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f0(400—1200)的物理本质进行了探讨,将其分解为三部分:t道ρ介子和f2(1270)介子交换部分以及一个很宽的s道共振态f0(X).在ππ不变质量1.2GeV以下,用t道ρ介子交换就可以很好地解释同位旋为2的ππS波散射实验数据.但是,在能量高于1.2GeV时,t道f2(1270)介子交换的贡献必须计入.利用同位旋为2的ππS波散射过程对t道ρ介子和f2(1270)介子交换中的形状因子进行约束,通过重新拟合CERN-Munich(CM)实验数据来获得f0(X)的参数.结果表明,确实需要引入一个在1.6—1.7GeV附近具有极点的较宽的0++的共振态,其极点是(1.69–0.26i)GeV.  相似文献   

2.
王晓伟  郭建友 《物理学报》2019,68(9):92101-092101
在复动量表象下引入格林函数,建立了复动量格林函数方法.把这种方法应用于n-α散射系统,计算其散射相移.提取n-α系统的共振态并研究共振态对能级密度、相移和散射截面的贡献.在不引入任何非物理参数的前提下,离散化薛定谔积分方程得到束缚态、共振态和连续谱.通过分析散射态物理量可以更好地理解共振态以及非共振连续谱态.在n-α系统中的成功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SU(3)对称性研究了χc0的遍举多体衰变χc0→B(-B)MM(B:重子,M:介子),通过同位旋耦合常数构造了χc0→B(-B)→B(-B)MM衰变的跃迁振幅.基于这些跃迁振幅,发现N*共振态对χc0→B(-B)ππ的贡献相对较大,这个衰变道可以在实验上用来研究N*共振态.  相似文献   

4.
H+H2反应截面的全量子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桂华  杨向东 《物理学报》2002,51(3):506-511
利用全量子力学耦合通道扭曲波近似(CCDWA)方法和三种势能面计算了H+H2(vα=0,jα=0)→H2(vβ,jβ)+H碰撞的反应截面,并与准经典弹道计算结果及公认较好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势能面下利用CCDWA方法得到的截面和公认较好的计算结果符合很好,而准经典弹道计算的反应截面误差较大. 关键词: 反应散射 势能面 反应截面  相似文献   

5.
基于SU(3)对称性研究了Xc0的遍举多体衰变xc0→BB^-MM(B:重子,M:介子),通过同位旋耦合常数构造了xc0→BB^-→BB^-MM衰变的跃迁振幅.基于这些跃迁振幅,发现N^*共振态对xc0→BB^-ππ的贡献相对较大,这个衰变道可以在实验上用来研究N^*共振态.  相似文献   

6.
O(1D)+N2O→NO+NO反应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应用三体模型及扩展的LEPS势能面(PES),对初始条件为(Ecol=55 kJ/mol,v=0,j=0)的O(1D)+N2O→NO+NO反应体系进行了准经典轨线(QCT)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体系的势能面及反应机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较全面地研究了此反应体系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基于SU(3)对称性研究了χc0的遍举多体衰变χc0→B(-B)MM(B重子,M介子),通过同位旋耦合常数构造了χc0→B(-B)→B(-B)MM衰变的跃迁振幅.基于这些跃迁振幅,发现N*共振态对χc0→B(-B)ππ的贡献相对较大,这个衰变道可以在实验上用来研究N*共振态.  相似文献   

8.
黄飞  张宗烨  余友文 《中国物理 C》2005,29(10):948-953
在手征,SU(3),夸克模型中,通过求解共振群方程动力学地研究了同位旋,I=1/2,和,I=3/2,道,Nπ,的,S,波和,P,波低能弹性散射相移.所用的模型参数由基态八重态和十重态重子的能量定出, 并能给出不同分波的,KN,散射相移.除了有明显共振态的道以外, 计算得到的各个分波的,Nπ,散射相移和实验值定性一致.  相似文献   

9.
利用高灵敏度的氢原子里德堡飞渡时间谱方法研究了 F H_2→HF H 反应碰撞能在5.02kJ/mol 下的交叉分子束反应态态散射动力学.所有在时间飞渡谱中被观测到的谱峰可以归属为 HF 产物的振转态结构.还观测到了明显的 HF(v’=3)前向散射,以及少许的 HF(v’=2)前向散射.  相似文献   

10.
基于螺旋度分波分析公式 ,我们探讨在J ψ→fJ(θ1,1)、fJ→ππ(θ2 ,2 )、→K+ K-(θ3 ,3 )级联衰变过程中是否可以通过各种一维角分布投影鉴别出f0 和f2 共振态 .结果表明 ,f0 和f2 可以同时给出完全相同的 (θ1,1,θ2 ,2 )一维投影 ,但不能同时给出完全相同的 (θ1,1,θ2 ,2 ,3 )一维投影 .因此 ,要想保证从角分布的一维投影鉴别出f0 和f2 ,必须同时考虑所有三个衰变顶角的角分布信息 .  相似文献   

11.
随机粗糙面上后向散射的增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亚秋 《物理学报》1989,38(10):1611-1620
用基尔霍夫近似,研究了随机粗糙面后向散射方向上角度性的散射增强的理论。所得到的极化二次散射强度的解析公式解释了随机粗糙面上多次散射的相干性,并用来定量地计算随机粗糙面后向散射的增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及改进的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计算了O(~3P)+HI→OH+I反应的速率常数。考虑了反应路径上的量子效应(即隧道贯穿及非经典反射效应)以及垂直于反应路径的振动非谐性,对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与准经典轨线理论的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基于螺旋度分波分析公式,我们探讨在J ψ→fJ(θ1,1)、fJ→ππ(θ2 ,2 )、→K+ K-(θ3 ,3 )级联衰变过程中是否可以通过各种一维角分布投影鉴别出f0 和f2 共振态.结果表明,f0 和f2 可以同时给出完全相同的(θ1,1,θ2 ,2 )一维投影,但不能同时给出完全相同的(θ1,1,θ2 ,2 ,3 )一维投影.因此,要想保证从角分布的一维投影鉴别出f0 和f2 ,必须同时考虑所有三个衰变顶角的角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   

14.
运用准经典轨线的方法,基于RODRIGO势能面,研究反应体系O++DH (v=0, j=0)→OD++H的立体动力学性质. 对描述k-j′两矢量相关和k-k′-j′三矢量相关的分布函数P(θr)和P(φr)以及产物转动取向参数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发现极化微分反应截面呈现有趣的现象. 计算了反应几率与反应截面. O++DH (v=0, j=0)→OD++H反应的立体动力学性质对体系的碰撞能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15.
光在大分子聚合物中的解偏和散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报道了光在大分子聚合物中的前向散射和解偏现象,并用Mie散射和Fraunhofe衍射理论对其进行了解释,提出了小角度散射的光解偏理论。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H原子和振动激发的HF(v=3,j=0)分子在低碰撞能下的量子反应动力学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低碰撞能下,散射主要以非反应过程为主;振动激发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在小于10-4eV碰撞能下,非反应非弹性散射截面和反应截面的比值约为3.在反应截面上发现了Feshbach共振现象,证实是由反应通道上紧邻反应势垒的H…HF(v=3,j=1~3)的范德瓦尔斯聚合体存在的准束缚态所形成.  相似文献   

17.
通过求解N巴黎光学势的复薛定谔方程,研究了N系统的近阈束缚和共振行为,得到了一个p系统的13P0共振态.发现其能量和宽度与最近BES用Breit Wigner(B W)公式分析J/ψ→γp衰变的实验数据给出的结果相容.讨论了这一结果的含义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约化维数量子动力学理论 ,利用含时波包法 ,对反应D +CD4 →CD3+D2 进行了四维量子散射计算 .将反应多原子CD4 看作双原子D—CD3,反应D +CD4 →CD3+D2 看作单原子 双原子反应 ,把体系的反应简化为四维散射问题 .波函数的传播采用分裂算符法 ,为避免格点边界处含时波函数的边界反射 ,采用了光学吸收势法 ,在格点边界处引入光学势 ,消除边界反射 .根据CD4 分子的C3v对称性 ,选取了Jordan和Gilbert提出的半经验势能面 .计算结果表明 ,反应概率随平动能的变化图像 ,呈现出显著的量子共振特性 ,这是很多提取反应的共同特征 .而不同振动态下的反应概率随平动能的变化表明 ,随振动量子数的增大 ,反应概率有明显提高 ,且反应阈能明显降低 ,这说明反应分子的振动能对分子的碰撞反应有重要贡献 .而对基态和第一振动激发态时散射截面的计算 ,也证明了这一结论 .同时 ,还分别通过计算量子数j,k ,m对反应概率的影响 ,对该反应的空间取向效应进行了研究 ,并与H +CH4→CH3+H2 反应进行了比较 .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精度从头算能量点构建三重态3A' 势能面. 单点能计算采用的方法是完全活性空间自洽场和多组态相互作用,计算中所用的基组是aug-cc-pV5Z,并利用多体展开方法结合AP函数形式对所有能量点进行了拟合. 在新构建的势能面基础上,在平动能0.8~2.2 eV进行了含时波包散射计算,计算中同时采用了离心突然近似和紧耦合方法. 另外还对初始振动态ν=0~3(j=0)情况下的总反应几率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初始振动激发对该体系有很大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R矩阵理论方法,通过构建BeCl_2分子的静态交换势模型(SE),静态交换加极化势模型(SEP)和密耦合模型(CC),在0-10 eV能量范围内首次研究了低能电子与BeCl_2分子的散射动力学过程,预测了弹性散射积分截面,并在三种模型中分别发现一个来自B_(2u)和B_(3u)对称性贡献的势形共振态.讨论了这些共振态随着极化效应的变化,获得了收敛的截面和共振态结果.进一步使用POLYDCS程序首次计算了电子与BeCl_2分子的散射微分截面(DCS)以及动量转移截面(MTCS).当前研究结果将为天体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提供重要的截面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