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已有的试验数据验证了非线性推覆分析方法用于分析型钢混凝土柱的可靠性,用此方法确定了非对称截面型钢混凝土柱的分析模型,分析了当型钢混凝土柱的长度和荷载作用位置等参数变化时,随着型钢偏心距的不同型钢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的变化情况,通过大量的计算找出了型钢偏心对整柱承载力影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混凝土强度对钢筋增强钢管混凝土短柱(R-CFST)轴压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中,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作为主要参数,制备了6种混凝土强度的R-CFST、钢管混凝土和普通钢筋混凝土等54根圆形截面短柱试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混凝土强度对受力性能、破坏模式、延性、套箍效应和峰值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钢筋的贡献,R-CFST轴压性能的退化不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增加,具有较好的塑性性能;钢筋对R-CFST延性、套箍效应和强度的改善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变得更加明显;混凝土强度的提高不造成破坏模式的改变;高强度混凝土填充时配置适量钢筋可以有效增强R-CFST的受力性能;给出的计算公式能合理计算R-CFST承载力.  相似文献   

3.
正宁波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李俊华教授著的《火灾高温及高温后型钢混凝土结构性能》,2019年2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结合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系统地介绍了火灾高温及高温后型钢混凝土结构性能。全书共分为11章,包括:火灾高温及高温后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常温下带栓钉连接件型钢混凝土纵向剪力传递性能、火灾高温及高温后带栓钉连接件型钢混凝土剪力传递性能、非均匀火灾下约束型钢混凝土柱抗火性能、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受力性能及加固修复、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及加固修复、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节点抗震性能及加固修复、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抗震性能及加固修复、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及加固修复、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本书内容翔实,可供从事结构抗火性能研究的师生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服役时间的箱型截面混凝土桥梁上部结构抗剪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按1/4缩尺比设计制作了3片剪跨比1.27的工字型截面钢筋混凝土梁.首先进行纵向受力钢筋恒电流电化学快速腐蚀, 3个试件的受拉纵向钢筋锈蚀率分别为0、10%和20%,然后用两点加载法在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抗剪承载力加载试验.结果表明:从S1到S3试件,随着纵向受力钢筋锈蚀率的增大,梁的峰值荷载降低,峰值荷载对应的挠度降低,极限位移降低;20%峰值荷载以下时S1和S2试件混凝土应变沿高度方向基本满足平截面假定,锈蚀率较大的S3试件则不满足平截面假定;非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用公预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较为准确, 3种钢筋锈蚀混凝土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但随着钢筋锈蚀率增大, 3种方法的计算精度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
砖砌体房屋抽墙加固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砖砌体房屋因功能改变而需要更大的使用空间,部分承重墙体的抽除导致传力途径的改变,进而需要对原有构件进行改造或加固.本方案针对其各部分具体情况的差异,分别采用了混凝土增大截面,并外包角钢加固柱、墙顶增设承重梁拉预应力螺杆加固承重墙底圈梁等方法,对原结构进行了局部加固.加固后5年多的使用表明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以建立型钢混凝土柱简便、廉价、准确及易于使用的理论分析工具为目的,将非线性推覆分析方法运用到型钢混凝土柱的非线性分析,首先建立了型钢混凝土柱的非线性推覆分析模型和材料本构关系,然后利用此模型和本构关系编制了非线性推覆分析程序,最后使用本程序对已有试验数据的型钢混凝土柱进行计算,通过试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程序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非线性推覆分析方法用于型钢混凝土柱的理论分析其概念明确、原理简单、容易实现、结果准确、耗时少、计算费用低,可以用于实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短龄期叠合浇筑间隔时间变化和预应力对叠合梁受弯力学性能的影响,制作了4根陶粒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梁,进行三等分点受弯试验.对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开裂弯矩进行理论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同一荷载水平下,预应力叠合梁裂缝宽度小于非预应力叠合梁;浇筑间隔时间的变化对预应力叠合梁承载能力的影响不明显;最...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3个IS0834标准火灾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柱力学性能试验和3个常温下的对比试验,考察火灾作用对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和偏心受压柱破坏形态、变形特点及剩余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和常温下基本相同:在混凝土强度和升温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偏心率的增加,试件的承载力降低;火灾后偏压柱的截面应变分布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但试件的抗弯刚度和极限承载力显著降低,经历90min的火灾作用后,试件的剩余承载力大约只有常温下极限承载力的25%~37%.  相似文献   

9.
大尺寸混凝土一维动态拉伸实验及其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对混凝土一维拉伸层裂实验进行了探讨,并采用Holmquist—Johnson—Cook混凝土本构模型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试件截面应力分布均匀,满足一维拉伸层裂实验中的截面应力均匀的假设;在对比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的情况下,模拟结果也验证了实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计算极限承载力参考的是砌体单轴抗压强度,而实际工程中墙体往往处于剪压复合受力状态.文章对墙体进行了双向不同应力路径与不同应力比下的极限承载力试验及数值模拟,采用分离式建模数值计算6片墙片在灰缝倾角θ=00时不同应力比的承载力与试验结果对比,可知试验极限承载力比有限元数值模拟极限承载力小30%时墙体就发生倒塌破坏;数值建模分析在不同灰缝倾角θ=22.50、450、67.50,不同应力比情况下砌体墙片的极限承载力,画出不同灰缝倾角下的破坏包络面,验证了砌筑过程中产生的偏心会影响墙体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考虑某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架设施工中出现的拱轴线实测偏差,利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桥梁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依据设计规范限值要求,计算该桥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检算其成桥状态下的弹性稳定性,探讨拱轴线施工偏差对拱桥后续施工和运营安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目前的拱肋线形状态下,拱轴线偏差对该桥后续施工的变形、应力结果影响很小,对桥梁结构的安全基本没有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变形满足设计要求,可以不调整拱轴线,进行后续施工;运营阶段,钢管拱肋全截面受压,压应力最大值为-109 MPa,除拱脚局部外,钢管混凝土拱肋中的上弦和下弦混凝土全截面受压,结构的受力性能、变形和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该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钢结构建筑发展迅速,各种结构形式、异形截面构件大量采用,异形钢构件的简化计算需慎重考虑.对于钢结构错层处梁的常用几种形式的研究中,针对某钢结构错层处异型粱按简支集中荷载作用时进行计算对比,发现工字形梁上加T形梁强度简化计算与考虑整个截面强度计算存在较大差异.结合“钢结构设计规范”对受弯构件强度计算的规定,根据剪应力推导公式计算截面的最大剪应力,比较理论计算与有限元计算结果之间的误差,简化计算的局限性较大,建议此形式异形钢梁工程应用计算应以全截面作为计算对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合在对称性匹配微扰理论(SAPT)水平下计算的He-HF范德瓦耳斯复合物的相互作用能,获得了He-HF解析振转相互作用势.这个势能面(HF分子的键长取平衡核间距0.091696nm)上存在两个线性极小,即He-HF和He-FH构型,He原子到HF质心的距离分别为0.319nm和0.296nm,键能分别为-38.33cm-1和-33.62cm-1.在此势能面上使用密耦方法计算了碰撞能量分别为480,1000,1500,2000和2500cm-1时的积分截面和分波截面,发现振转相互作用势的精确性不仅表现在它与Lovejoy等人提出的经验势符合较好,而且还复制了碰撞能量为480cm-1时的实验态-态积分截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分波截面随碰撞参数的变化趋势以及振转势能面对弹性和非弹性分波截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He-HF相互作用势,用密耦方法求解散射方程,计算了E=86 meV时3He(1He,6He,8He,10He)-HF碰撞的弹性和非弹性分波截面,并详细地讨论了氦同位素原子对分波截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确定的碰撞体系和给定的碰撞能量,激发分波截面比弹性分波截面收敛快,激发态越高,截面收敛越快;尾部效应仅在弹性散射和低激发态中产生,高激发态中不产生尾部效应.随着体系约化质量的增大,弹性分波截面和态-态激发分波截面收敛速度递减,收敛需要的分波数增多.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铒单掺和铒镱共掺的铋酸盐玻璃,对掺Er3+离子后玻璃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试,分析了Yb2O3浓度对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并应用McCumber理论计算了Er3+离子的受激发射截面.当Yb3+/Er3+的浓度比例为41时,荧光强度、荧光半高宽(FWHM)和峰值发射截面(σepeak)均达到了峰值,其FWHM和σepeak分别为77nm和1.08×10-20cm2.  相似文献   

16.
冻融后型钢与混凝土间的黏结滑移对型钢混凝土结构在冻融环境下的受力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冻融循环后型钢混凝土的黏结强度与滑移特性,对9个常温及冻融后的型钢混凝土短柱试件进行推出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后,型钢混凝土各特征黏结承载力与特征黏结强度下降,而保护层厚度增加,使试件端部与柱身裂缝减少,试件的承载力提高.同时冻融前后的型钢混凝土荷载—滑移曲线与黏结—滑移曲线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并在总结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了冻融型钢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结合本次试验数据与以往常温及冻融后的型钢混凝土有关试验数据,回归得到冻融型钢混凝土的各黏结强度特征值与相应滑移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层状填土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对原有计算方法进行了拓展和改进.在平面滑裂面假设下,充分考虑墙后分层填土的滑动变形协调条件以及墙背倾斜、填土表面有附加荷载、填土黏聚力、填土与挡土墙墙背接触面上的黏着力等一般情况,建立分层填土的主动土压力关于滑裂面倾角的计算表达式,有效地改进了分层法,增加了实用性,为工程中挡土墙土压力设计提供了更为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剪跨比、轴压比和空心率为主要变化参数,对压-弯-剪复合受力下的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压弯剪试验所得的横向剪力(V)-剪应变(γ)关系曲线和破坏模态进行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典型算例对内外钢管和夹层混凝土各自承担的荷载以及轴压比对横向剪力(V)-横向位移(Δ)关系曲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内外钢管的约束,夹层混凝土的抗剪能力比素混凝土要强很多,延性也得到很大的改善;而由于夹层混凝土承担了大部分剪力,内外钢管承担的剪力反而小于双层空钢管。随着轴压比的增大,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的抗剪承载力和延性都下降,其中夹层混凝土承担的剪力比例增大,内外钢管承担的剪力比例减小。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通过3个BFRP(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筋混凝土简支梁和3个普通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其在不同配筋率下受弯性能的差异,得到了BFRP筋混凝土梁的裂缝分布特征、极限荷载、荷载-挠度和荷载-应变关系,分析了其极限承载力和延性,并通过对BFRP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理论值与试验值的对比,分析了BFRP筋混凝土梁的破坏特征以及不同配筋率对其影响,并且验证了BFRP筋混凝土简支梁平截面假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复合泊松过程的独立增量性,研究了一类带正跳跃的复合泊松过程首达时的概率密度函数,这类复合泊松过程的跳跃幅度服从有限离散分布.由首达时的概率密度函数,计算出首达时有限的概率.而后,作为主要结论的应用,计算了几个特殊例子,推广了关于独立泊松过程的加权和过程的首达时概率分布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