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弱碱性阴离子树脂的优点是容易再生,但至今未见其再生动力学研究的报道。Hll通过光学方法观测到再生时树脂相内的动边界。从而肯定了用NaOH再生盐式弱碱性阴离子树脂是遵守层进机理的。以前的研究工作肯定了可以根据溶液中反离子浓度的变化来确定离子交换树脂的转换度,得到了适用于有限浴及离子交换剂颗粒半径保持恒定或不断随交换反应进行而变化条件下的速度表达式。适用于不同条件的由已反应层内的扩散控制的层进机理的离子交换反应的速度方程分别为: 1.无限浴及交换剂颗粒半径恒定条件下E(t)=1-3(1-X)~(2/3)+2(1-X)=6λD_eC_B~0t/(?) (1) 2.有限浴及交换剂颗粒半径恒定条件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包含不同半径离子交换剂体系的同位素交换反应动力学。对于粒内扩散和液膜扩散控制反应速度的不均一体系,导出了表述离子交换剂和有限浴溶液中离子之间异相同位素交换反应交换度。  相似文献   

3.
离子交换纤维的交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VS-1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的交换动力学.在有限浴条件下,用放射性示踪法,研究了温度,搅拌速度,溶液浓度及pH 值对该离子交换纤维的异相同位素交换反应的影响.并推导出离子交换纤维的交换动力学方程,计算出不同条件下的粒内扩散系数D及液膜中的传输系数D/δ.从机理上明确了交换纤维的交换反应速率远比球形树脂快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镉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实验采用离子交换法吸附氯盐体系中的镉,用动态法对20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反应体系下,用批式离子交换法研究了温度、溶液浓度和树脂粒径对交换过程的影响,并用动边界模型描述交换过程的动力学,确定了离子交换行为的速度控制步骤为颗粒扩散,并推算出了交换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反应级数、速率常数和动力学总方程式。  相似文献   

5.
锂离子交换剂制备及交换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XRD分析、Li+抽出率βLi及Mn2+溶出率γMn的计算,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及抽锂剂对前驱体锂锰氧化物LiMn2O4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750 ℃下焙烧2 h,并使用过硫酸铵(NH4)2S2O8作抽锂剂,制备的Li+交换剂MnO2(Li)对Li+的交换容量αLi较大.另外,通过Li+在固液两相间分配系数的测定及交换反应动力学实验,对离子交换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有限浴条件下MnO2(Li)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该离子交换过程近似符合颗粒扩散控制;交换反应主要发生在交换剂颗粒外层;提出的动力学模型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在颗粒扩散和有限浴技术的条件下研究了Cl~-、Br~-和SCN~-在水合氧化锡中交换的动力学行为。计算了扩散系数、活化能和活化熵的值。比较了它们与其他有机和无机离子交换剂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最有效地利用离子交换剂,不仅需要有关离子交换平衡的详细知识,而且必须深入研究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但是,与离子交换平衡的理论相比,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的理论尚欠成熟。到目前为止,只有一种特殊情况,即  相似文献   

8.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乙酰丙酸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大孔弱碱性树脂D310对乙酰丙酸的静态吸附动力学特征.采用批式离子交换法,考察了树脂粒径、溶液浓度、搅拌速率、温度对交换过程的影响,并用动边界模型对乙酰丙酸的离子交换过程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离子交换过程的控制步骤为颗粒扩散控制,搅拌速率和反应温度对交换速率无显著影响,吸附速率随乙酰丙酸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交换过程的反应速率常数k0为0.8315,反应级数n为0.5313,表观活化能Ea为9.504kJ/mol,并得到了动力学总方程式.  相似文献   

9.
以大孔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甲基丙烯酸莰醇酯。研究了催化剂种类、用量及反应温度诸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001-cc树脂催化效果较好;树脂用量增加、反应温度提高均可提高反应速度;该树脂可反复使用。还研究了反应动力学,确定其为二级反应,求得其表观活化能为13.81千卡/摩尔。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二元体系和多元体系的离子交换平衡。离子交换反应是复相反应。固相中的离子活度系数是解决交换反应平衡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由兰州大学陶祖贻教授等人编著的《离子交换平衡及动力学》一书作为高等学校的试用教材,最近由原子能出版社出版发行。离子交换反应的理论主要包括研究交换平衡的热力学和研究交换反应速度的动力学。应该说,描述离子交换平衡的最合适也是最严格的方法是热力学,目前,离子交换反应的热力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已经从二元离子交换体系发展到三元及多元体系,从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肌苷发酵液不同pH值、树脂预平衡条件、饱和树脂的洗菌、淋洗条件对肌苷离子交换提取和解吸工艺影响情况,并对其离子交换吸附机理进行了详细探讨,旨在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硼特效树脂吸附硼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边界模型对硼特效树脂XSC-800吸附模拟废水中硼酸根离子的动力学进行了描述.采用有限浴方法考察了体系温度、搅拌速度、树脂粒径及溶液中硼酸根离子浓度对交换过程的影响,并得到了交换动力学总方程.确定了硼酸根离子的交换过程属颗粒扩散控制,交换过程的表现活化能为20.38kJ/mol,表观反应级数为1.661.  相似文献   

14.
离子交换树脂对钒 (Ⅴ) 交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选用901、201?、201?、D301R等树脂对钒 (V) 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吸附实验研究,并对离子交换性能与钒酸根离子的赋存状态的关系进行了机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型号树脂对钒 (V) 的离子交换能力差异很大,2017、201?树脂在弱碱性条件下对钒 (V) 的浸出液的交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以壳聚糖为模板在酸性溶液中实现了对苯二酚的氧化聚合.该反应必须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动力学研究表明该氧化聚合反应是以选取机理进行的模板聚合反应.当壳聚糖残基与对苯二酚的摩尔比小于0.8时,反应速度与壳聚糖浓度成正比.当壳聚糖残基与对苯二酚的摩尔比大于0.8时,反应速度不再随壳聚糖浓度提高而提高.反应对对苯二酚而言是一个一级反应.反应的活化能为71.6kJ/mol.  相似文献   

16.
高温高压的流动溶液内矿物-水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介绍高温高压下开放流动体系内矿物-水反应动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研究了连续流动体系中方解石-水的反应速度方程后又在稳态操作的化学动力学实验中发现了偶存于其中的非稳态动力学过程。同时用轴向弥散模型和叠层反应器研究了萤石和钠长石反应动力学机理。本文还研究了不同温压、流速、介质和不同的溶液性质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及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
离子交换法从钾长石提钾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我国非水溶性含钾岩石储量丰富 ,其中钾长石矿总量达百亿吨[1 ] 。国内开展钾长石提钾的研究工作由来已久 ,对机理方面的研究较少。郭峰等[2 ] 对炭还原高炉冶炼钾长石进行过热力学分析和动力学研究 ;邱龙会等[3,4] 对钾长石体系热分解进行了热力学分析与计算 ,并对钾长石 石膏 碳酸钙体系加入硫酸钠时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研究了温度、添加剂对钾长石中钾离子交换度的影响 ,对原矿焙烧前后及与添加剂共焙烧后的水不溶物进行了物相分析 ,实验结果与理论推测皆表明 ,添加剂与钾长石共烧结提钾机理为离子交换反应 ,并得出…  相似文献   

18.
以共沉淀法合成的磁性层状复合氢氧化物(Magnetic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MLDH)为前驱体, 通过对原位反应系统液相数据的拟合与固相样品的表征, 研究了0~50 ℃条件下MLDH与氟尿嘧啶(5-FU)的离子交换动力学特征. 结果表明, MLDH及离子交换产物MLDH-FU为以六方晶系为主并混杂微量氧化铁的复合磁性晶相; MLDH-FU离子交换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加快, FU, OH-和Cl- 3种客体的浓度变化分别服从二级、 零级及一级反应速率模型, 反应活化能依次为12.69, 27.88和3.580 kJ/mol. 固相表征参数的变化与液相动力学过程、 主-客体结构调整及MLDH-FU粒子陈化过程相符; 离子交换限定在LDH层间, 不涉及层板内部秩序, 不改变前驱体的结构与形貌特征, 具有侧向非断层反应习性, 是交换剂在MLDH外周经吸附亲和、 侧向进攻、 层间置换及柱撑模型转换再到新的插层客体主导调整及晶粒发育陈化的有序过程.  相似文献   

19.
磷酰氨基酸的酯交换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波  赵玉芬 《有机化学》1995,15(1):30-34
本文利用^3^1P NMR , 对比研究了磷酰化组氨酸与其它磷酰化氨基酸和一级醇的磷上酯交换的反应速度,实验表明磷酰化组氨酸的反应速度最快. 由此提出了以下机理:由于咪唑环的参与,磷可以形成六配位过渡态,从而加快了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多种无机离子交换剂催化争成阿斯匹林的研究,发现磷酸铁—磷钼酸铵(TiP-AMP)等含磷类复合无机离子交换剂作催化剂使用,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易处理并能回收重复使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