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i-纳米TiO2微粒复合电沉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Watts型镀镍液中,分别加入粒径为80—100nm的TiO2的两种同质异构体:金红石型和锐钛型,得到了Ni-纳米TiO2微粒的复合沉积层.研究了电沉积工艺体系的pH值、电流密度、搅拌速度、镀液中TiO2的含量及添加剂对复合沉积层的表观和沉积层中TiO2含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通过能量色散谱和SEM,对复合沉积层成分及形貌分析,在最佳组成及工艺条件下,得到了复合微粒重量为5%-10%,且表观形貌良好的Ni—TiO2复合沉积层。 相似文献
2.
Sn02膜光透薄层电极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喷雾法制备了SnO}膜光透电极,其在可见区的透光率与导电性等均符合光谱电化学研究的要求,并且具有较宽的电位适用范围和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用自制的SnO}膜电极组装了几类薄层光透电解池,分别用光谱恒电位技术与电位阶跃计时吸收技术测定了某些光度试剂电子转移反应的热力学参数与动力学参数,获得重现性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循环伏安法详细地研究了在0.1mol/L的NaClO4介质中,钴-铒-卟啉配合物{(TMOPP)Er[P-O(OEt)2]3Co(η^5-C5H5)}与纳米TiO2复合膜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与其纯膜修饰的玻碳电极进行比较,二者呈现完全不同的电极反应过程.与纯膜的电化学行为相比,复合膜的氧化还原峰(P1)的峰电位负移,峰峰电位差ΔEP1减小,电流增大20倍.这表明纳米TiO2参与了电极反应,并对卟啉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具有催化作用.复合膜的电化学行为受扫描速度、纳米TiO2膜厚度和介质浓度影响.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对电极反应行为的影响表明该复合修饰膜能与BSA发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纳米TiO2气相光催化氧化苯胺的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水玻璃为粘贴剂,稀硫酸溶液为固化剂,采用涂膜法在玻璃纤维布上制备了TiO2复合膜,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其表面形貌.用纳米TiO2复合膜作催化剂对大气环境中苯胺的气相光催化氧化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浓度、苯胺的初始浓度、水蒸气等因素对气态苯胺降解率的影响,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分析了光催化反应中降解的产物.气相光催化苯胺后的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因中间产物的吸附导致失活,而采用把催化剂放置在太阳光下数日或用紫外灯光照一段时间便可使催化剂活性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5.
使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含量Ag纳米颗粒掺杂的Ag-TiO2复合光阳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同时,研究了不同含量Ag纳米颗粒掺杂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g的掺入增强了吸附在Ag-TiO2复合光阳极上的染料对光的吸收,显著地提高了对应电池的短路电流.在Ag掺入量为0.20%的时候,对应的电池具有最佳的性能,其短路电流为10.66mA/cm2,开路电压Voc为697mV,光电转换效率为5.59%,显著优于纯TiO2光阳极电池的效率.其性能的改善主要归因于掺入Ag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效应使电池光阳极对光的吸收增强所致. 相似文献
6.
不同衬底上纳米晶CdTe薄膜的低温制备及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液氮温度下采用射频(R.F)磁控溅射在普通玻璃(glass)、单晶硅(Si)和陶瓷(Al2O3)衬底上制备出了纳米晶CdTe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薄膜的晶体结构与外貌形态进行了表征.XRD测试表明在glass和Si衬底上的CdTe薄膜比在Al2O3衬底有较好的结晶性.且在(111)晶面有较高的择优取向.在glass和Si衬底上的CdTe薄膜晶粒尺度约为25nm,而在Al2O3衬底上得到的薄膜晶粒尺度约为15nm左右.FESEM测试显示薄膜在glass和Si衬底上的结晶形态比Al2O3衬底较平整,致密.同时对玻璃衬底上不同沉积时间得到的纳米薄膜进行了光学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7.
用循环伏安法首次在金电极上制成一种新的类普鲁士-亚换氰化锌膜.研究发现,膜的形成不仅与新生成的Fe(CN)4-6和Zn(Ⅱ)有关,同时也受溶液中共存的其它离子的品种和浓度的影响.膜氧化时解离,溶解;还原时受膜厚度不同的影响呈不同的电极反应过程.现已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并利用亚铁氰化锌膜的特别性质,分析测定Zn(Ⅱ)达1×10-7mol/L,并也定量测定了K+.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次黄嘌呤(Hxa)在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发现,以1.96×10-3~4×10-4mol·L-1NaOH作支持电解质时,在-0.25~-0.40V的电位范围内有一灵敏的阴极峰,它是吸附于铜电极表面的Hxa与Cu+络合物的溶出伏安峰.在选择的实验条件下,峰高与Hxa的浓度在1.46×10-6~2×10-3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5.6×10-8mol·L-1,可用于痕量的Hxa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本项研究以浙江省储量较富的地开石作为聚丙烯塑料的填料,以常规方法造粒、注塑成型后,对其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电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并作为制品与聚丙烯塑料制品进行了比较。从总体上看,复合改性后的塑料的力学性能与纯聚丙烯塑料相差不大,但绝缘耐电压强度及热变形温度则略有提高。复合改性塑料的可电镀性及注塑制品的收缩性方面均优于纯聚丙烯塑料。 相似文献
10.
某些添加剂对锌在玻碳电极上电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位阶跃法研究了氯化钾镀锌溶液中添加剂(OP-10,苄叉丙酮,NNO和CH-1光亮剂)对锌在玻碳电极上电结晶行为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晶核的生长受溶液中Zn2+的扩散步骤控制,而晶核的形成机理与加入的添加剂的品种有关.在不含任何添加剂的基础溶液中,或分别含NNO,苄叉丙酮时呈现瞬时成核机理,在OP-10,CH-1存在条件下呈现连续成核机理 相似文献
11.
扼要介绍了近年来HCV研究的进展,包括病毒形态、基因组结构、病毒蛋白质及其加工、病毒流行病学、病毒与肝癌关系、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的发展及疫苗研究,并对抗体检测试剂的发展趋势和目前疫苗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免疫化学方法,以胸苷激酶(TK)抗体检测了5种培养的细胞(4种癌细胞和1种正常细胞)及12种人类癌组织切片.结果表明,正常细胞呈阴性结果,4种癌细胞及12种癌组织均呈阳性结果.提示此种方法在癌症的临床诊断方面可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铝基体上定向碳纳米棒阵列膜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步阳极氧化法在铝基体上制备多孔阳极氧化铝(AAO)薄膜,然后在其上有序纳米孔中电化学沉积过渡金属Co作为催化剂,通过催化化学气相沉积(CCVD)法制备出高度有序的定向碳纳米棒阵列。利用场发射SEM、Raman光谱仪、XRD及高分辨率TEM等方法表征及分析定向碳纳米棒阵列膜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铝基体上AAO薄膜的孔洞为六边形蜂窝状结构且大小均匀,孔径约为85nm,孔洞密度为1.16×1010/cm2;制备出的定向碳纳米棒排列高度有序,直径与模板上的孔洞基本一致,且主要呈现非晶态结构。 相似文献
14.
二乙醇胺衍生物对纤维素膜的增塑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N-双(2-羟乙基)正丁胺、正己胺、正庚胺和正辛胺作为再生纤维素膜的增塑剂.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测量研究了增塑后膜的结构与性能.实验表明,这4种二乙醇胺衍生物对纤维素膜具有较好的增塑作用,并且随碳原子数的增加,增塑效果下降,但增塑剂与纤维素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经N,N-双(2-羟乙基)正己胺、正庚胺和正辛胺增塑的再生纤维素膜,其耐水洗性明显高于甘油增塑的膜 相似文献
15.
关于分形与材料断裂研究中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萌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2,26(1):53-56,60
根据作者多年来在分形方向的研究实践,提出并分析了理论在材料断裂领域中应用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分形维数的测定方法与选择,分形维数在材料断裂领域中的物理意义及其与断裂面粗糙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6.
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Dunker)珍珠囊体外预培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3%胰蛋白酶液(25℃)消化外套膜组织的第5~15min时间段所收获的细胞产物中,表皮细胞具有最高的纯度和贴壁活性;细胞悬液的体外短期培养过程中小牛血清和珠母贝组织提取物对于细胞在体外的生长和在珠核表面的贴附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