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UV-B辐射增强对褶皱臂尾轮虫实验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单个体培养和生命表技术,研究了不同UV—B辐射剂量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实验种群的存活时间、产卵饿、生殖率和内禀增长率等关键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可使轮虫的存活时间显著缩短(p〈0.05),对照组轮虫存活时间最长,在本文验条件下达390h;最大剂量1.20kJ/m^2处理组最短,为300h.低剂量的0.24、0.48和0.72kJ/m^2 UV—B辐射促进了褶皱臂尾轮虫的繁殖,而高剂量的0.96和1.20kJ/m^2 UV—B辐射抑制了褶皱臂尾轮虫的繁殖.褶皱臂尾轮虫的生命期单随UV—B辐射剂量的增大呈一致性缩短,可以作为大气UV—B辅射强弱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2.
潜水品质取决于海洋自然环境, 须在自然环境适宜地建设潜水旅游目的地, 才能培育潜水旅游业. 借助ArcGIS 10.5软件, 运用多因子、层次分析方法构建海洋潜水旅游目的地适宜性评价指标及集成判别技术路线, 识别全球海洋潜水旅游目的地的潜在分布, 并结合我国潜水分布适宜区为海域空间规划编制内容提供现实依据. 研究发现 (1)影响建设海洋潜水旅游目的地的因素是海水深度、海洋表层水温、海流、潮汐、珊瑚密度等, 热量条件对适宜潜水全球分异起到了关键制约, 随着海水水温、珊瑚礁分布等自然条件优势减弱, 适宜性也逐渐降低, 形成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规律; (2)全球最适宜发展潜水旅游的地点集中在东南亚、太平洋西部与东部、印度洋西部与北部、中美洲等地区; (3)由于南海和东海部分海域更具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良好的光热条件, 是中国潜水旅游目的地的最适宜区和较适宜区, 海南三亚、西沙群岛以及广西涠洲岛等目的地已成为中国海洋潜水旅游的重点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3.
山茶(Camellia japonica)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主产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是我国著名的观赏花卉。山东省青岛市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由于气候上稍具冬暖夏凉的特点,所以采些亚热带常绿植物得以生存。青岛崂山原有多处分布着野生的山茶,目前已消失殆尽。但在沿海各岛屿上却甚普遍,特别是长门岩岛数量最多,是这一亚热带植物在我国自然分布的最北界线。该岛现尚有593株野生山茶,多与其它常绿树木形成群落。山茶是孑遗植物,第三纪时胶州湾地区的森林是由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树木组成。第四纪冰期后,只在一些水热条件较好的岛屿和陆地的某些小地形上才有残存。从岛屿上山茶分布的现状,可以为研究植物地理,特别是历史植物地理提供丰富的论据。在研究我国植物区系和作为植物资源基因库上,山茶及其群落组成种类也具有重大意义。为繁荣冬季的旅游,野生的山茶群落在一片景色焦枯的北方提供了郁郁葱葱和百花争艳的生态环境。所以保护山东沿海岛屿的野生山茶不仅对于植物科学的研究,而且在改善大地面貌和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上,都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象山港黄墩支港菲律宾蛤仔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现状, 采用COI和ITS1分子标记对该种群进行了基因序列特征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结果表明 在该种群30个个体中扩增得到的COI基因序列长度均为709bp, ITS1序列长度范围在693~729bp(共有746个位点). COI基因序列的位点中有670个保守位点(占94.50%)、39个变异位点(占5.50%); ITS1序列的位点中有保守位点671个(占89.95%)、变异位点62个(占8.31%)和缺失/插入位点13个(占1.74%). COI基因序列的保守性高于ITS1序列. 在COI基因序列中碱基(A+T)的占比(65.84%)高于(C+G), 而ITS1序列中则是碱基(A+T)占比(37.59%)低于(C+G). COI和ITS1序列的遗传距离分析均显示群体内遗传分化不明显. 基于COI基因序列和ITS1序列构建的遗传进化树显示 各科贝类分别相聚, 象山港菲律宾蛤仔位于帘蛤科的分支中, 其COI序列与杂色蛤进化关系最近. 遗传进化树中各种贝类的聚类关系与传统分类学结果相一致, 可作为分类的参考. COI和ITS1序列的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5.497和6.549, 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0775和0.00973, 单倍型数目分别为21和28, 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963和0.993, 根据COI和ITS1两个序列计算得到的菲律宾蛤仔象山港群体单倍型多样性均大于0.5, 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均大于0.005, 表明该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 并处于稳定状态. 本研究结果补充了菲律宾蛤仔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资料, 并可为象山港菲律宾蛤仔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法从中国东海和南海近海海水样品中分离得到105株细菌,探讨了不同海区可培养细菌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特点.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分离菌株分属于2个细菌门的14个种,南海分离菌株分属于3个细菌门的19个种.其中,东海分离菌株中α-变形菌占33.3%,γ-变形菌占57.2%,厚壁菌门细菌占9.5%.南海分离菌株中α-变形菌占41.9%,γ-变形菌占35.5%,拟杆菌门细菌占17.7%,厚壁菌门细菌占4.8%.东海和南海样品的分离菌株在种属水平上的多样性差异明显,后者的多样性指数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东亚夏季风在南海的爆发(南海夏季风)与东海赤潮之间的关系,发现南海夏季风爆发后的1~3周内,东海有一次赤潮过程.并对可能的机制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利用东亚夏季风在南海的爆发来预报东海赤潮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台风风场和台风浪数值后报能够有效弥补现场观测资料的不足,对南海海域的海洋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针对不同台风参数模型和全谱海浪模型的联合应用,编制了包括5个台风参数模型的数值模拟程序,以南海海域的台风Ellen(1983)和Dujuan(2003)作为案例,并联合应用2个第3代全谱海浪模型,完成了台风风场、气压场和台风浪场的数值后报.通过分析不同台风参数模型和全谱海浪模型组合应用的后报结果,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了Jelesnianski风场参数模型结合第3代全谱海浪模型WW3比较适用于南海海域台风浪后报.  相似文献   

8.
浙江北部沿海岛屿(下简称岛屿群)是浙江沿海岛屿区的主体, 在浙江沿海岛屿植物区系中最具代 表性.作者统计该岛屿群与毗邻地区植物区系的共有种和区系共有地理成分, 分析该岛屿群与我国东 部沿海诸山地森林植物区系间属的主分量和种的相关性, 阐明下述观点:1.浙江北部沿海岛屿与我国 南部各地区植物区系的联系远比其北部各地区密切.2.浙江北部沿海岛屿与华东植物区系的关系最为 密切;与华南植物区系的相似程度超过华中.3.浙江北部沿海岛屿与我国台湾和日本植物区系的关系 都很密切, 尤以与日本植物区系的关系更为密切.4.浙江北部沿海岛屿与我国东部沿海诸山地森林植 物区系属种相似性递减序列依次为杭州、西天目山、黄山、九龙山、大别山、连云港、青岛和旅大.  相似文献   

9.
浙江底栖海藻及其区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浙江潮间带底栖海藻211种,其中蓝藻门11种、绿藻门34种、褐藻门38种、红藻门128种。根据地理分布分析,其中有2/3的藻种由中国南海随台湾暖流北上而传入浙江海藻,来自北方的温带藻种及本地种均不多,因此,浙江海区以亚热带藻种占绝对优势,达69.2%,热带成分1.4%,温带成分26.5%,本地种2.4%。同时,与南北海藻区系的相似系数比较以及对R/P及RdC/P值(R:红藻,P:褐藻,C:绿藻)的分析,均显示浙江海区海藻属于亚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10.
台西南盆地构造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南海973航次在该区域的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并结合重力和磁力资料,发现台西南盆地的主要构造走向为NE-NEE向,沉积上具有独特的双层构造,是一个与南海演化密切相关的新生代伸展型断陷盆地.这个盆地早第三纪开始发育,形成了大量的正断层和由它们控制的一系列半地堑,发育了古新世-渐新世的沉积.渐新世末期盆地受到挤压作用影响,发育了一系列的逆冲断层和反转构造,表明了台西南盆地"先张后挤"的演化特征,从中新世开始进入热力学沉降坳陷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1.
高频地波雷达海洋表面流测量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频地波海态雷达测量精度问题,结合2005年8月浙江省东海海域得到的高频地波海洋表面状态监测雷达OSMAR2003的遥感测量数据,以及多普勒流速剖面测量仪的现场测量数据,通过误差分析理论对高频地波雷达海洋表面流测量精度以及误差来源做了分析.分析过程综合考虑了海流的运动特性,结果表明剖面流场的不均匀性分布及流场剖面结构的时间变化率是影响高频地波雷达径向流速测量误差的两个重要因素,通过去除其影响能有效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2.
以2012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浙江省的一次长连阴雨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客观资料对连阴雨形成的环流特征、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1)2012年连阴雨期间乌拉尔山地区的阻高明显偏强,冷空气、南支槽与副高的稳定维持且20 d基本没变,为浙江省形成连阴雨天气提供了必要的环流背景;(2)从孟加拉湾和南海吹来的偏南风为连阴雨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3)动力结构呈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配置,气流的上升运动和涡度式抽吸作用的强弱在雨势变化中起主导作用,低层辐合区和高空辐散区的强度变化与雨势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大陈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1980年2月至1981年5月和1983年10月至1984年7月在浙江省大陈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的定点调查观察结果。共鉴定底栖海藻89种。对其中50种底栖海藻的季节性变化(从生长期、生长盛期及红藻的繁殖)作了分析。认为海藻季节变化现象与水温及透明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将季节变化与日本真鹤畸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