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近年来较常用的生态足迹方法,对贵州清镇市王家寨、羊昌洞两个生态环境背景相似的喀斯特峰丛洼地农村社区进行可持续能力评价评价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王家寨生态赤字2.706hm2/人,社区生态环境处于极高的承载负荷下,传统种植业养畜、草地超载养畜、沼气池不足是造成社区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羊昌洞生态环境基本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盈余为0.401hm2/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在喀斯特峰丛洼地社区,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矛盾十分突出。贫困与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特征与问题的基础上,运用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对其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对以花江为代表的贵州喀斯特峡谷可持续发展模式结构进行了设计研究 ,提出“花椒—猪—沼气”和“砂仁—猪—沼气”的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模式 ,并对其可持续发展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麻山为代表的喀斯特贫困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科学依据。并从罗甸大关和长顺交麻两个典型喀斯特山区的对比,看到生态恶化和石漠化的严峻形势,以及生态治理恢复的可能性。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长顺县板床村,作深入调查研究,探讨喀斯特贫困山区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喀斯特峰丛洼地平塘县为研究对象,基于2017年平塘县林地变更数据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数据,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法及专家咨询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平塘县森林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林龄结构、GDP增长率和森林覆盖率是限制该区域森林生态的主要指标;(2)研究区的森林结构需求指数(0.5946)>经济需求指数(0.3359)>森林功能需求指数(0.2267)>社会发展需求指数(0.2260);(3)研究区森林生态承载力值为1.3832,处于强承载力。  相似文献   

6.
喀斯特峰丛洼地虽降水量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1 000 mm以上),但特殊地质地貌结构导致地表水向地下水转化速度快,地表可利用水资源极其匮乏,人水矛盾极为突出。以喀斯特峰丛洼地发育极为典型地区平塘县为案例,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区域特征,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概念模型构建水资源安全度评价框架,筛选出27个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熵权法,定量计算2005~2013年平塘县水资源安全度综合指数,并初步分析其水资源安全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平塘县水资源安全度整体状况不佳,但呈良好的变化趋势,水资源安全度综合指数呈增大的变化趋势,从2008年的-0.2161上升到2013年的0.1920;2008、2009、2010年水资源安全度隶属等级均介于一般与不安全之间,2011、2012年介于较安全与一般之间。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候土地生产潜力估算模型,通过对贵州清镇喀斯特溶原坝地与花江喀斯特峰丛峡谷的对比研究,得出决定喀斯特地区耕地生产潜力的首要自然因素为土壤条件,其次是热量条件,再次是水分条件,最后是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8.
以麻山为代表的喀斯特贫困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科学依据.并从罗甸大关和长顺交麻两个典型喀斯特山区的对比,看到生态恶化和石漠化的严峻形势,以及生态治理恢复的可能性.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长顺县板床村,作深入调查研究,探讨喀斯特贫困山区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麻山为代表的喀斯特贫困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科学依据。并从罗甸大关和长顺交麻两个典型喀斯特山区的对比,看到生态恶化和石漠化的严峻形势,以及生态治理恢复的可能性。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长顺县板床村,作深入调查研究,探讨喀斯特贫困山区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加强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是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芜湖和平社区建设规划在生态延续、社区整合、促进增收以及民主参与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定量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该方法能够定量衡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文章运用生态足迹法计算和分析了都安县1997、2001和2002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以及生态足迹多样性、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和万元GDP的生态足迹.结果显示,近5年来都安县人均生态足迹大大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出现了生态赤字.整个县域呈现出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较低、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不强和万元GDP的生态足迹过高的特点,这表明当前都安县的自然资源利用率很低,县域的发展处于一种非可持续状态.提出了减少生态赤字,实现县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生态足迹分析方法为工具,对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估,计算得到该地区2002年的生态赤字达-1.2256hm^2.在此基础上分析生态赤字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促进该地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量度方法探讨——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城市地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与区域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平衡程度以衡量区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在介绍生态足迹的理论和计算模型的基础之上,对深圳市2000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2000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1.9751hm2/人,深圳城市生态处于非可持续发展状态,以消耗自身生态资源和转移生态压力作为城市发展代价。进一步分析了深圳市的生态赤字构成,生态压力的空间分布,并与国内部分城市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在城市区域应用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减少深圳市的生态赤字,降低深圳市对外部生态系统的依赖性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党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务院对当前和今后一个重要时期要集中力量进行的5个全局性重点工作之两点是: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退耕还林(草)。文章以贵州省清镇示范区为例,在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贵州省喀斯特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1)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2)建立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3)加强农民教育;4)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5.
应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数学模型,计算了成都市2009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成都市生态承载力远小于生态足迹,导致生态赤字巨大,其中人口的过快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是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阻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成都市人多地少的尖锐矛盾,并对成都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分析了平顶山市及其他14个省(市)的多样性与资源利用效益的关系和发展能力.结果表明:平顶山市的资源利用效益较低,生态足迹多样性不高,发展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挥自身优势,是提高平顶山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贵州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前沿领域.其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本文介绍了Wackemagel M等1996年以来提出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方法——生态足迹法,并运用此方法计算和分析了贵州省2001年的生态足迹.其生态足迹由三个部分组成:1)生物资源;2)能源消费;3)贸易调整.按照这种方法计算,贵州省2001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49525hm^2,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1.153433hm^2.反映出目前贵州的生产、生活强度已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提高贵州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最后还讨论了方法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8.
结合贵州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分析了喀斯特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并提出了环境整治、植被恢复、珍稀植物保护、森林生态旅游及生态经济林业开发等喀斯特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大伟 《科技信息》2013,(36):107-109
本文生态足迹理论,对南阳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南阳市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为0.821981 h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93169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228812 hm,说明南阳市的发展正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状态,人类对自然的利用程度已经超过了本地区自然生态系统所能承载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生态足迹对比分析及研究——以深圳和苏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关于深圳和苏州发展的对比大多是从经济、生活水平方面进行的.但经济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比较却很少出现,基于此,利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生态足迹分析法对两个城市1997~2004年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对比研究,以了解两市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和苏州市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以2004年为例,支持深圳市和苏州市的发展需要大约28倍的深圳市面积和12倍的苏州市面积.能源消费是影响两市生态足迹大小的最主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苏州市的主要产业以第二产业为主,而深圳市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