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对藏药翼首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其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四个化合物,经过HR-ESIMS,1D和2D NMR等波谱技术,将化合物鉴定为5-[3-(1-羟乙基)吡啶],7-马钱苷酯(1),林生续断苷I(2),8-羟基-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3)和8′-羟基-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4).化合物1为新的环烯醚萜苷,化合物2是二聚体环烯醚萜苷,化合物3和4是两个木脂素.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从中药南鹤虱(Fructus carotae)中分离纯化得到7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ethoxy-4(15)-oppositen-1β-ol(1),11-乙酰氧基-8β-当归酰氧基-15-甲氧基-4α,5α-环氧愈创木烷-3-酮(2),11-乙酰氧基-8β-丙酰氧基-4-愈创木烯-3-酮(3),1-oxo-5α,7αH-eudesma-3-en-15-al(4),1β-hydroxy-4(15),7-eudesmadiene(5),1β-hydroxy-4(15),5E,10(14)-germacratriene(6),1β-hydroxy-4(15),5-eudesmadiene(7).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的化合物,新化合物的结构进一步通过HR-ESIMS,1D NMR和2D NMR等光谱技术确定.  相似文献   

3.
川麦冬皂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忠  陈小兵  王锋鹏 《有机化学》2008,28(9):1620-1623
从川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Thunb.) Ker-Gawl.]中分离得到四个皂苷类成分, 分别鉴定为14-hydroxy sprengerinin C (1), sprengerinin C (2), ophiogenin-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3)和β-胡萝卜苷(4, β-sitosterol β-D-glucopyranoside). 其中14-hydroxy sprengerinin C为新的C27甾体皂苷, 化合物sprengerinin C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运用现代波谱技术, 包括二维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 对上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特有植物长苞铁杉心材中分离纯化得到1个新的苄基呋喃酮衍生物(1), 2个新的木脂素(2, 3),以及19个已知的木脂素类化合物,新化合物的结构通过HR-ESI-MS,1DNMR,2DNMR,CD等光谱技术分别鉴定为3-(4'-羟基-3'-甲氧基苄基)-2(5H)-呋喃酮(1),(8S,8'S)-3,3'-二甲氧基木脂-4,4',9,9'-四醇-9-乙酸酯(2),(7'R,8S,8'S)-3',5-二甲氧基-2,7'-环木脂-4,4',9'-三醇-9-酸丁酯.噻唑蓝(MTT)法测试显示新化合物对三种肿瘤细胞(A172,SHSY5Y,Hela)均未表现出明显毒性.斑马鱼肠胃蠕动活性测试显示,化合物3在8和24μmol/L浓度下对斑马鱼肠胃蠕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棠梨枝叶(Pyrus pashia Buch.-Ham.ex D.Don)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7个化合物,采用高分辨质谱、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上述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pashinin A(1),天麻苷-7-O-顺式咖啡酸酯(2),天麻苷-7-O-反式咖啡酸酯(3),山奈酚-3-O-β-D-(6′′-O-对香豆酸酯)吡喃葡萄糖苷(4),山奈酚-3-O-β-D-(6′′-O-顺式对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5),天麻苷-7-O-对羟基苯甲酸酯(6),熊果苷(7),robustaside B(8),委陵菜酸(9),蔷薇酸(10),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1),2R,3R-二氢槲皮素(12),木犀草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3),芹黄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4),5,7,4′-三羟基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15),染料木素(16),咖啡酸(17),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为新的天然产物.除化合物17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的抗肿瘤细胞活性实验表明其没有体外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活性(IC50>40μmol L-1);抗HIV病毒(HIV-1IIIB)实验显示:化合物1有极弱的抗HIV-1的活性,化合物4有弱的抗HIV-1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与鉴定鹿药中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与其它色谱联用的方法分离纯化鹿药中的化学成分,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 5,7,3′,4′-四羟基-3-甲氧基-8-甲基黄酮(1)、 8-甲基木犀草素(2)、 3′-甲氧基木犀草素(3)、 木犀草素(4)和槲皮素(5),它们均为首次自该种及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HSCCC以V(氯仿)∶ V(甲醇)∶ V(水)=4∶ 3∶ 2混合液为溶剂,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 分离纯化得到3个分别含化合物1, 4和5的主要部分,经HPLC检验纯度分别为98.3%, 96.7%和95.3%;还有1个含有化合物2和3的较纯部分,通过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V(甲醇)∶ V(水)=1∶ 1混合液洗脱将二者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紫外、红外、质谱、核磁等波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  相似文献   

7.
玉米苞叶中新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玉米(Zea mays L)苞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4个黄酮类化合物, 采用UV, IR, MS, 1D NMR和2D NMR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它们分别为苜蓿素(1)、苜蓿素-5-O-β-D-吡喃葡萄糖苷(2)、苜蓿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3)和苜蓿素-7-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4). 其中, 化合物4为新化合物, 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以破骨风(Jasminum lanceolarium Roxb.)为研究对象,采用硅胶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手段,从中分离获得7个木脂素类化合物:Jasminlanoside A(1)、(+)-环橄榄树脂素(2)、丁香脂素-4-O-β-D-葡萄糖苷(3)、(+)-环橄榄树脂素-6-O-β-D-葡萄糖苷(4)、(+)-环橄榄树脂素-4'-O-β-D-葡萄糖苷(5)、橄榄素4″-O-β-D-葡萄糖苷(6)和丁香脂素-4,4'-O-双-β-D-葡萄糖苷(7),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6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利用一维核磁共振谱(1D NMR)、二维核磁共振谱(2D NMR)和高分辨电喷雾电离质谱(HR-ESI-MS)对化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鉴定.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2,4和5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5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活性最强,IC_(50)值为(0.148±0.005)μmol/L.  相似文献   

9.
从海南染木树叶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9个蒽醌类化合物,采用高分辨质谱、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上述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7-羟基-1,2-二甲氧基-6-甲基-9,10-蒽醌(1),1-羟基-3,6-二甲氧基-9,10-蒽醌(2),10,10'-二蒽酮(3),9,10-蒽醌(4),甲基异茜草素(5),虎刺醇(6),2-羟基-3-甲基-9,10-蒽醌(7),3-羟基-1,2-二甲氧基-9,10-蒽醌(8)和3-羟基-1-甲氧基-2-甲酯基-9,10-蒽醌(9).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天然产物,且化合物1的波谱数据迄今未见任何报道.除化合物9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抗菌活性测试显示,化合物2和9对多种菌株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均达到0.078μg/mL;化合物1和6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显示出与阳性对照环丙沙星相当或者更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以异丁香酚为原料,经氧化银催化的自由基仿生氧化偶联反应,一步合成了天然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licarin A(1),然后经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DDQ)氧化脱氢反应得到另一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化合物2-(3'-甲氧基-4'-羟基)苯基-3-甲基-5-甲酰乙烯基-7-甲氧基-2,3-苯并二氢呋喃(2).以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1和2为底物,以甲醇为溶剂,分别与甲醛、二级胺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微波协助的Mannich反应,合成了11个新的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Mannich碱衍生物3~13.所合成的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和MS等进行了结构确证,并采用CCK-8法测试了所合成化合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Hela细胞增殖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2(IC50 0.438μmol/L)和化合物9(IC50 8.358μmol/L)具有最强的Hela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1.
内南五味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智慧  罗士德 《化学学报》1990,48(11):1075-1079
从内南五味子的茎藤中分得七个化合物, 经波谱和X衍射分析, 其中五广系一类新型的螺环衍生物木脂素, 分别定名为内南五味子素(3), 内南五味子素乙(4), 丙(5),J(6)及异内南五味子素(7), 另外两个已知化合物为南五味子素和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12.
蔡双莲  吴峥  吴进  汪秋安  单杨 《有机化学》2012,32(3):560-566
以橙皮苷为原料,经脱氢、选择性甲基化、糖苷水解、相转移催化下的糖苷化反应、异戊烯基化和法呢烯基化等反应步骤,分别合成了3’-O-甲基香叶木素(1),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2),香叶木素-7-O-β-D-半乳糖苷(3),3’-O-甲基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4)4种天然产物及3’-O-甲基香叶木素-7-O-β-D-半乳糖苷(5),香叶木素-7-O-β-D-乙酰葡萄糖苷(6)、香叶木素-7-O-β-D-乙酰半乳糖苷(7),3’-O-甲基香叶木素-7-O-β-D-乙酰葡萄糖苷(8),3’-O-甲基香叶木素-7-O-β-D-乙酰半乳糖苷(9),7-O-异戊基香叶木素(10),7-O-异戊烯基-3’-O-甲基香叶木素(11)和7-O-法呢烯基-3’-O-甲基香叶木素(12)8种新的香叶木素衍生物.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已由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质谱所证实,并用比色法MTT[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蛋白染色法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细胞生物活性测试,发现化合物6,10和11对肝癌细胞(SMMC-7721)、乳腺癌细胞(MCF-7)和结肠癌细胞(SW480)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3.
百两金根中的一个新皂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 从百两金Ardisia Crispa根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为(+)-安五脂素(1), 内消旋二氢愈疮木酸(2), 6-羟基己酸(3), 岩白菜素(4), 正十四烷(5), β-谷甾醇(6)和百两金皂苷C (7). 其中7为新化合物. 采用MTT细胞试验研究化合物7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从海南产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Pers.)Lesch.]乳汁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现代波谱技术,包括红外、一维、二维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上述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toxicarioside Ⅰ(1),毒毛旋花子苷元(2),杠柳苷元(3),(3β,5a,14P,17a)-3,14-二羟基孕甾-20-酮(4),α-生育酚(5)和3,4,5-三甲氧基苯酚(6),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强心苷,化合物4和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经MTT法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3对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显示了抑制活性,其ICso值范围为0.001~12.3 μm01.L-1.  相似文献   

15.
对稀有植物四川金粟兰(Chloranthus sessilifolius)全草甲醇提取物开展进一步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2个二萜类、1个苯丙素类、1个黄酮类和1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利用多种波谱和光谱技术(如红外、紫外、1D/2D NMR、ECD、HR-ESIMS)结合相关文献中的理化数据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3R,5S,6S,9S,10S,13S)-3,6,13-三羟基-对映松香烷-8(14)-烯-7-酮(1)、3α,15-二羟基-13α-甲氧基-对映松香烷-8(14)-烯-7-酮(2)、p-香豆酰-β-苯乙胺(3)、柚皮素三甲基醚(4)和(3R,4R,3'R,4'R)-6,6'-二甲氧基-3,4,3',4'-四氢-2H,2H'-[3,3']-双色原烯-4,4'-二醇(5).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对映松香烷型二萜,而3~5则均为首次从金粟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从广藿香内生真菌叶下珠生拟茎点霉(PhomopsisphyllanthicolaA658)中分离纯化得到6个聚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othioreloneO(1),2-[3,5-二羟基-2-(7-羟基辛酰基)苯基]乙酸(2),dothioreloneM(3),dothioreloneK(4),cytosporoneB(5),和cytosporoneC(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新化合物的结构进一步通过HR-ESIMS,1DNMR和2DNMR等光谱技术确定.此外,对分离所得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5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滇产玉米须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行化合物分离和纯化,采用EI-MS、HR-ESI-MS、1D-和2D-NMR以及化学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从滇产玉米须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3S,4R)-2-[(2’R)-2’-hydroxydocosanoylamino]-1,3,4-octadecanetriol(1),ent-rosa-ne-5β,15,16-triol(2),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3),豆甾-5-烯-3β,7α-二醇(4)。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玉米须中分离得到,并采用化学方法对化合物1进行结构确证,采用2D-NMR对这化合物2和3的碳氢数据进行准确归属。  相似文献   

18.
长毛风毛菊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长毛风毛菊地上部分分离得到9种化合物,经化学和光谱方法鉴定它们为:东茛菪素(E_1)、伞形花内酯(E_2)、柯伊利素(E_3)、木犀草素(E_4)、牛蒡子甙(B_1)、茵芋甙(B_2)、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甙(B_4)、紫丁香甙(B_5)和一种新的倍半木脂素(Sesquilignan)(E_5),暂定名为Saussol.  相似文献   

19.
冬凌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硅胶柱层析方法从冬凌草的全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了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豆甾醇(Ⅰ),β-谷甾醇(Ⅱ),冬凌草乙素(Ⅲ),lasiodon in(Ⅳ),冬凌草甲素(Ⅴ),5,3,′4′-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Ⅵ)和胡麻素(Ⅶ).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0.
采用柱色谱方法首次对岩生石仙桃8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岩生石仙桃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棕榈酸甲酯(1),油酸甲酯(2),正癸烷(3),1-十二醇(4),β-谷甾酮(5),香草醛(6),4-羟-3,5-二甲氧基苯甲醛(7),3,5-二甲氧基-4-羟基-苯丙酮(8),对羟基苯丙酸甲酯(9),2,5-二甲氧基苯醌(10),ephemeranthoquinone(11)。化合物(1~11)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和9,10首次从石仙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