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化学教育类系列课程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作者构建由必修、选修、教育实践课程组成的化学教育类系列课程体系,进而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高师化学系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系统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与选修的衔接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鑫荣 《化学教育》2009,30(12):13-16
做好必修与选修课程的衔接教学,需准确把握2者之间的连接,处理好3种关系,整合好3类知识,做好3个衔接要点,切实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选修课程的学习,实现新课程的目标,提高学生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整合学科资源、教师资源和地方资源,开发并实施与国家课程相协调的系统化、层次化、多样化的校本选修课程,真正发挥校本选修课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教学的衔接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懿 《化学教育》2009,30(12):17-19
在研读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高中化学选修模块的衔接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系统归纳了必修与选修模块间的衔接框架图,分析了必修与选修、初高中、选修模块内和选修模块间等4条衔接线,提出了依据课程结构把握衔接脉络、依据教材内在逻辑设计教学和依据教学目标落实综合评价等全方位的衔接教学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5.
蒲云霞 《化学教育》2014,35(23):18-21
在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选修课程的落实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教育部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分别通过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选学指导意见"对高中选修模块提出了学习建议.主要针对化学学科的"课程标准"及各省(市、自治区)"选学指导意见"对化学学科的选学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可知,高中化学选学模块在实施中形成了必选模式和非必选模式,同时也呈现出选修课程必修化,6个选修模块的选学不均,高考左右着模块选学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李玉珍 《化学教育》2016,37(14):53-57
针对化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途径单一、课时有限等问题,提出了在化学教育专业选修课程中渗透式培养的观点。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发现在某些化学教育专业的选修课程中渗透师范技能的培养,不仅能提升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效果,而且提高了相关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及有效手段。然而,地方高校汉江师范学院选修课程仍然存在考核方式单一、学生积极性差、创新性不足的问题。本文对选修课程考核模式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以表面活性剂化学课程为例,从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贡献等三个角度出发,以科学成才观念为核心,设计并实践了教师评价(代号“T”)、组组互评(代号“G”)、个人贡献比(代号“I”)的“TGI”考核模式,打破传统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活化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TGI”考核模式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其他选修课程考核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化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要素、教学方法和途径,提出了“六维度、四构建”思政教学策略。从化学中的哲学思想、化学的价值观、化学科学精神、化学思维方法、化学伦理、化学文化“六维度”确定化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要素;以教学目标创建为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重构为重点、教学方法构建为关键、成绩评定体系建立为保障的“四构建”系统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基于“六维度、四构建”课程思政策略,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教学实践。实施结果表明,这些策略能有效提高课程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高校同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9.
程斌  周爱珍 《化学教育》2016,37(2):42-46
以"中药制剂检验技术"课程为例,在课前、课内、课后3个阶段,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利用N-CLASS网络平台构建和实施高职药品检验类课程的翻转课堂。结果表明,在药品检测类课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翻转课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独立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明显提升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徐伟国 《化学教育》2006,27(10):22-23,28
通过开设化学双语校本选修课,对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持续的实践,探索其规律与方法;研究初步达到了对高中学生化学双语学习能力培养的预期目的。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对构建化学双语校本选修课程进行了系统的开发,为高中化学双语教学实践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以构建生态教育类高中化学校本课程体系为目标,从课程设计理念、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组织结构和课程环境设计等方面探讨了生态教育理念下的校本课程设计思路,提出了生态教育类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策略,以期为生态教育类化学校本课程的设计和编制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2.
白凤华  薛辉  郭艳 《化学教育》2021,42(8):17-22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通过课程实施来培养具有跨学科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问题。以“化学与文物考古”课程为例,归纳出了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通识选修课程建设的基本做法和实践经验,特别是此课程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接触到了跨学科素养形成所依赖的跨学科内容,从而为高校培养具备综合创新能力的跨学科人才提供重要抓手。因此,本课程的实践探索可为高校交叉学科融合的通识选修课程的建设提供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3.
敬鳗力 《化学教育》2016,37(3):41-46
通过调查与思考,得出新课程高考选考题学生选择及作答的结果与学校开设选修课程模块、试题的难易程度、学生作答时间多少、学生的学习能力等4个因素相关。建议学校应在开足选修课程模块的前提下,赋予学生表现出其主体的选择性,从而切合新课程选修多模块的设计思路及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选修课程的实施现状与改进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陆军  姚天勇 《化学教育》2009,30(9):20-22,25
在列举国家、省市、地方到学校等不同层面有关高中化学选修课程选学建议、实施方案、变通意见和无奈实践,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从课程制定者、教材编写者、课程领导者和课程评价者等角度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若干实践操作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抓手,本课程建设以培养卓越中学化学教师为目标,整体构建了"本硕一体化"化学教育类课程群,以期为国内高师化学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课程建设思路为:明晰卓越化学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科学确定课程群建设目标;合理组织课程群结构,构建"一体化、两层次、三维度"课程体系;采取多样化的措施与策略,有效促进课程群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中,有机化学的内容主要出现于必修2与选修5中。依据新课程理念,必修、选修目标要求及内容设置均有所差别。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必修、选修教材深度以及高中与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相关性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有机化学为载体,对上述问题作以调查研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闫杰 《化学教育》2006,27(6):19-22
以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新课程观为指导,从教材内容体系、组织取向、组织策略和呈现方式等方面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内容组织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广大中学化学教师理解该选修模块教材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曹葵  刘文贞 《化学教育》2023,44(5):111-114
开设校本化学实验选修课是对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与拓展,真正发挥校本选修课程的作用就必须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素材,坚持不做知识下放性实验、不做单纯趣味性实验、不做简单重复性实验,构建成体系的系列内容。尤其在高中化学选修课内容设置上宜在知识运用、实验技术和科学方法等3个方向进行发掘,加大学生的思维容量,提升实验技能和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9.
王磊  陈光巨  赵河林  齐红涛 《化学教育》2006,27(8):13-15,59
介绍了山东科技版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的主要特点,从课程观、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教材体系结构以及呈现方式等视角阐述了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20.
实践类课程多重教育功能的挖掘和实现,是一项复杂的设计与实施工程。有效的设计不是采取诸如"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的"加和"模型,而是遵循将开放性、综合性等要素有效整合于每一次实践性课程学习活动之中的"乘法"原则。本文提出了以构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与环境为基本取向,在设计研究中探寻实践类课程改革突破口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