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SEM、XRD技术研究了钯-金属氧化物/D3520催化剂的形态及金属在载体上的分布。用IR、XPS技术研究了催化剂中金属与载体以及两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并考察了催化加氢活性与零价钯外层价电子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金属在载体表面上高度分散,且均匀分布;金属与载体无明显的相互作用,两种金属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该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活性与零价钯的外层价电子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SEM、XRD、IR和XPS技术研究了Pd-Fe2O3/D3520催化剂。结果表明:D3520的表面凹凸不平,Pd和Fe在载体表面上高度分散,且均匀分布;Pd和Fe2O3与载体之间无明显的相互作用,Pd和Fe2O3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该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活性与零价钯的外层价电子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负载型纳米非贵金属催化剂上CO的氧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杜芳林  陈诵英 《分子催化》1997,11(3):209-214
用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了纳米Cu、Cr、Mn、Fe、Ni、采用机械方法将其加到Al2O3载体上,制成负载型纳米催化剂,用TEM、SEM、XRD、HRTEM等手段,对纳米粒子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CO催化化的结果表明,铜催化剂的活性最高;铜、铬催化剂的活性高于贵金属钯催化剂;锰催化剂活性与钯相当;铁、镍催化剂活性较差,XRD实验表明,催化反应后,纳米金属将变成氧化物。  相似文献   

4.
用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了纳米Cu、Cr、Mn、Fe、Ni,采用机械方法将其加到Al2O3载体上,制成负载型纳米催化剂.用TEM、SEM、XRD、HRTEM等手段,对纳米粒子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CO催化氧化的结果表明,铜催化剂的活性最高;铜、铬催化剂的活性高于贵金属钯催化剂;锰催化剂活性与钯相当;铁、镍催化剂活性较差.XRD实验表明,催化反应后,纳米金属将变成氧化物.  相似文献   

5.
由胺乙基膦酸、胍乙基膦酸和N,N双腈乙基胺乙基膦酸制得相应无定形混合磷酸锆载体及其相应的钯催化剂.用IR、TG、DTA和XPS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影响钯催化剂常压催化加氢活性的各种因素.催化剂对各种取代烯烃和硝基苯有很高的催化加氢活性、选择性和重复使用性.将这类催化剂与钯炭催化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改变金属和载体的种类可以改变高分子催化剂的活性。本文在D3520负载的Pd催化剂中添加SnCl2.2H2I.FeCl3.6H2O,Pb(OH)2,BiCl3,形成D3520负载的金属氧化物──钯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SnO2,Fe2O3的引入对原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助催化效果,其中Fe2O3的引入使原单位金属高分子催化剂对苯乙烯的催化加氢活性提高110%,PbO,Bi2O3的引入使催化加氢活性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XRD、TPR、TPD-MS、TPSR-MS技术研究了金属组分Ni、Cu间及不同担体(包括SiO_2、TiO_2、Mgo和γ-Al_2O_3)和活性组分Ni-Cu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CO_2催化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相互作用,不同程度地引起催化剂吸附H_2和CO_2能力的变化,进而影响到CO_2加氢的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8.
用各种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制备的载钯催化剂可用于对不饱和化合物的常温常压加氢。其加氢活性既与载体功能基的性质有关也与载体的物理特性有关。其中以孔度大、表面粗糙的树脂作载体利于底物与氢的扩散,加氢活性高。载体功能基要求与钯有一定的配位能力,同一功能基的配位原子数最好≤2。催化剂活性中心的价态对加氢活性也有影响,两种以上价态的钯比例适当协同作用时活性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金属蒸气法制备了三种不同金属重量比的树脂固载及活性炭负载Pd Cu双金属催化剂.透射电镜(TEM)和X 射线衍射(XRD)测定结果表明催化剂中Pd Cu已形成合金.合金粒度极小,平均直径小于5nm.树脂固载催化剂金属粒度远小于活性炭负载催化剂的金属粒度.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Pd和Cu均以零价态存在.在4 甲基 3 戊烯 2 酮加氢反应中,树脂固载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均高于相应的活性炭负载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沥青活性炭为载体的Ni-W催化剂制备参数与其加氢脱硫(HDS)、加氢脱氮(HDN)和加氢脱芳(HDA)活性的关系,并利用广延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透射电镜(TEM)研究了金属原子的近程配位情况及金属的分散状况.发现金属原子比、催化剂焙烧气氛和温度等对催化剂活性有较大影响.浸渍液PH值与载体PHIEP的相对关系对催化活性的影响与浸渍方式有关.表征结果表明,“类WS2”结构的完整性影响了催化剂活性,焙烧气氛温度影响了金属硫化物的分散度.  相似文献   

11.
含有双配位基的聚苯乙烯邻氨基苯甲酸与钯络合物反应制得螫合的配位高分子钯催化剂。用甲醇-水(pH=12)还原可得晶粒分布均匀的胶态钯催化剂,它们对烯烃的加氢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研究表明,钯络合物上原有配体的给予性常数(E_n)与负载后络合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金属粒径为40—50A的催化剂对己烯-1的加氢活性最高。本文还研究了溶剂极性,载体孔结构及底物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IR-TPD、XPS和脉冲微反等技术,研究了Ni、W、P组分及样品硫化对加氢裂解催化剂酸性质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影响催化剂加氢裂解活性的主要因素以及样品硫化后金属组分的表面状态.结果表明:载体负载Ni。W、P组分和样品硫化后,催化剂的酸性质均发生复杂的变化,然而这些酸性质变化对催化剂的加氢裂解活性的影响却很小,样品硫化后,催化剂表面产生低价和不饱和配位的金属活性组分,同时Ni、W组分在催化剂表面富集,其中W组分在催化剂表面富集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裂解活性.  相似文献   

13.
报导几种以聚2,6-二甲基1,4-苯醚(PPO)和聚砜(PSu)为主链的负载钯催化剂对1-辛烯和环戊二烯在温和条件下的催化加氢活性与选择性。官能团化的PPO负载钯催化剂对1-辛烯的催化加氢活性大于官能团化的PSu负载钯催化剂的活性,但前者在加氢过程中的活性下降比后者快得多;官能团化的PPO负载钯催化剂在1-辛烯加氢过程中活性很快下降的原因与其强的异构化性能和异构化产物有关。相同配体的两种负载钯催化剂对环戊二烯的催化加氢表现在活性上,PPO低于PSu,而选择性PPO高于PSu。表明除了按预计与钯直接配位的配体外,载体主链结构对负载钯催化剂的加氢性能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钟顺和  王杰慧 《催化学报》1995,16(4):257-262
用表面反应改性法制备了TiO2-SiO2(TSO)表面复合物载休,用TPR,IR,TPD-MS和TPSR-MS等技术研究了Ni-Cu/TSO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CO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iO-CuO与TSO间的相互作用导致CuO的还原温度降低和NiO的还原温度升高,并有少量表面物种生成;还原后的Ni-Cu/TSO催化剂表面上存在着两类活性中心,即合金相中的Ni及载体相中的Ti^n+(或Ti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加氢反应后反应溶液中金属的溶出量,考察了高分子负载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了活性中心金属的种类、价态及分散程度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在聚苯乙烯苄基氨茴酸树脂载体上,不同金属物种的催化剂稳定性次序为:Pd混合价态钯>二价钯。随着载体表面钯分散度的增大,钯盐中配体En值的减小,溶剂极性的减弱,钯的流失量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利用金属蒸气法制备了三种不同金属重量比的树脂固载及活性炭负载Pd-Cu双金属催化剂。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测定结果表明催化剂中Pd-Cu已形成合金。合金粒度极小,平均直径小于5mm。树脂固载催化剂金属粒度远小于活性炭负载催化剂的金属粒度。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Pd和Cu均以零价态存在。在4-甲基-3-戊烯-2-酮加氢反应中,树脂固载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均高于相应的  相似文献   

17.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镍含量的镍基超细粒子负载型催化剂前体NiO/SiO2-TiO2.用氨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TPR技术,考察了活性组分氧化镍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IR、XRD、TEM-EDS等手段,研究它们的物化性质、结构特征.用加压固定床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上苯加氢生成环己烷的反应,对它们的催化性能进行关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的镍基超细粒子负载型催化剂体系中,活性组分氧化镍与载体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氧化镍形成簇状微晶,均匀地分散在载体氧化物之中.镍含量的调变,影响体系中氧化镍的微晶尺寸及其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催化剂在低镍含量(NiO≥8%)时,即显出很高的活性,并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及很宽的反应活性温度区域(120~280℃).  相似文献   

18.
用表面反应改性法制备了TiO2-SiO2(TSO)表面复合物载体.采用TPR,IR,TPDMS和TPSR-MS等技术研究了NI-Cu/TSO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CO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iO-CuO与TSO间的相互作用导致CuO的还原温度降低和NiO的还原温度升高,并有少量表面物种生成;还原后的Ni-Cu/TSO催化剂表面上存在着两类活性中心,即合金相中的Ni及载体相中的Tin+(或Tin+-O);CO在催化剂表面存在孪生、线式、桥式和卧式等4种吸附态;H2在催化剂表面上发生解离吸附形成Ni-H和Tin+-H,前者比较活泼,是加氢反应的主要H源;卧式吸附态极易在催化剂表面裂解形成Ni-C和Tin+-O,前者是加氢反应的C源,使CO加氢生成烃类的反应在Ni中心上按"表面碳"机理进行,其生成乙烯的选择性大于60%.H2O的生成反应在Tin+中心上按Tin+-O与Tin+-H或Ni-H反应的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19.
Pd/MgO/γ—Al2O3的结构和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祁彩霞  安立敦 《分子催化》1998,12(6):429-435
用常规浸渍法和双浸渍法制备了系列MgO/γ-Al2O3复合氧化物载体负载的钯催化剂,实验结果发现,两种制备方法所得催化剂中,钯在复合载体上沉积的部位不同,从而导致不同的色情民载体的相互作用,使得活性金属钯的电子密度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钯催化剂对CO氧化反应活性不仅与钯分散度有关,而且催化剂中活泼的晶格氧及钯与载体作用方式有关,钯催化剂随载体MgO含量的变化而呈现的活性变化趋势是以上各因素协同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苯酐选择性加氢制苯酞的催化剂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Ni-Cr-O/Al2O3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和选择性.XRD研究表明,H2还原前催化剂呈晶体结构,还原后出现弥散峰.由XRD,XPS,SEMS研究表明Ni2.5+~2.6+是活性物种,失活原因是由于在反应中镍还原为低价和零价,物理上是由于活性组分颗粒的聚集,颗粒变大,比表面下降.TPD研究表明Cr的作用是使Tm升高,吸附量降低,从而提高了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