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黎卿 《科技信息》2010,(33):I0295-I0296
本文从传统翻译观对译者的态度及转变出发,概括了译者主体性的凸现及国内近年来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分析说明了译者主体性的内涵,阐述了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对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做了小结,为今后的关于译者主体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行为才开始受到重视,因此,进一步弄清何为译者“显形”、影响译者“显形”的因素以及译者“显形”的表现等问题,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译者“显形”的研究不能仅从译者自身的微观角度进行研究,而应将译者“显形”与翻译标准相联系,既促进译者的充分“显形”,又有助于确立较完美的翻译标准,为翻译活动提供指导,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爱玛》的两个中译本出发,可以窥测出译者主体意识对译文风格的影响,并可以得出承认和强调译者主体性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时一定社会的基本人际关系规范及其相应的道德原则。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往活动,可以说它是一种伦理行为。译者是翻译活动的实践主体,译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改写,那么这个改写是随意的么?翻译的伦理介入对翻译主体性的改写有了一个宏观上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主体性是国内翻译研究中的重要论域。一般来说,译者的“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性的本质特征,并且译者发挥主体性存在前提条件和制约因素。在生态翻译学的视域下,译者主体性有新的内涵,即确立“生态人”的身份认同,自觉遵守“译者责任”伦理观的规范和约束,进而通过“译有所为”产出翻译价值,树立“尚生”的生态翻译价值观,发扬翻译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6.
从《爱玛》的两个中译本出发,可以窥测出译者主体意识对译文风格的影响,并可以得出承认和强调译者主体性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译者主体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译论及语言学翻译理论的规范性特点使翻译的标准问题成为关注的中心,而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却长期得不到承认。但翻译描述的兴起最终使译者主体性问题成为一个重要命题。译者主体性活跃于翻译全过程,并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同时翻译和文化的关联赋予了译者主体性很深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文化影响的一种折射。  相似文献   

8.
关于译者的主体性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但该研究真正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得以深入还得归因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解构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发展。解构主义一反传统,反对将原文看成是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系统,把意义看成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本文旨在从解构主义翻译观对意义的解构与重构来阐述译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全新视角,探讨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介入,揭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其与翻译主体生态环境和翻译无机环境中各因素的矛盾,要对整个翻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选择和努力。译者主体性介入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10.
翻译心理过程的研究是整个翻译学科中不少缺的部分,译者作为有意识的人,在翻译中也必然有自己的心理活动,这种活动往往受到大脑思维活动的控制。本文试图通过心理学这门研究主体活动的学科的某些范畴来审视翻译过程的理解,并通过描述整个翻译认知心理过程来阐释心理因素是如何介入原作的理解,重新确认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机器翻译的分类及其特点,探讨了机器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客观存在,指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机器翻译中同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机器翻译离不开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了达到迅捷、高质量的译文,我们应该将机器翻译与译者翻译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为翻译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英汉的语言对比方面来谈译者的主体性。通过对译者身份的回顾,肯定了译者的主体性,并通过英汉语言中主语与主题、形合与意合、树状与竹状、静态与动态的不同分别阐述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王晓菁 《科技信息》2012,(27):507-507
翻译心理过程的研究是整个翻译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译者作为有意识的人,在翻译中必然有自己的心理活动。本文试图通过心理学这门研究主体活动的学科来审视翻译过程的理解,并通过描述整个翻译认知心理过程来阐释心理因素是如何介入原作的理解,重新确认译者翻译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译者的主体性是翻译理论界近期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福尔斯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其中文译本也层出不穷。从译者的选择、译者的意识出发,分析阿良译本(1985年)和陈安全译本(2002年)的异同,极具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劳伦斯.韦努蒂的《译者的隐身》一书从解构主义的观点入手,对十七世纪至今流行的一种通畅翻译、透明的译文的归化翻译策略提出了质疑。本文主要从译者的前见、译者的文化身份、译者的性别和译者的意识形态四个方面入手对译者在翻译中的现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阐释学是一种探求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科学。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互动活动,词义翻译又是翻译之根本。而译者是翻译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对原作的选材、理解、翻译策略的选择都体现了主体性能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从译者的主体性角度出发,通过对江苏省内数家企业的简介翻译进行分析,指出译者应该了解中英文企业简介之间存在的价值观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差异,运用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对源文进行主观能动性的改造,提高翻译质量,从而达到对外宣传企业形象、业绩、文化内涵,吸引投资或潜在客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阐释不一定非经过翻译,但翻译一定要经过阐释,因为翻译是译者理解原作基础上对原作的再表达。翻译过程是译者主体性最为彰显的方面,由于"翻译始终是解释的过程,是翻译者对先给予他的语词所进行的解释过程"[1],作为以意义的理解和解释为中心的阐释学理论将为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网络热词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其翻译是一种需要高度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再创造是网络热词翻译审美再现的灵魂。文章主要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探讨了如何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实现网络热词译语的再创造以达到源语和译语之间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20.
在翻译理论研究中,译者的身份历来受到翻译理论家们的忽视.20世纪后期西方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就译者的身份作一历史回顾.探讨译者在翻译发展中的身份变化和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