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开展机构可靠性研究必须综合地运用机构运动学、机构动力学、摩擦磨损原理及可靠性工程等学科的最新成果。本文是将概率仿真分析与机构运动学、动力学微分方程相结合,通过对影响机构可靠性的基本变量离散化,运用概率仿真的方法,最终得出准确的可靠度指标。从而影响到对产品的设计,达到对产品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结合实例系统地研究了单顶置凸轮轴式配气机构,详细地分析了其中的关键零件凸轮轴和摇臂,研究了凸轮型线设计和型线方程计算的具体方法,讨论了不对称凸轮顶点加速度连续性问题.将不对称凸轮型线作为整体来设计,以及考虑了保持缓冲段与工作段之间的连续性,对配气机构的关键零件摇臂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摇臂接触区圆弧方向角的概念,分析了摇臂接触区圆弧半径和方向角对配气机构性能的影响.配气系统优化中所研究的实例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现代发动机可变配气系统及电磁气门驱动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用发动机的转速变化范围较宽.传统配气机构不能满足各种转速的充量要求.采用新型可变凸轮机构和可变气门定时机构可使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得到改善.但仍未达到理论上的理想状态.一种双弹簧、双线圈式电磁气门驱动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该系统在设计时应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因素:气门实现软着陆;具有足够高的响应速度;较小的能耗.  相似文献   

4.
可变气门机构能使发动机的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随发动机运转工况变化,在提高发动机的燃料经济性、动力性、运转稳定性,减少排放污染等方面效果明显,因此目前被广泛应用在轿车发动机上。本文从可变气门机构的作用原理出发,归纳和分析了常见可变气门机构的类型、结构和特点,并重点介绍了可变气门机构的主要检修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内燃机配气凸轮机构运动偏差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S195型内燃机为例,对配气凸轮机构的动态运动偏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得出了实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在强调配气凸轮设计在内燃机中的重要作用基础上,综述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并结合常用的函数凸轮,论述了内燃机配气凸轮的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汽车、摩托车用发动机高这顶天凸轮轴式配气机构的运动学问题.在精确求解气门与凸轮从动件升程关系方程的基础上,对凸轮加工、检验等方面急需解决的升程转换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汽车、摩托车用发动机高速顶置凸轮轴式配气机构的运动学问题。在精确求解气门与凸轮从动件升程关系方程的基础上,对凸轮加工、检验等方面急需解决的升程转换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配气机构中凸轮与从动件是一对重要的摩擦副,较易出现磨损、擦伤、劈裂等破坏。针对凸轮与从动件之间容易产生破坏的情况,通过改变气门弹簧的预紧力与刚度,以降低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接触应力,减少凸轮从动件间的接触破坏。利用AVL EXCITE Timing Drive建立某发动机配气机构单阀系动力学模型,对不同转速下的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在Design Explorer中进行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再通过Nelder-Mead算法对得到的试验数组进行优化,得出最佳的接触应力、弹簧预紧力与刚度的组合。试验与优化过程中,通过设置接触损失角和气门落座速度两个约束条件对优化结果进行约束,以防止弹簧预紧力与刚度的变化对机构整体的影响。优化得到的弹簧预紧力与刚度使得不同转速下最大接触应力均有所降低,且未出现飞脱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以WD618.44柴油机原配气机构的动力学计算为例,通过分析计算结果,找出了原机存在的设计缺陷,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实施后成功地解决了原配气机构存在的问题,证明动力学计算在高速柴油机配气机构优化设计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V型发动机配气机构,以ADAMS为仿真平台,建立了单个配气机构以及含凸轮轴柔性体的配气机构总成的多体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结果表明,凸轮轴变形以及各缸配气机构的动力耦合,对配气机构的动态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凸轮轴轴承所承受的载荷主要受相邻气缸各气门机构凸轮载荷及其合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BN489Q汽油机配气机构液压挺柱刚度值的试验测量方法,并得出该机挺柱刚度值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规律。分析了形成这种规律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以某型发动机配气机构传动链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摄动和概率可靠性等分析方法,建立了配气机构脱节概率可靠性数学模型.当配气机构基本随机变量为正态分布时,提出了传动链脱节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通过算例分析获得了凸轮在不同运动阶段的传动链脱节概率,以及在不同转速下的脱节失效概率,并且随着转速升高传动链发生脱节的概率也会升高,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进一步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此外,通过分析脱节的原因,提出了为降低脱节概率而应采取的方法,为今后内燃机配气机构传动链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BN489Q汽油机具有液压挺柱的配气机构,建立了相应的二质量动力学分析计算模型。在已知液压挺柱刚度值和阻尼值的基础上,通过模型受力分析,编程计算出了液压挺柱配气机构的动态响应。与实测结果比较,理论计算结果基本正确。  相似文献   

15.
高速列车受电弓气动噪声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高速列车受电弓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350km/h速度下的气动噪声特性。采用延迟脱体涡模拟(DDES)和声学有限元(FEM)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带导流罩受电弓在升起和下降状态下,近场和远场气动噪声空间分布规律和频谱特性,研究流场计算时不同建模方式对诱发噪声幅值和指向性的影响以及壁板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对噪声频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本文选取的受电弓外形和开口方向下,降弓和导流罩诱发噪声略大于升弓和导流罩诱发噪声;2)导流罩在低于300Hz的低频区诱发噪声比例较大,而受电弓在300Hz后诱发噪声影响较大;导流罩诱发噪声在升弓情形时所占比例相对较大;3)在指向性上,导流罩诱发噪声在受电弓前部贡献较大,受电弓诱发噪声在后部区域贡献较大;在列车正上方区域,弓体诱发噪声大于导流罩诱发噪声,是主要的气动噪声源。  相似文献   

16.
以高速列车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其车身结构和车室空腔模型,并建立车室声固耦合模型,计算出考虑声固耦合时车身模态与相应的结构模态,经分析得出:车室声腔对车身的作用不能忽略。为了了解高速列车的车内噪声情况,在高速列车上进行了现场噪声测试,得出车体振动主要引发车内中低频段噪声。另外,在考虑车身内饰和座椅吸声性能情况下,对车内噪声进行仿真和计算,获得了车内噪声的声场分布情况,从而可以指导高速列车车体结构的低噪声设计,节约产品研发时间及成本。  相似文献   

17.
依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建立了空气冲击造型机快开阀的开启运动方程,通过数值仿真计算,分析了快开阀的结构参数对快开阀开启运动的影响,为空气冲击造型机快开阀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速列车的头车进行全尺寸三维模型和流场流域的创建,并通过k-ε湍流模型计算稳态流场;在稳态流场的基础上,采用宽频带噪声模型计算头车表面的气动噪声源;利用大涡模拟(LES)方法计算瞬态流场,进而获取车身外表面的脉动压力;再基于瞬态流场,采用Lighthill声类比理论研究头车远场气动噪声的计算.最后,比较气动噪声的仿真分析结果与实地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以某型高速列车为研究对象,基于线路运行类比测试,对车辆运行时主要噪声源之一的转向架区噪声开展研究。通过对不同转向架区噪声进行类比测试和对比分析,确定了350km·h-1及以下速度等级中间车拖车转向架区的主要噪声源为轮轨噪声,头、尾拖车转向架区主要噪声源为气动噪声,中间车动车转向架区主要噪声源为牵引系统噪声。基于以上的分析结论和一定的假设,对车头、车尾和中间动车转向架区主要噪声源进行了分离特性研究,获取了主要噪声源的频谱和贡献特性。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列车减振降噪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