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铕与醛糖及铕与D—核糖,L—氨基酸络合作用的伏安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Eu^3+在HAc-NaAc溶液中与五碳醛糖有弱的络合作用,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极谱可以观察到D-核糖,D-阿拉伯糖,D-木糖对Eu^3+还原波形的络合影响,使还原和氧化过程变得较为可逆,其中D-核糖最为明显。而来苏糖无影响。Eu^3+与氨基酸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的有络合作用,且在汞电极上有吸附现象,因此分别加入L-苯丙氨酸、L-组氨酸和L-蛋氨酸等,进一步改善了Eu^3+的波形而接近可逆氧化-还原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Eu ̄(3+)在EastmanAQ-29D化学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在pH4.4的0.1mol.L ̄1NaClO_4底液中,Eu ̄(3+)的还原一氧化过程是一种半无限状态;在最佳测试条件下,Eu ̄(3+)的还原峰高在1.0×10 ̄7~1.0×10 ̄(-5)mol·L ̄(-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世关系。用计时库伦法测定Eu ̄(3+)在聚合物涂层中有效电荷迁越的扩散系数D_(app),其平均值为(3.2±1.1)×10 ̄(-11)m ̄2·s ̄(-1)。  相似文献   

3.
水溶液中Eu^3+与meso-四(4-磺苯基)卟啉(TPPS)不易形成卟啉络合物,但在乙酸,酒石酸,丙二酸等共存时,在循环伏安图上可得一对Eu^3+还原-氧化的可逆或准可逆峰,此峰与Eu^3+在NaClO4底液中的还原峰相比,峰电位正移,峰电流增高,从6种Eu^3+-羧酸络合物与TPPS共存时的实验中证明这些络合物并没有和TPPS形成三元络合物,而是吸附在汞电极上的TPPS产生电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吡嗪-2,3-二羧酸体系导数荧光法同时测定铕、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吡嗪-2,3-二羧酸(PYDA)为荧光试剂应用导数荧光技术同时测定Eu~(3+)、Tb~(3+)的最佳条件、共存离子的影响和Eu~(3+)、Tb~(3+)-PYDA配合物的配合比、稳定常数及发光机理。Eu~(3+)、Tb~(3+)的检测限分别达4.0和2.0ng/mL,利用本方法成功地测定了稀土试样中铕、铽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乙二醇低聚物(PEG)与Eu(2+)及Eu(3+)所形成配合物的结构,荧光性质和电化学行为.Eu(3+)的配合物是由EuCl3溶于具有不同摩尔质量的PEG而成的.它们在394nm和614nm处分别有很强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峰,并且这两峰的强度随着PEG的摩尔质量的增大而加强.Eu(2+)的配合物是通过用涂布有氧化铟及氧化锡的玻璃板作为工作电极,在氮气气氛下,加-2V(vsAg)电压还原EuCl3的PEG溶液来制备的.它们的荧光性质和18—C—6冠醚与Eu(2+)所形成配合物的性质非常接近,从而表明PEG的化学环境与大环聚醚配体的很相似.进一步的红外与荧光谱实验结果表明:铕离子不但与聚乙二醇的末端-OH基团结合,而且亦能与链中间的氧原子作用.随着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大,铕离子的点对称性不断下降.Eu(3+)在聚合物中的氧化还原很不可逆.添加支持盐对其电化学行为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铕对决明发根生长及有效成分生成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决明发根为材料,在培养基中附加0.001~10mg.L^-1Eu^3+(EuC13),测量发根的鲜重和干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蒽醌化合物含量。发有低剂量(0.001,0.01,1.0mg.L^-1)Eu^3+抑制生长,0.001mg.L^-1Eu^3+抑制作用最强,干重比对照降低22%;较低剂量(10mg.L^-1)Eu^3+处理的含量高于对照26^,高于Eu^3+1.0mg.L^-1处理  相似文献   

7.
方波极谱法间接测定抗坏血酸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Cu2+与抗坏血酸(Vc)的氧化还原反应,建立了一种间接测定Vc的方波极谱法。在NH3-NH4Cl缓冲溶液中,Cu2+在约-0.24 V(vs.SCE)处出现一个可逆的 Cu2+-Cu+的还原峰,加入Vc可将Cu2+还原,根据 Cu2+还原峰峰高的降低量间接测定Vc,线性范围为2.0×10-6~ 3.0×10-4mol/L,该法还应用于实际样品Vc片剂的含量测定,RSD为2.9%。  相似文献   

8.
利用程序升温还原(TPR)方法,研究了L型沸石基质中Ni~(2+)、Eu~(3+)离子的还原活性。同时,借助X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L型沸石基质中Ni~(2+)、Eu~(3+)离子还原前后的价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L型沸石基质中Ni~(2+)、Eu~(3+)离子的还原活性较高,可被氢气还原为低价甚至零价。镍离子的存在能促进 Eu~(3+)离子的还原,提高了Eu~(3+)离子的还原百分比。  相似文献   

9.
稀土离子与NAD^+和NAD—LDH相互作用的伏安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稀土离子与NAD^+和NAD-LDH相互作用的伏安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稀土离子能够与NAD^+发生作用,使NAD^+在-0.94V处的还原峰分裂为2个还原峰;NAD^+和LDH在汞电极上可形成络合物,络合物的还原峰在-1.16V处,加5μmol/LLa^3+,Ce^3+,Pr^3+,Eu^3+,Gd^3+,Dy^3+,Yb^3+和Lu^3+离子,能增大NAD-LDH络合物的解离常数约40%~  相似文献   

10.
吡嗪—2,3—二羧酸体系导数荧光法同时测定铕,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吡嗪-2,3-二羧酸为荧光试剂应用导数荧光技术同时测定Eu^3+,Tb^3+的最佳条件,共存离子的影响和Eu^3+,Tb^3+-PYDA配合物的配合比,稳定常数及光机理,Eu^3+,Tb^3+的检测限分别达4.0和2.0ng/mL,利用本方法成功地测定了稀土试样中铕、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潘利华  马世盐  赵文杰  林敏  栾玉成  恽勤 《分析化学》2000,28(11):1439-1442
结合生命科学中生物活性物质的高灵敏度分析检测方法研究,组装了时间分辨激光荧光免疫分析装置;合成了稀土离子与蛋白质联接的双向螯合剂-二乙三胺五乙环酐(DTPAA);纯化了抗-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研究了Eu^3-DTPAA-抗-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制备过程;确定了标记物制备的最佳条件;依据解离增强原理,采用时间分辩激光荧光光谱技术,对Eu(β-NTA)3(TOPO)2螯合物的有关参数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2.
芳族硝基化合物电还原中Cu-Ni合金的电极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淳安  童少平  陈骁军  黄辉 《电化学》1997,3(4):438-441
本文采用共沉积法制备了以铜为基体的不同Cu/Ni比的Cu-Ni合金镀层,并用稳态极化法研究了这些镀层在使用硝基苯(NB)和1,5-二硝基蒽醌(1.5-DNA)制备对氨基苯酚(PAP)及1,5-二氨基-4,8-二羟基蒽醌(1,5-DA-4,8-DHA)等电化学还原过程中的阴极活性.研究表明,在PAP和1,5-DA-4,8-DHA电合成体系中,不同Cu/Ni比的合金阴极具有不同的交换电流密度(io)和表观活化能(EA),其中以0.05mol/LCuSO4·5H2O+0.6mol/LNiSO4·6H2O+0.25mol/LNa3Cit·2H2O组成的镀液,并在控制电流密度为0.6A·dm-2、pH值为6、体系温度为50℃等工艺条件下镀制的Cu-Ni合金试片(CN-30),具有最大的io和最小的EA值,与常规所用的Cu、Cu/Hg、蒙乃尔合金等阴极相比,CN-30试片的电极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靶DNA/生物素化λDNA探针/亲合素/Bio-BSA(TG-Eu^3+体在核酸杂交分析中的应用,亲合素做为连结杂交体与io-BSA-DTPA-Eu^3+的桥,生物素和DTPA-Eu^3+均标记在载体蛋白(BSA,TG)上,优化了分析条件,比较了己二胺,乙二胺转胺化探针及载体蛋白对杂交分析的影响,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较好(RSD-5.7%,n=6)。  相似文献   

14.
根据前线轨道理论分析3种具有推拉电子取代基的二茂铁衍生物循环伏安曲线,电子上光谱衣光谱电子化学行为,为给出了分子轨道能级图。实验结果表明,PⅡ有两对可逆氧化还原峰,E^ox1,E^ox2分别为0.33,0.59V,第一氧化态PⅡ^+(D-Fc^+-R)在613nm有强的LMCT(ligand-to-metal-chgarge-transfer)带,是一种良好的光学特性氧化还原开关。PⅡ在354nm  相似文献   

15.
利用自合成的碳硅凝胶为吸附材料,以铜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NaDDTC)〕为衍生化试剂。柱前衍生的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于pH4.6的缓冲介质中在线预富集Al^12+、Cr^5+、Cu^2+、Fe^3+、Pb^2+、V^5+、Zn^2+。采用停流技术洗脱,富集倍数可达8.1 ̄12.6倍,检出限为ng/ml级。对高纯氧化铕(Eu2O3)中的非稀土杂质进行测定,可避免大量稀土基体对测定的干扰  相似文献   

16.
分别利用白光灯、457.9nm氩离子激光、二倍频YAGL:Nd激光泵浦的诺丹明6G可调谐窄线宽10.5cm^-1)染料激光作为光源,以单色仪-锁相放大器-光电倍增管-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光谱,测量并研究了Y2SiO5:Eu^3+晶体的透射光谱、荧光光谱、激发光谱和格位选择荧光光谱。^5D0→^7E0,1,2,3,4跃迁,30多根谱线(总数为50根)被观测到。在该晶体中Eu^3+替换Y^3+离子,  相似文献   

17.
脱氧核糖核酸变性和损伤的吸附伏安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宗鹏  卢莠芬 《分析化学》1996,24(4):463-466
本文用汞电极(HMDE)二次导数阴极吸附伏安(SD-AdCSV)和碳电极(GCE、CPE)导数循环伏安(FD-CV)法研究了核酸受热、紫外线、超声波和丝裂霉素C(MMC)作用下的变性作用。在0.1mol/L(K2HPO4+KH2PO4)-0.1mol.L NaCl(pH7.0)底液中,吸附的单股(ss-)和双螺旋(ds-)DNA分别在HMDE上得到特征还原峰P3和P2,和在碳电极上得到氧化峰A。物  相似文献   

18.
使用原位穆斯堡尔谱考察了γ-Al2O3、SiO2、TiO2和ZrO2等几种载体担载的氧化铕催化剂的还原性。非担载Eu2O3很难在H2中原,而Eu2O3与γ-Al2O3、SiO和TiO2间存在着强相互作用,担载在这些载体上的Eu2O3在773K左右H2中处理可有不同程度的还原,其还原度反映了相互作用的强弱,为:Eu/γ-Al2O3>Eu/TiO2>Eu/SiO2>Eu/ZrO2、Eu/ZrO2不能在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Eu(TTA)3L1(Ⅰ)和[Eu(TTA)3]2L2(Ⅱ)二种新的铕(Ⅲ)三元配合物(TTA=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一价阴离子、L1=4,5-二氮芴-9-酮、L2=4,5-二氮芴-9-酮连氮)。用元素分析、IR、UV和溶液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溶剂对Eu(Ⅲ)三元配合物荧光光谱的影响,发现在CH3CN中Eu(Ⅲ)三元配合物发光效果最好,而溶剂DMF会使配合物荧光减弱  相似文献   

20.
天青Ⅰ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及对血红蛋白的电催化还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天青Ⅰ修饰电极在PH=5.5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在0.3--0.7V电位范围内表现出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其表面式量电位E^0=-0.21V该电极对血红蛋白的还原过程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