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实验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李潮锐  吴深尚 《物理实验》2005,25(4):25-27,31
结合物理学科建设和学生受教育多元化需求,以物理实验课程内容改革为切入点,实践了物理实验创新教育. 充分认识到实验课程建设的关键是教学实验室建设,通过设备资源使用优化满足优生优培的教学需要. 实施“4周1专题”等一系列“快乐实验”教学方法,注重在实验学习中创新,培养了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
基础实验类课程在工程师人才培养过程中担负着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和工程意识的重要作用。本文以“物理实验(光学)”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与定位、内容设计、授课模式、考评方式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改革创新举措。课程的改革创新使理科基础实验课程为工程技术类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有效支撑,为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 工作室物理”教学模式已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知名大学中广泛使用. “ 工作室物理”将学生的探索 研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充分体现了“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在大学物 理课程中使用了这种教学模式, 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 创造性的思维、 高水平的推理和批评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实践证明, 工作室物理不仅培养了学生 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 还全面培养了学生在集体环境中自我学习、 自我成长、 自我完善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文杰  陈泽 《广西物理》2022,(2):112-114
为了适应“新工科”创新理念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DSP课程特点,以传统理论—实践应用转变为导向,注重专业理论基础上升到工程项目化应用,重新修订培养计划,从教学大纲、授课形式、实验项目、课程评价考核等环节进行教学改革,打造互联网+新型工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完善学分考核评价体系,实践表明,新工科”创新理念下的DSP课程教学模式,积极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应用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DSP专业工程素养。  相似文献   

5.
工科院校物理系列课程“综合式”考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扩招形势下,依照一般工科院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建立了与“精讲讨论、开放互动”物理基础课教学思想相适应的,以“综合式”为核心的物理系列课程考核模式——理工科物理考核方式、文科物理考核方式、系列补充课程考核方式,并进行比较成功地实践。  相似文献   

6.
山西大学数学物理方法课程团队在教学各环节尝试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创新以满足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目标,教学内容改革以体现该课程“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内容重组创新以面向国家开展量子科技研究的重大需求,教学模式创新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手段创新实现数学、物理相互融合,客观有效的教学评价以保障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课程思政与教研融合,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7.
随着量子技术逐步进入公众视野,人们对量子理论的关注不断增加.高校大学生也普遍对量子物理有一定的兴趣.因此,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开设了面向非物理专业的量子力学相关课程,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本文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神奇的量子世界”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阐述对课程建设的尝试与探索,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进入量子世界.调查表明有90%的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由此可见这些教学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邵雪艳 《物理通报》2024,(2):35-38+43
为了填补国家课程物理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落实的不足,尝试在物理学科类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核心素养,并重点突出创新实践能力,在基于CPS模型的《中学物理与现代前沿应用》这门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既能与常规物理课堂紧密联系,又始终立足于学生自主发展,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个性化发展创设了丰富的机会,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课程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最基本单元,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多年来,青岛大学“物理光学”课程团队以应用物理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应用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以山东省重点教研项目为抓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课程的创新性、高阶性、挑战度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对同类课程的建设起到一定的示范和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东南大学恽瑛教授写的“双语物理导论课程建设与低年级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一刊登于本刊2004年5月的第33期。经过又一年的教学实践,他们再次写了“再研究”一,刊登于此。提供给对双语教学有兴趣的师生参阅。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简单介绍日本大学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对当前日本大学“基础物理”课程用教学参考书分类别进行了评介.研究指出,大部头、简明本、演习、丛书、难点小册子、工具书等类教材构成一个合理的、相互配合的教材系统,这不仅给教学提供了方便,而且也有助于大学生主动学习精神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文中还指出,日本出版界为适应社会需求而建立了这种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参考书系统的经验,可供我国物理教材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和加强“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我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团队,通过从古代物理、科学史话、前沿科学、工程应用等方面深入挖掘“大学物理”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物理知识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建立包含各种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素材的课程思政电子化材料库,让思政效果入眼、入耳、入脑、入心,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并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和互联网技术平台,使学生在课内和课外全方位受思政教育浸润,实现“沉浸式”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该教学方法和模式具有一定可推广性,期望能够为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国物理教师协会发布的“AAPT本科物理实验课程建议报告”中,强调了通过物理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的能力,并提出了本科物理实验学习目标,对物理实验课程的建设和开展基于OBE理念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在介绍AAPT本科物理实验学习目标的内涵和实施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现行版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我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就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和一流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成都理工大学数理学院大学物理教学部“大学物理”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本大学物理课程依托中国大学慕课、超星学习通等在线平台,构建了以教师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本文以育人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优化了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体系,强化了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课程考核机制和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并对创新效果和存在的“痛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探索并构建了“创新驱动、优体强翼”的大学物理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凝练了物理课程核心素养,强化了物理课程的育人导向,新增了“跨学科实践”主题,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水瓶琴”为例,从实践作业的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进行分析,展示了核心素养导向下,以实践作业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文静  秦培勇 《物理通报》2022,(5):37-39+45
针对我国对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目前国内基础物理教学现状,作为中法合作办学机构,在基础物理教学中,借鉴法国工程师教育体系预科基础教育阶段的习题讨论课模式,采用基于“团队学习”的习题讨论课模式,在基础物理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与探索,旨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升物理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士国 《广西物理》2023,(2):177-178+189
智慧学习是学生在智慧环境中进行的开放性学习过程。在智慧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较为轻松地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获取知识。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较强,有许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环节,可以有效实施智慧教学。智慧学习可以为学生快速地建构知识体系,具有较高的教学效率。本文以初中物理“简易密度计的制作”为例,探讨了智慧学习视域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在物理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五官”感受,让他们领悟物理学中的“美”,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相似文献   

19.
结合二类工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构建“大工程教育平台”的教学改革特色,将量子力学课程纳入到基础物理系列课程群中,进行量子力学导论的工程化、普物化教学改革。突出量子力学导论内容上的工程化特点,实现理论物理普物化教学,进行多种教学手段、资源的优化和利用,实行综合式考核,注重理论物理、普通物理多种思维方式的结合。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提升了基础物理课群建设水平,为类似的理论物理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0.
钟敏 《广西物理》2011,(1):49-51
为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物理类师范生课程设置的要求,提出了重视物理学科基础课、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加强教育实践课程、整体优化我国物理师范类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以构建适应新时期基础课改要求的高师院校物理类师范生课程设置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