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还原底物NADPH及硝酸盐还原酶的催化下,显微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及其培养液的氮氧化物含量,得到满意结果:Sander灵敏度为3.8×10-6 μmol/cm2,变异系数 CV 3.96%(n=8),标准添加回收率100.0%±4.96%,浓度(C)与吸光值(A)的线性范围为0.15~1.00 μmol/L,其回归方程为C=-0.018+1.099A(r=0.9958,P<0.01),在合适的还原条件下,酶促的还原效率95.9%。本法适用于生物样品中微量氮氧化物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食醋中总酸量和氨基酸态氮含量的3种测定方法:酸碱滴定法、电位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此题目作为学生设计实验的选题,可激发学生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在测定纳米氧化铁溶胶中铁含量时,EDTA滴定法和光度法的可靠性和重现性均可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比拟,所测得数据为优化合成纳米氧化铁溶胶条件提供了可靠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中氮氧化物的方法。利用高锰酸钾将试样中的亚硝酸根氧化成硝酸根,然后在硫酸(30%)介质中,于210nm波长处定量测定试样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方法检出限为0.0000075%,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0,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2%~102.8%,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9%~3.1%。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操作简便、成本低,可应用于蓄电池电解液中氮氧化合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基于氮氧化物溶于水生成HNO2和HNO3的反应,采用NaOH溶液收集氮氧化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氮氧化物,并用分光光度法作对比。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所测结果偏低,高效液相色谱法更准确而且简便、快速,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了新生儿头发中铜的含量,提出了测定的最佳条件,并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为开发微量元素与新生儿健康的研究提供了准确且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硅钙合金中钙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HNO3 HF HClO4 溶样 ,HClO4 冒烟除硅 ,氨水分离以除去铁铝等干扰后用EDTA直接滴定的方法[1] 。该方法须经HClO4 两次冒烟、两次氨水分离 ,手续较繁琐、费时 ,成本高、操作不便 ,且易造成测定误差。本文研究了硅对钙测定的干扰及EDTA、磺基水杨酸、三乙醇胺(TEA)与钙、铁、铝等离子间的络合平衡关系 ,制定出硅钙合金中钙含量快速测定方法。1 试验部分1.1 主要试剂磺基水杨酸 (SSA)溶液 :10 0g·L- 11.2 试验方法移取含一定量硅、钙、铁、铝离子的试液于铂皿中 ,加入一定…  相似文献   

8.
锌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壳聚糖含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贵珍  丁黎华  焦庆才  丁一磊  陈雷 《分析化学》2003,31(12):1479-1481
利用锌试剂与壳聚糖在一定酸度条件下的特异性显色反应,即其复合物在465nm处吸光度与壳聚糖含量在0~O.04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基于此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的分光光度法。平均回收率为99.68%。  相似文献   

9.
大米中锌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于大米中锌的测定,目前国内外已报道了许多方法。国内主要以吸光光度法[1~3]为主,此外还有极谱法、离子色谱法、电位法、比色法、荧光法等。在这些方法中,吸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便、测定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仪器廉价等优点,适合一些中小型企业及试验室使用。本文根据在碱性条件下在表面活性剂Tween 80存在下,锌与显色剂5 Br PADAP络合生成玫瑰红1∶3的络合物,可定量测定锌含量并对测定锌时产生的干扰离子进行了掩蔽,结果满意。1 试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7210型分光光度计pHS 2型酸度计锌标准溶液:1mg·ml-1,称取基准级氧…  相似文献   

10.
分光光度法测定合金钢中镍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镍是合金钢中重要元素之一 ,它可以增加钢的的弹性、延展性和抗腐蚀性 ,使钢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目前测定合金钢中的镍 ,不论是 JIS1 2 1 6-82 [1] 法还是 GB2 2 3,2 4 - 82 [2 ] 法 ,均需沉淀或萃取 ,使镍与合金钢中其它元素分离 ,因此手续复杂 ,操作时间长 ,而且使用试剂较多。本法用磺基水杨酸掩蔽铁、铜、铝等元素后直接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镍。此法不需沉淀或萃取分离 ,可用于测定进口合金钢中的镍含量。1 实验部分1 .1 试剂与仪器过硫酸铵 ( 343g/L) ,丁二酮肟 ( 1 0 g/L) ,氢氧化钠 ( 5 0 g/L) ,磺基水杨酸 ( 32 4 g/L) ,镍标准…  相似文献   

11.
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黄曲霉毒素的一些检测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溴化荧光分光光度法、免疫分析法、微柱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对黄曲霉毒素的测定提出了一种较快速、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煤焦油中萘含量测定的两种方法:蒸馏结晶法和气相色谱法,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总结了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煤焦油中的萘含量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化学领域中,利用数学判断法确定滴定终点,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而备受关注。此文在介绍当前普遍采用的二进小波变换奇异性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分辨率分析和连续小波变换两种奇异性检测方法,并应用于氢氧化钠对盐酸和磷酸滴定曲线判断终点的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将NaOH与NH+4离子作用产生氨气 ,然后通入盐酸溶液中被吸收 ,当吸收完全后 ,以 0 .1 %甲基红为指示剂 ,用标准氢氧化钠滴定过剩的盐酸 ,从而计算出氮的含量 ,这是测定氮的经典方法[1 ,2 ] 。用上述方法测定氮含量有两点不太理想 :第一点是氨溶于盐酸中生成氯化铵 ,其溶液是无色的 ,不能直观地看到氨气是否溶于盐酸中的现象 ;第二点是采用甲基红为指示剂 ,其pH变色范围较宽 (pH =4.4~ 6.2 )。判断终点不太灵敏 ,容易带来误差。本文采用微型实验方法以硼酸为氨的吸收液 ,0 .1 %的亚甲基蓝和 0 .1 %的甲基红的混合液为指示剂 ,用标…  相似文献   

15.
介绍氮中低含量CO气体标准物质定值的方法,对气体滤光相关分析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该方法的实验务件和精密度。将气体滤光相关分析法的测量值与重量法配制值、气相色谱法分析值进行了比对。气体滤光相关分析法重现性好,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微量金属元素含量与高胆固醇致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住院冠心病人44例,男女各22名,年龄45~77岁,平均62.1岁.临床诊断标准符合WHO标准 ,即典型心绞痛,伴心电图ST段水平下移≥0.05mV,T波倒置.对照组42例,选择经体检,心电图、B超、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各项检查,排除了与心脑血管有关的疾病的健康人 ,并在年龄、性别方面作了适当匹配.  相似文献   

17.
大豆磷脂的HLB值测定和乳化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测定大豆混合磷脂的HLB值的方法。并做出了不同温度下HLB值的标准曲线。利用此曲线测定了不同PC含量的磷脂的HLB值,PC含量为25.6%~69.9%,其HLB值在7~10之间。研究了不同PC含量的大豆混合磷脂的乳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气体中微量油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GJB 3403—98气体中微量油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对技术指标、标准物质、冷源、流速、取样量、油含量单位进行了探讨,并以实验证明了用冷凝富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氦气、氮气、空气中微量油含量的可行性。方法改进后可以提高氮气、氦气、空气等气体中油含量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熔体挤出拉伸法以两种聚丙烯为原料制备微孔膜.通过考察原料分子量数据发现高分子量聚丙烯(PPH)在高分子量级分(重均分子量>106)含量上大于低分子量聚丙烯(F401).PPH的弛豫时间在相同条件下也远大于F401.红外二向光法结果表明,PPH在相同熔体牵伸比下片晶取向度较F401高.相同加工条件下PPH微孔膜片较F401成孔分布更均匀,孔径尺寸也更均匀.2种微孔膜孔隙率都随熔体牵伸比的增加而提高,微孔分布随着熔体牵伸比的提高和片晶取向度的增加而趋于均匀,孔尺寸也随之区域均匀.研究表明,聚合物树脂中高分子量级分含量是影响预制膜中片晶取向度、冷热拉伸成孔分布和尺寸均匀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电泳法研究改性硅灰石的表面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用测定水合金属氧化物等电点的方法,作为评定在硅灰石表面镁的包膜技术,为硅灰石的一物多用提供了新的途径;亦为在硅灰石表面包覆其他金属氧化物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 本工作还研究了影响镁包覆的几种因素,结果表明,在硅灰石表面镁包膜的最佳条件为:pH=10,氢氧化镁溶胶的浓度为0.1mol·1~(-1),平衡时间为1小时,液固质量比为1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