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丽华 《工科数学》1998,14(2):127-128
数学教育不仅要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培养他们学会应用这些知识.工科院校的学生尤其应具备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这已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广大教师做了多方面的积极努力,如:进行数学建模的教学,教学手段现代化等.  相似文献   

2.
所谓软技能(soft skill),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其中最被重视的三项能力分别为沟通表达能力和分析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为了适应学生的发展,数学教师除了要做好数学知识的传授外,更要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各方面技能的培养,如语言技能、思维技能、合作技能的培养.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有益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3.
张珀  季爱玲 《数学通报》1998,(10):41-42,22
加强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已成为数学教学与研究的热门课题.解答数学应用问题的关键是建立数学模型.一个构建较好的数学模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来自生产第一线又符合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数学模型对学生的教益可能更大.为此,笔者提供一...  相似文献   

4.
数学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只会用数学知识解题,而不会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影响学生素质的全而提高.从教学实践上看,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对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发现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不得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蒋晨红 《数学之友》2023,(14):63-64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发展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潜在意识,构建属于学生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更好地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实践应用是每位教师必须要完成的领航任务.本文将以“探索规律——间隔排列”教学反思为例,分析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浅入深出,联通实践,让数学学习活动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充分重视实例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作用党效文(陕西省商州中学726000)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实例,常能生动、贴切地反映出数学知识的某些特征或现象.在教学中重视这些实例的作用,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并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就...  相似文献   

7.
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关系到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关系到“学以致用”教学目标的实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善于用生活实践来丰富数学内容,用数学知识去改变和创造生活,进而让生活与数学在沟通中相互发展,彼此成就.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数学课堂教学的素材主要有"教材知识"和"各类题目"两部分构成,而题目又直接体现了数学知识的运用和应用,可以这样说,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成长主要是通过解题水平来体现的.因此,要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师必须具有研题的能力.所谓研题,一般指教师在题目教学前、题目教学中、题目教学后对题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数学基本技能的主渠道 .因此 ,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就必须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 .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语言、课堂提问、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谈谈对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 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指出了中学数学教学的总目标是 :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并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 ,各章…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强调以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在教授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要加大教学方式的创新与丰富,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并能够实现学以致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结合教学改革目标,以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发展为核心,加强体验式学习在教学中运用的研究,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体验.基于此,文章列举了几方面体验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要求从学会变到会学,关注对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基础核心是阅读能力,最终目标是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阅读能力包括语文阅读、数学阅读、外语阅读等多学科的阅读能力.近年来,阅读理解题成了数学考试中常见的题型,说明数学阅读已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求解数学问题,关注数学知识的演绎推理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同时还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顺利阅读蕴含数学内容的资料书籍等,  相似文献   

12.
数学的解题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是“会”数学知识的表现.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追求浅层次的“懂操作”,或是深层次的“是什么”与“为什么”,长期这样,就会造成解题教学中的“懂而不会”现象.相反,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运算求解的含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认识,就会消除解题教学中的“懂而不会”现象.  相似文献   

13.
季东升 《数学之友》2013,(24):33-34
数学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概念、性质、公式和原理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进行有效习题教学能促使学生深化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并促进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创造性.如何充分发挥数学习题的功效,对数学习题进行有效教学,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恰当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定理的证明作为数学教学的中心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亦是数学思维发展的重要载体.关注定理教学,具有开启教学里程碑的重要作用.笔者一直秉持:根据定理在数学教材中的地位,明确教学目标;通过新课标对定理的解读,确定学生的能力需求;依托定理教学过程,培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5.
RMI原则在工科数学中的应用刘万祥(大连水产学院基础部,大连116023)一、引言数学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而且更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他们能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圣清 《数学通讯》2013,(11):50-52
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学标准规定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而且概念还是学生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及掌握必要的知识运用技能的保证,可以说它是整个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学生只有理解并熟练掌握了必要的数学概念,才能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达到对数学知识的举一反三的应用.近年来,高中数学教师对于概念教学的忽略,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学弊端呈现出来,将数学教学推入了一种难以突破的窘境.  相似文献   

17.
通常情况下,在初中阶段数学课程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数学教学方式,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同时形成比较稳定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样在接下来的数学知识学习中,才能主动对所遇到的数学问题进行合理解决,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可以将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对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而言,函数教学属于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主要以一次函数为例,对在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周涛 《中学数学》2022,(24):84-85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兴趣,使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充满学习动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结合初中数学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情,通过任务驱动教学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通过任务引导学生积极接触数学知识,让学生在任务探究期间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质疑精神.本文中从初中数学课堂上任务驱动教学的应用案例出发,针对如何推动任务驱动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前,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已从偏重纯知识教学转向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的研究.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思想和数学方法.作为选拔跨世纪人才的高考,也已明显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种能力的体现较多的是以数学解题的形式出现的,  相似文献   

20.
数学本身是一个整体,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但教学是以课时为单位的,为了实施教学,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课时,这样分割后的教学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形.而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历程也是完整的,在学生整个数学知识系统的学习中,一堂课的层次和结构是“微型”的.每一节课的这种“微型框架”和基于数学知识体系、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发展的“宏观视野”,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