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对“整式的除法(第1课时)”中法则呈现和习题选取的磨课过程进行思考,指出教学设计要以“学为中心”,不能牵着学生走,要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方法的指引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笔者近期在一次初中数学教研活动中,观摩了四位老师执教"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总体感觉享受了同课异构的精彩纷呈,执教老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立意也值得反思回味,本文记录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设计,并尝试解读他们的教学立意,与同行研讨.一、"两种"教学设计(一)第一种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项和系数的概念,会准确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相似文献
3.
二次函数是研究最值问题的重要数学模型,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用二次函数求最大值或最小值,并能确定相应自变量的值,能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中基于新课标的理念重构素材,以校园实践基地“一米菜园”中矩形面积问题的研究为主题,以不同条件下矩形菜园的面积最大值为基本线索,让学生经历生活情景数学化、问题解决模型化的过程,掌握利用二次函数模型解决矩形面积最大问题的方法,形成基于背景、价值、关联和应用等层面的知识结构体系,落实课标要求,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学习者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史宁中教授的观点.他解释说,数学的眼光就是抽象,数学的思维就是推理,数学的语言就是模型.这个观点与近几年提出的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是高度吻合的.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专家提出的数学素养落实在日常的教学中.下面以笔者近期开设的"平行四边形"(第1课时)为例,谈谈我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教学过程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我们常常感动于名师课堂上师生的深度对话,学生的精彩生成.殊不知,这些对话或学生的生成,常常都是执教老师课前预设过的,只不过没有体现在执教老师下发的那张"教学简案"上,所谓"教学预设"常常要大于"教学生成"也是这个道理.笔者最近有机会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执教勾股定理(第1课时),有同行课后评课时对笔者课堂上的追问颇为赞赏,其实,笔者在课堂上看似"即兴追问"却都是课前精心预设的结果.本文重点呈现 相似文献
6.
人教社的章建跃老师指出,“三个理解”(即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石,是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广大数学教师在教改大潮中“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在“三个理解”的指导下,近期笔者设计并讲授了《基本不等式(第1课时)》一课,整个过程中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7.
<正>1 基于学习力培养的课程分析1.1 内容解读二次函数是描述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也是初中阶段研究的三种基本函数之一.本章学习是以已学的一次函数为基础,首先让学生认识二次函数,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而用函数的观点来看待方程和不等式,最后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次函数的学习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化归等多种思想于一体,在中学数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9.
<正>1引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倡导"过程教育",但笔者调研发现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不符合"过程教育"的要求."认识三角形"是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的内容,它是在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三角形是基本图形,三角形的"角角关系"和"边边关系"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理论基础,日常生活中也经常采用三角形的结构.研究三角形的基本"套路"(用适当的方法产生具体三角形→观察并归纳的基础上定义与表示三角形→探索三角形的性质包括判定三角形的方法→用获得的数学结果解决有代 相似文献
10.
11.
一、背景介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倡导过程教育,以全面发挥数学的育人功能.但在以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1节"矩形(第1课时)"为载体的"多人同课异构"式的教研活动中发现,课堂教学普遍与过程教育存在偏差,也没有体现以学为中心的思想.网上查阅同类 相似文献
12.
1“三度”视角
笔者从长期教学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讲授一节自己满意的课,需要把握好“三个度”,即“知识适度,思想高度,文化厚度”.
“知识适度”,首先是课堂教学须尊重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安排内容,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理解、演算时间,而不仅仅是一个定义、三个注意以及大量的解题训练.其次,针对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是“量大题难”就好. 相似文献
13.
<正>深度学习是教师对所要学习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对教材进行科学并合理的整合,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高阶认知参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过程、方法、价值的深度 相似文献
14.
15.
"整式与分式"这部分内容,中考重点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热点是化简、求值的考查,旨在让我们探索灵活、简捷的解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复习中我们要掌握整式与分式的运算法则并能灵活应用,提高运算能力、观察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17.
<正>一、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安排在苏教版数学必修5第一章,"正弦定理"第1课时,是在高一学生学习了三角等知识之后,是对三角知识的应用;同时,它作为三角形中的一个定理,也是对初中解直角三角形内容的直接延伸,因而定理本身的应用十分广泛.实际教学中,"正弦定理"这部分内容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探索,并大胆提出猜想.第二层次由猜想人手,带着疑问,以及特殊三角形中边角的关系的验证,通过"作高法"、"等积法"、"外接圆法"、"向量法"等多种方法证明正弦定理,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并得到三角形面积公式.第三层次利用正弦定理解决引例,最后进行 相似文献
18.
19.
初二几何中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如矩形、菱形及正方形)教学时,常常是分别研究矩形、菱形及正方形,一个一个地开展研究,而且有些教师还将矩形的性质专门安排一课时,矩形的判定再安排一课时,似乎担心学生接受不了,各个击破,然后辅之以大量的练习题美名为巩固训练.经由《中学数学》等刊物推介的李庾南老师倡导的单元教学表明,基于数学知识的前后一致、逻辑连 相似文献
20.
近期,观摩了多节教学内容为"合并同类项"的公开课,既有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展示课,又有校级教学组活动的研讨课.课上,老师们归纳得出同类项的概念,呈现规范解题过程(下称"范例"),学生模仿范例合并同类项,这种参照"范例"进行"摹写",让"范例"求解中用到的知识、方法和解题的流程得以"重现",学生在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转译"应用的过程中,形成了规范的合并同类项的流程,学习成效显著.现呈现其中的一则教学片断,并谈谈个人的感悟,希望给您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