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传统的周期表是用Ⅱ至Ⅷ的罗马数字作为族的序号的,不妨称其为“8族体系”。每一族又分为两个分族,常以附加A或B符号以示区别。但对A、B的用法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规定:欧洲习惯是把在短式周期表中左边的分族定为A族,右边的定为B族。若  相似文献   

2.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周期律,以周期律为基础提出了反映元素内在联系的周期表,自此以后,不断地有人提出各种类型的周期表,到目前为止,发表了的周期表不下170种。把它们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以下六种类型:1.短表:不超过九个族次的周期表,以门捷列夫式短表为代表。2.长表:不超过十八个族次的周期表,流行最广泛的维尔纳式长表。3.特长表:不超过三十二个族次的周期表,其中以玻尔塔式周期表最普遍。4.平面螺线表和圆形表:元素顺着螺线或圆周依原子序增加次序排列,具有代表性的表格如 S.T.  相似文献   

3.
《化学通报》编辑部:我们都是重视和喜爱《化学通报》的读者。最近我们读了《化学通报》1982年第6期上“征服‘不可驯服元素’的启示”一文(以下简称“启示”),发现文中有不少错误和欠妥之处,现列举如下:(1)杰出的化学家 Lavoisier,就法文读音来说,是三个音节,中文早已统一译成“拉瓦锡”了。我国读  相似文献   

4.
1 对《发展》的评介。《化学通报》2001年第11期“化学史”栏目载文“从诺贝尔化学奖看20世纪化学的发展”(以下简称《发展》),提出了三个问题:“化学奖主要集中在那(哪)些化学分支领域?同一领域的获奖有那(哪)些内在联系?未来化学各分支学科将如何发展?”该文用翔实的化学史实,回答了前两个问题。这是符合该文命题本意的,也是《化学通报》多年来坚持开辟“化学史”栏目,为读者又一次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参考资料。在此,我们谨向《化学通报》以及《发展》的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  相似文献   

5.
甲、板书提纲(即讲解时需要写在黑板上的提纲)一、周期表的组织和排列:1.七个周期十个列{偶数列——每大周期的第一列奇数列——每大周期的第二列2.九个纵行,称为类,Ⅰ至Ⅷ类每类分两族:主族——包括小周期元素的族。副族——不包括小周期元素的族。二、由周期表认识元素性质变化。1.每列自左至右,金属性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6.
我当编委时的一些回忆钟攸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当我看到《化学通报》荣获三项一等奖时心情十分激动,这是全体编委和编辑同志们长期辛勤努力的结果。1958年夏,在化学所大楼二楼会议室,《化学通报》召开了一次会议,正式明确《化学通报》挂...  相似文献   

7.
王治浩 《化学通报》2004,67(9):634-636
《化学通报》创刊70年来,有两位化学大师做出过重大贡献:一位是《化学通报》的前身《化学》的创始人戴安邦先生(1934年在南京创刊);另一位是“文化大革命”后期,《化学通报》在北京复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柳大纲先生。  相似文献   

8.
一、本章教学法[1]奚尤什金:苏联中学化学教学法,第二分册,第187—188页,第三分册第170—21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沙波瓦连科:苏联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综合技术教育,第133—17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3]阿弗久宁:金属的教学法,化学通报1954年8月号,第378—383页。本章的教学任务是:1.从金属在周期表里的位置,金属原子结构上的特点,说明金属的化学通性,并用来印证巩固这些理论。  相似文献   

9.
王治浩 《化学通报》2003,66(8):509-510,508
《化学通报》创刊于 1 93 4年 1月 ,原名《化学》 ,1 952年 7月改为现名。 1 966年 8月 ,《化学通报》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来临而停刊 ,后于 1 973年 8月复刊。《化学通报》是我国复刊最早的化学期刊 ,我伴着《化学通报》走过了 3 0多年的历程。(一 )《化学通报》复刊后 ,1 973年出版 2期 ,1 974年起为双月刊 ,从第 1期开始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 980年改为月刊。复刊时 ,1 973年第 1期发行 490 0册 ,以后逐年增加 ,到 1 979年 ,国内发行 61 4 0 0册 ,国外发行 670册。复刊后的《化学通报》 ,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方针 ,努力反映国…  相似文献   

10.
《化学通报》对我的感受傅广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作为《化学通报》的读者已经十几年了。十几年来,《化学通报》象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与我在事业上风雨相伴,给我以启迪,给我以知识,使我从一个普通的读者成长为她的一个作者。值此《化学通报》六十华诞...  相似文献   

11.
《化学通报》2005,68(9):718-718
第三届中国化学会《化学通报》优秀论文奖和优秀编审奖评选活动已经结束。该奖系由《化学通报》创始人戴安邦院士于1994年个人捐资2万元作为基金而设立,用以表彰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优秀论文作者和为办好《化学通报》做出重要贡献的编委、编辑和审稿专家。本届优秀论文的评选范围为2000~2003年间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文章;优秀编审的评选范围为同期或更长时间内从事《化学通报》工作的编委、编辑和审稿专家。经过评审委员会认真评选,最后经无记名投票,  相似文献   

12.
苏勉曾 《化学通报》2004,67(9):637-637
半个世纪以前,我是《化学》的一名青年读者,1950年《化学》复刊,1952年更名为《化学通报》以后,我又作为《化学通报》的编委,服务了40多年。可以说我和《化学通报》有不解之缘和深厚情感。今年欣逢《化学通报》创刊70周年,我衷心祝贺她七秩华诞,祝愿她越办越好,期望她由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化学期刊,能逐步努力跃升为国际有影响的刊物。借此机会我也愿意谈谈作为学术刊物的编委在审校稿件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王治浩 《化学教育》1995,16(4):48-48
《化学通报》的前身《化学》于1934年在南京创刊,1952年改名《化学通报》。为庆祝该刊60周年华诞,1994年11月10日在北京香山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召开了《化学通报》创刊60周年纪念会。  相似文献   

14.
《化学通报》2001,64(3):170
第一条 宗 旨为了表彰《化学通报》优秀论文作者和优秀编审者 ,促进刊物发展 ,提高刊物质量 ,在 1994年《化学通报》创刊 60周年之际 ,由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化学通报》的创始人戴安邦先生个人捐资二万元人民币作为基金而设立 (戴先生希望该奖励基金能得到更多单位和个人的赞助 )。第二条 评委会由中国化学会负责人和《化学通报》部分编委及其他有关人员组成评委会 ,负责该奖的评选工作。《化学通报》编辑部负责与评奖有关的组织和事务性工作。第三条 优秀论文奖1 评选条件( 1)在本刊发表的论文 ,能体现新、基、通、普特色 ,符合栏…  相似文献   

15.
《化学通报》2005,68(2):99-99
《化学通报》创始人戴安邦院士在 1 994年《化学通报》创刊 60周年时提议并捐资设立了“中国化学会《化学通报》优秀论文奖和优秀编审奖” ,用以表彰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优秀论文的作者和为办好《化学通报》做出贡献的编委、编辑、编务和审稿专家。今年将进行第三次评奖。本次评选的优秀论文范围是在 2 0 0 0~ 2 0 0 3年间于《化学通报》上发表的体现“新、基、通、普”特色、有较高学术水平、发表后被引用率较高和对科研、教学、生产和经济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论文。评选的优秀编审范围是从事《化学通报》编委、编辑、编务和审…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化学通报》的热心读者,一直把刊物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她对我走上学习化学的道路和选择专业方向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在庆祝《化学通报》创刊五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不顾笔拙,写出一段自己经历的往事,说明刊物对培养青年学生曾起到的良好作用。建国之初,《化学通报》在培养新中国的化学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知识普及工作,在中学生中拥有很多读者,我在中学时期便开始阅读《化学通报》,并引起了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以后考上大学,成了化学系的学生,《化学通报》就成了我最喜爱的刊物之一了。  相似文献   

17.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全部高中化学的基础,是在学生具备了对卤族、氧族、氮族等族元素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授,然后又遵循这种科学理论进行金属各族元素的教学,这对于学生掌握系统地、完整地化学基本知识是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因此,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在整个化学教学中是显得异常重要的,现在仅根据我的教学实践,对这一课题的初步分析和处理情况简要的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研究和批评。  相似文献   

18.
正《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知识集萃》周公度主编王颖霞副主编本书集结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知识两方面的内容,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本书中,并独立成册。元素周期表以彩色图片的形式展示,同时内容更加丰富,加深了对周期表的认识与解读;元素知识部分按照元素周期表的分类规律,以族为单位,把性质或结构相似的一类物质统一介绍其相似性和共性的部分,对于个性部分单独列出,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的新的元素性质及用  相似文献   

19.
《化学通报》六十年──回顾与展望胡亚东《化学通报》创刊已经60年了。1934年在南京创刊时,以《化学》为刊名,1949年停刊,1950年在北京复刊,1952年改名《化学通报》,与此同时在1954年于台湾省仍以《化学》为刊名出版,海峡两岸同时出版,近年...  相似文献   

20.
读了《化学通报》1975年第1期发表的陈鹰同学的信后很受启发,它反映了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锻炼,我国青年一代的革命精神和教育战线的大好形势。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几种说法之间的关系,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热力学第二定律从物理说法导出数学说法》(《化学通报》1974年第5期,以下简称“说法”)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几种不同说法割裂开来,认为它们“彼此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