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氢原子的结构简单,其光谱具有明显的规律,各种原子光谱线规律性的研究首先是在氢原子上得到突破。通过测量氢光谱可见谱线的波长,能较准确测定氢的里德伯常数,可使学生对近代物理测量有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2.
鲁斌 《物理通报》2021,(1):39-42,47
利用分光计、三棱镜,将氢原子光谱呈现在高中物理课堂.利用光栅,准确测量谱线波长,并引导学生得到巴尔末公式,进行深入思考.将玻尔理论进行系统教学,用理论解释实验,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本课中,弥补了学生对于氢原子光谱实验现象的缺失,也弥补了教材对于玻尔理论系统性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1)反氢原子研究的成功:2010年11月下旬,ALPHA国际合作组宣布他们将38个反氢原子俘获在阱中长达170ms之久.这么长的时间足够对反氢原子的光谱特性进行详细的测量.仅仅几周以后,在CERN的ASACUSA合作组宣布,他们在产生适合做光谱研究的反氢束流方面获得重要突破.这两项突破性进展使得首次对反氢原子能级进行详细研究成为可能.反氢  相似文献   

4.
普朗克常数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常数,利用测角仪器分光计,探索用玻尔氢原子理论来测普朗克常数。根据最小偏向角测量三棱镜折射率的原理,利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的折射率来研究光的色散规律,测量棱镜材料对不同波长入射光的折射率,得到棱镜材料的色散曲线和拟合方程。根据玻尔的氢原子理论,用分光计测出氢原子光谱四条谱线(α,β,γ,δ)的偏向角对应的折射率,由科西经验公式计算出相应的波长。  相似文献   

5.
徐伟  万宝年 《光子学报》1998,27(11):1019-1022
利用多道光学分析仪测量Hα线形分布,从线形的分布推出再循环的氢原子主要来源于离子中性化后的反射和氢分子的离解。通过双高斯拟合Hα线形分布,由多普勒频移得出了氢原子的入射速度。从氢原子能量分布上的特征峰得出氢分子的离解方式主要是电离和直接离解。  相似文献   

6.
刘源  程衍富 《光谱实验室》2010,27(4):1520-1525
在氢原子光谱实验中,由色散规律求氢原子光谱波长的数据处理十分复杂。本文利用3次样条插值和误差随机化方法来进行数据处理。利用VC++和MATLAB的混合编程,建立氢原子光谱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充分发挥了VC++在界面设计上的优势,同时利用MATLAB处理复杂数据和表达图像的能力,因此该系统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7.
相对强度是光谱的一个重要宏观物理量,研究氢原子光谱的相对强度分布可以加深对量子跃迁的认识.本文应用量子力学知识对氢原子光谱的相对强度分布给予了理论解释,并计算了赖曼系、巴耳末系头三条谱线强度之比.  相似文献   

8.
由色散数据求氢波长的三次样条插值法和直线化拟合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三次样条插值的基本概念及运用Matlab求三次样条插值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氢原子光谱实验中,应用直线拟合方法求出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  相似文献   

9.
利用了氢原子飞渡时间谱实验方法对处于高n主量子数里德堡态的氢原子与氦原子的分子束散射过程进行了高分辨研究.测量了H(n)+He→H(n′)+He散射过程的散射微分截面.实验结果表明,产物主要分布在前向散射方向,在侧向也有一定的分布.在前向和侧向存在大量的振荡结构.同时详细的研究也表明,在上述的散射过程中往前散射的方向上,氢原子里德堡态主量子数n的变化并不是很大.实验结果得到了为理论上精确研究高n主量子数里德堡态的氢原子与氦原子的散射动力学的一套精细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利用精密光栅单色仪扫描氢原子光谱获得光谱波长,定性和定量地探究实验最佳条件的选择,对氢原子光谱实验进行误差分析,并提出优化改进方案,从而对学生实验进行指导,加深学生对近代物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徐涵 《光谱实验室》2013,(6):2942-2946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Mn(IBG)(4,4'-bipy)(H2O)2}·(H2O)2(H2IBG =1,3-苯二甲酰二甘氨酸,4,4'-bipy=4,4'-联吡啶),并通过X-射线衍射对其单晶结构进行了测定.该结构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分子量Mr=561.41,晶胞参数a=0.90278(8)nm,b=1.16584(1)nm,c=1.31133(1)nm,V=1.21309(2)nm3,Z=2,Dc=1.537g·cm-3,F(000)=582.0.由于分子间氢键,使得分子结构更趋稳定.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金硫氢原体模拟成矿的拉曼研究程光煦(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及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实验室,微结构科学技术高等研究中心南京210093)蔡元吉,周茂(地矿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210002)RamanInvestigationforTheSolutiono...  相似文献   

13.
用^93Nb(n,2n)^92mNb和^90Zr(n,2n)^89m+gZr截面比法测定中子能量,以^93Nb(n,2n)^92mNb反应截面作中子注量标准,用活化法测量了13.5-14.6MeV中子引起的^89Y(n,2n)^88Y的反应截面值。由(13.5±0.3),(14.1±0.2),(14.6±0.3)MeV中子引起的^89Y(n,2n)^88Y反应截面值分别为(759±42),(835±42)和(958±53)mb。Cross section for (n, 2n) reaction on Yttrium have been measured at energy of 14 MeV neutrons from H(d, n)He by using activation technique. The ^93Nb(n, 2n)^92mNb reaction was used to monitor the neutron fluence, HPGe detecto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γ-rays. The cross section of ^89Y (n, 2n)^88Y reaction are 759 ± 42, 835 ±42, 958 ±53 mb for neutron energy 13.5 ±0.3, 14.1±0.2, 14.6 ±0.3 MeV,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
占空比对微球a-C:H薄膜制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低压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方法(LPPCVD),以反式二丁烯(T2B)和氢气(H2)为工作气体,利用间歇跳动模式在微球表面制备30 μm厚a-C:H涂层.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照相技术对涂层表面形貌及壁厚均匀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占空比减小,制备出的微球a-C:H薄膜表面粗糙度呈下降趋势,而壁厚均匀性随占空比的减小变化不明显;当占空比为1/5时,在直径为(280±50) μm 的聚乙烯醇-聚苯乙烯(PVA-PS)双层球表面制备出30 μm厚的a-C:H涂层,表面均方根粗糙度(RMS)低于30 nm;占空比为1/7时,不能维持微球的稳定跳动. 关键词: 微球 a-C:H薄膜 粗糙度 壁厚均匀性  相似文献   

15.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H<,2>O<,2>诱导的PC12细胞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的bFGF进行药物干预,CCK-8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试剂盒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检测ER...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三维超分子配合物Zn(C12H8N3)2.H2O,经元素分析、紫外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5239(10)nm,b=1.30233(11)nm,c=1.33167(11)nm,β=102.6950(10)°,Z=4,[Zn(C12H8N3)2.H2O],Mr=471.81,V=2.1189(3)nm^3,Dc=1.479g·cm^-3,μ=1.189mm^-1,F(000)=968,R1=0.0300,WR2=0.1017,GOF=1.005。该化合物由1个Zn(Ⅱ)离子、2个2-(2-吡啶基)苯并咪唑阴离子和1分子配位水组成。其中2-(2-吡啶基)苯并咪唑的1位氮原子、吡啶环上氮原子及水分子中氧原子与锌(Ⅱ)离子配位,形成五配位的畸变三角双锥结构,单胞分子之间通过氢键O(w)-H…N和π-π堆积作用相互构成三维网状超分子体系。固态荧光测试显示,该配合物具有强的蓝色荧光发射(λmax=456nm)。  相似文献   

17.
晁淑军  于洁  李琴 《光谱实验室》2010,27(5):1710-1714
合成了邻氯苯甲酰肼缩水杨醛及Zn()、Co()、Ni()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邻氯苯甲酰肼缩水杨醛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以大豆苷元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两种水溶性异黄酮磺酸锰:7-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3′-磺酸锰(1)和4′,7-二乙氧基异黄酮-3′-磺酸锰(2),并采用1HNMR、IR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1的分子组成为[Mn(H2O)6](C16H11O4SO3)2.10H2O,其中Mn(II)位于对称中心并被6分子水所配位。[Mn(H2O)6]^2+,C16H11O4SO3-和H2O之间存在多种氢键;2的分子组成为[Mn(H2O)6](C19H17O4SO3)2.8H2O,两个异黄酮骨架构象不同。6个配位水分子分别与2个异黄酮骨架中磺酸根上的4个氧原子及8个结晶水上的8个氧原子形成12条氢键。1,2的晶体结构中均存在着π…π堆积作用,氢键以及π…π堆积作用共同将1或2组装成具有三维网格结构的超分子。  相似文献   

19.
利用蒸气扩散法合成了1,3,5-苯三酸与铜(Ⅱ)的二维网状聚合物{[Cu3(btc)2(py)9]·3C6H6·8.5H2O}n(H3btc=1,3,5-苯三酸,py=吡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每个Cu(Ⅱ)中心离子都具有Cu^ⅡN3O2的五配位环境,配位构型是扭曲的三角双锥,三个来自吡啶(py)的N原子与Cu(Ⅱ)共平面,两个来自不同btc的O原子位于轴向位置。通过btc的桥联作用形成二维网状结构,溶剂苯分子和结晶水夹杂在层间的空隙中。  相似文献   

20.
酒明衍  乔占平 《光谱实验室》2011,28(5):2549-2554
利用水热反应合成了两种超分子化合物1,2-二(2-苯并咪唑基)乙烷硫酸盐[(C16H16N4).(HSO4)2.(H2O)2](1)和5-(2-苯并咪唑基)-1,3-苯二甲酸[C15H10N2O4](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紫外光谱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两个化合物均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超分子化合物(1)的晶格参数:Mr=494.48,a=0.7089(2)nm,b=1.7922(5)nm,c=0.8584(2)nm,β=106.250(4)°,V=1.0471(5)nm3,Z=2,Dc=1.562g/cm3,F(000)=512,μ=0.318mm-1,GOF=1.046,R1=0.0518,wR2=0.1710;超分子化合物(2)的晶格参数:Mr=282.23,a=1.4345(3)nm,b=1.6748(4)nm,c=1.0628(2)nm,β=93.364(4)°,V=2.5490(10)nm3,Z=8,Dc=1.460g/cm3,F(000)=1152,μ=0.109mm-1,GOF=1.098,R1=0.0473,wR2=0.1341。两个化合物分子间通过氢键及π-π堆积作用相互形成三维网状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