为P1,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在配合物1中,中心铜( Ⅱ)原子具有畸变三角双锥构型[Cu N3Cl2];配合物2是配位聚合物,每个重复单元有3个Cd( Ⅱ)原子和2个不同的Cd( Ⅱ)配位中心,Cd1( Ⅱ)原子具有中心对称的畸变八面体构型Cd Cl4N2,Cd2( Ⅱ)原子具有畸变的八面体构型Cd Cl4N2。  相似文献   

18.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含有4-对甲基苯基-3,5-二(2-吡啶基)-1,2,4-三氮唑配体(L)的锰(Ⅱ)配合物,[MnL2(NCS)2]。其结构由X射线晶体学,红外和电喷雾离子质谱表征。在晶体结构中, 锰原子有一反演中心并由2个三芳基三氮唑配体的4个氮原子和2个反式硫氰根的2个氮原子八面体配位。磁性测定表明在75~300 K的温度范围内该配合物是顺磁性的。  相似文献   

19.
钟玉君  陈振锋  梁宏 《无机化学学报》2019,35(11):2089-2094
以4-(2-羟基-3-氯)苯基-2,2′∶6′,2″-三联吡啶(HL)为配体,合成了一种新的铜(Ⅱ)配合物[Cu2(μ-L-κO,O)2Cl2](1),并通过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元素分析及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1进行结构表征。配合物1为双核结构,中心铜(Ⅱ)离子为五配位扭曲四方锥几何构型,每个铜离子与1个Cl-以及来自配体(L-)的2个N原子和2个羟基O原子配位,2个铜(Ⅱ)离子通过羟基的桥联形成双核结构。MTT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1对所选5种癌细胞株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活性,尤其是对MGC80-3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抑制率高达(84.30±1.28)%,其IC50值为(3.36±0.43)μmol·L-1。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配合物1能诱导MGC80-3细胞凋亡。在配合物1浓度为4.5μmol·L-1时,MGC80-3的凋亡百分数为41.4%。此外,配合物1将MGC80-3细胞阻滞于G1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利用3-(2-吡啶基)-1,2,4-三唑配体(HL)和不同的金属盐设计合成了5个配合物[Co(HL)_2(H_2O)_2](NO_3)_2(1)、[Cu_2(L)_2(NO_3)_2(H_2O)_4](2)、 [Cu_2(L)_2(AcO)_2(H_2O)_2]·6H_2O(3)、[Cu_2(L)_2(HL)_2(ClO_4)_2]·2CH_3CN(4)和[Cd_2(L)_2(HL)_2(NO_3)_2]·2H_2O(5),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重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单核结构,并且可以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二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5为双核结构。配合物2和5可以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二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3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研究了配合物中HL配体的配位模式。此外,研究了配体HL和配合物1和5的固态荧光性质及荧光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