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 [1 ]给出了三面角中棱与面所成角与三面角之间的关系如下 :定理 1 在三面角S—A1 B1 C1 中 ,三个面角∠C1 SB1 =α ,∠A1 SC1 =β,∠A1 SB1 =γ ,且棱SA1 和平面C1 SB1 所成的棱面角为θ1 ,棱SB1 和平面A1 SC1 所成的棱面角为θ2 ,棱SC1 与平面A1 SB1 所成棱面角为θ3,则cosθ1 =cos2 β+cos2 γ- 2cosαcosβcosγsinα ,cosθ2 =cos2 γ+cos2 α- 2cosαcosβcosγsinβ ,cosθ3 =cos2 α +cos2 β- 2cosαcosβcosγsinγ .(三面角的棱面角的余弦公式 )文 [2 ]给出了定理 1的一个简证 .受定理 1启发 ,如图 ,若分别在SA1… 相似文献
3.
立体几何练习时曾碰到这样一道题 :已知三棱锥三条侧棱的长分别为a ,b,c,其中每两条侧棱的夹角均为 60°,求它的体积 .这使我想到 ,如果将其一般化 ,设每两条侧棱的夹角分别是α、β、γ ,那就应该可以推得出三棱锥的又一个体积公式 .一做 ,果然得到了公式 .特录下与同学们共赏 .已知三棱锥D -ABC中 ,DA =a ,DB =b ,DC =c .∠ADB =γ ,∠BDC =β,∠CDA =α ,求这个三棱锥的体积V .图 1 结论题图解 如图 ,在平面BDC中取D为原点 ,DC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那么D、C、B的坐标分别为 ( 0 ,0 ) ,(c ,0 ) ,… 相似文献
4.
在高二的学习当中 ,我发现了这样一个命题 .命题 在同一平面内有一条直线l和位于l一侧的平面图形 ,设此图形的面积为S ,它的重心到l的距离为R ,则此图形绕l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的体积V =S·2πR .证 设平面α内有一条直线l和位于它一侧的平面图形T ,T的面积为S ,它的重心到l的距离为R .现可将T看成无穷多个“点”的组合 ,设每个“点”的面积均为S0 ,它们到l的距离分别为r1,r2 ,r3,… .可将图形T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木板 ,则将这些“点”看作物理上的“质点” ,则S0 就相当于每个点的“质量” ,同理 ,S为整个图形… 相似文献
5.
6.
7.
8.
一、拟楔形体积公式 1.定义如图1,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EF//AB,若EF=AB,则称该多面体为楔形,若EF≠AB,则称该多面体为拟楔形. 相似文献
9.
上海高中数学教材对球的体积公式V球=4/3πr3(r为球的半径)作了要求,但只是简单地说“利用祖咂原理和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可得出此公式,未作具体推导.鉴于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想了解其推导过程,现提供几种用高中数学知识就可推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在复习立体几何的时候,利用公式V=h/6(B_1++4B_2+B_3)(式中B_1表下底的面积;B_2表中截面的面积,即通过高的中点作截面截几何体所得的截面;h表立体的高;B_3表上底的面积)把多面体中的棱柱、棱錐、棱台体积公式和旋轉体中的圓柱、圓錐、圓台以及球体积公式概括起来,对同学掌握知識有很大的帮助,一方面能以动的观点培养同学的辯証唯物主义观点,邏輯推理、綜合、分析和概括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同学对公式的理解等。 相似文献
12.
对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英美两国教科书中的“球体积问题”相关内容进行研究,介绍了多面体逼近法、旋转体逼近法、祖暅原理、锥体分割法、双向归谬法及微元比例法等球体积推导或论证方法,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关于高一立体几何棱台、圆台体积公式推导一课的教学,为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思维探究的能力,并勾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我有如下一些主要想法和做法。 一、为进而退 广开思路 提出课题后,教师引导学生为进而退,转化矛盾,把台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归结为求锥体、柱体体积的问题,为学生探究用不同方法去推导台体体积公式提供一个总的遵循,起到“开而弗达”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 ,证明球的体积公式时 ,首先是构造一个可求体积的几何体 ,即从一个底面半径和高都等于R的圆柱中 ,挖去一个以圆柱的上底面为底面 ,下底面圆心为顶点的圆锥后剩下部分所形成的几何体 ,然后证明该几何体与半径为R的半球符合祖日桓原理的条件 .在证明过程中有个关键的式子 :πR2 -πl2 (l为任一截面截两个几何体时 ,截面到底面的距离 ) ,若将其变形为 (πR2 ) - (πl) 2 ,就可以看成是以πRπl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差 ,这样我们就能构造出一个参照体———从底面是边长为πR的正方形、高为R的直四棱柱中挖去一个以直四… 相似文献
15.
如图1,设点S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SP∥AB,AB=a,SP=b,则楔体SP-ABCD的体积 V=[(2a+b)/2aV]S-ABCD。 相似文献
16.
87年高考试卷理工类第四题是: 如图,三棱锥P-ABC中,已知PA(?)BC,PA=BC=l,PA、BC的公垂线ED=h,求证三棱锥P-ABC的体积V=1/6b~2h这是一道由已知三棱锥的一组对棱的长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所成的角和距离)计算其体积的问题。如果使问题一般化,即令对棱PA、BC所成角为α,则有下列关于三棱锥体积的一个定理。定理三棱锥的一组对棱长分别为a、b,它们的距离和所成的角分别为h、a,则三棱锥体积V=1/6abhsinα。 相似文献
17.
用与底面不平行的平面去截三棱柱,截面与底面间的几何体,称之为斜截三棱柱.如图1的斜截三棱柱记作斜截三棱柱EFABCD,并约定平面ABCD为底面,EF到底面ABCD的距离为高.引理 设三棱柱的一个侧面面积为S,与相对侧棱之间的距离为h,则三棱柱的体积为V=12S·h.该引理的证明见文[1],从略.定理 设斜截三棱柱EFABCD中,EFAB=λ,DCAB=m,底面ABCD的面积为S,EF与面ABCD的距离为h(如图2),则斜截三棱柱的体积为V=图2 定理图m λ 13(m 1)S·h.证 如图2,过F作面FMN∥面ADE,由引理知VADEM… 相似文献
18.
19.
设计目的三棱锥体积公式的证明,按课本的证明方法去讲,不能体现证明方法的一种合理的发现过程,定理证明的教育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类比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尽管由类比所得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发明的过程,那么就应让猜想合情合理地占有适当的位置.”基于此,本课例的设计立足于运用类比思维, 相似文献
20.
四面体——这种最简单的几何体,其体积的计算公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通常的的几何教材中,采用V=1/3sh,即将四面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与高的积的三分之一。本文借助这个公式,导出四面体的另一个体积公式,并推出两个推论,以及它们的应用。一,四面体的体积公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