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福谦  胡思得 《物理》1991,20(8):482-488
核武器研制涉及到多学科领域,它既包含物理学中多学科的交叉,也包含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本文将在简单介绍核武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列出这些相关学科名称及其主要研究内容.核武器研制事业的发展来目国家安全需求的推动,它的每一次进步又会在经济建设和相关学科发展中给出丰硕之果。  相似文献   

2.
郑春开  许甫荣 《物理》2003,32(6):391-397
核能有两个最具影响的应用:一是它的和平利用——核电(第四讲介绍),另一是它的军事应用——核武器.文章将介绍核能和核武器基本原理以及核燃料生产方法.首先简要介绍核裂变能与聚变能;然后比较详细地说明原子弹的基本原理,包括中子增殖、自持裂变链式反应条件、临界质量和两种形式原子弹的结构原理等,对于氢弹、中子弹的原理仅作简单介绍;最后,对核燃料的生产:铀同位素分离和钚—239的反应堆生产作了原理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从戈尔巴乔夫辞职谈起○黑匣子到底是干什么的?○哪些核武器由黑匣子控制?○黑匣子会《失控》吗?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     
《大学物理》2015,(2):1
<正>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教育家,我国氢弹研制的探路先锋和我国核武器物理问题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黄祖洽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9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在上世纪50年代黄祖洽先生领导并参与了我国核潜艇用反应堆的初步理论设计,组织领导了多种类型反应堆的理论探索,培养了我国第一代反应堆理论人才.他是中国核反应堆理论和设计当之无愧的奠基者之一.在上世纪50到60年代,黄祖洽先生与我国最有才能的一批物理学家一起,日夜攻关,为我国战  相似文献   

5.
郑绍唐 《物理》2004,33(9):667-669
黄祖洽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今年10月2日是他的80岁生日,我衷心地祝福他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6.
秦克诚 《大学物理》2002,21(11):46-48
核裂变链式反应首先用于军事用途:制造原子弹. 发现核裂变时,欧洲正处于二战前夕.许多犹太科学家受纳粹迫害,从德国、意大利流亡到英国和美国.这些人对法西斯的凶残有切身的体验,他们了解独裁国家的体制和组织效率,知道在德国一切科学研究都被纳入战争努力.他们对德国可能把核裂变用于军事用途无不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7.
8.
冯世平 《物理》2004,33(9):673-674
我的老师黄祖洽院士生于1924年10月2日,今年10月2日是他的80岁生日.黄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早年进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习,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是新中国成立后从清华大学毕业的第一位研究生.自研究生毕业后至1980年,黄先生先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相继改名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九研究所等单位,他和彭桓武先生是我国核反  相似文献   

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原子能的德国科学家们试图利用在铀中制造链式反应产生电能。沃纳海森堡(WernerHeisenberg)希望这项成就将会对同盟国产生压力,如果德国在战争中失利。为了在天然铀中获得链式反应,需要利用减速剂减慢由于裂变产生的中子。这在当时广为人知。两种减速剂被认为可以利用:碳或重水。德国主要的实验核物理学家沃尔特·博特(WalterBothe)做了决定性的实验并获得结论:碳在石墨结构的形式不能工作。在美国,恩里科·费米(EnricoFermi)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结论是:石墨不适合于利用。他怀疑问题出在石墨中有杂质。  相似文献   

10.
经常被称为“氢弹之父”的泰勒(Edward Teller)在美国热核武器计划研究中是最具争议性的科学家之一,有许多同事认为他是一个极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物理学家,但也有人因他一贯的专制作风与一味追求核融合计划,以建造“超级炸弹”的行为而与他保持距离。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建院50周年之际,文章作者对近年来在中物院开展的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研究工作进展情况作了介绍.首先,对该项研究工作的意义作了说明.其次,简单回顾了过去完成的几个代表性研究工作.然后,对近期主要的研究方向,其中包括冲击波温度测量和高压熔化规律研究、高密度气体物态方程研究、固体物质的宽区物态方程实验和理论研究、高压本构关系研究、材料的损伤演化及动态破坏研究、爆轰波传播规律与驱动飞层研究,以及高能炸药起爆性能与热点形成机理研究在实验技术、规律性探索到理论建模方面取得的近期主要进展作了重点介绍.文章最后对未来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50周年的前夕,《现代物理知识》杂志约我写一篇回顾性文章。今年也是邓稼先同志诞辰90周年,我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与邓稼先在核武器研究院共同奋斗拼搏的26个年头的日日夜夜。他那高大的形象及特有的风格和品质展现在眼前。他的战友们会永远记住那火热激情的  相似文献   

13.
反应堆高保真物理-热工耦合计算可以更准确、更详细地模拟和预测反应堆堆芯行为,从而进一步提高核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基于精确的几何建模与高精度的中子学计算方法,通过耦合pin-by-pin子通道热工水力计算,进行了高保真中子学和物理-热工耦合计算方法研究,研制了反应堆高保真物理-热工耦合计算程序NECP-X/CTF。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燃料棒导热模型、间隙导热率等计算模型对高保真物理-热工耦合计算结果的影响,最终将耦合系统应用于大型压水堆关键安全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高保真物理-热工耦合不但可以获得精确的宏观参数,还可以获得精细的燃料棒功率、燃料棒温度等精细参数。  相似文献   

14.
于敏院士是当代中国杰出的科学家,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近代物理所(1956年改为原子能研究所,即现在原子能研究院和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前身)从事原子核理论的研究工作,1961年调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从事核武器的研制。  相似文献   

15.
核爆模拟-惯性约束聚变在核武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先才 《物理》2001,30(7):426-431
扼要介绍了核爆模拟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内容及驱动器与靶物理研究的进展,同时,对核爆模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简短的评述。  相似文献   

16.
郑绍唐 《物理》1999,28(2):102-106
本世纪30-40年代,核物理的重大发展和发展开辟了人类利用核能的新纪元。核物理学的新发现首先被用于军事目的。中国在发展武器的早期集中一批杰出的物理学家,他们与力学家,数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以他们的忠诚,智慧和勤奋创造了辉煌一业绩  相似文献   

17.
 他,享有美国“氢弹之父”美誉他,因陷害“原子弹之父”遭唾骂他,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2003年9月9日,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爱德华·特勒去世,享年95岁。“氢弹之父”出生在犹太家庭据美联社报道,半个多世纪来对美国防御政策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美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EdwardTeller)因脑中风,于2003年9月9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的家中去世,享年95岁。爱德华·特勒于1908年1月15日出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是钢琴家。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我国氢弹研制的探路先锋和我国核武器物理问题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曾任中国原子能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前身)副所长、我们尊敬的黄祖洽院士于2014年9月7日与世长逝,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深感十分悲痛.黄祖洽院士是为我国原子能事业和战略核武器设计立下不朽功勋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和彭桓武先生一起奠定了我国核反应堆理论和设计的基础;为  相似文献   

19.
<正>黄祖洽先生是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教育家,我国氢弹研制的探路先锋,我国战略核武器物理问题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和彭桓武先生同称为中国核反应堆理论和设计的奠基人.黄祖洽先生为中国核科学事业和战略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立下了不朽功勋.可以说,如果没有像黄祖洽先生等为代表的卓越的理论先行工作,我国‘两弹’的研制就不会那么快,‘两弹’的质量也不会那么高.黄祖洽先生科学生涯的后30年,是在基础科学研究方  相似文献   

20.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北京谱仪(BES)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基于加速器的高能物理实验装置。BEPC/BES始建于1984年,至1988年建成并实现正负电子对撞, 1989年开始正式实验运行,视为第一代(BEPCI/BESI)。经过1993年至1997年的升级改造,加速器仍视为第一代,谱仪则称为第二代(BES Ⅱ),于1998年恢复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