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氯化亚锡活化-TOPO溶剂萃取分离铑铱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正辛基氧化膦(TOPO)-乙酸乙酯体系中,应用氯化亚锡活化-溶剂萃取技术选择性分离Rh(Ⅲ)和Ir(Ⅳ),通过萃取铑实现铑铱的分离.考察了nSn/nIr、盐酸浓度对铱萃取率的影响.在相比为1 ∶ 1,nSn/nIr(nSn/nRh)=4,3 mol·L-1盐酸浓度的条件下,通过对含不同浓度铑、铱的料液进行萃取,铑的萃取率达到98%以上,铱的萃取率低于4%.在萃取过程中未能完全分离的铑铱通过HCl与KClO3的混合溶液以及硝酸的反萃实现分离.研究了贱金属的萃取行为,考察了贱金属及金对铑铱萃取分离的影响.将饱和萃取有机相减压蒸馏,通过红外光谱表征,探讨了萃取机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铑(Ⅲ)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Br-PADMA)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建立了激光热透镜光谱法测定痕量铑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pH 3.6~6.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Rh(Ⅲ)与5-Br-PADMA显色形成紫红色铑络合物;继续以1.2 mol/L HClO4酸化后,可转变为另一种具有较高吸收特性的绿蓝色质子化型体,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12 nm处,与所用He-Ne激光器的输出激光波长(632.8 nm)能较好匹配。铑的质量浓度在5~140μg/L范围内与热透镜信号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1μg/L。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铑炭催化剂中痕量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4-[(5-Cl-2-吡啶)偶氮Ⅰ-1,3-二氨基苯(简称5-Cl-PADAB),其结构与5-Br-PADAP相似,是测定钴的灵敏试剂,但尚未见5-Cl-PADAB与铑(Ⅲ)的显色反应的报导。本文系统地研究了Rh(Ⅲ)与5-Cl-PADAB的显色反应及其用于光度法测定的可能性。实验证明,该试剂与铑离子的显色反应是目前文献报导中最灵敏的方法之一。显色最适宜的pH为3—4;络合物组成为Rh:5-Cl-PADAB=1:3;不稳定常数为3.1×10~(-16);摩尔吸光系数ε_(555)=9.9×10~4;桑德尔灵敏度为0.001微克/厘米~2;标准加料试验的回收率在95%以上,铑量在0—20微克/25毫升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丙醇-氯化钠双水相体系萃取铑(Ⅲ)-氯化亚锡-2-巯基苯并噻唑(MBT)络合物的萃取行为及在丙醇萃取相中的光度性质;实验表明,在HCl介质中,铑(Ⅲ)的萃取率是99%,方法可从Fe、Al、Pb、Zn、Ca等常见金属基体中分离铑(Ⅲ),并建立了双水相体系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铑(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铑是一种十分稀有的贵金属元素,准确测定组成较复杂样品中痕量的铑,必须要进行分离和富集。分析化学领域中有很多分离和富集金属离子的方法,液-液萃取由于操作方便和使用设备简单,是常优先使用的方法之一。但萃取铑的传统方法是用苯、乙醚、异丁基甲基酮和二甲苯等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作萃取剂[1],这些挥发性较强的有机溶剂毒性较大,在萃取过程中将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也会污染环境。另外,这些有机溶剂都不溶于水,萃取时有机溶剂浮在样品溶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新显色剂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I-PADMA),并研究了其与铑(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6.2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铑(Ⅲ)与5-I-PADMA可形成稳定的1∶2配合物,该配合物呈现2个吸收峰,分别位于557、597 nm处。配合物形成后,以适量HClO4(0.24~5.57 mol.L-1)酸化,可转变为另一种具有较高吸收特性的质子化形体,其吸收峰分别红移至564、613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ε613=1.86×105L.mol-1.cm-1,铑的质量浓度在0~0.56 m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法是目前测定痕量铑的高灵敏显色体系之一,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应用于催化剂中微量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吐温80-硫酸铵-水固液体系萃取分离Rh(Ⅲ)和Ir(Ⅲ)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铑;铱;液固萃取分离;氯化亚锡;吐温80-硫酸铵-水固液体系萃取分离Rh(Ⅲ)和Ir(Ⅲ)  相似文献   

8.
催化光度法测定铑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磷酸介质中,铑(Ⅲ)对溴酸钾氧化二安替比林对氨基苯基甲烷(DApAM)显色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由此建立了一种铑的高灵敏分析方法,其检出限为2.0×10-2μg·L-1,铑(Ⅲ)含量在0~30μ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催化剂中痕量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在阿拉伯胶和TritonX-100参与下,铑(Ⅲ)与碘化钾、丁基罗丹明B形成离子缔合物的超高灵敏显色反应,缔合物的最大吸收在590nm,摩尔吸光系数为1.8×10~6l·mol~(-1)·cm~(-1)。铑(Ⅲ)含量在4—70ng/ml范围内遵从比尔定律。研究了二十余种外来离子的干扰。拟定的方法可用于镍中痕量铑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合成了新显色剂2-[2-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TAEB),研究了它与铑的显色反应。结果发现,在pH4.0~6.5的缓冲溶液中,铑(Ⅱ)与TAEB形成一种绿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74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1.44×10~5L·mol~(-1)cm~(-1)。铑含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络合物中铑(Ⅱ)与TAEB的摩尔比为1:1。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常见的阴、阳离子不干扰,镍(Ⅰ)、钴(Ⅰ)和铜(Ⅰ)的干扰可用EDTA来消除,用于催化剂中微量铑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2-巯基苯并噻唑(MBT)作为铱的沉淀剂早已用于铱的重量法测定,用于铂族金属的萃取分离已早有报导。Dlamantatos用氯仿萃取铑与氯化亚锡和MBT的反应物使铑、依分离,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水相中的铱在加热煮沸下与MBT反应,萃入有机相,破坏萃取物,用溴化亚锡测定,操作冗长也不易掌握。实验发现,溴化亚锡和MBT在加热煮沸下能与铱生成稳定的浅黄色络合物沉淀,并易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以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3,5-diCl-PADAM)作显色剂同时测定铑和钯的新方法. Rh(Ⅲ)与3,5-diCl-PADAM可在pH 4.0~5.2的弱酸性介质中定量反应, 铑配合物一旦形成则非常稳定, 加强酸酸化可转化为另一种质子化形体, 最大吸收波长红移至614 nm, 且灵敏度显著提高;而Pd(Ⅱ)与3,5-diCl-PADAM可直接在强酸性介质中发生显色反应,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16 nm, 同时二者的吸光度具有良好的加和性. 基于二者显色酸度的差异, 建立了铑、钯同时测定新方法, 方法的εRh614=1.40×105 L·mol-1·cm-1, εPd614=8.30×104 L·mol-1·cm-1. Rh、 Pd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72 mg/L和0~1.2 mg/L符合比尔定律. 所拟方法已用于矿样和催化剂中铑和钯的同时测定, 结果与AAS法相符.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用二苄基二硫代乙二酰胺(DbDO)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测定铑的方法,并进一步研究了该试剂与钯、铂的反应,从而建立了可在一个试样中同时测定该三元素的方法。在2~3mol/L HCl溶液中,钯与DbDO在室温显色,用氯仿萃取并用8.4mol/L HCl振荡有机相,然后在454nm测定。在萃余液中加入SnCl2,并在沸水浴中加热,使铂、铑的DbDO络合物生成,再用氯仿萃取,8.4mol/L HCl  相似文献   

14.
铂(Ⅳ)、铑(Ⅲ)单独与5-CI-PADAB的显色反应及测定,我们已进行了研究,铑已报道,但在测定方法中,铂、铑相互干扰的问题较难解决,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遇到铂、铑共存下的测定问题。因此,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探讨了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对大量铂存在下测定铑的可能性。本法用于铂、铑合成样及铂、铑混合溶液样品中微量铑的测定,结果准确,重视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用MBT萃取分离铂族金属,已早有研究,Diamantatos用氯仿萃取铑与SnCl_2、MBT之反应物,分离铑、铱获得满意的结果。本文实验发现该反应物易为EAc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用二乙基二硫代磷酸作萃取剂时,一些贵金属的萃取行为。文中着重考查了铂在萃取过程中的行为,并研究了萃取的适宜条件。实验表明,由于光化学反应,铂会部分进入有机相,只要避免光照,铂可定量留于水相,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一个大量钯、银与少量铂、铑、铱萃取分离的方法,方法简便快速。此法能应用于钯、银合金中铂、铑铱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用二苄基二硫代乙二酰胺(DbDO)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测定铑的方法,并进一步研究了该试剂与钯、铂的反应,从而建立了可在一个试样中同时测定该三元素的方法。在2~3mol/LHC1溶液中,钯与DbDO在室温显色,用氯仿萃取并用8.4mol/LHC1振荡有机相,然后在454nm测定。在萃余液中加入SnCl_2,并在沸水浴中加热,使铂、铑的DbDO络合物生成,再用氯仿萃取,8.4mol/LHC1振荡有机相,以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其中铂用双波长系数倍率法(λ′_2=521nm,λ′_1=500nm,K=2.563),铑用双波长等吸收波长法(λ_2=400nm,λ_1=546nm)。铂和铑的含量为1:5或5:1时互不干扰。  相似文献   

18.
李振亚 《分析化学》1993,21(2):224-227
本文利用铱、铑与溴化亚锡和2-巯基苯并噻唑的显色反应,建立了同时测定铱、铑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铱的测定用等吸收波长法(λ_2=415nm,λ_1=523nm);铑的测定用倍率系数法(λ_2~′=476nm,λ_1~′=460nm,K=2.20)。铱、铑的含量在工作曲线浓度(100μg/10ml)范围内以1:8或8:1共存互不干扰。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用于实际物料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新试剂碘代吡啶偶氮胺类化合物5-(5-碘-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I-PADAT),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波谱对其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该试剂与铑(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5.2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铑(Ⅲ)与5-I-PADAT形成1∶2的紫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1.2mol·L-1高氯酸介质中转变为另一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80nm波长处,铑(Ⅲ)含量为0~0.8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1×105L·moL-1·cm-1。该反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大量常见金属离子在一定范围内无干扰。所拟方法操作简单,用于催化剂中微量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在盐酸介质中伯胺在低酸度下可近于定量地萃取铂与钯,但对锗的萃取则不能令人满意。铑在盐酸中以配阴离子存在,理应易以离子对缔合形式为胺类萃取,故其萃取率很低令人费解。国产长链仲碳伯胺N_(1923)是含19~23个碳原子的伯胺的混合物,与国外的Primene-JMT相当,主要用于钍的萃取,对贵金属的萃取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N_(1923)在盐酸中对铂、钯和铑的萃取,并初步探讨了其萃取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