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冯星  李锋  邹杰 《电光与控制》2003,10(3):28-30,34
介绍了空射巡航导弹的攻击过程,建立了空射巡航导弹中制导律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最优性能指标,利用最优控制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次优中制导律,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对导弹的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导弹-目标追逃模型中存在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首先建立在三维坐标系下的反舰巡航导弹-目标的相对运动方程,采用基于零化导弹目标视线角速率的思想,同时把目标机动看成一类有界干扰,应用动态逆方法设计了一种三维末制导律,这种控制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系统中存在的强的非线性和不确性因素。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能够打击机动目标且脱靶量较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反辐射导弹,以ADC模型为基础,将其制导能力分解为中制导能力、末制导能力、目标探测能力和目标截获能力,并且建立了导弹中、末制导阶段制导能力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导弹对目标探测能力的主要因素,探讨了电子干扰状态下对导弹目标截获能力的影响.提出了以数据库理论为核心的效能评估实现策略;设计了软件仿真框架并得以实现,从理论和实践上为系统能力矩阵提供可靠数据,从而提高反辐射导弹打击目标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多模复合制导仿真中利用三轴仿真转台实现弹体姿态和弹目视线运动的复合模拟方法。首先阐述了合成目标视线方法的技术原理,建立了仿真坐标系统,给出了角速度矢量转换及其软硬件空间的映射关系,然后研究了合成目标视线半实物仿真的实现流程,推导了三轴仿真转台驱动数据解算和导引头稳定回路注入视线角速度解算方法;最后开展了合成目标视线法的数学仿真,与真实视线模拟方法相比,导引头跟踪目标的光轴运动规律以及目标偏差角和弹目视线角速度指令输出一致,为多模复合制导半实物仿真中弹目视线运动的模拟实现方案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也为该方法的仿真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导弹在较短的末制导时间内获得很小的脱靶量,同时对机动过载的需求满足导弹实际过载能力,研究了适用于攻击蛇形机动目标的最优制导律和蛇形机动补偿制导律,并分析了具体实现方法,设计目标状态估计器,建立导引回路数学模型.仿真验证了测量越精确,可知信息越多,估计性能就越好;最后研究了导弹过载限制、测量误差、目标状态估计精度及制导律的选择等因素对制导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巡航导弹末制导性能和精确打击能力,研究基于惯导/激光主动导引头组合末制导方法,即利用激光导引头的测量信息,估计惯导系统误差并修正惯导系统的状态参数。针对末制导阶段导弹运动复杂,系统状态易发生突变和量测噪声不确定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Sage-Husa滤波算法,并结合巡航导弹末制导导引规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滤波算法对提高制导系统精度和可靠性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7.
针对空空作战场景下单脉冲巴克码PD体制下制导雷达对抗TRAD干扰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实现制导信息处理的全数字动态仿真平台,用于典型TRAD干扰样式下飞机目标诱饵雷达回波动态生成和抗干扰算法性能的验证。基于稳态时拖曳线刚体假设,针对迎头、尾追和截击等典型空战场景,实现了飞机运动学状态动态生成及TRAD伴飞状态生成,进一步可合成目标和干扰的雷达回波。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仿真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Vega Prime和GL Studio仿真工具对末制导捕控吊舱系统的仿真实现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捕控吊舱系统在末制导过程中的主要功能以及工作原理,完成了系统的搭建,介绍了系统中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及系统实现使用的方法与步骤,并且主要探讨了吊舱成像系统及其仿真关键技术,最后编程实现了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陈亮  屈惠明  顾国华  王文娟  陈钱 《激光与红外》2011,41(10):1144-1149
传统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室内检测通常使用安放有若干平行光管的检测架,检测架上的平行光管处于不同方位角和俯仰角。这种方法往往精确度较低、体积庞大,且移动不灵活,不适合短距离的室内试验。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小目标轨迹模拟系统,该系统以高精度步进电机驱动小目标圆盘运动,黑体温度辐射源用来提供目标温度。PC机通过RS-232串口连接步进电机,由VB编写的软件界面设定步进电机运行的速度、方向及运行角度值,给出目标运行坐标轨迹,通过测角精度算法转化为方位与俯仰角。将被测试搜索跟踪系统给出的方位与俯仰角实测值与算法得到的理论值分析比较之后,即可得出被测试搜索跟踪系统精度。文中详细介绍了该小目标轨迹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给出了实验结果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半捷联稳定控制方案与制导信息提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在现代战术导弹末制导系统中,捷联稳定方案在成本、体积方面与传统的陀螺稳定方案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是战术导弹导引头的发展方向,其技术核心是数学稳定平台和捷联稳定算法.研究了半捷联末制导系统中数字稳定平台的控制算法和制导信息提取方法,给出了一套适于工程实现的数字稳定控制算法和相应的目标视线角速度信息获取算法.首先探讨了捷联稳定控制原理,然后提出了一种数字稳定平台的实现算法和目标视线角及视线角速度等制导信息的解算方法,为了克服传感器精度和微分运算不理想所造成的视线角速度计算精度不足,又给出了一种基于导弹-目标角跟踪模型的目标视线角速度滤波模型,最后通过数学仿真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舰载导弹在大气小扰动下容易出现控制失稳,通过控制优化设计,提高导弹制导的稳定性。针对传统的PID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扰动抑制和参数自整定误差修正的舰载导弹制导控制优化算法,首先构建舰载导弹的被控对象模型和纵向运动数学模型,根据控制约束参量进行舰载导弹制导控制约束参量分析,然后采用小扰动抑制方法进行扰动误差和控制参量的自整定修正,实现控制算法优化设计。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进行性能测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方法进行舰载导弹的小扰动抑制和制导控制设计,降低了导弹的轨迹输出误差,俯仰角等运动参量的跟踪性能较好,提高了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12.
空空导弹制导与引信一体化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对空对空近距格斗导弹制导与引信一体化设计技术的研究。制导系统设计时考虑了引信的特殊要求,引信设计时也考虑到制导系统的特点,使导弹总体设计结果有较高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某型反坦克导弹同时射击影响因素和导引规律的基础上,开发了激光、电视视场交叉判据模型及阵地配置分析软件,可以为该型反坦克导弹射击指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非全视场条件下目标红外发射率的测试和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全视场条件下测试物体辐射特性时,背景干扰是影响其准确性的最关键因素。根据普朗克辐射定律,通过方法研究和公式推导消除背景干扰,建立了非全视场条件下目标辐射特性的测试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SR-5000N 光谱辐射计,在全视场和非全视场两种模式下开展铝板和碳纳米管(MWCNTs)复合涂层的红外光谱发射率测试实验,进一步验证该测试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非全视场条件下,尤其在测定高发射率目标时,该方法得到的样品红外发射率与全视场条件下的测试结果数据较为一致,可基本反映样品的真实光谱特性,有效解决了视场大小对目标辐射特性测试的局限,拓展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5.
大视场线结构光两轴测量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由CCD摄像机、线结构光投射器和两个回转工作台构成的大视场线结构光2轴测量系统。通过两个回转工作台的转动使线结构光平面扫过被测物体1周,在1次装夹下测量出物体的1周全貌。首先建立了由二维摄像机像面坐标系向被测物体转台坐标系变换的数学模型;利用标准球作为标定器具,根据线结构光平面中标准球的球心坐标和2转台转角可确定1个"共轭对",利用多组"共轭对"求出了系统模型中的未知参数;从而根据两个回转工作台分别转动的角度和CCD二维图像可获得线结构光平面上点的三维数据。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能在1次装夹下完整测量结构复杂物体的1周全貌,同时具有视场大、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葛宁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5):188-189,192
针对地下采用洛阳铲挖掘或者夜间爆破等盗掘田野文物活动将激发地动波,利用微震动检波器可以实现对一定区域内地动信号进行实时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震动模式识别的田野文物监控系统,即通过对地下震动信号的采集、传输、调理转换、专家系统的分析与判别,来判定是否存在有盗掘活动,达到对古墓等田野文物保护的目的。本设计主要针对微信号检测与调理的硬件电路设计  相似文献   

17.
红外成像导引头视场选择及搜索策略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视场的大小、形状及搜索策略是影响红外成像导引头截获概率的重要因素。在分析视场对导弹截获概率影响原理的基础上,定义了搜索场和截获场的概念,建立了不同视场形状和搜索策略的工作状态模型,并对常用的视场形状和搜索策略组合进行对比分析。仿真计算实例表明,截获场小于等于搜索场,采用不同的视场形状和搜索策略所获得截获场的大小不同,要根据设计需求优化选择。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为红外成像导引头的视场选择和搜索策略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FPGA 的大视场图像实时拼接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鉴于目前普遍采用软件方法获得大视场视频图像操作不便且实时性受限的缺陷,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可编程技术来实现多个摄像头视频数据实时拼接的大视场成像系统。系统通过APTINA公司的彩色CMOS图像传感器MT9M034获取原始视频图像信息,以Xilinx公司的Virtex-5系列FPGA为核心完成视频数据的实时采集、缓存、拼接及传输。图像拼接部分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亮度差异自动调节的预处理以提高整体的拼接效果,然后利用相位相关法完成相对平移量信息检测,对原始图像进行配准,最后采用线性加权融合算法对相邻两幅图像的重合区域进行融合处理,使拼接之后的大视场图像达到渐进渐出平滑过渡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成像系统简单可靠,有效地增大了可观测视场,经过拼接处理之后的大视场视频图像清晰度高、实时性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We proposed a novel AlGaN/GaN enhancement-mode (E-mode)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HEMT) with a dual-gate structure and carried out the detaile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evice operation using Silvaco Atlas. The dual-gate device is based on a cascode connection of an E-mode and a D-mode gat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electric field under the gate is decreased by more than 70%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E-mode MIS-HEMTs (from 2.83 MV/cm decreased to 0.83 MV/cm). Thus, with the discussion of ionized trap density, the proposed dual-gate structure can highly improve electric field-related reliability, such as, threshold voltage stability. In addition, compared with HEMT with field plate structure, the proposed structure exhibits a simplified fabrication process and a more effective suppression of high electric f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