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要点]本章知识主要包括:数列的一般概念、通项、前n项和公式的意义、数列{an}与{Sn}的关系;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判定、性质及其应用.数列的求和;数列极限的计算;数学归纳法及应用.本章的重点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关数列的问题,大多要归结...  相似文献   

2.
张培强 《数学通讯》2010,(9):28-28,31
在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储备能力.这个过程应该是避开题海、享受解题的成功和探究的快乐的过程.对一道试题倘能经历解、析、变、提的过程,往往会让我们收到意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3.
排列与组合,虽然是组合数学中最初步的知识,但由于其思想方法较为独特灵活,以致一些学生在学习上很容易出现“一听就懂、一过就忘、一做就错”的不良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把书本知识进行活化,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联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去理解知识、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加、减、乘、除、捆、插、隔、化”就是笔者在解排列与组合问题的思想过程中,挖掘和提炼的思想方法,简称“八字方针”.1加“加”就是分类计数原理在解题中的运用.完成一件事,有n类方法,在第一类方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方法中有…  相似文献   

4.
§1.引言两个周期函数的和、差、积、商是否仍为周期函数?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对于两个具有同一周期t的函数f(x)和g(x),显然它们的和、差、积、商均为以t为周期的函数。这个条件等价于函数f(x)有一周期t_1与g(x)的某一周期t_2是可公度的,即t_1/t_2为有理数。事实上,若f(x)与g(x)有同一周期t,则t/t=1是有理数;反之,若f(x)的周期t_1与g(x)的周期t_2有t_1/t_2=m/n(m和n均为整数),则t=nt_1=mt_2便是它们的公共周期。自然要问:要使两个周期函数的和(或差、积、商)仍为周期函数,是否它们必须有可公度之周期? 关于连续函数,书[1]中指出了(但未证明)下面的结论: 连续周期函数f(x)和g(x)的和仍为周期函数的  相似文献   

5.
最近,森林里流行玩"石头、剪子、布",赢了的小动物就可以刮刮对方的小鼻子,扯扯对方的小耳朵,小动物们玩得可开心了. 小螃蟹和小鸭子也在小河边玩"石头、剪子、布".不过小鸭子每次伸出手来都是"布",小螃蟹每次伸出手来都是"剪刀","剪刀"来剪"布",小鸭子总是输.瞧,小鸭子的鼻子都已经被刮得通红通红的啦!  相似文献   

6.
【热点透视】1.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判定和性质 (如 2 0 0 3年高考·北京春季卷·理科第 (2 1)题 ,2 0 0 4年高考·四川、吉林、黑龙江、云南、贵州卷·理科第 (19)题等 ) .2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 (如 2 0 0 3年高考·北京卷·理科第 (16 )题 ,2 0 0 4年高考·浙江卷·理科第 (3)题等 ) .3.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综合、实际应用 (如2 0 0 3年高考·全国卷·理科第 (7)题 ,2 0 0 4年高考·重庆卷·理科第 (2 2 )题等 ) .4 .利用数列的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 (如 2 0 0 4年高考·安徽春季卷·第 (18)题 ,2 0 0 3年高考·江苏卷第 (2 2 …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解题过程中我无意发现数字1,2、3、4、6、7、8、9的一个有趣特征,在这八个数字的任何三个的数组中,必有两个数字的平方差能被5整除,下面我们来证明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8.
知识是教不会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教师传递的信息才能变成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只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学习兴趣.而教师合理、有效地举例,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恰到好处的举例,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开阔思路,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笔者通过实践认为比较适合数学课堂教学举例的五要素是:精、新、近、趣、巧.  相似文献   

9.
A组一、选择题(有卜t仅有个答案正确)1.已知数列{凡}中,N=1,人,! 人,二I+止,则数列讯}一定是((A)丫又为等差数列,(B)f又为等比数列; ((、既j卜等差、又非等比数列;(D)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2.卜列四个定义在自然数集上的函数: (l)f(。)=2,厂l, (2)g(,:)=一r,‘+6,,了一9,,+5 (3)h(r,)=,,‘一6,z兰+11,,一7, (4)k(,I)=,:‘已们可以是数列l, 6一q尹I十1仁J一公 r已 (B)在区l’ed(l一£,l+〔)内,存在{a。}的无穷多项; ‘〔今在区I’ti](l一,l+£)内,存在{a.}的有穷多项; (D)在(l一,1+£)内和外,均存在{。}的无限多项. 8.在△ABC中,若…  相似文献   

10.
知识要点]一、掌握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会用这两个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二、理解排列与组合的概念.排列是与“顺序”有关的,而组合是与“顺序”无关的.三、解排列与组合问题,一般基本思路有直接解答(即直接法)与间接解答(即间接法).在复习中注意体会,对于一个具...  相似文献   

11.
数与式1.计算93x-712x+26·38x=.2.-13的倒数是.3.(-6)2=.4.2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5.a的3倍与b的一半的和用代数式表示为.6.分解因式a2-2ab+b2-c2=.7.配上适当的数,使等式x2-x+1=(x-)2+成立.8.35的相反数是,|-6|=.9.用科学记数法表示:570000=.10.分解因式:a-ab2=.11.已知线段a=4cm,b=9cm,则线段a、b的比例中项c=cm.12.化简:a(a-1)2-(a+1)(a2-a+1)=.13.计算:(a…  相似文献   

12.
球面、柱面、锥面与非线性控制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首先从整体化的观点定义了一种建立在三维欧氏空间的二维曲面上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并给出了在曲面的局部坐标系下非线性系统状态方程的表达式,研究了非线性系统的平衡态与曲面的测地线之间的关系.刻划了球面、柱面、锥面的特殊曲面几何结构和奇异结构与非线性控制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讨论了建立在球面、柱面和锥面上的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局部和整体能控性与能观测性.  相似文献   

13.
线段的和、差、倍、分在几何证明中比较灵活 ,在解决问题中常用到的方法有 :截长法、补短法、加倍法、折半法等等 .1.利用截长法或补短法证明有关线段和、差问题所谓截长法是指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段等于其它两条线段中的一段 ,然后再证明截后所余线段等于两线段中的另一段 .所谓补短法即延长两线段中较短的一条 ,使等于较短线段中的另一条 ,然后证明延长后所得的线段等于较长的线段 .以上两种方法常常用来解决两条线段的和、差等于另一条线段的问题 .例 1 已知 :如图 ,在Rt△ABC中 ,AC =BC ,BD是∠B的平分线 .求证 :AB =BC CD .分析 :要证明AB =BC CD ,根据截长法和补短法的思想 ,我们可想到两条思路 :( 1)可延长BC到E ,使得BE =AB ,如能证EC =CD即可 ;( 2 )在AB取点F ,使得BF =BC ,如能证AF =CD即可 .根据这两条思路 ,再结合题目的条件 ,由等腰直角三角形 ,我们不难发现证AF =CD更好 ,因为可证AF=DF =CD .证明 :在AB上取BF =BC ,连结DF .∵∠CBD =∠DBA , BD =BD ,∴△BCD≌ △BFD . ...  相似文献   

14.
正数、零、负数三类数聚在一起,七嘴八舌,讨论平方根的问题.零说,正数和负数你们成员多,你们各取一个发言人发言。  相似文献   

15.
一、除法、分数和比的区别 1.除法表示的是一种运算,比表示的是一种关系,分数表示的是数. 2.它们各部分的名称也不一样,除法中的各部分名称分别是被除数、除号、除数和商;比中的各部分名称分别是前项、比号、后项和比值;分数中的各部分名称分别是分母、分子、分数线和分数值.  相似文献   

16.
珠心算(珠脑速算)教育实验,经国家教委批准列为教育科学“八五”规划的专题课题。它是在“三算结合”教学实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基本口算和珠算达到一定熟练的程度时,通过眼看算盘,心想算题,模拟拨珠计算,过渡到脱离算盘,脑想算盘、算题,手指空拨计算等一系列训练后,逐步把算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影响消费的各个因素:居民收入、人口、教育、国家宏观政策等着手,对各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岭回归估计法建立消费模型。从定量和定性分析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居民收入、人口增长率、各层次教育、国家财政支出和银行利率等相关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数量变动关系和内在规律,就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关于教育的热门话题之一,它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指导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关注教育目标的预设与生成,关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改进.有效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上一些显现的因素,而且更应关注课堂教学的内在因素.教师对整节课应“以学定教”,以学生的问题和需要为契机,促使学生学得更有情趣、更为投入、更富有创造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19.
线段的和、差、倍、分在几何证明中比较灵活 ,在解决问题中常用到的方法有 :截长法、补短法、加倍法、折半法等等 .1 .所谓截长法是指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段等于其它两条线段中的一段 ,然后再证明截后所余线段等于两线段中的另一段 .所谓补短法即延长两线段中较短的一条 ,使其等于较短线段中的另一条 ,然后证明延长后所得的线段等于较长的线段 .以上两种方法常常用来解决两条线段的和、差等于另一条线段的问题 .例 1 如图 ,已知△ABC中 ,∠A =2∠B ,CD平分∠ACB .求证 :BC =AC +AD .证明 :(截长法 )在CB上截取CE =CA .∵CD平分…  相似文献   

20.
一、连续奇、偶的和简便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