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二乙烯基苯共聚物(PP—g—P[MAA—co—AA—co—DVB])、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双甲基丙烯酸三甘醇酯共聚物(PP—g—P[MAA—co—AA—co—TGDMA])和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二乙烯基苯共聚物(PP—g—P[MAA—co—DVB])等系列制成的笼形聚羧酸钠在水溶液中的溶胀行为。PP—g—P(MMA—co—AA—co—DVB)/Na笼形树脂的溶胀度与交联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PP—g—P(MAA—co—AA—co—TGDMA)/Na笼形树脂的溶胀度与交联密度关系比较复杂,可能是交联链的构型在一定的交联密度范围内最有利于水分子的吸留,但仍能保持交联网络结构不发生扭转缠结。PP—g—(MAA—co—DVB)/Na笼形树脂的溶胀度测定结果表明,树脂的溶胀度不但随交联密度发生变化,而且和树脂上羧基的分布密度有关,认为是同荷离子相互排斥所引起的网络扩张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过氧化苯甲酰(BPO)存在下,甲基丙烯酸(MAA)与二乙烯基苯(DVB)在水溶液中与聚丙烯(PP)进行非均相接枝共聚,接枝物经二甲苯除去未接枝或非交联低接枝的聚丙烯,得笼形聚羧酸树脂。在非均相接枝体系中加入10%烷烃或芳烃(石油醚、甲苯)、卤代烃(三氯乙烷、氯苯)等非水溶性化合物或二甲基甲酰胺等水溶性化含物,单体和引发剂在三相体系中将重新分配,对单体转化率和最终产物—笼形树脂的组成和反应性能都有显著的影响。笼形树脂的羧基相对含量是决定树脂的结构和反应性能的主要因素。在相同的交联密度(X=6.25mol%)条件下,笼形树脂在水相中的溶胀度与树脂的羧基相对含量成正比。溶胀度与交联密度关系不服从Boyd-Soldano经验方程,归因于笼形树脂空心结构所赋有的双向溶胀特性。笼形树脂与VO~(2+)离子的交换速度随树脂的羧基相对含量的增大而相应提高,交换动力学表明,树脂的传质效应是交换速度的主要因素,但它被笼形树脂的特殊结构所削弱。以不同的反应介质合成的笼形树脂负载VO~(2+)离子(PV)与硫脲(TU)组合作引发体系,在硝酸溶液中引发丙烯腈聚合,聚合速度同是2.35×10~(-4)mol·L~(-1)·S~(-1),只有一例除外。表明了聚合速度取决于树脂的载VO~(2+)量,它和合成条件及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3.
丙烯腈在聚丙烯上接枝共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烯腈在聚丙烯上非均相接枝共聚,得杨梅形氰基树脂。研究了接枝共聚条件对单体转化率和接枝率的影响。表观聚合速度可表示为,碰撞频率因子和聚合活化能分别是1.36×1011s-1和99.2kJ.mol-1。从光学显微镜观察到改性树脂在水中接枝连束的分布状态。丙烯腈和二乙烯基苯在聚丙烯上接校共聚,再经二甲苯率取,得笼形氰基树脂。二乙烯基苯在单体中的相对含量对树脂的溶胀性能和笼孔尺寸有很大的影响,制取功能材料时应予适当调节。扫描电镜照片展示了笼形树脂的笼腔和网络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4.
笼形聚羧酸树脂的孔道及笼腔内的大分子场时溶液中的外来离子有吸留作用。吸留量不但决定于树脂的交联度,而且与交联链的性质有关。例如,以刚性的二乙烯基苯(DVB)作交联剂,所得笼形树脂对钒氧离子(VO~(2+))的吸留量随交联度增高而增大;若以柔性的双甲基丙烯酸三甘醇酯(TGDMA)作交联剂,则树脂对VO~(2+)离子的吸留量随交联度增大而减小。作者认为,后者是在聚合反应中产生次级交联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丙烯腈或丙烯腈与苯乙烯混合单体在聚丙烯上接枝共聚所得的杨梅型氰化聚丙烯树脂和与二乙烯基苯交联的产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未交联的氰化聚丙烯树脂和羧化聚丙烯树脂在溶剂中的形态结构相似。它将是一类良好的高分子催化剂和离子交换材料的基体。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混合单体在聚丙烯颗粒表面进行非均相接枝聚合,得带有聚羧酸表层的聚丙烯复合离子交换树脂。和常见的交联型离子交换树脂不同,聚羧酸支链未经化学或物理交联,它仅以末端和聚丙烯链节中的叔碳原子相连而锚着于颗粒表面;在水溶液中,不仅每一链节可以适度旋转,而且整个支链可以自由伸展。这一结构赋予羧化聚丙烯复合离子交换树脂以优异的交换和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7.
丙烯腈(AN)—苯乙烯(St)与聚丙烯(PP)非均相接枝共聚,得杨梅形树脂。研究了AN/St摩尔比对接枝聚合的影响,发现苯乙烯相对含量增大时,非接枝物产量增加,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相应下降。从接枝物的C、H、N分析可计算出聚丙烯、丙烯腈和苯乙烯的组成比例。此外,用二乙烯基苯(DVB)作交联剂,制备了PP-g-(AN-co-St-co-DVB)接枝共聚物—交联型薄壳树脂,交联剂的存在使单体转化率和接枝效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聚L-谷氨酸侧链部分接枝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得到含有双键的聚(L-谷氨酸),将其与丙烯酸共聚得到由聚(L-谷氨酸)侧链接枝并交联聚丙烯酸的pH敏感水凝胶.研究水凝胶在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的溶胀性、溶胀动力学,并通过SEM观察水凝胶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水凝胶在低pH环境下的溶胀率明显低于高pH环境中的溶胀率,不同...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协助三单体接枝改性聚丙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鉴  冉玉霞  邹恩广  董群  王洪亮 《化学学报》2009,67(10):1141-1146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 CO2)作为单体的溶剂和聚丙烯的溶胀剂, 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了聚丙烯与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马来酸酐的接枝产物PP-g-(AA-MMA-MAH). 在单体的选择上采取软、硬单体复配的方式来调节链的柔韧性. 考察了溶胀条件、接枝条件以及单体配比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PP和单体以及引发剂在7.74 MPa、47 ℃下溶胀5 h后, 75 ℃下反应3 h时接枝率为4.31%, 接枝效率可达71.83%. 产品表征说明单体均匀地接枝到聚丙烯颗粒上; 改性后聚丙烯水润湿角降低, 亲水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接枝单体的引入提高了PP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颗粒在水溶液中与丙烯腈和二乙烯基苯反应,得接枝交联产物(Ⅰ)。Ⅰ被氨肟化再经成笼反应.得笼形聚偕氨肟树脂(Ⅱ)。笼内仅吸留易于除去的溶剂丙酮。若Ⅰ成笼后再氨肟化,所得吸收剂(Ⅲ)将吸留大量的羟胺,它缓慢地释放出来,干扰吸收剂对酸、碱离子或分子吸附容量的测定。Ⅱ对一些离子例如Hg2+和MnO4-的吸附能力与Ⅲ不同,被认为是两者的网络结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1.
辐射交联制备改性CMC水凝胶的溶胀行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丙烯酰胺 (AAm)接枝改性纤维素 ,然后进行羧甲基化反应得到高取代度的丙烯酰胺 羧甲基纤维素钠 (AAm CMC Na) .对该材料进行γ射线辐照制备出新型改性CMC水凝胶 .研究了这种水凝胶的溶胀动力学、交联动力学以及温度、pH值和无机盐浓度对水凝胶溶胀行为的影响 ,并与CMC Na水凝胶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该水凝胶和CMC Na水凝胶相比 ,优点在于辐照交联所用的剂量下降 ,而且所需的CMC浓度减少 .AAm CMC Na水凝胶的溶胀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在pH为 6~ 8范围内达到最大值 ,并随无机盐浓度与吸收剂量增加而下降 ,表现出较好的温度敏感性和pH敏感性 ,可望作为吸水材料和水保持剂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合成了含有聚甲基丙烯酸和各种聚酯(聚ω-羟基庚酸酯,聚ω-羟基壬酸酯或聚ω-羟基十一酸酯)的接枝共聚物。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的产率和反应速率与原料的比例以及所用聚酯结构单位中—CH_2—数目有关。 所得接枝共聚物只溶于含有极性和非极性的溶剂(例如苯甲醇)中,它在单一的极性或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胀度与接枝共聚物中聚甲基丙烯酸主链和聚酯枝链的比值以及所用聚酯分子结构有关。 不同聚酯枝链的结构和含量使所得的接枝共聚物具有不同的结晶度。结晶形的接枝共聚物有可能形成球晶。 接枝共聚物在高于原来聚酯的熔点和高于ΠMAK的分解温度以上的宽广温度范围内(220—250℃)出现高弹态。  相似文献   

13.
以水溶性单体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与大分子交联剂E-51双甲基丙烯酸酯(E-51-DMA)(质量比HEMA/E-51-DMA=90/10)为主要原料,分别引入了5种小分子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二乙烯基苯(DVB)、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DMA)、1,1,1-三(丙烯酰氧甲基)丙烷(TAP)和2,2,2-三(丙烯酰氧甲基)乙醇(TAE),采用本体聚合方法合成了5个系列的聚合物水凝胶.研究了小分子交联剂的类型及用量对水凝胶溶胀性能、杨氏模量以及有效交联密度ve和聚合物-水相互作用参数χ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交联剂的交联效率.结果表明,随着小分子交联剂用量的增大,水凝胶平衡含水量EWC逐渐降低,聚合物体积分数2逐渐增大,反映聚合物网络结构的有效交联密度ve以及热力学参数聚合物-水相互作用参数χ值也随之增大.通过理论交联密度和有效交联密度的线性拟合,得到所选用的5种小分子交联剂在E-51-DMA10/HEMA90水凝胶体系中的交联效率,其顺序为DVB>EDMA>TAE>MBA≈TAP.  相似文献   

14.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MA/VAc混合单体与pp非均相接枝共聚中PP/PP-g-P(MA-co-VAc)/P(MA-co-VAc)三元混合物的形成过程及其形状结构,观察了在PP-g-P(MA-co-VAc)存在下P(MA-co-VAc)的相对含量对共混物熔融-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聚合物共混体系和金属合金相似,在给定条件下有—特定的组成。  相似文献   

15.
用自旋-自旋弛豫时间考察了线型聚苯乙烯溶液与溶胀交联聚丙烯酰胺-丙烯酸凝胶的质子弛豫行为。发现在溶胀交联体系中,不论交联度高低,聚丙烯酰胺-丙烯酸质子的弛豫时间弛豫都呈现出双指数衰减特征;而在线型溶液体系中,聚苯乙烯质子的弛豫时间弛豫符合单指数衰减特征。说明在线性聚苯乙烯溶液中,高分子的链段运动是一种均匀行为,而在溶胀交联聚丙烯酰胺-丙烯酸体系中,不论交联度高低,高分子链段运动始终存在快慢不同的两部分。  相似文献   

16.
刘琼琼 《化学教育》2014,35(16):29-30
介绍了一种新型高聚物溶胀测定仪,其操作方式类似沙漏的转动,可用于测定交联高聚物在不同气氛下的溶胀曲线,确定最大溶胀度并进而确定交联密度。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丙烯酸-β-羟乙酯(HEA)封端的聚氨酯(PUA)大分子单体,采用正庚烷作致孔剂,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氨酯-苯乙烯(PUA-St)及聚氨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二乙烯基苯(PUA-St-EMA-DVB)AB-交联共聚物大孔树脂颗粒。SEM表明:合成的PUA-St-EMA-DVB颗粒含有规整的、孔径较大的孔洞,...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酯烷基链长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疏水成分,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DEA)为可离子化单体,及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或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合成了数个系列甲苯改性的不同交联度的疏水阳离子凝胶,研究了这些凝胶以pH-敏感溶胀为主的容胀行为.发现以甲基丙烯酸正丁酶(BMA),EGDM及DEA合成的改性凝胶,与以苯乙烯(St),DVB及DEA合成的溶剂改性凝胶具有十分相似的平衡溶胀和动力学溶胀性质.研究结果为增加疏水阳离子凝胶的载药种类,拓宽由pH改变而触发释药的控释体系的应用范围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不同链长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胺及丙烯酸与4,4′-双(甲基丙烯酰胺基)偶氮苯交联共聚的功能凝胶.三维网络结构通过压缩弹性模量、有效交联密度及聚合物与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参数进行了表征.主要研究了这类凝胶在pH2.2和pH7.4的缓冲溶液的平衡溶胀特性及其偶氮交联基团在体内的降解行为,并讨论了其降解机制.凝胶在胃部的性能稳定,既不发生溶胀,亦不发生降解;但在盲肠内偶氮交联基因可发生降解.其降解率与凝胶的平衡溶胀程度有一个很好的关联:交联程度、疏水基侧链的长度及含量对凝胶溶胀行为的影响结果与这些因素对偶氮交联基团体内降解的影响结果完全一致.通过调节这些因素不仅可以控制凝胶的溶胀程度,而且可以控制偶氮交联基团在体内的降解行为.  相似文献   

20.
光固化氨酯改性丙烯酸系水性涂料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共聚合成了具有羟基和羧基侧基的丙烯酸共聚物,再用甲苯二异氰酸酯与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的半加成物对上述丙烯酸树脂进行接枝改性,经胺中和后,水性化,可得较为稳定的自乳化光敏树脂水分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