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本文通过一道求取值范围问题的教学,记录了"从最初不假思索的讲解到尴尬的变式,从‘平方和’到三角换元,直至最后基于高观点下的几何解法"的心路蜕变历程.由此表明,高考备考中的习题教学应从"讲清习题"和"变式训练"的教学层次提升到"揭示问题本质"的教学层次. 相似文献
5.
文[1]对二次型约束下最值的求解进行了探讨,多角度多层次给出了其求解策略,读来使人受益匪浅.本文拟从另一角度出发,给出 相似文献
6.
背景在《实验班》的课堂上,复习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怎样判别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学生甲:将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y 相似文献
7.
不等式组的整数解问题是学习不等式组时常见的重要题型,现就这类问题加以归类简析,供同学们参考.一、根据整数解确定字母 相似文献
8.
当遇到含二次根式且定义域为R的函数求值域时,有时虽可通过平方法将函数关系式转化为关于x的类二次方程A(y)x2+B(y)x+C(y)=0(x∈R)的形式,再结合根的判别式来求得答案,但这种方法通常会扩大函数值的取值范围,导致结果出错. 相似文献
9.
北京昌平二中吴梦彤老师和湖北宜昌张光林老师分别来稿指出本刊2011年1月下期第5页《一元一次不等式中的参数》一文例3及例4之解答有误.原文例3之正确答案应是a≤1.原文例4之选项(D)应为-5相似文献
10.
运算卡壳是学生解答圆锥曲线综合题的常见障碍,本文以一道椭圆中定点证明问题的教学为例介绍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类障碍,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运算障碍节点,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巧设问题合理引导学生思维进阶,理解运算对象,探究运算思路,选择运算方法,充分发展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 相似文献
11.
最近,读2008年第11期《中学生数学》祝世清老师的《通径是圆锥曲线最短的焦点弦》一文,深受启发,下面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讨论基于三角形网格的二维非线性抛物型方程组的有限体积元方法,其中试探函数空间为二次Lagrange元,检验函数空间为分片常数函数空间,对问题的全离散格式证明了最优的能量模误差估计。最后给出一个相关数值算例以验证格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我一直认为自己解不等式解得很好呢.但是今天我见了这样一道题:不等式组x2m-1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我一下子晕了,这是我第一次碰到这样的问题:与以前的最大不同是有其他字母,后来我知道这个字母叫参数m,我多想把大于小于号换成等于号啊.没办法只好慢慢算了……终于我打算放 相似文献
14.
例1设x,y为实数,且x~2+xy+y~2= 3,求x~2-xy+y~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析已知条件和待求式都是二次齐次式,可采用判别式法求x~2-xy+y~2的最值。 相似文献
15.
16.
车树高老师在《中学生数学》(2011年1月下)所刊发表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的参数》一文,出现了三处错误:①例3中不等式组无解时a≤-1而不是a<-1;②例4中的C、D选项一样;③例4答案应为-5 相似文献
17.
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含参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问题一直是学生的薄弱点,很多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总是一筹莫展.本文中结合具体案例,探究和分析了含参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几种解法,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如何根据题设条件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的参数进行分析,供同学们参考.一、参数使不等式组的解集已知例1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教师需要什么样知识的各种模型.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美国学者Shulman,L.S.(1986)和其同事们的观点.他们针对当时美国教师教育中的培养模式、教师资格认 相似文献
20.
确定不等式中参数的取值范围,需要综合运用数学的多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基本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知识,合情推理论证的能力,以及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等等,能够反映学生综合的数学素质,也符合新课程对数学教学和学生能力的要求,同时这类问题往往综合性强、结构新颖,因而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内容.本文提供一些对这类问题求解的常用策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