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了汾河上游水土保持治理对汾河水库泥沙淤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汾河水库来沙量及淤积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幅度最明显的是在1998年以后。究其原因,除受降水量及入库水量减少因素影响外,主要是上游水土保持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依据海河工程局1892-1943 年的水文观测数据等档案资料, 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河道的冲淤变化, 发现人类活动产生较大的作用, 而潮差和径流量是影响河道深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有利于今天维护海河泄洪防洪的功能。海河的治理过程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型阶段, 在中国水利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用一维泥沙数学模型,对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下游河道泥沙冲淤,春中着重分析艾山-利津河段的冲淤变化规律,作者认为小浪底水库可使黄河下游总体上保持20年不淤,50年内相对减淤率为51.6%,艾山-利津河段也有减淤效果,但相对减淤率仅为全下游平均值的57%,河床抬升速度仍然较快。  相似文献   

4.
辛雁清 《山西科技》2013,28(5):22-23
介绍了太原市城市防洪体系,阐述了汾河二库与太原市城市防洪的关系以及汾河二库的洪水调节作用,分析了汾河二库和太原市防洪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洪减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锦萍 《科技信息》2013,(16):456-456
2012年是三门峡水库建成运用以来的第52年,也是三门峡水库实施全年控制运用的第39年。本文着重根据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简称库区)范围内黄、渭、洛河的来水来沙资料及淤积断面测验成果资料,对2012年度库区的泥沙冲淤及河势变化进行了浅析。分析认为:2012年度库区渭、洛河河段均有所冲刷,且潼关高程较2011年又下降了0.23m,但自建库以来潼关高程仍累计抬升3.99m。库区河段主槽有所拓宽,部分河段主槽趋向顺直,河道湾顶不断上提下挫。  相似文献   

6.
基于实测资料对大清河航道的水动力及泥沙特征进行了分析,从水流连续性方程,泥沙运动方程出发,建立了水动力泥沙二维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典型水沙条件下河道内水流、泥沙运动、航道选线及淤积预测进行了模拟研究。重点分析了工程整治后河道内流态、地形变化对航道冲淤的影响,对航道整治工程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大清河泥沙运动主要受径流携带的泥沙,河道地形影响,航道工程整治后仍保持上冲下淤的态势,水流归槽效应是航道主槽淤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刘建忠 《太原科技》2003,(4):47-47,49
通过分析太原汾河蓄水工程城区段水文地质条件,计算汾河蓄水工程蓄水渗漏量,探讨了该工程对兰村泉域水资源的影响,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行黄河口冲淤特征和作用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78年10月至1988年9月连续13年的黄河口滨海区的水深测量资料,运用水文学和数学方法进行规范化处理,采用计算机技术定量计算出冲淤量,给出冲淤的等厚度图,并分析黄河口淤积中心的变化与入海位置的关系及其冲淤特征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皇华城河段位于三峡水库常年回水区,下距三峡大坝354 km。河段平面形态呈"S"形,天然时期呈汛淤枯冲、具有年际间平衡特性。受三峡水库蓄水影响,皇华城河段水位大幅抬升,流速变缓,河势发生较大改变,导致泥沙大量落淤,已成为库区淤积最严重的河段之一。根据实测地形、来水来沙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研究河段蓄水前后水流条件变化及泥沙冲淤特性,以及水力学条件变化与泥沙淤积的统计关系,初步预测了河段泥沙淤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调查“引黄入晋”前汾河水库水质污染状况的基础上,重点对汾河水库污染来源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汾河水域太原段水体为监测对象,共选取6个采样点,测试了各采样点的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分离了99株好氧异养菌,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出了质粒菌的比例.结果表明:质粒检出率与水体的污染程度密切相关,在清洁河段中,质粒检出率为5.97%,而在污染段质粒检出率达到25%.通过相关分析得出,质粒检出率与水体COD呈极显著相关,与水体总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总氮呈显著负相关,与水体中铁离子和总磷的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依据实际污染状况建立了汾河太原城区段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模型,并将遗传算法作为规划问题的研究手段,使研究方法系统化。  相似文献   

13.
太原市河道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太原市水系的特点、水体污染现状和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内主要城市的河道治理工程及实施方法,对太原市的河道治理提出了具体的治理原则、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太原市生态河道护岸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生态护岸理念与国内河道治理现状,探讨了太原市河道生态护岸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1997年以来围绕太原市区汾河段开展的一系列工程是太原建城后规模最大的市政建设工程。针对太原城市现有市局阳刚之气较重的状况,指出在汾河园设计布局上应强调营造柔和之美,而进提出了太原汾河园总体布局设想。  相似文献   

16.
根据汾河入黄段黄河小北干流河道的地形及特性,分析了汾河入黄段摆动范围及其原因,简述了黄河夺汾对汾河的影响,及黄河堵串工程修建之后对汾河入黄位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汾河太原段化学需氧量污染现状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汾河太原段近年来化学需氧量变化规律的研究,揭示汾河水质污染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分析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并提出统一协调水资源水量、增大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控制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总量等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连续灌胃处理小鼠的方法研究了汾河太原段上游和下游不同地点的冬季污水对小鼠肝脏的毒理作用.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冬季不同地点水样都使小鼠的微核显著增加(P〈0.01),核分裂指数显著下降(P〈0.01),且存在剂量一效应关系;相同处理浓度下,不同地点之间差异显著(P〈0.01);而不同剂量水样处理间的小鼠的肝脏鲜重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汾河太原段的污水对小鼠肝脏有极显著的毒害作用(P〈0.01):上下游水样比较,下游的水样毒害作用更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汾河太原段水质现状及变化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汾河太原段水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汾河太原段的水质污染严重,在其9个监测断面中,小店桥和温南社断面的水质污染最为严重,主要污染物为5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高锰酸盐;采用综合指数法对2007年汾河太原段枯水期、平水期及丰水期内的水质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表明汾河太原段上游段水质最好,中游段水质次之,下游段水质最差,且滩上桥、寨上水文站和温南社断面在河流解冻期时污染明显加重;在此基础上,针对各河段的水污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