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ΔF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高纯气体中痕量氧测定方法的性能比较,着重介绍ΔF氧传感器的正确使用、维护和常见故障的排除。  相似文献   

2.
以氧乐果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在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通过电聚合方法制成氧乐果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用无水乙醇洗脱后制备出对氧乐果有特异响应的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法对分子印迹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以K_3Fe(CN)_6为探针,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该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分析性能,建立了氧乐果的间接测定方法。结果表明,K_3Fe(CN)_6的相对峰电流与氧乐果浓度在1.0×10~(-7)~2.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6×10~(-8)mol/L。  相似文献   

3.
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锌(Nano-ZnO) 膜,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X 射线衍射(XRD)及电化学等方法测定了其物理化学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 该Nano-ZnO 膜是具有多晶六边形纤维锌矿结构的多孔纳米膜, 微粒直径在 50~100 nm, 室温禁带宽度3.37 eV. 采用浸渍法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直接修饰于 Nano-ZnO 膜上, 制备了SOD 修饰电极(SOD/ZnO). 通过交流阻抗法(EIS)及循环伏安法(CV)证明了SOD能稳定地吸附在多孔ZnO膜上, 并实现了直接电子传递; 紫外-可见及红外光谱研究证明吸附在ZnO膜上的蛋白质保持了良好的生物催化活性, 并成功地构建了第三代超氧离子(O2-)生物传感器. 这种生物传感器有较宽的线性范围(氧化电流: 0.24~180×10-6 mol/L, 还原电流: 0.12~250×10-6 mol/L)、较低的检测限(氧化电流: 2×10-7 mol/L, 还原电流: 1×10-7 mol/L)、较快的响应时间(4 s)以及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以苯酚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双酚F(BPF)和双酚F二酐(BPFDA),用BPFDA分别和间苯二胺(m-PDA)、4,4'-二氨基二苯醚(4,4'-ODA)、1,4-(4-氨基苯氧基)苯(TPEQ)反应,得到了3种双酚F型聚酰亚胺,分别对其结构、溶解性、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的比浓对数黏度为0.5~...  相似文献   

5.
研究用烃橡胶(SBR、PB)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分散α,ω-对乙氧羰氧基苯甲酸聚乙二醇酯(PEECB)而得到聚合物分散液晶复合膜(PDLCM).用这种复合膜进行富氧分离,当PEECB-4.05(4.05为聚醚软段的数均聚合度DP)的含量超过某一临界值(约23.0%wt)时,室温下SBR/PEECB-4.05/PDMS体系膜的氧气透过系数Po2值达70~634barrer),增加约60倍,分离系数仍较高(αo2/N2=3.47~2.59).考察了各种影响因素对膜透气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功能单体、钯纳米粒子为掺杂剂、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在玻碳电极上热聚合具有三甲氧苄啶(TMP)识别性能的钯纳米材料修饰的分子印迹传感膜.采用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对合成的钯纳米材料、印迹传感膜的形貌及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法(EIS)对钯纳米粒子掺杂的印迹电极与无掺杂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粒子掺杂的印迹电极与无掺杂电极的表面形貌及电化学性能明显不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表征结果表明,TMP的浓度在5.0×10-7~4.0 ×10-3 mol/L范围内与脉冲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检出限为3.2×10-8 mol/L (S/N=3).此钯纳米粒子掺杂的印迹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即时电流测定结果表明,新诺明(SMZ)、磺胺嘧啶(SDZ)、葡萄糖 (Glu)、尿素 (Urea)对三甲氧苄啶(TMP)的测定不产生干扰.将此印迹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中TMP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6.8%~102.0%.  相似文献   

7.
化学氧自救器是当前应用于安全生产和应急救生的主要呼吸器之一,在剖析化学氧自救器产品结构基础上,分析制氧剂和初期生氧器的成分及其性质,模拟氧烛反应,体现产品生产的实现需要科学、技术、工程等多个学科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叉指金电极表面制备纳米二氧化钛(TiO2)多孔薄膜, 并用浓度为2.5×104 mol/L的花青素对其进行敏化, 制备了一种能在室温条件下检测硫化氢(H2S)的高灵敏度传感器. 从材料的光谱特性、 微观结构和传感器的灵敏度等方面对该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评价, 并讨论了传感器的响应机理以及温度和湿度对灵敏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材料表面的可见吸收光谱比花青素红移了约50 nm, 吸收能力有所提高; 纳米TiO2颗粒呈层状堆积排列, 颗粒之间具有较多缝隙, 比表面积大. 在室温下, 该气体传感器对浓度为5~50 mL/m3的H2S具有良好的敏感特性, 传感器灵敏度与H2S浓度呈线性相关, 相关系数为0.939, 响应时间为50~70 s, 恢复时间为160~180 s. 计算和测试结果表明, 环境湿度约为50%时传感器的灵敏度最佳; 在10~50 ℃范围内, 温度与传感器的灵敏度存在负相关性. 该方法为简单、 经济制备室温条件下工作的气体传感器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固定敏感物质为钌的络合物的基础上,Sol—gel方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将敏感物质固定于含硅支持体系中制作氧传感器的方法。Choi等人发现将敏感物质固定在硅胶上再用硅胶成膜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其对气态氧及溶解氧的检测灵敏度。本文探讨了将Ag^+和La^3+掺杂到硅胶上再在其上固定敏感物质[Ru(bpy)3]Cl2的支持体系对氧的响应特性,并对其响应机理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首次制成顺丁橡胶(PB)与具有二重液晶相转变(近晶相,向列相)的液晶化合物双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酸一缩乙二醇酯(DEBEB)的复合膜并研究了其富氧性能。PB/DEBEB复合膜在液晶含量10%时,室温下具有比基质聚合物PB膜大几倍的氧透过系数(po2)。透过系数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呈现“N”型特征。这些现象与液晶的二重相变行为和膜的形态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1.
硅橡胶/正硅酸乙酯杂化膜的制备及其富氧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硅橡胶/正硅酸乙酯杂化膜的制备及其富氧性能;气体分离;硅橡胶膜;杂化膜;富氧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自行搭建的原位膨胀率测试装置,系统研究了硅氧和石墨-硅氧混合材料的膨胀特点和机理。混合品的膨胀行为受石墨和硅氧两种材料共同影响,通过充放电曲线对比方法,我们计算出了混合品在各荷电态下石墨和硅氧组分的容量贡献比例,发现首圈和第2圈脱锂/去锂化的前期,石墨材料发挥的容量为主,放电到36%SOC时硅氧材料开始去锂化发挥容量,因此混合品放电至该SOC时膨胀率急剧减小;第2圈嵌锂/锂化过程在40%~50%SOC区间,硅氧材料几乎未发挥容量,因此该区间混合品的膨胀率变化较小。硅氧材料循环过程中不可逆膨胀持续增长,可逆膨胀率的降低幅度超过不可逆膨胀的增长,因此其整体膨胀率在循环第3圈后呈现小幅度降低的特点。基于以上研究,我们从表面包覆、预锂量和材料粒径等方面对硅氧材料进行工艺改善,有效降低了材料的不可逆膨胀。  相似文献   

13.
光化学传感器;;八甲基四氧杂四烯;钼酸根粒子;白钨矿;基于四氧杂四烯衍生物荧光猝灭的钼酸根传感器  相似文献   

14.
利用旋蒸法和挤压法制备脂质体,通过脂质体包埋亚铁氰化钾,利用戊二醛交联2,4-二氯苯氧乙酸(2,4-D)兔抗制成免疫脂质体,制备快速检测血液中2,4-D的夹心型免疫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2,4-D在75 ng/mL~50 μ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达到了36.42 ng/mL.该免疫传感器选择性强...  相似文献   

15.
以双酚F(4,4′-BPF)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4,4′-BPF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运用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及选择性识别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IPs对水相中4,4′-BPF具有特异性吸附,最大吸附容量为82.8 mg/g;Freundlich模型拟合吸附等温线的相关系数R2=0.995;热力学参数ΔG、ΔS、ΔH均小于0,表明此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熵减的、放热的。  相似文献   

16.
在用溶胶-凝胶方法成功制备纳米TiO2、纳米CeO2包覆纳米TiO2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氧敏性能、阻抗谱的测试和对比,并且通过热力学和活化能计算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纳米CeO2包覆纳米TiO2材料的氧敏性能优于纯TiO2材料,.当包覆4.9mol?O2时材料的氧敏性能最好.热力学计算证明:CeO2对TiO2起到催化作用,从而改善TiO2的氧敏性能.对材料活化能计算表明:包覆纳米CeO2后材料的晶粒、晶界活化能显著降低,TiO2的活性得到提高:并且随着CeO2包覆量降低活化能降低,说明活化能存在极小值,CeO2包覆量有最优值,从而解释了实验结果中出现极值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钴卟啉可与氧发生迅速、可逆的结合反应,是有效的氧载体,已被用于氧气吸收、光学传感器和氧气选择性分离膜。综述了钴卟啉的立体结构、配住体、环境等对其与氧可逆结合性能的影响,以及钴卟啉在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高灵敏和选择性的气体传感器对于实时监测大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和早期的疾病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传统的气敏材料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选择性差、检测极限不够低、使用寿命短等。作为一种多孔的配位聚合物,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由于其超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大的孔隙率在气体传感器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MOFs自身或者由它们衍生的不同纳米结构的金属氧化物可以提升气体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为制备新型高性能的气体传感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结合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的气敏机理,综述了不同结构的MOFs及其衍生的金属氧化物在电阻式气体传感器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8-氧鸟嘌呤DNA糖基化酶(OGG1)是一种突变的DNA修复酶,可切除生物体内受损DNA的标志物8-氧鸟嘌呤(8-oxoG),而8-oxoG与多种癌症的病因学有关。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PET)效应,以1条5''末端标记羧基荧光素且含有8-oxoG的DNA链为信号探针,1条3''末端含多个G碱基的互补序列作为猝灭基团,根据加入OGG1前后体系荧光强度的变化,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检测OGG1酶活性的荧光传感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OGG1浓度进行灵敏的定量检测,且OGG1酶浓度在0~60 U/mL范围内与体系荧光强度的变化值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 0.7 U/mL。利用该方法检测人类血清样品中的OGG1酶,加标回收率为99.1%~1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4.3%。该传感器选择性好,简化了实验步骤,节约了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的铁氰化钴(Co3[Fe(CN)6]2)和Hummers法制备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共沉积修饰玻碳电极(GCE),制备了无酶型超氧阴离子(O■)电化学传感器(Co3[Fe(CN)6]2-RGO/GCE)。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循环伏安法(CV)等研究了复合材料Co3[Fe(CN)6]2-RGO的特征及其对水中O■的电化学检测的可行性,分析了Co3[Fe(CN)6]2-RGO/GCE检测O■的作用机理。传感器对O■浓度的检测范围为0.5~30μmol/L,灵敏度为91.8μA L/(μmol cm2),检出限为0.071μmol/L(S/N=3),而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H2O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