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了解中学生化学学习中"映象表征"的能力以及"映象表征"向"符号表征"的转换能力,采用自编问卷对江苏8所四星级高中的高一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映象表征"能力中的"宏观表征"能力强于"微观表征"能力;"映象表征"向"符号表征"转换能力较弱。提出了化学学习中提高学生表征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玉琴 《化学教育》2016,37(19):46-52
学生化学符号表征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能否科学地思考和解决化学问题,反映了学生化学学习的水平。依据化学学习的特点,对化学符号表征能力进行了水平构建,开发和优化了测量工具,并且实施了能力测量及数据分析。研究显示符号表征能力测量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大样本测试数据表明:高一和高二学生的符号表征能力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而都与高三学生有显著性差异;3类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在符号表征能力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的符号表征能力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3.
鲁欢欢  毕华林 《化学教育》2021,42(15):44-50
化学三重表征自提出以来就备受研究者关注,并指导着化学学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然而对于三重表征的一些基本问题和概念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在澄清和界定三重表征内涵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国际化学三重表征研究的新成果进行了探讨,相关研究可以为三重表征的进一步研究带来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李玲  李广洲 《化学教育》2015,36(21):7-11
梳理了三重表征研究范式下部分化学学习研究成果。基于三重表征,研究者细致考查学生在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等单维度化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结合信息加工模型,解释了化学学习机制,形成对化学学习的动态认识,指出以上研究中尚待完善之处,以期为化学学习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化学三重表征具有内部表征和外部表征两重含义。从外部表征看,化学三重表征是指化学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和符号世界知识的外在呈现形式;从内部表征看,化学三重表征是指这3种水平的知识在个体头脑中的加工和呈现形式。三重表征是一个互有联系的整体,对化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娅妮  李远蓉  王强 《化学教育》2019,40(23):34-44
化学三重表征研究一直深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目前,初级表征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次级表征(即不同表征水平之间的转化)的研究仍是研究的弱点和难点。纸笔检测、口语报告研究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为了从信息加工过程研究三重表征间转化的基本特点,采用眼动分析法对12名初三学生进行3×3两因素混合实验。结果显示:(1)在初三上册期末,学优生基本可以进行三重表征之间的直接转化;(2)学中生符号表征较强且依赖于符号表征,表现出“双通道协同加工”现象,符号—宏观、微观转化水平较强,宏观—微观、符号和微观—符号、宏观转化水平较弱;(3)学困生普遍缺乏三重表征的思维和意识,三重表征间的转化水平较低,相比较而言,符号-宏观、微观表征转化稍强于宏观-微观、符号表征转化和微观-符号、宏观表征转化。  相似文献   

7.
九年级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开始建立三重表征思维,同时,不同学业水平学生的三重表征转换能力会出现分化。为了探究学生在各个阶段三重表征转换能力的发展特点,采用眼动分析法对12名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一学期的追踪实验。研究发现:(1)入门时期,学生进行不同表征之间转换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并且表现出转换和逆向转换能力的不对称性特点。学优生与学中生、学困生的三重表征转换能力有明显差异,但学中生与学困生的三重表征转换能力还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2)突破时期,学生进行宏观(中心)、符号(中心)、微观(中心)转换的注视点个数、测试总时间没有表现出统计学差异。学优生与学中生的转换能力分化更明显,学中生与学困生开始出现差异。(3)深化时期,学生宏观(中心)表征能力最强,符号(中心)表征能力次之,微观(中心)表征能力最弱。学优生与学中生、学困生的转换能力差异显著,学中生的间接转换频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赵华  龚爱晴 《化学教育》2010,31(3):71-73
首先对高中学生语言表征问题能力调查问卷的设计进行分析,接着对高中生语言表征问题能力的现状、性别影响、与化学成绩相关性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化学语言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和质量,并指出要注重对中学生化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冯垚  莫尊理 《化学教育》2020,41(1):62-66
将化学平衡主题作为研究载体,利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对学生的思维转换过程进行多点赋分,以纸笔测试的方法,评价学生在多重表征之间转换的能力。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教师化学平衡的教学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丁革兵 《化学教育》2007,28(1):38-40,42
化学调查探究能力是化学新课标要求的3种科学探究能力之一。分析了高中生该能力的现状及形成原因,阐述了发展的指导策略,即结合教材、联系实际、立足学生、小组合作、引导督促、多元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丁弘正  李佳  王后雄 《化学教育》2014,35(15):49-54
以重点中学高一新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学生化学考试失误诊断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其化学学习自我诊断能力的现状。研究发现,即使在重点中学,高一新生的化学学习自我诊断能力也普遍不高,大部分学生只能进行较为片面、浅层的诊断,同时也存在易忽视知识性和思维性失误、提出改进方案不够具体等问题。高中生化学学习自我诊断能力受其主观意识与态度、学习环境、教师引导等因素影响。建议教师留给学生必要自我学习空间,并引导学生提高自我诊断意识等。  相似文献   

12.
化学学习中"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体现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方式,能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本研究在对三重表征思维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不同群体学生化学学习三重表征水平进行了探查和分析,为化学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使用成熟的测量教师知识的量表(SPOTK),从学生认可度视角调查了化学教师知识。研究表明,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和评价学生理解情况的知识2个维度好于教学策略知识和内容表征知识2个维度;不同的年级和性别的学生对化学教师的教学策略和表征方式的认可度也存在着差异。根据调查结果对化学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表征水平上认识和理解有机化学知识,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培养学生“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思维方式,这对于有效地学习有机化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结合教学实践,探析了基于三重表征的大学有机化学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基于CiteSpace软件,运用知识图谱、关键词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国内化学三重表征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将信息可视化,为我国学者进一步完善化学三重表征的研究提供帮助和借鉴。放眼于国际科学教育的趋势和我国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地,期望将“化学三重表征”思维方式及策略嵌入日常的教学,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未来景观。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由Yehudit J.Dori提出的多维分析系统(MAS),对有关化学平衡知识的化学问题进行编码,以纸笔测试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在职教师的3种表征转换能力,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教师三重表征教学策略的实施和“化学平衡”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孙帅杰  邓阳 《化学教育》2020,41(7):38-43
基于科学哲学和语言学理论,强调化学学科中的三重表征的话语意义,旨在帮助学生将头脑中的三重表征思维用语言科学地表达出来并进行社会性交往。在明确三重表征与话语的关系的基础上,借助于相关教学片段,对三重表征的话语意义(语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意义)进行探析,将宏观微观符号表征中各自的语言内部联系以及彼此间的话语表达关系解构出来,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在建构、关联及转换表征过程中的交往效率。最后针对相关教学问题,提出了3条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唐红珍 《化学教育》2016,(23):20-24
结合高中化学"电解质的电离"中丰富的教学活动,以感知体验化、微观可视化、知识本源化、认识观念化和符号意义化为教学策略,丰富和深化宏观表征和微观表征,实现化学三重表征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典型性、代表性文献的分析和综合,梳理了十余年来我国化学教育"多重表征"研究的走向、成果和不足。放眼于国际科学教育的趋势和我国课程改革的潮流,期望将"多重表征"思维和策略嵌入日常的教学,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未来景观。  相似文献   

20.
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放声思维等手段,探查了高中生化学图形认知能力的现状.探查结果显示:(1)高中生化学图形认知能力并没有随年级增长;(2)不同学业成绩学生化学图形识别能力差异显著;(3)不同思维风格学生化学图形认知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4)学生对图形的识别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目的性;(5)学生图形理解能力中关系理解能力较弱;(6)学生图形再造想象能力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