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叔丁氧基钾-正丁基锂作引发剂,甲苯作溶剂,在无极性添加剂及添加极性试剂二种情况下,研究了丁二烯阴离子聚合反应速率若干因素。在K/Li=1.1,A/Li=0,温度为0℃情况下,引发剂浓度与聚合反应速率R_p呈一级关系,表观增长速率常数k_(ap)不随引发剂浓度的增大而改变;在K/Li=0.5和1.1,A/Li=0,k′=2/100条件下,k_(ap)相差较大,但表观增长活化能E_(ap)均为45.2kJ/mol;K/Li<1.0时,Rp随K/Li增加不断增加,K/Li>1.0后,Rp逐步趋向不变。体系中添加极性给电子试剂,能够极大地提高聚合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2.
溴邻苯三酚红解离常数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等吸收点法测定了溴邻笨三酚红的全部五个解离常数。其结果如下: k_(α_1)=0.99(pk_(α_1)=0.01);k_(α_2)=8.13×10~(-5)(pk_(α_2)=4.09);k_(α_3)=1.40×10~(-6)(pk_(α_3)=5.58);k_(α_4)=3.44×1o~(-9)(pk_(α_4)=8.46)及k_(α_5)=2.75×10~(-12)(pk_(α_5)=11.53)。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研究了丁二烯在乙酰基丙酮镍-一氯二烷基铝体系中聚合的一般规律、聚合动力学及链转移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聚合速率对单体浓度、主催化剂(镍络盐)浓度均呈一级关系,而对一氯二异丁基铝浓度呈二级关系,即 -(dM/dt)=k[M][NiA_2][Al(i-C_4H_9)_2Cl]~2对一氯二乙基铝浓度则呈1/2级关系,即 -(dM/dt)=k[M][NiA_2][Al(C_2H_5)_2Cl]~(1/2)对这二种体系反应级数的不同作了解释。 实验测得丁二烯在乙酰基丙酮镍-一氯二异丁基铝体系中聚合的总活化能为8.0±0.5千卡/克分子,而在一氯二乙基铝体系中为 8.9±0.5千卡/克分子。 研究了丁二烯在本体系中聚合时单体浓度、主助催化剂浓度、聚合转化率、溶剂以及某些添加剂等因素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的分子量随单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镍组份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体系中水分含量很低时,一氯二乙基铝浓度的改变对聚合物分子量基本无影响;在5—60%转化率及0—35℃范围内聚合物分子量变化不明显;庚烷中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比苯中所得者低;添加水、吡啶、三溴化铝、三乙基铝、甲基环己烷及蒽等都不能显著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 计算链转移常数,得到对含镍组份为 84,对单体为 1.9× 10~(-3),终止常数为 2.3×10~(-3)。因而得知本体系中主要的链转移过程是  相似文献   

4.
4—氨基—三氮唑树脂对铬(Ⅵ)的吸附,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4-氨基-三氮唑树脂(4-ATR)对Cr(Ⅵ)的吸附在pH=1时最佳,Cr~(3+)基本不被吸附。两者分离系数β_(CrVI/Cr~(3+)=5.52×10~3.静态饱和容量为179.4mg Cr(Ⅵ)/g树脂。用5mol/L HCl能还原洗脱。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吸附速率常数k_(21·c)=1.59×10~(-3)S~(-1)、K_(25·c)=1.87×10~(-3)S~(-1)、K(30·c)=2.2×10~(-3)S~(-1);表观吸附活化能E_a=26.26kJ/mol;吸附热力学函数ΔH=6.16kJ/mol,ΔG~(298)=-15.1kJ/mol,ΔS~(298)=339.8J.mol·K.吸附机理表明4-ATR功能基上的N与Cr(Ⅵ)发生配位键合,配位摩尔比为1∶1.利用此树脂处理含Cr(Ⅵ)电镀废水,铬回收率可达95.7%。  相似文献   

5.
对聚二甲基硅氧烷-溴代环己烷θ溶液(28℃)体系进行了沉降速度法测定分子量分布及沉降系数压力改正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直接测定沉降系数的压力改正的方法,即在沉降池中加入不同量的溶液以得到不同的液柱高来改变静压,测定溶液界面在不同静压下的浮升速度计算压力系数。所得适用 于静压为200大气压以下的沉降系数的压力改正系数α=1.44×10~(-3)_(大气压)~(-1)。从沉降系数分布、(?)_ω、[η]_θ及[η]_(甲苯)的测定,订定了聚二甲基硅氧烷在28℃θ条件下的s-M,[η]_θ-M及在甲苯(25℃,良溶剂)中的[η]-M单分散关系为。 s_1=6.30×10~(16)M~(0.50)(溴代环己烷,28℃) [η]=7.41×10~(-2)M~(0.50)(溴代环己烷,28℃) [η]=9.53×10~(-3)M~(0.71)(甲苯,25℃)  相似文献   

6.
钠快离子导体Na1+xZr2-yTiySixP3-xO12系统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钠快离子导体Na_(1+x)Zr(3-y)Ti_y Si_xP_(3-x)O_(12)系统中x=2.0,y=0—2.0的一系列合成物的合成条件、相变关系及其两个单纯相—311相(相当于起始组成为Na_(3.0)Zr_(1.0)Ti_(1.0)Si_(2.0)P_(1.0)O_(12.0)和302相(相当于起始组成为Na_(3.0)Ti_(2.0)Si_(2.0)P_(1.0)O_(12.0)的电导率和激活能。 室温时,311相和302相的电导率分别为0.78×10~(-4)(Ω·cm)~(-1)和0.30×10~(-4)(Ω·cm)~(-1)。623K时,311相和302相的电导率则是0.49×10~(-1)(Ω·cm)~(-1)和0.44×10~(-4)(Ω·cm)~(-1)。在473K—623K温区里,311相和302相的电导激活能各为43.01kJ/mole和46.26kJ/mole。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稀氨水溶液中,微量α,α′-联吡啶加速过氧化氢氧化茜素褪色的指示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证明了本反应的反应级数为假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1.698×10~(-3)/s,半衰期t_(1/2)=6.8min。建立了动力学直接光度法测定微量α,α′-联吡啶的新方法,灵敏度为1.35×10~(-8)mol/L,测定范围0~16×10~(-4)mol/L,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8.
金-钼酸铵-罗丹明B体系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高氯酸和聚乙烯醇(PVA)存在下金与钼酸盐和罗丹明B(RB)的显色反应,其适宜条件为C_(HClO)=0.81mol/L,C_(MoO)~(2-)=1.4×10~(-3)mol/L,C_(RB)=3.3×10~(-5)mol/L及0.08%PVA。λ_(max)=5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C为2.65×10~5L·mol~(-1)·cm~(-1),服从比耳定律范围0~10μg Au/25ml。缔合物至少稳定2周,摩尔比Au:RB=1:2。考察了39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贱金属不干扰。泡沫塑料分离富集金后,用于岩矿及冶金产品中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配合物Li(THF)_2(μ-Cl)_2YCl_2(THF)_2,M=526.10,结构已由X射线衍射法测定,空间群C_2/c,a=21.333(5),b=10.371(10),c=22.559(4)(?),β=90.87(1)°,V=4990.4(?)~3,Z=8,μ(Cu K_a)=75.378cm~(-1),F(000)=2160,R=0.073。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广角及准弹性光散射法测定了聚苯醚砜各级分在DMF中和在θ溶剂中25℃时的均才半径R_G,第二维利系数A_2,流体力学半经R_H,扩散系数D_O,扩散系数的浓度依赖性k_F以及这些参数与分子量M的关系。它们的结果如下R_G=0.031MO~(0.55) D_O(θ)=0.906×10~(-4)M~(0.5) D_0=1.445×10~(-4)M~(0.55)A_2=0.033M~(-0.35) k_D(θ)=0.5M~(0.34) k_D=2.3×10~(-6)M~(1.36)α_H=R_H/R_H(θ)=0.63M~(0.05)R_H(θ)=0.0299M~(0.5)R_H=0.0188M~(0.55) 作者讨论了静态与动态两种高分子尺寸之间的关系;三种溶胀因子α_η和、α_H、α_G之间的关系;以及摩擦系数的浓度系数k_F与流体力学体积V_H之间的关系。它们的结果满足下面各关系式: R_H/R_G=[π(v+1)(2v+1)/3]~(1/2)(2-v)(1-v)/2, α_η~3=α_(G)~2α_H, k_F=1.2A_2M+N_AV_H/M,K_F(θ)=N_AV_H/M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苯甲酸的正丁醇溶液对高氯酸氧铀的萃取,测得苯甲酸在正丁醇和水相间的平衡常数(A=58),苯甲酸在鲍和正丁醇的水溶液中的电离常数(K_a=6.2×10~(-5))和萃取反应的平衡常数(K=6.4×10~(-5))。研究结果证明在水相中除UO_2~(2+)外,倚有UO_2A~+,UO_2A_2,UO_2(OH)~+和UO_2(OH)A共四种格合物(A~-表示苯甲酸根),其稳定常数经测定分别为:β_(10)=8.0×10~2,β_(20)=1.8×10~5,β_(01)=2.0×10~9,β_(11)=5.2×10~(12)。以上常数除K_α及β_(01)与文献值一致外,其余似尚无报告。交中提出一种较简便而较严谨的用萃取法测定混合型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的数据处理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Na_(1+x)Zr_(2-y)Ti_y,Si_xP_(3-x)O_(12)系统y=1,x=0-2.0的一系列合成物.其合成反应温度低于Zr-NASICON的合成温度.研究了系统的相变关系以及电导率、电导激活能与化学组成的关系.研究了系统合成物对水的稳定性.结果表明y=1.0,x=0.9的合成物的电导性能最好,对水的反应性也较小,其电导率在室温时为3.64×10~(-4)(Ω·cm~(-1)),在623K时为1.25×10~(-1)(Ω·cm)~(-1),其激活能为26.35kJ/molc(0.27cV)(473-673K).  相似文献   

13.
钠快离子导体Na1+xZr2-yTiySixP3-xO12系统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Na_3PO_4、ZrP_2O_7、SiO_2、ZrO_2、TiO_2为反应原料,在1173K—1473K的高温下进行固相反应,制备了钠快离子导体Na_(1 x)Zr_(2-y)Ti_ySi_xP_(3-x)O_(12)系统中x=1、y=0—2.0的一系列合成物。研究了它们的相变关系;测定了两个单纯相—211相和202相的电导率和电导激活能。 室温时,211相的电导率σ_(RT)=1.52×10~(-4)(Ω·cm)~(-1),202相的σ_(TR)=0.53×10~(-4)(Ω·cm)~(-1);623K时,211相的电导率σ_(623)=1.21×10~(-1)(Ω·cm)~(-1),202相的σ_(623)=0.88×10~(-2)(Ω·cm)~(-1)。 在523K~673K温区里,211相的电导激活能E_a为31.87kJ/mole,202相的E_a为33.16kJ/mole。  相似文献   

14.
用停止-流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Eu~(2+)与二甲酚橙(XO)间快速电子转移反应的动力学规律。求得了速控步骤的动力学参数。如反应级数(n=2)、几个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k_(278 K)=5.7×10~8 L·mol~-·s~(-1), k_(s38 K)=1.01×10~9 L·mol~(-1)·s~(-1))、活化能(E=7.6×10~3 J·mol~(-1)), 以及指前因子(A=1.5×10~(10) L·mol~(-1)·s~(-1)), 并判断出其为溶液中扩散控制型反应。根据实验现象与测试结果, 提出了Eu~(2+)与XO的反应分别在Eu~(2+)相对过量和在XO过量时的反应机理, 并判断了各反应步骤速率常数之间的相对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用停止-流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Eu~(2+)与二甲酚橙(XO)间快速电子转移反应的动力学规律。求得了速控步骤的动力学参数。如反应级数(n=2)、几个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k_(278K)=5.7×10~8L·mol~-·s~(-1),k_(s38K)=1.01×10~9L·mol~(-1)·s~(-1))、活化能(E=7.6×10~3J·mol~(-1)),以及指前因子(A=1.5×10~(10)L·mol~(-1)·s~(-1)),并判断出其为溶液中扩散控制型反应。根据实验现象与测试结果,提出了Eu~(2+)与XO的反应分别在Eu~(2+)相对过量和在XO过量时的反应机理,并判断了各反应步骤速率常数之间的相对关系。  相似文献   

16.
双官能度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微观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2 ,5 二甲基 2 ,5 二己酰基过氧化己烷 (DMDEHPH)为引发剂 ,在 5 5~ 80℃下引发苯乙烯聚合 .通过研究影响聚合速率的各种因素 ,得出了聚合速率对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级数分别为 1 0和 0 5次、聚合活化能为 92 0kJ mol、引发效率为 0 5 5± 0 0 3.温度一定 ,引发效率随引发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求得 6 0和70℃下DMDEHPH向引发剂的链转移常数分别为 0 0 37和 0 0 4 8、向单体的链转移常数分别为 0 5 9× 10 - 4和0 75× 10 - 4.  相似文献   

17.
在亲核试剂(ED)如吡啶(Py)、N,N-二甲基乙酰胺(DMA)或三乙胺(TEA)存在下,由引发剂H2O和共引发剂TiCl4组成引发体系,在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溶剂中进行异丁烯(IB)正离子聚合,考察了溶剂极性、聚合温度及异丁烯浓度对聚合反应转化率、产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聚合体系溶剂极性增大,聚合速率加快,相近转化率时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变窄.随着聚合温度降低,聚合速率明显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增加,活化能为负值,活性链端发生链转移或链终止等副反应的几率减小,当聚合温度为-60℃时,可以抑制活性链端的β-H脱除反应和链转移副反应,并得到大分子链末端全部为叔氯基团的聚异丁烯(PIB).当[IB]0≤2.5mol/L时,随[IB]0增加,聚合转化率有所增加,聚合产物的GPC谱图均为单峰分布,分子量增大,而分子量分布基本保持不变,对于加入Py的聚合体系,分子量分布指数在1.33~1.45范围内,对于加入TEA的聚合体系,分子量分布指数在1.47~1.60范围内,并求出在加入Py和TEA的聚合体系中活性链向单体的链转移常数CM分别为5.5×10-4和6.6×10-4.  相似文献   

18.
含氮宾的两个三核羰基铁簇合物是由[Et_3NH][HFe_3(CO)_(11)]与C_6H_5NCO在苯中反应获得。应用四园衍射仪测定了H_2Fe_3(N-C_6H_5)(CO)_9(Ⅰ)和Fe_3(N-C_6H_5)(μ_3-CO)(CO)_9(Ⅱ)的晶体结构。晶体数据为:C_(15)H_7NO_9Fe_3(Ⅰ),空间群P2_1/a,a=18.343(2),b=9.072(1),c=11.451(1)(?),β=102.03(1)°,V=1863.7(?)~3,Z=4,D_c=2.143g/cm~3;C_(16)H_5NO_(10)Fe_3(Ⅱ),空间群P2_1/c,a=8.634(1),b=13.026(1),c=17.642(2)(?),β=97.68(1)°,V=1966.3(?)~3,Z=4,D_c=1.820g/cm结构系用直接法解出,最后R_(Ⅰ)因子为0.033,R_(Ⅱ)因子为0.027。测定结果表明,(Ⅰ)和(Ⅱ)分子均具有C_s对称性,且三个Fe原子共面,呈近似等边三角形结构。(Ⅰ)中面桥N原子以不对称方式与三个Fe原子成键;(Ⅱ)中面桥羰基以不对称方式与三个Fe原子键连。Fe-N和Fe-C键长分别在1.896-1.938(?)和2.006-2.110(?)之间。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增溶于胶束内部的HA诱导的DPBF光敏氧化动力学。测定了DPBF在不同胶束中光敏氧化总速率常数,分别为5.12×10~9(SDS),2.31×10~9(Triton X-100)和6.21×10~9L/mol·s(TDPB)。实验证明胶束可有效猝灭单重态氧却不猝灭HA的激发三重态,从而导致DPBF光敏氧化双分子反应可按假一级动力学规律处理,可求出表观速率常数为1.52×10~(-3)s~(-1)(SDS)或1.54×10~(-3)s~(-1)(Triton X-100),相应的半寿命为7.5min。这些结果为HA在水溶液中的光动态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铑(Ⅲ)-钼酸盐-丁基罗丹明B缔合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祖碧  王加林  徐其亨  刘云杰 《分析化学》1994,22(11):1125-1128
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铑与钼酸盐和丁基罗丹明B(BRB)形成寓于缔合物,缔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70nm,摩尔吸光系数ε值为3.22×10~5L·mol~(-1)·cm~(-1),服从比耳定律范围0~8μgRh/25ml,摩尔比Rh:BRB1:4:,缔合物至少稳定240h。测定铑的适宜条件为C_(HCIO_4)=1.5mol/L,C_(MoO_4~(8-)),3.3×10~(-8)mol/L,C_(BRA)=3.8×10~(-5)mol/L,PVA0.08%。考察了41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常见元素不干扰。本法已用于催化剂和回收液中铑的测定,结果满意。本文还探讨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