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数学解题与联想是分不开的.在数学解题中,同学们应该通过各种大胆联想,如在形式、结构、方法、特征上等,寻求解题的适当途径、方法探索新的结论,促使思维向多层次、多方位发散,从而使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一、形式上的联想  相似文献   

2.
3.
郑定华 《数学通讯》2012,(Z3):19-21
题目甲、乙、丙三人传球,第一次球从甲传出,到第六次球又回到甲手中的传球方式有种.思路1画出树状图,即可得到答案,有22种,图略.图1图2思路2如图1和图2所示,甲、乙、丙三人传球,可以发现,当且仅当在六次传球中,按顺时针方向的传递次数与按逆时针方向的传递次数之差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经遇到了这样一道题:引题已知椭圆x^2/4+y^2/3=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椭圆的右焦点F2作一条直线l交椭圆于点P、Q,则(1)△F1PQ的周长是______;(2)△F1PQ内切圆面积的最大值是.解因为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与三角形周长的乘积是面积的2倍,且△F1PQ的周长是定值8,所以只需求出△F1PQ面积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曾经遇到了这样一道题:引题已知椭圆x2/4+y2/3=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椭圆的右焦点F2作一条直线l交椭圆于点P、Q,则(1)△F1PQ的周长是;(2)△F1PQ内切圆面积的最大值是.解因为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与三角形周长的乘积是面积的2倍,且△F1PQ的周长是定值8,所以只需求出△F1PQ面积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杜宜敏 《数学通讯》2010,(11):113-113
题目已知二次函数f(x)对任意x∈R都有f(1-x)=f(1+z)成立.设向量a=(sin x,2),b=(2sinx,2^-1),c=(cos2x,1),d=(1,2).当x∈[0,π]时,求不等式f(a·b)〉f(a·d)的解集.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第12题:如图1,点A、B、C、D在⊙O上,■,∠CAD=30°,∠ACD=50°,则∠ADB=.本题在全卷中是一道简单的问题,解答并不难,但是图1中■,∠CAD=30°,则∠CAB=30°,AC为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也是∠BAD的平分线,蕴涵了极为丰富的几何内容.  相似文献   

8.
高考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对高考题进行深入地探索,挖掘其潜在的价值,对其变式引伸,能有效地避免陷入“题海”战术,减负增效,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善师生关系,激发创造活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与实效性,是习题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隐性资源.  相似文献   

9.
饶有趣味的游戏总会带给人乐趣,因为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包括数学知识)。在一次数学测验中,一道与游戏相关的考题让我倍感兴趣。题目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0.
饶有趣味的游戏总会带给人乐趣,因为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包括数学知识).在一次数学测验中,一道与游戏相关的考题让我倍感兴趣.题目是这样的:(2004年湖南统考题)下表中有三个游戏规则,袋子中分别装有大小相同的球,从袋子中取球,分别计算甲获胜的概率,哪个游戏是公平的?游戏1游  相似文献   

11.
在新编职业高中《数学》教材中,编写者为师生的数学教学预留了许多"空白",以便于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分层次"填空":即探究、思索、发现,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数学探索能力. 例如,在"立体几何初步"中,教材中直接给出球的体积公式:V球=4/3πR3,并应用该公式进行计算等,却没有给出公式的证明过程,且证明该公式的主要工具——祖暅原理也是在其后的"阅读材料"中呈现的.这样做的好处是首先让学生熟悉公式的应用,使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不觉得困难.而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用祖暅原理来探求球体积公式,这个过程包括探索、发现、创新、证明、引申等思维活动,这就是编者给师生预留出的"空白",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分层次"填空".  相似文献   

12.
13.
2015年元月15号,笔者应邀为云南省普洱市的老师与同学开设了一节必修五的“数列”一章的复习课,平生第一次为云南的孩子上课,感慨颇多,记录点滴,与同行一起交流和分享.一、注重通性通法,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复习题讲解要注意“变化”.对于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突出教材重点选择具有典型性的题目,能反映教学大纲中最主要的、最基本的要求.在对例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1问题与分析题目(2011届南通市高三期末第14题)已知等腰三角形腰上的中线长为√3,则该三角形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相似文献   

15.
波利亚指出:“数学家的创造性工作的结果是论证推理,是一个证明,但证明是由合情推理,是由猜想来发现的.”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类比思维的领域极广,如通过类比发现(猜想)新的问题以及发现问题的证明方法等,都是大有可为的. 例1 如何用向量判断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设椭圆短半轴长为b,长轴为AA',直线l与过点A,A'且垂直于AA'的直线分别相交于两点M,M',则(1)→AM·→A'M=b2(=)直线l与椭圆相切;(2)→AM·→A'M<b2(=)直线l与椭圆相交;(3)→AM·→A'M>b2(=)直线l与椭圆相离.  相似文献   

16.
17.
剖析错因反思教学--对一道试题错解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永忠 《数学通报》2003,(10):23-24
人民教育出版社蔡上鹤老师在“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内容”中,有如下一道题目:已知△ABC中,(?)=a,(?)=b,(?)=c,为什么a·b=b·c=c·a是△ABC为正三角形的充要条件?笔者2002年6月将该题的充分性证明作为高一期末试题,有些学生是这样证明的: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解题教学对学生巩固理解与应用所学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素质,增加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极为重要.而在解题教学中,常规题与非常规题都有重要作用.本文拟在个人从事非常规题教学体验的基础上,探讨与这一课题有关的一些看法.毫无疑义,我们的教...  相似文献   

19.
上海一期课改高中数学课本二年级第二学期第88页有这样一道例题:等比数列的S4=-20,S8=-1640,求a1与q.  相似文献   

20.
正上海一期课改高中数学课本二年级第二学期第88页有这样一道例题:等比数列的S4=-20,S8=-1640,求a1与q.该题虽然比较简单,而且出现在一期课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