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长寿  刘仁新 《电化学》1995,1(1):78-81
在电泳涂装工艺中使用缓蚀剂,可提高阳极电泳涂层的防腐蚀性,实验表明,沥青电泳漆与缓蚀剂的电泳共沉积涂层对基底金属具有较高的防护性能,探讨了共沉积涂层中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相似文献   

2.
LD-2复合缓蚀剂对海水介质混凝土中钢筋阻锈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电化学检测技术和海水浸泡试验等方法 ,观测和研究了经筛选研制的LD_2复合缓蚀剂对海水介质中钢筋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考察和评价了复合缓蚀剂对钢筋的阻锈作用 .结果表明 ,LD_2复合缓蚀剂主要起阳极型缓蚀剂作用 .在海水中加入 2 5 g·L- 1复合缓蚀剂后 ,钢筋的腐蚀电位提高约 0 .2 2 0V ,腐蚀电流降低至未加缓蚀剂的 1% ,缓蚀效率达 99% .钢筋混凝土试样在海水中浸泡 2年 ,表明混凝土中加入占水泥重量 1.0 %~ 2 .5 %LD_2复合缓蚀剂时 ,能有效阻止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  相似文献   

3.
新型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苯甲酸、月桂酸、二乙烯三胺和三乙烯四胺为原料,合成了4种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研究了在50℃、体积分数为5%的HCl介质中,咪唑啉季铵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无机阴离子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以月桂酸和三乙烯四胺为原料合成的咪唑啉季铵盐与I-质量比为1:1时,缓蚀效果最佳.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下对复合型缓蚀剂的缓蚀率的研究结果表明,缓蚀剂在静态条件下对A3钢的缓蚀率可达99.4%.较之单独使用咪唑啉季铵盐提高了1.1%左右.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油田的油井管线等的腐蚀正日益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它因此导致了油井常常"躺井",以致于直接地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用自制的KY-2型缓蚀剂(抗腐蚀剂)在中原油田卫22块作了一系列的试验,发现KY-2型缓蚀剂比其他常用的缓蚀剂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水动力色谱的理论研究及三种主要水动力色谱方法,即微毛细管HDC,毛细管HDC和填充柱HDC,并着重介绍了HDC在胶体颗粒及聚合物大分子的分析与分离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重氮化合物的转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已经得到深入的发展,人们基于此希望将其应用范围进一步延伸至高分子合成化学.将重氮化合物的高效有机反应发展成高分子聚合方法,对于实现结构新颖且具有应用价值的聚合物的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这一领域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本综述将对近年来重氮化合物在高分子合成化学中应用进行总结,包括链式聚合、逐步聚合、聚合物末端官能化和聚合物后修饰等四个方面,最后对重氮化合物在高分子合成领域所存在的挑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郑昌武  柴卓赵刚 《化学进展》2010,22(7):1442-1456
发展可回收和可重复利用的催化剂是过去几十年研究的一个热点,在这篇综述中,我们简要介绍了高分子负载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策略以及这些催化剂在各种不同有机反应中的深入应用。在很多情况下,这一策略显示了它在产物的分离以及昂贵的催化剂的回收和再利用上的显著优点。与没有负载的同类催化剂相比,高分子负载的催化剂可以保持了同样的催化活性。另一方面,发展可控结构,尺寸,外观以及可溶性的线性聚合或树枝状的手性催化剂对于它们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有机,高分子,以及材料化学家的共同努力,这一方法在跨学科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一发展对于决定载体的选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发展高活性和高对映选择性的催化剂将仍然是这一领域的重要目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腐蚀介质在缓蚀剂膜中扩散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缓蚀剂膜阻碍腐蚀介质粒子(H2O、H3O+和HCO3-)向金属表面扩散的角度,研究了4种1-R1-2-十一烷基-咪唑啉缓蚀剂(R1:羧甲基(A),羟乙基(B),氨乙基(C),氢(D))抑制碳钢CO2腐蚀的缓蚀机理,并对其缓蚀性能进行了理论评价.腐蚀介质粒子在不同缓蚀剂膜中的扩散系数、粒子与膜的相互作用能以及膜的自扩散性能的计算结果表明:4种缓蚀剂均可形成稳定的缓蚀剂膜,能有效阻碍腐蚀介质粒子向金属表面的扩散,达到抑制或延缓腐蚀的目的;随亲水支链(R1)极性的增加,缓蚀剂膜对腐蚀介质粒子扩散行为的抑制能力逐渐增强;同种缓蚀剂膜对正负离子H3O+和HCO3-比对中性的H2O分子具有更强的扩散抑制能力.综合计算及分析结果,4种缓蚀剂缓蚀性能的理论评价结果为ABCD,与文献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9.
缓蚀剂对船用钢在潮湿大气中的防蚀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永韬  吴建华  王佳 《电化学》2001,7(4):472-479
模拟 90 7A钢在海水的潮湿大气环境和表面覆有薄层缓蚀剂液膜状态下其腐蚀受抑制的情况 ,利用恒电量仪连接ACM控头 ,监测其腐蚀状态 ,结合电化学阻抗谱 (EIS)的测量 ,探讨 90 7A钢在薄层缓蚀剂液膜下的腐蚀受到抑制机理 .结果表明 :此时大气腐蚀反应已转变为阳极过程控制占优势 ,在浸润后期的EIS呈现出由腐蚀介质扩散和电化学放电混合控制特征 ,如果利用恒电量激励下的等效电路模型解析 ,则可以更清楚地获知薄层缓蚀剂液膜下金属表面膜层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2种席夫碱类缓蚀剂N,N′-二水杨醛基-1,2-乙二亚胺(SB-Ⅰ)和水杨醛基吡啶-2-亚胺(SB-Ⅱ)在1 mol/L盐酸溶液中对A3碳钢的缓蚀性能。 失重实验表明,SB-Ⅰ和SB-Ⅱ在1 mol/L盐酸溶液中的浓度为20 mmol/L时,缓蚀效率分别达85%和92%。 经三电极体系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测定实验表明,缓蚀性能是由于碳钢材料表面为缓蚀剂分子吸附所致,二者均属阴极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1.
光电化学方法在铜缓蚀剂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群杰  周国定 《化学通报》2002,65(6):422-427
本文综述了笔者实验室采用光电化学方法在铜缓蚀剂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情况,采用此方法不仅可对铜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进行评定,而且还可对缓蚀剂的作用机理级缓蚀协同效应与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可以得到其它一些常规电化学方法及表面分析所不能得到的一些信息,此方法不失为一种研究缓蚀剂作用机进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何毅  杨冉冉  王雅洁  李飞  刘松 《化学通报》2016,79(3):248-253
以蛋氨酸为基础通过酰胺化反应合成一种新型的蛋氨酸衍生物缓蚀剂,应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图研究蛋氨酸及其衍生物在3(wt)%Na Cl溶液中对N80碳钢的缓蚀作用,利用SEM观察添加缓蚀剂过后钢片表面的腐蚀形貌,并从分子结构上探讨了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蛋氨酸及其衍生物都属于阳极型缓蚀剂,且缓蚀率随着添加浓度增加而增加,添加250mg/L蛋氨酸衍生物在3(wt)%Na Cl溶液中对N80碳钢的缓蚀率达到86.94%。相同浓度条件下蛋氨酸衍生物的缓蚀率要高于蛋氨酸,其原因是蛋氨酸衍生物分子结构中增加了吸附位点和疏水长链。  相似文献   

14.
应用灰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巯基三唑缓蚀剂缓蚀性能和分子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根据灰关联度的计算,找出影响缓蚀效率的主要分子结构参数.在此基础上将提出的缓蚀效果评价因子用于巯基三唑化合物缓蚀性能的预测,理论预测结果和实验事实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Gemini型咪唑啉双季铵盐金属缓蚀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了系列新型咪唑啉双季铵盐阳离子缓蚀剂(S-HSJ),研究并讨论了其在5%HCl介质中对铜、铁、铝等金属的缓蚀性能及缓蚀剂结构中亲油基部分碳链长度、缓蚀时间、缓蚀剂浓度等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研究表明,S-HSJ系列咪唑啉双季铵盐对红铜、黄铜、铝及马口铁四种金属均表现出较传统单季铵盐与苯并三氮唑缓蚀剂好的缓蚀性能,S-HSJ-16双季铵盐添加量0.1%时缓蚀效率可达94%~99%,S-HSJ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对铜腐蚀表现出明显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金属的腐蚀给世界各国的工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种损失还在不断增加。以美国为例,1975年的腐蚀损失达700亿美元,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到1986年腐蚀损  相似文献   

17.
离子聚合物及其在高分子共混物中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离子聚合物的定义、制备、结构、对离子聚合物体系中的特殊相互作用类型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它在高分子共混物中的增容作用,并展望了离子聚合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缓蚀剂膜抑制腐蚀介质扩散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4种腐蚀介质粒子(H2O, H3O+, HS-和Cl-)在6种不同烷基链长的1-(2-羟乙基)-2-烷基-咪唑啉缓蚀剂膜中的扩散行为. 计算了腐蚀介质粒子在不同缓蚀剂膜中的扩散系数、膜的自由体积分数、粒子与膜的相互作用能等, 并对缓蚀剂膜抑制腐蚀介质粒子扩散行为的微观机理进行了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 6种缓蚀剂膜均可有效阻碍腐蚀介质粒子向金属表面的扩散, 从而达到抑制或延缓腐蚀的目的; 随烷基链长的增加, 缓蚀剂膜对腐蚀介质粒子扩散行为的抑制能力逐渐增强; 同种缓蚀剂膜对正负离子H3O+, HS-和Cl-比对中性的H2O分子具有更强的扩散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9.
界面缓蚀剂的吸附稳定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甘复兴 《电化学》1999,5(2):157-161
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阳极脱附电位可作为评价缓蚀剂吸附稳定性的一个经验参数:缓蚀剂吸脱附诱导的电化学振荡是缓蚀体系的一种特殊失稳状态,即缓蚀剂吸附过程与电极反应中间吸附态产物耦合的结果;卤素离子的协同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某些有机缓蚀剂的吸附复盖度,而且可以增强其吸附稳定性;微分极化曲线是研究吸附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树形聚醚的合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果  孟超  张修强  张磊  张阿方 《化学进展》2006,18(9):1157-1180
树形聚合物高度支化,与线形结构的聚合物相比具有较低的粘度及良好的溶解性,而且其单分子尺寸通常在纳米尺度,在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树形聚合物通常分为3种,即树枝状聚合物、超支化聚合物和树枝化聚合物。作为树形聚合物的主要一类,树形聚醚由于其良好的化学、物理稳定性,良好的水及有机溶剂的溶解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诸多优点,其合成及应用研究得到了广泛重视。本文对不同种类树形聚醚的合成及其应用作一详尽的综述,包括树枝状聚醚、树枝化聚醚及超支化聚醚3种主要类型,同时报道了作者等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相应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