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彭光明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6):37-4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人才管理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在学习贯彻中以“六个必须坚持”为着力点,夯实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人才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为高校高质量内涵式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观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同时也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基于我国发展现状的有机统一的系统整体,不仅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和世界观,更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深刻理解“六个坚持”的理论内涵,对未来宏观微观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习心得,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完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创新的精神来建设企业文化,形成赋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要始终坚持建设学习型企业,在物质形态文化建设上着力打造品牌。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创新内容,创新方式方法。要始终坚持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必须有一个能与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紧密相联的活动载体。要始终坚持建设企业诚信文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赢得市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为“十个坚持”。“十个坚持”覆盖主体、利益分配、发展力量、发展方式方法等几种关系,为发展龙岩城市一小时红色旅游圈提供了行动指南。在市场分析与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龙岩市应抓住政策红利,建设“红色文化之都”,满足市民红色旅游需求;推动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等融合发展,提升文化自信;主体协同,多方发力,推动红色旅游短期与长期开发;新旧融合,创新发展,实现红色旅游产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教学和改革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唯物辩证观、必须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必须以发展为目标、必须统筹兼顾等方面阐述德育课的教学改革为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8.
从“两个结合”的新视角出发,探讨延安精神的形成基础、内涵意蕴、时代价值三个方面。就形成基础来看,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哺育中形成的;就内涵意蕴来看,延安精神是对“两个结合”重要论断的实践与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两个结合”重要思想启示我们: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精神锻造,是增强中华文化自信自强的底气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暨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又具有战略性和长期性,对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合理调整经营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保持稳定,起着强基固本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1,13(1)
时代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结果,同时又是新的历史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奋斗开创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世界观意义;新时代之"新",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属于饱受苦难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属于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新时代是一种价值观;新时代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新时代是一种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5):27-31
习近平在7.26重要讲话中提出的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新思想是对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两者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在着重两个牢牢把握的视域下,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探讨两个牢牢把握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内在关系,在总结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基础上分析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的生成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正确处理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和谐社会”理念哲学意蕴的阐发,认为“和谐社会”理念从全新角度阐释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今天中国人思考自己的发展问题提供了思想前提;“和谐社会”理念既葆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统一性思维方式和“和合精神”,又批判吸收了西方分析社会的理性主义方式;“和谐社会”理念是现阶段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性命之学”作为中华文明独有的一门实践性、修习式的学问,是儒家精神的集中体现,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神人文主义”,“第二个结合”深度激发了“性命之学”跨越时空的内涵特质,创新了其在历史轨迹的学理空间。文章以“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从古之“性”与“命”的内涵出发,深入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性命之学,并提出了成就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但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疑惑。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育教学中集中回答这些疑惑,需要把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和"六个‘为什么’"中的"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有机结合起来,把教材体系转换成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将“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写入历史决议,使全党全国人民有了定盘星、主心骨,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思想旗帜、理论武装。这一重大政治成果从政党传统、百年经验、伟大实践和现实要求四个方面体现了严谨科学的理论逻辑。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起点,要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政治、思想、行动上自觉捍卫“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两个三角”理论,从大三角“古——普——方”与小三角“语表——语里——语值”来分析“作”与“做”的异同,试图理清这两个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第二个结合”淬炼于中国共产党百年的风栉雨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第二个结合”仍迸发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牢文化根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复兴伟力、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思想指南的价值意蕴。要在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之中推进“第二个结合”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8.
王青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14,(6):126-128
纵观翻译史,翻译标准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时至今日,翻译标准问题仍处于“百家争鸣”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西方传统翻译标准概括而言即“四个Y”标准:“诣”“易”“一”“依”,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翻译质量评估的“三个有利于”原则,在指导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5)
从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关联的视角来考察,八一精神的生成与发展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逻辑,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道路的政治逻辑,以及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项事业兴盛繁荣的发展逻辑合力作用下的结果。八一精神历久弥新,不仅表现在革命年代、改革开放进程中砥砺中国共产党人革故鼎新,也必将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的历史时期发挥思想引领、精神动力的作用。八一精神是激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引擎、是支撑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强大精神支柱、是鞭策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劲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