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种结构简单、耗电省、性能优良的触摸式发声器。它用6V层叠式电池,全部元件装在一只塑料小盒子内,病人只要触摸一次,它就会很清晰的发声,7s后停止,再触摸一次,再发声7s,使用很方便。  相似文献   

2.
张军 《无线电》2013,(12):72-73
电子昆虫发生器套件是全国“少年电子技师”科普活动组委会推荐使用的套件19。该电路散件如图1所示。教学目标(1)了解压电陶瓷片的基本作用;(2)理解压电陶瓷片的工作原理;(3)学会使用压电陶瓷片;  相似文献   

3.
基于热声效应,对不同结构石墨烯发声器的声学性能进行研究。利用石墨烯发声器的热功率平衡方程推导出三维石墨烯泡沫发声器的近远场声压表达式,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值对比,两者吻合良好,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并将石墨烯泡沫与二维石墨烯薄膜进行对比,比较了四种不同结构石墨烯发声器的发声效果。结果表明,石墨烯泡沫发声效果最好,其次是铜基底石墨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底和玻璃基底的石墨烯薄膜发声效果较差;在20~10 000 Hz内,施加10 V电压、测距为1 cm的条件下,石墨烯泡沫、铜基底石墨烯薄膜、PET基底石墨烯薄膜和玻璃基底石墨烯薄膜的最大单频声压级分别为59.9、53.5、47.8和38.9 dB。铜基底石墨烯薄膜和石墨烯泡沫有一倍频声压产生。针对一倍频声压现象,测试铜基底石墨烯薄膜和石墨烯泡沫的振动加速度。结果表明,一倍频声压的产生与石墨烯发声器的振动有关,一倍频声压随着输入电压幅度和频率的升高而增大。该研究结果对石墨烯发声器的设计和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贝多芬(1770—1827)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是小提琴的经典名曲、最受人们喜爱的协奏曲之一,但这部作品在1806年12月23日的首演却并不成功。贝多芬当时已经很有名气了,就在这一年,他完成了《第4钢琴协奏曲》(作品58,两年后首演,贝多芬独奏)和《第4交响曲》(作品60,第二年由克莱门特指挥首演);至于《小提琴协奏曲》当初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写得太匆忙,但也有几种“版本”的传说。  相似文献   

5.
一言 《视听技术》2007,(2):104-104
这款录音到手真及时。每年到时能欣赏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今年已再不是“免费的新年大餐”,因为中央电视台已将这场音乐会放到收费频道中,北京以外地区的不少观众听众恐怕付费也再难轻松享受这台音乐盛会。于是,DG这套现场实况录音CD,对于爱乐人来说,真倒成了热门货了。  相似文献   

6.
2006年,穆特(Mutter)将用这张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全集来庆祝莫扎特250周年诞辰,同时也是穆特首演30周年,这张无以伦比的双DVD中也包括她与巴什梅特一起合作的交响协奏曲。从她13岁那年第一次为卡拉扬演奏开始,莫扎特就总是出现在她的生活中:“我从未停止对他的思考,他是我与之一起成长的作曲家,他就好像一直在我事业的关键时刻等着我一样。  相似文献   

7.
8.
陈友义 《高保真音响》2009,(11):120-123
没有一种乐器能像小提琴那样诉说人类的心声,也没有一种乐器能像小提琴般有那么多传奇。大师们制作的铭器,其本身就是追求完美的最好体现。大师们不可逾越的技艺,使得留世的作品充满着神秘色彩。我们听到各种关于古代名琴的传说,使得我们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小提琴的秘密。  相似文献   

9.
一言 《视听技术》2006,(1):87-88
EMI公司于2005年新出 版的这款《梅纽因:世 纪小提琴》,用传记性方 式和珍贵的影音资料, 概述了20世纪最杰出的小提琴家耶胡 迪·梅纽因的艺术生涯。 这张影碟由“序言”、“出生”、“神 童”、“非凡事业”、“赫夫齐巴”、“相遇”、 “流浪小提琴”、“触摸声音的耳朵”、“尾  相似文献   

10.
《视听技术》2005,(12):86
  相似文献   

11.
12.
“音乐的洪流从难以觉察的源头奔涌而来,显示出作曲家对小提琴技巧最深刻的了解和施展宏伟想象的绝对能力,这是任何艺术家都难以比拟的:而这一切都是为一把小提琴而写的!”  相似文献   

13.
肖戈 《视听技术》2006,(10):105-106
对于世上的爱乐者来说,在20世纪的小提琴大师中,可能没有比海飞兹这个名字熟悉更响亮的了。海飞兹永远是一个奇迹。在如今纪念莫扎特250周年诞辰的日子里,EMI推出这款海飞兹演录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选辑,虽然是单声道老录音,但经过EMI的技术加工,噪音大减,且具有很浓郁的黑胶木味,因此仍然受到乐迷的期待。此张专辑收录的是莫扎特的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和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此两部“小协”均是莫扎特19岁(1775年)的习作。海飞兹在第一乐章里,十分注重典型的奏呜曲式结构,小提琴在高音区域乐章展开的第一主题旋律优美至极。第二主题展开后,独奏小提琴和管弦乐队伴奏之间的默契配合格外欢快明朗。第二乐章的宁静,与前面的音乐形成鲜明对照。回旋曲第三乐章,海飞兹更是将自己娴熟的技巧发挥得惟妙惟肖。至于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则更是海飞兹展示那灿烂旋律与迷人和声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双面小提琴     
极富个性的小提琴家戴维·嘉雷特(David Garrett),自小钻研古典音乐,同时也喜爱聆听流行音乐,一直被称为是一位是音乐天才。可能正是因为从小接受古典音乐教育的因素,戴维对于流行音乐的渴望同样是热切的,他说自己在14岁以前,只能听到古典音乐。所以,当他可以正常地到学校上学,有机会接触到流行音乐的时候,那感觉简直就像是发现新大陆!另外,他对摇滚音乐特别有兴趣,并认为一定要像那些摇滚乐手一样能完全掌握自己的乐器,才能像他们那样成功。  相似文献   

15.
16.
陈烨 《高保真音响》2009,(5):104-105
英国当代著名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的《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在世界小提琴音乐文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首协奏曲与许多作曲家同类体材的作品充满了戏剧性的音乐表现不同,而是洋溢着温馨与浪漫的气息,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7.
18.
刘云志是我国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从1991年起一直担任中央乐团(后更名为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是我国最资深的乐队首席之一。然而,同大多数乐队首席不同,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以独奏家的身份进行演出,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20.
拿到这张德国Acousence出品的唱片时,说实话,我对印在封套上的女小提琴演奏者一无所知,内页有德英双语的介绍文字,例行公事似地叙述了她的简历,没有评述, 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