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快速液相烧结法制备出多铁BiFeO_3(BFO),Bi_1-xBa_xFe_(0.950)Ti_(0.050)O_3(x=0.100,0.150,0.200,0.300,0.350) 和Bi_(0.800)Ba_(0.200)Fe_(1-y)Ti_yO_3(y=0.025,0.050,0.075,0.100)陶瓷.研究了不同Ba,Ti掺杂含量对BFO陶瓷微观结构、表面形貌、介电性能以及磁性的影响.XRD测试表明制得的陶瓷样品为菱形钙钛矿结构,属于R3c空间群,Ba,Ti掺杂含量较高时会引起结构发生畸变.陶瓷的漏电流密度随Ba掺杂含量的升高而增大,却随Ti掺杂含量的升高而减小.磁性测试表明,Ba,Ti双位共掺杂BFO陶瓷具有饱和的磁滞回线,其剩余磁化强度随Ba掺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Ti掺杂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在x=0.350时陶瓷样品的最大剩余磁化强度达到0.29emu/g.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相法成功地制备出了Ba掺杂多铁BiFeO3(BFO)的Bi1-x Bax FeO3(x=0.1,0.15,0.2,0.3)陶瓷,研究了Ba掺杂含量对陶瓷结构、铁电、漏电以及磁性的影响,制得的陶瓷为菱形扭曲的钙钛矿结构,属于R3c空间群,Ba掺杂含量较高时会转变为赝立方结构;随着Ba掺杂含量的升高,铁电电滞回线的矩形度变好,漏电流密度减小.当x=0.3时,电滞回线的矩形度最好,漏电流密度最小,其值为8×10-6 A/cm2,与纯相BFO陶瓷相比,下降了两个数量级.磁性测试表明,Bi1-x Bax FeO3陶瓷具有饱和的磁滞回线,随Ba掺杂浓度的增加,其剩余磁性经历了一个先增大后下降的过程,其最大剩余磁化强度可达9emu/g.Ba掺杂显著地改善了BFO陶瓷的铁电性和磁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1-x)Bi0.47Na0.47Ba0.06TiO3-xKNbO3(BNBT-xKN,x=0~0.08)陶瓷,借助铁电分析仪、阻抗分析仪、扫描电镜(SEM)等仪器研究了KNbO3(KN)引入后,对陶瓷的微观结构、相变行为和介电性的影响.BNBT-xKN的扫描电镜(SEM)图显示:适量的KN对BNBT陶瓷具有细化晶粒、增大致密度作用.介电温谱(30~500℃)显示BNBT、BNBT-0.01KN、BNBT-0.02KN陶瓷有3个介电异常峰,而BNBT-0.04KN和BNBT-0.08KN陶瓷中有2个介电异常峰,并对陶瓷中出现的介电异常进行了讨论.通过介电温谱数据拟合,讨论了BNBT-xKN陶瓷的介电弛豫特性,并解释了BNBT-xKN陶瓷退极化的原因以及出现双电滞回线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以FeSO4.7H2O、MnSO4.H2O、ZnSO4.7H2O、RE2O3(RE=Y、Nd、Gd、Dy)、HCl为原料,NaOH溶液为沉淀剂、H2O2为氧化剂,采用氧化共沉淀法制备出稀土元素掺杂(RE=Y、Nd、Gd、Dy)Mn-Zn铁氧体(Mn0.5Zn0.5RExFe1-xO4),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进行表征,讨论了稀土元素掺杂的种类和量对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要得到单相尖晶石结构Mn-Zn铁氧体,稀土元素掺杂量应控制在x≤0.02;Mn0.5Zn0.5RExFe1-xO4的晶粒度随掺杂含量x的增大单调减少;掺杂稀土元素Y、Nd对Mn-Zn铁氧体的磁性有削弱作用,不宜掺杂;而少量的稀土元素Gd、Dy掺杂有利于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的提高,x=0.02时,其饱和磁化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26.5和29.3emu/g。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化学燃烧合成法制备了Al_2O_3:Eu,Al_2O_3:Tb和Al_2O_3:Eu:Tb陶瓷粉末,研究了退火温度和掺杂浓度对稀土元素掺杂Al_2O_3陶瓷粉末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l(NO3)3、Eu(NO_3)_3、Tb(NO_3)_3为原料制备的Al_2O_3:Eu,Al_2O_3:Tb陶瓷粉末,其样品随着退火温度的不断升高,发光强度先增强再减弱,光致发光峰位没有发生变化,并且最佳的退火温度分别是900?C、1100?C.随着稀土元素掺杂浓度的不断增大,样品光致发光强度先增强再减弱,最佳的掺杂浓度分别是0.055mol%、0.02mol%.在制备Al_2O_3:Tb:Eu陶瓷粉末时,只改变Tb~(3+)离子的掺杂浓度而保持Eu~(3+)离子的掺杂浓度是0.04mol%固定不变.随着Tb~(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大,Eu~(3+)离子处于592nm,618nm,653nm,705nm的光致发光峰强度增加,而Tb~(3+)离子在545nm处的光致发光峰强度却随着Tb~(3+)离子掺杂浓度从0.14mol%增大到0.17mol%逐渐减小.此研究可为改善和提高Al_2O_3基陶瓷材料的发光性能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0.01~100 MHz范围内,使用交流电阻抗方法测量了人胃上皮GES-1细胞悬浮液的介电谱,通过介电谱的实部和虚部以及复平面图的分析,观察体积分数对 GES-1细胞介电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ES-1细胞的介电行为具有3个特征:(1)频率依赖性,即随电场频率的增加,其介电常数增量(Δε=ε-εh)减小,电导率增量(Δκ=κ-κL)增加;(2)体积分数依存性,即当体积分数增加时,介电常数最大增量(Δεmax)、电导率最大增量(Δκmax)和峰值(P1、P2、P3)随之增加;(3)具有3个特征频率(f1、f2、f3),分别来源于细胞膜(f1)、细胞核膜(f2)和细胞核仁(f3).  相似文献   

7.
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Li过量情况下Cr掺杂LiZnAs体系(Li1.1(Zn1-xCrx)As)(x=0.1) 的稳定构型、磁性来源以及电子结构.首先,通过比较不同构型下Cr掺杂LiZnAs稀磁半导体体系得到稳定构型的能量,发现一定的Li过量、Cr掺杂浓度下,当掺杂的Cr原子之间的初始距离一定时,过剩的Li空位之间的距离对其构型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其次,分析了Cr掺杂LiZnAs的磁性来源,发现其磁性主要来源于Cr原子的3d轨道;最后,研究了Cr掺杂LiZnAs体系的电子结构,结果显示Cr掺杂LiZnAs体系的电子结构具有稀磁半导体特性.  相似文献   

8.
在一定成型压力和烧结温度下掺杂浓度对掺Fe2O3的ZnO陶瓷的致密度和压敏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在1 000 ℃,ZnO与Fe2O3固相反应生成ZnFe2O4,在1 200 ℃ZnO陶瓷完全致密化;(2)在优化工艺参数后,研究了在ZnO中掺杂不同浓度的Fe2O3 的电阻率,只有在一定电阻率范围内才具有压敏效应.随Fe2O3掺杂含量升高,电阻率在0.1%at达到极大值,而后降低,在2%at以后电阻率急剧升高,压敏效应增大,在4%at时阈值电压为92伏,非线性最好.过高的掺杂浓度(>5%at)导致绝缘相厚度过大而没有压敏效应;(3)Fe2O3掺4%at后,烧结温度超过1 200 ℃时,由于ZnFe2O4相分解产生载流子浓度增大使电阻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了(1-x)La2/3Ba1/3MnO3 xTiO2(x=0%~5%)多晶陶瓷样品,实验发现,随着TiO2掺杂量的增加,电阻率明显增大,金属绝缘相转变温度Tp值下降.通过室温(300K)和低温(78K)下不同磁场的磁电阻计算表明,适量的TiO2掺杂会明显提高材料的磁电阻性能;在1T磁场下,TiO2掺杂量为1%的样品室温磁电阻达到12%,这是未掺杂La2/3Ba1/3MnO3相同条件下的3倍,为磁电阻传感器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Cole-Cole方程8个参数(Δε1,Δε2,εh,κl,f1,f2,β1,β2)对细胞介电频谱的影响,采用改变单个参数,固定其他参数的方法,观察介电频谱的变化.结果显示:Δε1影响低频介电频谱和Cole-Cole(ε′)图;Δε2影响高频介电频谱、Cole-Cole(ε′)图和Cole-Cole(κ′)图;εh影响ε′(f)、Cole-Cole(ε′)图和tgδ(f);κl对κ′(f)和Cole-Cole(κ′)图有影响;f1影响低频介电频谱;f2影响高频介电频谱;β1影响Cole-Cole(ε′)和tgδ(f);β2对高频介电频谱有影响.可见Cole-Cole方程作为细胞介电频谱的数学模型,其参数变化有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研究了气氛对薄膜结晶性能、铁电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气体浓度对材料的结晶性以及铁电性能都有明显的影响.当Ar/O_2(mol)为2时,Pb(Zr_(0.52)Ti_(0.48))O_3薄膜为单相钙钛矿结构,而且所制得的薄膜的剩余极化P_r、饱和极化P_s以及介电常数最大.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辐照改性后P(VDF-TrFE)薄膜试样的介电常数谱进行v-F关系模拟,得出该材料具有与自旋玻璃体系及弛豫铁电体类似的性质.同时研究了其冻结温度随加工和辐照条件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适当选择加工和辐照条件,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对铁电共聚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用软化学法合成了驰豫型复合钙钛矿结构铁电PMNT粉体,并将制备好的粉体压制成圆片状后放入硅碳棒炉中,于1150℃下烧结成致密热释电陶瓷材料.然后用x射线粉末衍射对合成材料进行物相分析,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晶粒形貌特征.结果表明:烧结后的陶瓷具有很好的致密性和热释电性,其中,0.67PMN.0.33PT组分热释电陶瓷的热释电系数为4.5×10^-4C·m^-2.K^-1,探测优值Fd为3.9×10^-5Pa^-1/2。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在Pt/Ti/SiO2/Si衬底和石英衬底上制备Ba(Zr0.3Ti0.7)O3铁电薄膜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及工艺特点;Sol-gel制备的Ba(Zr0.3Ti0.7)O3铁电薄膜表面平整、厚度均匀.  相似文献   

15.
Ni-Zn铁氧体的制备及其电磁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氧化物法工艺制备了NixZn1-xFe2O4(x=0.3,0.4,0.5,0.6,0.7)多晶铁氧体,探讨研究了其结构、电学性能和磁学性能.样品的相结构和电磁性能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阻抗分析仪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i2+离子含量的增加,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逐渐增大,而样品的晶格常数和介电常数值却逐渐减小.Ni0.7Zn0.3Fe2O4烧结铁氧体样品的介电损耗角正切表现出了正常的介电行为,其它的NixZn1-xFe2O4烧结铁氧体样品均有峰值出现,表现出了异常的介电行为.  相似文献   

16.
基于体-面混合积分方程方法,研究了介质导体复合结构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对导体采用面积分方程,对介质应用体积分方程,由等效原理建立以导体面电流及任意非均匀介质体极化电流为未知量的矩阵方程,利用稳定的双共轭梯度并结合快速傅立叶变换技术(BiCGS-FFT)来加速矩阵方程求解,相对于传统的矩量法大大降低了计算时间和内存需求.数值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同时,它为复杂复合结构目标散射特性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脑海马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海马结构研究的新进展,包括(1)磁共振成像海马结构体积测定;(2)微波辐射对海马的影响;(3)探讨主要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melatonin)与海马之间的功能关系;(4)在鼠海马内移植神经组织改善记忆减退;(5)铅、锌、铝离子对海马记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Cole-Cole方程的数值计算大鼠血液细胞介电谱,并进行曲线拟合分析,确立正常大鼠血液细胞射频电生理特性.结果显示:在射频段大鼠血液细胞介电谱满足Cole-Cole数学方程,曲线拟合误差<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